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六道伽陀经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一切佛  及诸菩萨众

  愿开正智慧  忆念佛功德

  归依三界尊  身口意三业

  所作善不善  为彼作分别

  彼人受果报  无有主宰者

  三界天中尊  愿起于悲智

  广为世间说  我今闻彼说

  如依于轮回  观察业果报

  佛说恶道因  贪嗔痴为本

  若人行杀害  彼业随缠缚

  决定堕等活  五百岁方出

  彼彼等活者  重重受生死

  是故说等活  父母及亲姻

  眷属善知识  欺慢若憎嫌

  堕落于黑绳  炽焰粗涩绳

  缠缚有情体  如锯解树木

  是故名黑绳  若堕于炎热

  猛火竞来烧  焰焰相接续

  令彼罪业人  奔聚都一处

  烧燃苦恼深  是故说炎热

  修习非法行  恼乱于大众

  说彼无有尽  堕彼极炎热

  入此恶道已  炽极火烧煮

  热苦受长时  是名极炎热

  猪羊狼兔等  及余诸物命

  如是行杀害  而堕于众合

  堕彼恶趣已  众山合身碎

  痛苦不可当  故得名众合

  若起身口意  而发诸烦恼

  欺诳于有情  堕落于号叫

  入彼恶道已  暴恶火烧身

  叫苦声不绝  是故名号叫

  圣贤净行师  所有财宝等

  若贪若偷盗  而堕大号叫

  若诸偷盗业  感大火烧身

  叫唤出大声  是名大号叫

  作大功德人  及与父母等

  毁谤而返恩  决定堕无间

  持罚骨髓碎  受苦纯无间

  身命报等尔  是故名无间

  互相爱憎嫉  并及相杀害

  感彼恶趣身  手生锋刃甲

  如是铁爪甲  甲长十六指

  暴恶炽焱身  抓护相损害

  故名锋刃甲  愚痴邪淫者

  登彼铁叉树  大身铁牙鬼

  丑恶身炎炽  逼恼恒无尽

  复有铁乌鸟  獯狐诸恶兽

  食啖彼有情  复生剑叶林

  割截于罪人  叫唤出恶声

  痛苦不可忍  谄诳妄言者

  吞食热铁丸  而复饮洋铜

  重重无暂住  轻慢若欺他

  铁牙恶兽等  来食身上肉

  受苦俱胝岁  爱行非法行

  堕入洋铜河  大炽洋铜汁

  烧煮或浮沉  又复自愚迷

  劝作非法行  往彼铁轮狱

  而被铁火轮  碾拶身无数

  或以铁磨磨  或上刀山等

  若人说邪道  破正法为非

  满道排锋刃  令彼往来行

  业力令身大  驱逐聚一处

  四面山石合  如指甲拶虱

  若坏修习行  远离正等因

  僻执心意邪  定入由增狱

  暴恶蛆虫类  恒居粪秽中

  罪者游履时  食啖于双足

  种植压油等  蠕动多伤杀

  重重卧铁槽  热铁棒捶打

  若起极嗔怒  造彼诸恶罪

  死堕焰魔刹  具受一切苦

  破结善种子  身口意俱罪

  智者勿作罪  地狱相如是

 

  地狱品颂竟。

  牛驴猿猴等  鸠鸽鹅鸭身

  行恚与贪淫  获报斯如是

  豺狼猛虎犳  蝮蝎及毒蛇

  嗔忿我慢深  获报斯如是

  乌鹊雕鹫等  蜈蚣路多虫

  罴熊猫牛马  龙鱼孽路荼

  如是傍生等  增益恶三业

  坠堕焰魔界  获报斯如是

 

  傍生品颂竟。

  障他布施福  偷盗于饮食

  堕在布怛那  饥虚为饿鬼

  愚痴悭鄙人  我慢乏礼乐

  求食又无惭  死为大瘿鬼

  自不行檀度  劝他作悭贪

  而堕饿鬼中  腹大咽如针

  悭贪深厚者  护财如眼睛

  贫病与佛僧  不能施少分

  亦复不自用  父母莫能得

  死堕饿鬼身  浆饮永不遇

  若盗他财物  施已心生悔

  亦堕饿鬼身  常食于脓唾

  口出恶言语  谤毁于贤善

  堕彼饿鬼中  口生于火炬

  悭贪与诤讼  恶意窥他财

  堕彼饿鬼中  微获祭祀食

  或入聚落处  见彼遗弃食

  呕吐涎唾等  而恒为美馔

  自行悭障碍  离间他行施

  为鬼恭槃荼  恶形生脓血

  伤杀群生类  自食与他食

  堕鬼罗刹娑  爱食鬘香粖

  虽然施饮食  少分怀嗔恚

  堕鬼健闼婆  作乐诸天爱

  若爱于两舌  斗乱行嗔恚

  堕鬼毕舍佐  头面而丑恶

  虽爱行檀施  而恒苦恼人

  堕彼恶趣中  为彼母驮鬼

  自行猛利杀  教他猛利杀

  堕彼药叉身  亦复恶猛利

  父母师长等  所欲多违背

  堕彼药叉宫  勇健行暴恶

  悭贪嗔果报  饿鬼药叉等

  苦乐随自因  诸恶不须作

 

