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三十三

列传十六

  张逊博州髙唐人也驸马都尉魏咸信同母之兄太宗在藩邸得帐下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迁文思副使进东上閤门使为度支使端拱初迁盐铁使二年除宣徽北院使佥书枢密院事改副使又知院事知枢密院始于此四年坐与冦准不协罢为右领军衞将军李顺乱于蜀朝廷发兵水陆进讨荆渚当其要害以逊为右骁衞大将军知江陵府逊至时峡路诸州漕运卒数千人皆聚江陵有告其将谋变以应蜀冦府中议欲尽捕诛之逊止令捕首恶斩于市奏闻太宗甚喜以其余配诸郡逊卒年五十六赠桂州观察使

  柴禹锡字元圭大名人也少时有相者谓曰子甚贵若辅以经术必至将相禹锡由是颇读书事太宗于晋邸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改翰林副使如京使太宗以藩府之旧多访以外事迁宣徽北院使告秦王廷美阴事擢为枢密副使转南院使罢为左骁衞大将军出知沧州徙澶鎭二州驻泊俄知潞州徙永兴军复召为宣徽使知枢密院事至道初除鎭宁军节度使知泾州移贝州徙陜州以子宗庆尚主召归京师公主就第谒见行舅姑之礼顷之复令赴鎭卒年六十二赠太尉

  宗庆字天祐尚太宗女鲁国长公主除左千牛衞将军驸马都尉领恩州刺史禹锡卒拜康州团练使旧制诸公主皆杂买务市物宗庆遣家僮自外州市炭所过免算至则尽鬻之复市于务中自是诏罢杂买务所市物眞宗祀汾阴进泉州观察使又自言陜西市材木至京师望蠲所过税眞宗曰向谕卿毋得遣人私贩以夺民利今复尔耶未几拜武胜军节度使徙永清彰徳拜同平章事又徙鎭武成知陜州转运使叚少连言其政事庸谬改知潞州又判郑州以纵部曲扰民召还久之出判济州御史中丞贾昌朝亦言宗庆所至皆以无状罢不可复使治郡遂留不遣卒时年六十三諡曰荣密主累封楚国大长公主宗庆性贪鄙积财钜万而自奉甚俭歴官多过失云

  赵镕字化钧沧州乐陵人也以刀笔事太宗于晋邸太宗即位补供奉官两浙钱俶以国归觐遣镕检校帑廪转内酒坊副使与杨守一等告秦王廷美事遂迁六宅使掌翰林司擢东上閤门使出为梓遂廵检使改左骁衞大将军代还知沧州镕守乡郡人以为荣迁左神武大将军会崔翰知州改钤辖又知庐州逾年召为枢密承旨宣徽北院使同知枢密院事与柴禹锡并掌机务禹锡出鎭镕知院事真宗即位改南院使以寿州观察使罢卒年五十五赠忠正军节度使镕少渉猎文史善书翰太宗甚眷宠之本名容太宗改之为镕取陶镕之义云

  杨守一字象先其先洛阳人也唐末徙家宋郑之闲初为晋邸防人太宗即位补右班殿直累迁翰林副使初名守素太宗为更其名与赵镕柴禹锡等同告秦王阴谋事擢为东上閤门使枢密都承旨改判四方馆事转客省使端拱元年除宣徽北院使佥书枢密院事卒年六十四赠太尉守一质直勤谨无它材能徒以幸会致位通显云

  弭徳超沧州青池人也尝给事晋邸太宗即位补供奉官迁酒坊使杭州鎭州都监先是太宗念縁边征戍者劳苦月赐士卒白金军中谓之月头银徳超乃诬枢密使曹彬秉政岁久得士众心臣从塞上来皆言月头银曹公所致微曹公我辈当馁死矣又巧诬以它事太宗疑之彬不自辨遂罢以王显为宣徽南院使徳超为北院使并枢密副使徳超怒显居其上诟之且曰我有安社禝功汝何人反在我上又大骂曰汝辈当断头我度上无执守为汝辈惑显以闻太宗命御史鞫之徳超具伏削夺官爵同家属配琼州未几死于流所臣称曰甚矣谗言之为害也以秦王同气之亲而禹锡等发其私使兄弟之隙可乗曹彬有定乱之勲亦为徳超所诬致君臣之间见疑彼谮人者亦已太甚可不畏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魏徵
  卷四十二·黄以周
  ●卷十四·邵伯温
  宋史全文卷二十五上·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二·佚名
  第一四七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五日一一三二三—四·佚名
  卷之九十二·祁韵士
  ·祭溺海文·丁曰健
  西域传·李延寿
  燕王李忠传·刘昫
  田铎传·张廷玉
  卷七·阿桂
  卷之十七  北征後錄(明)金幼孜 撰·邓士龙
  卷第二十五·佚名
  卷二百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二 翁卷 思远客 涉夏思已深感秋念愈廹思念者为谁为彼远行客客行曷辰休怅望朝复夕出门虚有待命驾焉所适邈邈阻前欢悠悠抱今戚中庭一株树嘉实转金碧爰

