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二十五 萧明 萧祗 萧退 萧放 徐之才

萧明,兰陵人,梁武帝长兄长沙王懿之子。在其本朝,甚为梁武所亲爱。少历显职,封浈阳侯。太清中,以为豫州刺史。

梁主既纳侯景,诏明率水陆诸军趋彭城,大图进取。又命兖州刺史南康嗣王会理总驭□帅,指授方略。明渡淮未几,官军破之,尽俘其□。魏帝升门楼,亲引见明及诸将帅,释其禁,送于晋阳。世宗礼明甚重,谓之曰:“先王与梁主和好十有余年,闻彼礼佛文,常云奉为魏主,并及先王,此甚是梁主厚意。不谓一朝失信,致此纷扰。自出师薄伐,无战不克,无城不陷,今自欲和,非是力屈。境上之事,知非梁主本心,当是侯景违命扇动耳。侯可遣使谘论,若犹存先王分义,重成通和者,吾不敢违先王之旨,侯及诸人并即放还。”于是使人以明书告梁主,梁主乃致书以慰世宗。

天保六年,梁元为西魏所灭,显祖诏立明为梁主,前所获梁将湛海珍等皆听从明归,令上党王涣率□以送。是时梁太尉王僧辩、司空陈霸先在建邺,推晋安王方智为丞相。显祖赐僧辩、霸先玺书,僧辩未奉诏。上党王进军,明又与僧辩书,往复再三,陈祸福,僧辩初不纳。既而上党王破东关,斩裴之横,江表危惧。僧辩乃启上党求纳明,遣舟舰迎接。王飨梁朝将士,及与明刑牲歃血,载书而盟。于是梁舆东度,齐师北反。侍中裴英起□送明入建邺,遂称尊号,改承圣四年为天成元年,大赦天下,宇文黑獭、贼?等不在赦例。以方智为太子,授王僧辩大司马。明上表遣第二息章驰到京都,拜谢宫阙。冬,霸先袭杀僧辩,复立方智,以明为太傅、建安王。霸先奉表朝廷,云僧辩阴谋篡逆,故诛之。方智请称臣,永为藩国,齐遣行台司马恭及梁人盟于历阳。明年,诏征明。霸先犹称藩,将遣使送明,会明疽发背死。

梁将王琳在江上与霸先相抗,显祖遣兵纳梁永嘉王萧庄主梁祀。九年二月,自湓城济江,三月,即帝位于郢州,年号天启,王琳总其军国,追谥明曰闵皇帝。明年庄为陈人所败,遂入朝,封为侯。朝廷许以兴复,竟不果。后主亡之日,庄在邺饮气而死。

萧祗,字敬式,梁武弟南平王伟之子也。少聪敏,美容仪。在梁,封定襄侯,位东扬州刺史。于时江左承平,政宽人慢,祗独□以严切,梁武悦之。迁北兖州刺史。太清二年,侯景围建邺。祗闻台城失守,遂来奔。以武定七年至邺,文襄令魏收、邢卲与相接对。历位太子少傅,领平阳王师,封清河郡公。齐天保初,授右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时梁元帝平侯景,复与齐通好,文宣欲放祗等还南。俄而西魏克江陵,遂留邺都,卒。赠中书监、车骑大将军,扬州刺史。

萧退,梁武帝弟司空鄱阳王恢之子也。退在梁,封湘潭侯,位青州刺史。建邺陷,与从兄祗俱入东魏。齐天保中,位金紫光禄大夫,卒。子慨,深沉有礼,乐善好学,攻草隶书。南士中称为长者。历着作佐郎,待诏文林馆,卒于司徒从事中郎。

萧放,字希逸,随父祗至邺。祗卒,放居丧以孝闻。所居庐室前有二慈乌来集,各据一树为巢,自午以前,驯庭饮啄,午后更不下树,每临时,舒翅悲鸣,全似哀泣。家人伺之,未常有阙。时以为至孝之感。服阕,袭爵。武平中,待诏文林馆。放性好文咏,颇善丹青,因此在宫中披览书史及近世诗赋,监画工作屏风等杂物见知,遂被眷待。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

徐之才,丹阳人也。父雄,事南齐,位兰陵太守,以医术为江左所称。之才幼而□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曾与从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听老子。舍为设食,乃戏之曰:“徐郎不用心思义,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曰:“盖闻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舍嗟赏之。年十三,召为太学生,粗通礼、易。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嵊等每共论周易及丧服仪,酬应如响。咸共叹曰:“此神童也。”孝绰又云:“徐郎燕颔,有班定远之相。”陈郡袁昂领丹阳尹,辟为主簿,人务事宜,皆被顾访。郡廨遭火,之才起望,夜中不着衣,披红服帕出房,映光为昂所见。功曹白请免职,昂重其才术,仍特原之。豫章王综出镇江都,复除豫章王国左常侍,又转综镇北主簿。