  饿鬼品颂竟。

  天及修罗人  福寿有差等

  乐求生天者  坚持八斋戒

  快乐寿命长  远离疾病苦

  于禁若破犯  少分乐生天

  而堕于修罗  部多为眷属

  虽不盗他财  纤毫不行施

  吝惜广悭贪  而为守财鬼

  不盗亦不施  不悭亦不贪

  决定得人身  衣食多辛苦

  不盗不贪嗔  守分而安住

  美味施圣贤  彼得生人世

  寿命具色力  吉祥而无病

  恒时行施食  净信具惭愧

  得富贵端严  广饶资畜等

  若施田宅等  及造僧伽蓝

  令彼心欢喜  于自彼身中

  一切随所欲  若施于鞋履

  供养佛僧等  游行得安乐

  常获车骑乘  若于旷野中

  施水作泉井  而复作阴凉

  令彼无疲渴  当获于妙花

  吉祥广严饰  柔软身圆满

  若于传法人  舍施童子等

  后复得为人  聪明多智慧

  若施于药饵  当离一切病

  若施于灯明  眼目长清净

  若施于音乐  口生美妙音

  若施卧具等  当感身安乐

  若施傍类食  长寿多色力

  若放女出家  眷属获增长

  若以田地施  得花果流泉

  若怖于轮回  亲觐于贤圣

  所须随供养  精进常恭敬

  善破于烦恼  当得安乐果

  悲愍不悭吝  辍己而施他

  定感富饶果  衣食自丰足

  如彼四时中  随时行布施

  崇重具仪式  当获一切福

  偷盗他财物  自己作所须

  违背于真空  烦恼不舍离

  不作有相心  依如行布施

  如是布施果  无为大安乐

  如人离淫欲  童男等不生

  远出至他方  无思无挂碍

  若人著淫欲  心行无返复

  狂乱自耽著  永堕于三涂

  嫌弃于女人  修戒薄痴爱

  复至命终时  犹如破毒气

  若行正等因  不舍于梵行

  精进得吉祥  天人恒供养

  坚固不迷乱  无饮酒妄言

  出语常真实  获名闻安乐

  种种造饮食  供养和合众

  当感善眷属  同生不动国

  互相作承事  欢喜意无违

  观察谛理空  不欺不颠倒

  苦恼永已尽  安乐而解脱

  若好於戏论  歌舞著顽愚

  我慢恃端严  欺夌于贫贱

  当受背伛身  喑哑形痤陋

  疾病镇缠缚  语言而不逊

  罪苦转弥深  无因得安乐

  寂静心恬澹  一切善出生

  报应果不虚  速成离苦道

 

  人趣品颂竟。

  谄诳行毁禁  毒害斗诤深

  广纵于无明  必堕修罗趣

 

  修罗品颂竟。

  弃名利欢乐  远离于亲眷

  持禁中下品  生彼四王天

  父母亲族等  种种作供养

  远诤奉律仪  获生忉利天

  慈喜无伤杀  和颜离爱憎

  纯善守尸罗  得生夜摩界

  多闻持法教  修慧求解脱

  积德具威仪  获生于睹史

  若人自出家  布施坚持戒

  令彼大安乐  得生变化天

  上根有情类  持戒亦最上

  功德超越前  生他化自在

  持戒生天上  禅定亦如是

  智慧若薰修  牵引复生慧

  善恶业果报  我说无虚谬

  由善得安乐  作恶获苦恼

  老病死轮转  果报自如是

  审观此三种  勿爱须弃舍

  求福远离罪  了绝于色声

  通达真实义  必至大解脱

    佛说六道伽陀经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七·佚名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三(本)·智周
  卷第七十一·佚名
  卷第二十九·元来
  妙玄节要跋·智旭
  佛说兴起行经卷下·佚名
  卷之三十四·别庵性统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二卷·湛然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卷·宝亮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六·江味农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三卷·世亲
  锡兰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太虚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卷之一·牧云通门
  卷第四十七(杂兽畜生部上)·宝唱
  十二門論·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任昉·唐圭璋

      昉字少明,太学生。   雨中花慢   事往人离,还似暮峡归云,陇上流泉。奈向分罗带,已断么弦。长记歌时酒畔,难忘月夕花前。相携手处,琼楼珠户,触目依然。   从来惯共,锦衾屏枕,长效比翼文鸳。谁念我,而今清夜,常是孤眠。

