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董士元、董士选传

董士元一名不花,字长卿,董文炳之长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数岁从名儒为师,长大善于骑射。宪宗征蜀时,士元二十三岁,随叔父董文蔚率邓州一军西行。蒙古军至钓鱼山,宋军坚守,士元请求代文蔚攻打,率所部先登,奋战许久,因后续部队未到而退。

中统初年(1260),随世祖巡行北方,参与武定山之战。文蔚死,无子,命士元承袭其叔之职为千夫长,随大军南征襄、汉。士元率领禁军奉命戍守淮上,修整武备,号令严明。丞相伯颜进军江南,宋军坚守两淮,士元多次进攻,夺取淮安堡,因功升武节将军。随太师博鲁欢攻扬州,大军屯驻湾头堡。时值盛暑,博鲁欢因病北还京师,由行省阿里代其统帅职务。宋扬州守将姜才乘机进攻,阿里素来不知用兵,率轻骑数百出湾头堡,士元与别将哈剌秃率百骑随从。日落时,宋兵来攻者万余人,阿里逃走了,士元与哈剌秃率部奋力死战,喊杀声震天动地。马落入泥淖不能动,士元率部便弃马步战,直战斗到四更,敌才退走。第二天清晨,阿里来视察阵地,见士元卧于泥中,身受十七枪,衣甲都染红了,把他救回营中,因伤势太重而卒,年四十二岁。哈剌秃也战死沙场。江淮平定后,伯颜向朝廷报告“:淮海之役损失二将。”世祖问是谁。伯颜说是董士元与哈剌秃。世祖说“:士元健捷过人,昼战必能制敌,夜战而死,十分可惜。”至大元年(1308),赠镇国上将军、佥书枢密院事,谥节愍。后加赠推诚效节功臣、资德大夫、中书左丞、护军,追封越郡公,改谥忠愍。

董士选,字舜卿,董文炳之次子,幼随父于军中,白天习武,夜间读书。文炳率军与宋兵战于焦山,士选也参加战斗,而且十分勇猛,大败宋军,追至海滨而还。丞相伯颜临阵观战,称赞其勇敢,遣人询问,才知是文炳之子,奏其功,授佩金符,为管军总管。以后累立战功。宋皇帝降,士选随文炳入宋朝皇宫取降表及清收文书档案。他自己一无所取,受全军称赞。平宋后班师,朝廷设侍卫亲军诸卫,任士选为前卫指挥使。他号令严明,大得人心。不久,将其职务让与弟士秀。世祖嘉奖其用意,命士秀领导前卫,任士选为同佥湖广行枢密院事。以后又召还回京。

宗王乃颜反叛,帝御驾亲征,召士选到皇上驻地,令与李劳山一同率领汉人诸军抵御乃颜。在战斗中士选冒矢进击,大败乃颜军,受帝嘉奖。桑哥违法乱纪事败露,世祖征求正直之士来革除弊政,与士选商议办法,遣他以中书左丞之职与平章政事彻理往浙西去挑选僚属。他们到浙西后,考察出有害于民的事,按照皇上旨意加以革除,百姓大喜。凡搜括钱财之臣图利为奸者,被查出后判以死刑。被判处死刑人诈称所遣往海外的海商尚未回,要求等待他们回来再处理。士选道“:海商回来则逮捕问罪,不回来就没办法,此人生死存亡与这个海商回来与否无关。如果让此人幸存,则不好向天下人交代。”将这个聚敛之臣处死。浙西多湖泊,可广蓄水以防旱涝灾害,但均为有钱有势的人家霸占种植,无处蓄水,故常闹水旱之灾,士选与彻理极力把这些湖泊开发蓄水。

成宗即位,任士选为建康佥行枢密院事,不久,拜江西行省左丞。赣州刘六十起兵反元,建立国号,拥众万余。朝廷遣兵镇压,主将观望退缩不敢出战,而地方官吏又扰害良民,所以刘六十的势力更加扩大。士选请求自往,即日启程,但不带兵将,只率属吏李霆镇、元明善二人先持文书去,大家不知他去干什么。士选到了赣境,先将那些扰害百姓的官吏逮捕治罪,而后进至兴国县,离刘六十的根据地不到百里,命选派的将校领兵分别驻守待命。他察知煽动造反人,把他们依法惩处,诛杀窝藏反叛分子的奸民。于是百姓争相出来愿为官府效力,不几天擒获叛民的首领,其余解散归农,士选遣使向朝廷报捷。中书平章政事不忽木问使者:“董公是叫你来送呈功劳簿的吗?”使者回答道:“我启程时,左丞嘱咐说‘:朝廷若问起军功,只说镇抚没做出成绩来,能免罪就甚幸了,何功可言!’”拿出士选的奏折,其中只请罢黜赃官数人而已,不提镇压反叛者的事。廷臣们深叹他识大体而不求功名。拜为江南行御史中丞,其廉洁威望素为世人所称道,所以能不严而肃,令人敬畏,有大臣风度。