及综入魏,三军散走,之才退至吕梁,桥断路绝,遂为魏统军石茂孙所止。综入魏旬月,位至司空。魏听综收敛僚属,乃访之才在彭泗,启魏帝云:“之才大善医术,兼有机辩。”诏征之才。孝昌二年,至洛,□居南馆,礼遇甚优。从祖謇子践启求之才还宅。之才药石多□,又窥涉经史,发言辩捷,朝贤竞相要引,为之延誉。武帝时,封昌安县侯。天平中,齐神武征赴晋阳,常在内馆,礼遇稍厚。武定四年,自散骑常侍转秘书监。文宣作相,普加黜陟。杨愔以其南土之人,不堪典秘书,转授金紫光禄大夫,以魏收代领之。之才甚怏怏不平。

之才少解天文,兼图谶之学,共馆客宋景业参校吉凶,知午年必有革易,因高德政启之。文宣闻而大悦。时自娄太后及勋贵臣,咸云关西既是劲敌,恐其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辞,不可先行禅代事。之才独云:“千人逐兔,一人得之,诸人咸息。须定大业,何容翻欲学人。”又援引证据,备有条目,帝从之。登祚后,弥见亲密。之才非唯医术自进,亦为首唱禅代,又戏谑滑稽,言无不至,于是大被狎昵。寻除侍中,封池阳县伯。见文宣政令转严,求出,除赵州刺史,竟不获述职,犹为弄臣。

皇建二年,除西兖州刺史。未之官,武明皇太后不豫,之才疗之,应手便愈,孝昭赐采帛千段、锦四百疋。之才既善医术,虽有外授,顷即征还。既博识多闻,由是于方术尤妙。大宁二年春,武明太后又病。之才弟之范为尚药典御,□令诊候。内史皆令呼太后为石婆,盖有俗忌,故改名以厌制之。之范出告之才曰:“童谣云:『周里跂求伽,豹祠嫁石婆,斩□作媒人,唯得一量紫綖靴。』今太后忽改名,私所致怪。”之才曰:“跂求伽,胡言去已。豹祠嫁石婆,岂有好事?斩□作媒人,但令合葬自斩□。唯得紫綖靴者,得至四月,何者?紫之为字『此』下『系』,『綖』者熟,当在四月之中。”之范问靴是何义。之才曰:“靴者革旁化,宁是久物?”至四月一日,后果崩。

有人患□跟肿痛,诸医莫能识。之才曰:“蛤精疾也,由乘船入海,垂□水中。”疾者曰:“实曾如此。”之才为剖得蛤子二,大如榆荚。又有以骨为刀子靶者,五色班斓。之才曰:“此人瘤也。”问得处,云于古□见髑髅额骨长数寸,试削视,有文理,故用之。其明悟多通如此。

天统四年,累迁尚书左仆射,俄除兖州刺史,特给铙吹一部。之才医术最高,偏被命召。武成酒色过度,怳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之才云:“此色欲多,大虚所致。”即处汤方,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数剂汤,疾竟愈。帝每发动,蹔遣骑追之,针药所加,应时必□,故频有端执之举。入秋,武成小定,更不发动。和士开欲依次转进,以之才附籍兖州,即是本属,遂奏附除刺史,以胡长仁为左仆射,士开为右仆射。及十月,帝又病动,语士开云:“恨用之才外任,使我辛苦。”其月八日,□驿追之才。帝以十日崩,之才十一日方到,既无所及,复还赴州。在职无所侵暴,但不甚闲法理,颇亦疏慢,用舍自由。

五年冬,后主征之才。寻左仆射阙,之才曰:“自可复禹之绩。”武平元年,重除尚书左仆射。之才于和士开、陆令萱母子曲尽卑狎,二家苦疾,救护百端。由是迁尚书令,封西阳郡王。祖珽执政,除之才侍中、太子太师。之才恨曰:“子野沙汰我。”珽目疾,故以师旷比之。

之才聪辩强识,有兼人之敏,尤好剧谈体语,公私言聚,多相嘲戏。郑道育常戏之才为师公。之才曰:“既为汝师,又为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又嘲王昕姓云:“有言则□,近犬便狂,加颈足而为马,施角尾而为羊。”卢元明因戏之才云:“卿姓是未入人,名是字之误,『之』当为『乏』也。”即答云:“卿姓在亡为虐,在丘为虚,生男则为虏,养马则为驴。”又尝与朝士出游,遥望□犬竞走,诸人试令目之。之才即应声云:“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李谐于广坐,因称其父名,曰:“卿嗜熊白生否?”之才曰:“平平耳。”又曰:“卿此言于理平否?”谐遽出避之,道逢其甥高德正。德正曰:“舅颜色何不悦?”谐告之故。德正径造坐席,连索熊白。之才谓坐者曰:“个人讳底?”□莫知。之才曰:“生不为人所知,死不为人所讳,此何足问?”唐邕、白建方贵,时人言云:“□州赫赫唐与白。”之才蔑之。元日,对邕为诸令史祝曰:“见卿等位当作唐、白。”又以小史好嚼笔,故尝执管就元文遥口曰:“借君齿。”其不逊如此。

