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升传

张升字伯高,祖先定州人,后来迁徙到平州。升幼年时机警聪敏超过一般人。长大努力学习,擅长文辞。至元二十九年(1292)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参预修纂《世祖实录》,升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升修撰、太常博士。成宗驾崩,大臣议论徽号,合祭宗庙,升说:“从前规定凡在宗庙有祭祀,一定要写嗣皇帝的名字,现在写什么?”议论才终止。

武宗即位,亲自祭祀礼节时,升据经引古,参酌时宜回答,受到帝的称赞,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至大初,改太常寺为太常礼仪院,升为判官。以后,调任汝宁知府。有一百姓告发,有一捆书信寄放在他家中,时隔三年取出一看,内有禁书一编,记有他本乡大家姓名,升要属吏快把这书烧毁,并说:“胡话诬陷民众,暂且免罪不说。”同级的官吏很害怕,朝廷知道后,认为升放走了违法作乱的人,派人了解情况,却始终查不出什么来,于是斥责他擅自焚书,升说:“这事情好像是违法作乱,但我为郡守,是父母官,现在斥责诬告,免去冤狱,即使判我重罪也不躲避。”于是夺他两个月的俸禄。后来任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升绍兴路总管。

在大德、至大年间,江浙遭重灾,流行瘟疫,百姓死亡几乎过半,赋税盐税责令里胥代纳。升将此地情形如实报告行省,予以豁免。后历任湖北道廉访使、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召为参议中书省事,又改枢密院判官,不久又恢复中书参议。

至治二年(1322)出任河东道廉访使,还未启程,又任命治书侍御史。第二年,任淮西道廉访使。泰定二年(1325)任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加中奉大夫,不久升辽东道廉访使。永平大水,民众多困厄,升请求发海道粮十八万石、钞五万缗,赈救灾民,减免这年的赋税,得到朝廷同意,很多民众得以活命。第二年,任侍御史。

天历初,出任山东道廉访使,当时有警报,当地官府请求加固城池来防备,升说“:百姓依靠我们而生,加固城池,兴师动众,这是抛弃百姓。”过了一年,任太禧院副使,并兼奉赞神殿的事务,授职河南省左丞,又升淮西道廉访使。这时升已年六十九,上书辞官退隐。至顺二年(1331)又起用为集贤侍讲学士,受到文宗关怀。

元统元年(1333)顺帝即位,召集五六十岁老臣,询问治国之道,升条陈应该先做的十件事。不久兼经筵官,考试进士,命升读卷,事后,升请求探望祖先的坟墓。帝赐金织花纹袍子,使他荣耀还乡。第二年,以奎章阁大学士、资善大夫、知经筵事召回,赐好酒一尊,催促就职,升以病辞职,帝看不可勉强,才同意。不久命本郡每月给原俸禄的一半。至正元年(1341)卒,享年八十一岁。赠资德大夫、河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谥号文宪。

猜你喜欢
  世宗纪五·薛居正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王肃
  1919──中華民國八年己未·郭廷以
  东行初录·马建忠
  卷之一千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一·佚名
  一四五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检查辽金元人有无以国语入诗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三九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续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唐史论断序·孙甫
  刘牢之传·房玄龄
  “皇甫四杰”传·张廷玉
  唐纪七十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880)·司马光
  宋纪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424)·司马光
  周忠愍奏疏巻上·周起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吴广成

      景德元年春正月,保吉卒。押牙贺承珍献马。已,  保吉创势日增,自度孤危,嘱德明曰:“尔当倾心内属,一表不听则再请,虽累百表,不得请勿止也”。又谓张浦曰:“公等并起等夷,谊同兄弟,孺子幼长兵间,备尝艰苦,今俾以灵、夏之众,虽不

  • 铁围山丛谈卷第六·蔡絛

    太宗时得巧匠,因亲督视於紫云楼下,造金带,得三十条,匠者为之神耗而死。於是独以一赐曹武穆彬,其一太宗自御,其後随入熙陵,吴本「其」作「之」属上句。而曹氏所赐带,则莫知何往也。别本「知」竝作「测」。余二十八条,命贮之库,吴