回朝任佥枢密院事,不久拜御史中丞。当时丞相完泽听信刘深之言,出师征八百媳妇国。士卒远行,经不住瘴气侵害,未战已损失十之七八。驱使百姓运送军饷,溪谷之间不通舟车,只能肩负背驮,一夫运八斗还要几人帮助,经数十天才能运到,民为此而死者数十万。上下骚动,而刘深对皇帝说:“江南之地都是世祖所平定,陛下不征此国,则无功于后世。”成宗听取刘深的话,决意用兵,无人敢谏阻。而士选一人敢于直言极谏:“今刘深出师,以有用之兵而取无用之地。即或当取,也必须先遣使去晓谕其国,若不肯臣服,然后聚粮选兵,视机而动。岂可轻易采取一人之妄言而致百万生灵于死地。”帝有怒色,士选还在辩驳,侍从皆为他战战兢兢。成祖厉声说“:事情已定,卿勿再言!”士选说:“因谏言而得罪,臣是应该的。日后判我不言之罪,就是臣死又有何益!”帝挥手而去。几个月后,帝闻大军征讨失败,深有感慨地说“:董二哥之言成了现实,我只有惭愧。”赐士选上等酒器以表彰其直言。罢兵,诛刘深等。世祖曾直呼文炳为董大哥,所以武宗呼士选为二哥。以后,士选出任江浙行省右丞,调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调陕西行省平章政事。

士选平生以忠义自命,特别讲求廉洁,无论门生部属,无人敢以一丝一毫敬献给他。他治家甚严,尤重孝悌,当时世家之有礼法者,必指董氏而言。好礼贤下士,在江西以部属元明善为朋友,拜吴澄为师,聘请虞汲为家庭教师,教育其子。一些老儒生及西蜀遗士,都请到书院来以其所学来教授学生。调南行御史台后,又请来虞汲之子虞集,后又得范木亨等数人,在当时他们都以文学称著。故世人说到求贤荐士,首先要数董氏。晚年好读《易经》。一生不求名利,每次任官,先卖先祖田庐做路费,故老而益贫,子孙与一般平民无异,做了官也往往被称为廉吏。

猜你喜欢
  卷三十 志五·赵尔巽
  卷十八 漢紀十·司马光
  卷九·张预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二·倪在田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彩舆错·吴虞公
  卷六·高士奇
  澄斋日记 光绪卅二年丙午·恽毓鼎
  卷十九·鄂尔泰
  卷二十七·佚名
  王弼·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沈德潜

      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今夫观水者,至观海止矣,然由海而溯之,近于海为九河,其上为洚水,为孟津,又其上由积石以至昆仑之源。《记》曰:“祭川者先河后海”,重其源也。唐以前之诗,昆仑以降之水也。汉京

  • 梨园原序·黄旛绰

    《乐记》云:“古者,乐部有乐师,分五音六律,以定四时八节之声,以备享庙之用。”乐部之设,所由来也。今日梨园乐虽无金声玉震、藁木贯珠,然亦作于朝庙,达乎乡国,何为乎以娼优例之,岂不负此梨园一业也!观胥园居士赠黄旛绰

  • 提要·姚合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姚少监诗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姚少监诗集十卷唐姚合撰合字无考宰相崇之曾孙登元和十一年进士第调武功县主簿又为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殿中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为荆杭二

  • 卷四 词论·施蛰存

    一 词人词作之考辨(一)考佚(1)李珣词石本《天香阁随笔》云:德安府城西北有山,须水注之。有司马温公读书台。其下凿石为洞,上镌“司马东崖” 四字。先是为积土所淤。万历戊子,水啮石出,见洞中一词曰:“楚山青,涢水