  • 卷九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七 郑谷【字守愚宜春人】 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 荣落何相似初终却一般犹疑和夕照谁信堕朝寒水木辉华别诗家比象难佳人应误拜栖鸟反求安屈指期轮满何心谓影残庾

  • 卷七百四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陈陶字嵩伯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昇元中隐洪州西山後不知所终诗十卷今编爲二卷塞下曲边头能走马猨臂李将军射虎羣胡伏开弓絶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二诸家姓名爵里曾棨【字子启永丰人永乐甲申赐进士第一选进学文渊阁授翰林修撰歴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赠礼部左侍郎諡襄敏有巢睫集】周述【字崇述吉水人永乐甲申赐进士第

  • 卷四十四·志第十四·历象志下·脱脱

        ◎历象志下   ○朔考   古者太史掌正岁年以叙事,国史以事系日,以日、月、时系年。时月不正,则叙事不一。故二史合为一官,颁历授时,必大一统。辽、汉、周、宋,俱行夏时,各自为历。国史闰朔,颇有异同。辽初

  • 卷之六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七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洪武陵冢蹋陷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目下上江米禁已开,客船陆续运到有二百馀只,惟湖广、江西尚未通运,督抚已经移文开籴,将来自可接济无虞。臣为核减缎匹事,至扬州与苏杭两处织造会议,因

  • 志卷第九 高丽史五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五行三。○五行五曰土土居中央生万物者也。 而莫重于稼穑土气不养则稼穑不成金木水火 之而为异为地震为雨土时则有夜妖时则有  之 

  • 契丹传·欧阳修

    契丹,本是东胡族人,其祖先被匈奴所破,退保鲜卑山。魏时青龙年间,部落酋长比能稍有不驯,被幽州刺史王雄所杀,部落衰微,逃至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后魏时,自称契丹。地处离京师东北五千多里。东接高丽,西连奚,南挨营州,北靠....、室

  • 李献甫传·脱脱

    李献甫,字钦用,李献能的堂弟。他博通经史,特别精通《左氏春秋》和地理学。李献甫为人干练而有心计,他所想到的比别人深远得多,所以当时人称赞他学识满腹。兴定五年(1221),李献甫中进士,历任咸阳主簿、行台令史。正大初年(122

  • 卷二十 论语二·黎靖德

      ◎学而篇上   △学而时习之章   今读论语,且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馀自然易晓。〔寿昌〕   学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后亲师友。"有朋自远方来",在"时习"之后;"而亲仁",在"入则孝,出则弟"之后;"就有道而正焉",在"食

  • 卷一百八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三日本山井  物观 撰论语第八卫灵公第十五考异古本经在陈絶粮粮作粮 君子亦有穷乎足利本无有字 赐也女女作汝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参下有然字足利本同 夫然后行下有也字

  • 佛说六道伽陀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一切佛  及诸菩萨众  愿开正智慧  忆念佛功德  归依三界尊  身口意三业  所作善不善  为彼作分别  彼人受果报  无有主宰者

  • 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智顗

        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  四谛初门第三十三   一苦谛 二集谛 三灭谛 四道谛  次超越而辩四谛者。但上来所说。诸无漏禅中。乃禅禅悉有四谛观慧。彼既明禅相。则隐理显事。从事以立名。是以虽有四谛观法

  • 密藏禅师遗稿序·道开

    密藏禅师遗稿序密藏开禅师遗稿法孙按指上人所收辑也,藏师英伟,雄骏千仞,璧立为紫柏尊者,上首法筵,海众所至。云涌定中,知本师将有王难,刺血上书,一夕隐去,师资閟现,群龙无首,诸天鬼神犹不能测知而况于凡心凡眼乎?遗稿多所与群公书

  • 栖霞阁野乘·孙静庵

    全书收笔记212篇。其内容集中记述清代国故典章、朝野人事;即所谓“搜辑故老遗闻,摭采京朝佚事,并旁求世家秘钞,朝野佥载”(王大错《亭》)。由于材料来源及所叙内容不同,所以文笔也不尽一致。其中有一部分揭露晚清官场之腐

  • 景祐六壬神定经·杨惟德

    北宋杨惟德等撰。2卷。景祐为宋仁宗年号。六壬为古代术数之一。五行(水、火、木、金、土)以水为首,十个天干中,壬、癸皆属水,而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弃阴择阳,故名壬。六十甲子中,壬占六个,即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

  • 明光宗实录·佚名

    明官修。八卷。记光宗在位期间史事。天启初年,以叶向高等为总裁官,与《神宗实录》同修,三年(1623)成书。后魏忠贤当国,以其党霍维华主持改修,对原稿大加涂抹。改本未及上而熹宗死,至崇祯元年(1628)始进呈。事后,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