  • 题识·陈康祺

    按:是编写定样本后,检阅前三笔,有偶涉重复者数则,爰取后来日记中字数相同者,补缀更易,以免行列之参差。故全书皆乙亥、丙子所纂辑,而牵及近年时事者,亦间有数条。此书为掌故之丛林,典章之渊薮。古人如《邵氏闻见诸录》、《容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六·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壬子改南京刑部右侍郎王廷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斥南京户部主事黄鹗为民坐管库出纳不明为尚书黄光昇所劾也先是南京库银监收官例有加耗及鹗败光昇请出

  • 卷之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六、宫中的机构·秦翰才

    满洲国皇帝直属的辅弼机构有五个: 参议府 祭祀府 尚书府 宫内府 侍从武官处 参议府备皇帝作政事和法律上的咨询,祭祀府专管神庙和祀典,其官署不在内廷,姑且不说,光说尚书府、宫内府和待从武官处。 “尚书府典守御玺、国玺,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三人物志五十三大臣传三十九【满洲镶红旗三 阿席熙 玛祜宏世禄 哈山 扩尔坤 噶尔弼 逊柱 锡勒达 阿尔护 穆成额】阿席熙阿席熙满洲

  • 卷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二庆祝四【大臣入觐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皇上六旬正诞各省将军督抚提镇诸臣先期疏请陛见庆祝万寿其奉旨来京者先後入觐直隷廵抚总兵

  • 校勘后记·胡适

    五年前,中央研究院的同人筹备故总干事丁文江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刊,这本《丁文江的传记》是我在国外为纪念刊赶写成的。我原来只想写两三万字,不料写成了十万字的一篇长传。材料不完全,特别是在君的日记信札我完全没有

  • 卷十一 泰誓下第三·孔颖达

    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是其戊午明日,师出以律,三申令之,重难之义。众士,百夫长已上。○令,力政反。重,直用反。长,丁丈反。已音以。上,时掌反。[疏]传“是其”至“已上”○正义曰:上篇未次而誓,故略言“大会”。中篇既次

  • 卷二十一·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十一明 孙防 编乐动声仪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能动物者莫如乐也其翼在仪仪动则人心为之动矣宫为君君者当寛大容众故其声以舒其和清以柔动脾也商为臣臣者当发明君之号令其

  • 第二十章 2·辜鸿铭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

  • 卷五十·道世

    △报恩灾第五十一(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三宝恩重,慈荫四生;化育十方,等同一子。机无细而不临,智有来而必抚。遂使优填刻像,郁尔浮光;斯匿铸形,超然避席。自兹厥後,灵瑞倍兴。嘉声弥盛,靡草从风。念则罪灭福生,敬则德隆终古。

  • 卷第二·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 住泉列祟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西天祖师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凡一) 诣波罗奈国。有马鸣大士。迎祖作礼。问云。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云。汝欲识佛。不识者是。云佛既不识。焉知是乎。祖云。既

  •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佚名

    吉冈义丰《道教と佛教第二》将之视为唐代道经。元始天尊述二十四诫,劝人于诸斋日奉守。

  • 双溪集·杭淮

    明诗别集。杭淮(字东卿,号双溪)著。是集为杭洵所编,于嘉靖年间刊刻行世。前有嘉靖十四年(1535)王慎中序及林东海跋,题名《杭双溪先生诗集》,凡8卷。此刻本朱彝尊曾收藏,而且《四库全书》著录的底本正是朱彝尊收藏本,

  • 周礼传·王应电

    十卷。《图说》二卷。《翼传》二卷。明王应电撰。王应电(生卒年不详),昆山(今属江苏昆山)人,受业于魏校之门,笃好《周礼》,用力甚深。除着有《周礼传》、《图说》、《翼传》外,还有:《周礼诂》、《同文备考》、《书法指要》

  • 佛母经·佚名

    亦称《大般涅槃经佛为摩耶夫人说偈品经》、《大般涅槃经佛母品》。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是中国人以《摩诃摩耶经》卷下“佛临涅槃母子相见”为题材,糅以中国传统的孝道与印度佛教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