  • 列传七·薛居正

    康君立,蔚州兴唐人,世为边豪。乾符中,为云州牙校,事防御使段文楚。时群盗起河南,天下将乱,代北仍岁阻饥,诸部豪杰,咸有啸聚邀功之志。会文楚稍削军人储给,戍兵咨怨。君立与薛铁山、程怀信、王行审、李存璋等谋曰:“段公懦人,难与

  • 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脱脱

        理宗五   景定元年春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庚辰,岁星、荧惑合在尾。壬辰,诏:"知涪州赵〈立或〉,聚粮不运饷兵士,遂为北有,已削一秩,罚轻,再削两秩。"乙未,潼川城仙侣山。贾似道言:"高达守鄂州城凡三月,大元师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九月壬子朔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沉晦提举江州太平观以殿中侍御史常同论其凶暴狂僭贪忍轻率也晦到官才踰月而罢 初张浚为宣抚处置使行移于六部用劄子而六部则用申状至是吏部请宣抚使非见任执政官者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五·陈邦瞻

    蒙古连兵理宗端平二年春正月丙辰诏孟珙屯黄州珙留襄阳招中原精鋭之士万五千余分屯漅北樊城新野唐邓间以僃蒙古名镇北军遂以为襄阳都统制 六月蒙古主命子奎腾将诺海等侵蜀特们徳尔张柔等侵汉扣肯布哈及察罕等侵江淮 

  • 读礼通考卷五十四·徐乾学

    丧仪节十七容体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教之六仪四曰丧纪之容【注丧纪之容弟弟翔翔】【王昭禹曰丧纪之容非持衰绖杖屦之设而已必期乎哀】玉藻丧容累累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注累累羸惫貌颠颠忧思貌瞿瞿梅梅不

  • 一三○八 军机大臣为将热河建学升府谕旨添入《热河志》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三○八 军机大臣为将热河建学升府谕旨添入《热河志》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启者:前日奉旨将热河从前建学、升府等事并入谕旨一道,仍用四十三年年月进呈后,奉旨:将此旨添入《热河志》内,补行刊刻,其四

  • 二六五 户部尚书王际华等奏请增武英殿誊录名数及减议叙年限折·佚名

    二六五 户部尚书王际华等奏请增武英殿誊录名数及减议叙年限折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六日*臣王际华、臣嵩贵谨奏,为请旨事。查武英殿修书处向设有行走国子监贡生十名,随同纂修翰林分司缮写。嗣于乾隆三十四年十月,臣王际华因

  • 卷六十二陆军六·冯煦

    营房营房为军队驻扎之区,前经练兵处奏定规则。皖省六十一标营房在东门外龙子桥,建筑费去京平银四万九千余两,原估四万七千五百两,添造浴堂、盆池、厕所、围墙、营门,又去工料银二千一百五两四钱六分六厘。于光绪三十三年九

  • 元年·佚名

    (辛巳)元年大明建文三年(1367年)春正月1月1日○辛酉朔,上朝太上殿,又至上王殿行賀禮。太上王適幸神巖寺,故但進綺絹表裏而還。○上幸康安殿基,冕服率群臣賀帝正,受朝宴群臣。賀帝正,年例也。以壽昌宮災,故設宴於康安殿基。上將軍

  • 卷八○·邱濬

    ▲崇师儒以重道 《周礼》曰: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四曰联师儒。 叶时曰:“大宰系民之九两,司徒安万民之六俗,而皆以师、儒行乎其中,诚以师道不立则

  • 卷十四·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十四   明 季本 撰豳豳孟子作邠唐开元间改豳州为邠州今属西安府朱子曰豳国名在禹贡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虞夏之际弃为后稷而封于邰及夏之衰弃稷不务弃子不窟失其官守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 卷五·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五宗大府主事顾镇撰秦嬴之得姓本于伯益秦之受封肇于非子其国在雍州鸟防山之东北汉志谓今陇西秦亭谷是也其先中潏居西戎以保西垂六世孙大雒生成及非子成主大雒后非子为

  • 林间录卷上·惠洪

      杭州兴教小寿禅师。初随天台韶国师。普请。闻堕薪而悟。作偈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国师颔之而已。及开法。衲子争师尊之。御史中丞王公随出镇钱塘。往候寿。至湖上。去驺从。独步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卷 (哀叹品卷上)释地动 出空不空空等十五法门 合正法宝城譬 释伊字释槃 释若离若不离无常想义 释五十七烦恼义哀叹品第三案。慧朗述僧宗曰。从前品末放口光催供。讫珠譬。犹是请门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