  • 卷364 ·佚名

    孙应时 山庵秋夕 山晚下樵牧,秋声生夜长。 精庐脱尘想。倦枕惬新凉。 万里一筇在,百年双鬓苍。 定知间有味,不必醉为乡。 孙应时 山行 中年意与山林会。胜日身兼杖屦轻。 正有百钱堪独往,

  • 古诗镜卷一·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古诗镜卷一明 陆时雍 编汉第一乐府古辞【诗□而约铙歌屈而壮乐府广而肆潦倒譶????纵横排荡快所欲言乃已 诗言情乐府极备景色】箜篌引【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一)·陈寅恪

    牧斋“有美诗一百韵”不独为东山酬和集中压卷之作,即初学有学两集中亦罕见此希有之巨制,可知其为牧斋平生惨淡经营、称心快意之作品。后来朱竹垞“风怀诗”固所不逮,求之明代以前此类之诗,论其排比铺

  •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九四○ 盛京兵部侍郎伯兴奏第一拨全书运到盛京折·佚名

    九四○ 盛京兵部侍郎伯兴奏第一拨全书运到盛京折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臣伯兴谨奏,为奏闻事。臣于本年十月初八日钦奉谕旨:四库全书着兼管府尹伯兴于山海关交界处照料接运。钦此。钦遵。臣随缮折恭谢天恩,并将赶

  • 二二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抄送永瑢等奏折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二二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抄送永瑢等奏折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七日翰林院典簿厅为移会事。照得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由内阁抄出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前事等因一折,相应抄录原奏黏连移送贵厅查核

  • 六朝通鉴博议卷九·李焘

    (宋)李焘 撰作淮堰十三年二月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上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功不可就上弗听发徐扬民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假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于锺

  • 谢晦传·沈约

    谢晦字宣明,陈郡陽夏人。他祖父谢朗,是晋朝东陽太守;父亲谢重,是晋朝会稽王道子的骠骑长史;他的哥哥谢绚,是高祖的镇军长史,死得很早。谢晦最初当孟昶的建威府中兵参军。孟昶死后,高祖问刘穆之:“孟昶的部属中,谁适合到我的府中

  • 卷八十四·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四明 俞汝楫 编神祀备考神祗祀初立旗纛庙制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寅立旗纛庙先是礼官奏军行旗纛所当祭者考之於古旗谓牙旗黄帝出军诀曰牙旗者将军之精一军之

  • 卷十·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圣驾出承圣门大学士王熙宣谕曰圣驾即日幸孔林仍着衍圣公孔毓圻及口北道孔兴洪讲书官孔尚鉝孔尚任引驾于是上由毓粹门出御凉辇卤簿前导经袭封第门上谓衍圣公孔毓圻曰此尔家耶尔可进去恐人多拥

  • 四教义卷第十一·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门。二空门。三空有门。四非空非

  • 祖师道影传赞记(附)·德清

    祖师道影传赞记(附)国初大内有祖师画像八十八尊。供牛首山之祖堂。达观师。属新安名手丁南羽。重摹分送五台峨眉南岳。则万历甲申岁也。曾仪部携南岳本归湖东。憨公转示吴兵宪生白。兵宪又属史生。临一册自随。则乙卯

  • 第七十七章 于般睹国之胜利·佚名

    大地之主,彼具罗势伽罗,恐怖而此败走,以守名为幢达玛那之堡垒。(一)奇罗律伽罗军,并同由库伽罗之[他]军及玛睹罗达玛伽罗军至于罗奇那。(二)述具罗势伽罗王所有情势,其时赴玛睹罗,以劝诱兰伽普罗。(三)由此兰伽普罗并奢伽睹奇奢耶将

  • 易裨传·林至

    二卷,宋林至著。至字德久,生卒年不详,松江(今属上海市)人。陈氏《书录解题》题作槜李人,槜李为嘉兴(今属浙江)古名。案宋时嘉兴府领县四,中有华亭,即后之松江也。陈氏所举者其府名耳。据此书陈泰《跋》,林氏于宋孝宗

  • 太上七星神咒经·佚名

    太上七星神咒经,撰人不详。盖为宋元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黄老元帝与天老帝君相互问答,讨论如何解救下界黎民所遭天灾厄难。天老令念诵「七星神咒」。据称每日面向东方念七遍,「可以上消天灾,下

  • 四辈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四辈弟子经、四辈学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记述昔时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所说,在家、出家男女之法与非法等教诫。

  • 续灯正统·别庵性统

    凡四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僧别庵性统编,康熙三十年(1691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辑录宋末至明代禅林耆宿之略传与机缘问答。共收录临济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五世、曹洞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七世,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