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升传
张升字伯高,祖先定州人,后来迁徙到平州。升幼年时机警聪敏超过一般人。长大努力学习,擅长文辞。至元二十九年(1292)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参预修纂《世祖实录》,升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升修撰、太常博士。成宗驾崩,大臣议论徽号,合祭宗庙,升说:“从前规定凡在宗庙有祭祀,一定要写嗣皇帝的名字,现在写什么?”议论才终止。
武宗即位,亲自祭祀礼节时,升据经引古,参酌时宜回答,受到帝的称赞,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至大初,改太常寺为太常礼仪院,升为判官。以后,调任汝宁知府。有一百姓告发,有一捆书信寄放在他家中,时隔三年取出一看,内有禁书一编,记有他本乡大家姓名,升要属吏快把这书烧毁,并说:“胡话诬陷民众,暂且免罪不说。”同级的官吏很害怕,朝廷知道后,认为升放走了违法作乱的人,派人了解情况,却始终查不出什么来,于是斥责他擅自焚书,升说:“这事情好像是违法作乱,但我为郡守,是父母官,现在斥责诬告,免去冤狱,即使判我重罪也不躲避。”于是夺他两个月的俸禄。后来任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升绍兴路总管。
在大德、至大年间,江浙遭重灾,流行瘟疫,百姓死亡几乎过半,赋税盐税责令里胥代纳。升将此地情形如实报告行省,予以豁免。后历任湖北道廉访使、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召为参议中书省事,又改枢密院判官,不久又恢复中书参议。
至治二年(1322)出任河东道廉访使,还未启程,又任命治书侍御史。第二年,任淮西道廉访使。泰定二年(1325)任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加中奉大夫,不久升辽东道廉访使。永平大水,民众多困厄,升请求发海道粮十八万石、钞五万缗,赈救灾民,减免这年的赋税,得到朝廷同意,很多民众得以活命。第二年,任侍御史。
天历初,出任山东道廉访使,当时有警报,当地官府请求加固城池来防备,升说“:百姓依靠我们而生,加固城池,兴师动众,这是抛弃百姓。”过了一年,任太禧院副使,并兼奉赞神殿的事务,授职河南省左丞,又升淮西道廉访使。这时升已年六十九,上书辞官退隐。至顺二年(1331)又起用为集贤侍讲学士,受到文宗关怀。
元统元年(1333)顺帝即位,召集五六十岁老臣,询问治国之道,升条陈应该先做的十件事。不久兼经筵官,考试进士,命升读卷,事后,升请求探望祖先的坟墓。帝赐金织花纹袍子,使他荣耀还乡。第二年,以奎章阁大学士、资善大夫、知经筵事召回,赐好酒一尊,催促就职,升以病辞职,帝看不可勉强,才同意。不久命本郡每月给原俸禄的一半。至正元年(1341)卒,享年八十一岁。赠资德大夫、河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谥号文宪。
猜你喜欢 世宗纪五·薛居正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王肃 1919──中華民國八年己未·郭廷以 东行初录·马建忠 卷之一千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一·佚名 一四五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检查辽金元人有无以国语入诗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三九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续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唐史论断序·孙甫 刘牢之传·房玄龄 “皇甫四杰”传·张廷玉 唐纪七十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880)·司马光 宋纪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424)·司马光 周忠愍奏疏巻上·周起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