历事诸帝,以戏狎得宠。武成生齻牙,问诸医。尚药典御邓宣文以实对,武成怒而挞之。后以问之才,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武成悦而赏之。为仆射时,语人曰:“我在江东,见徐勉作仆射,朝士莫不佞之。今我亦是徐仆射,无一人佞我,何由可活!”之才妻魏广阳王妹,之才从文襄求得为妻。和士开知之,乃淫其妻。之才遇见而避之,退曰:“妨少年戏笑。”其宽纵如此。年八十,卒。赠司徒公、录尚书事,谥曰文明。

长子林,字少卿,太尉司马。次子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无学术,每叹云:“终恐同广陵散矣。”

弟之范,亦医术见知,位太常卿,特听袭之才爵西阳王。入周,授仪同大将军。开皇中卒。

猜你喜欢
  卷十二·齐五·佚名
  御制读贞观政要·吴兢
  卷二百八十 熙寧十年(丁酉,1077)·李焘
  ●卷三·魏泰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六十六 苏州织造李煦奏曹宜奉佛到扬仍著伊往普陀安置摺·佚名
  进续后汉书表·萧常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裴骃
   第二十二章 工程與賑災·林语堂
  一〇 父亲的病上·周作人
  太高祖石公家傅·林献堂
  周铁虎传·姚思廉
  清朝柔远记选录·王之春
  卷一百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七十二·吴景旭

      癸集上之上  明诗  实字  刘伯温雪鹤篇云鸾鹓鳬鸿鹑鹄翚鹭鹗鹳鹊鷢与鵗吴旦生曰沙中金集载唐宋人有叠用七实字为句者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栌枫柞樟又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杨又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兎

  • 北江诗话卷二·洪亮吉

    诗文之可传者有五: 一曰性,二曰情,三曰气,四曰趣,五曰格。诗文之以至性流露者,自六经四始而外,代殊不乏,然不数数觏也。其情之缠绵悱恻,令人可以生,可以死,可以哀,可以乐,则三百篇及《楚骚》等皆无不然。河梁桐树之于友朋,秦嘉荀粲

  • 第四折·杨景贤

    (正末引旦上,云)刘行首,此处敢匾窄,不如你高堂大厦么?(旦云)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正末云)说的是,说的是。(唱) 【双调】【新水令】小庵虽窄隐幽微,包含着一合天地。草荒巢鸟宿,云淡雨龙归。淡饭黄齑、才得个中

  • 第二折·李直夫

    (老千户同老旦上,云)老失自到的渤海寨,搬取了家小,来到俺这庄头,见了众多亲眷。听的我做了千户。这个请我吃两瓶,那个请我吃三瓶,每是则是醉。虽然吃酒,则怕误了到任日期。有二哥哥金住马在这庄儿上住坐,我辞了哥哥,便往夹山口

  • ●崇禎長編卷之十五·汪楫

      崇禎元年十一月   ○崇禎元年十一月   崇禎元年十一月   戊午朔戶部疏報各撫按變價逆祠銀二萬五千五百三十八兩有奇   山東道御史李懋芳浙江道御史蔡國用分督南直隸學政   山西右參政張孔法陞本省

  • 卷三百八十四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八月丁亥盡是月辛卯   八月丁亥,刑部言寶文閣待制章衡知真定府,衡以罪落職,法當檢舉。詔更候二期取旨。   吏部尚書孫永言:「故天章閣待制周孟陽事英宗藩邸,神宗朝嘗為侍從,死京師,貧不能歸葬。一子定

  • 窥天外乘·王世懋

    古称久安长治,亡逾唐虞三代。周历八百,国祚最长,其间兴衰之迹可考镜也。所云一统之盛,穆王而后,昭王没于楚水,夷王降为侯礼。暨东迁洛邑,徒寄空名耳。安在其为真主乎?三代而后,汉唐为盛。汉祚三百移于新莽,光武中兴,事同别构,而百

  • ◎贿选与贿不选·刘以芬

    国会自民国六年解散,直至十一年始告恢复,其间经种种变迁,不但社会对之已不甚重视,即议员中亦有认为已失民意代表作用,决然引身而退者(如刘崇佑、陈筑山等)。从前各党议员阵线分明严整,此时则大都意兴阑珊,各自为谋,对党关系既渐

  • 第一八八详光绪十四年十月八日一一四○五—四七·佚名

    新竹知县方,请示台北知府雷:拨府民壮工食银,因新章未详定,应在何款支解五品衔、台湾府埔里社通判、署新竹县,为详请批示祇遵事。本年十月初二日,奉宪台札开:「照得该县应解光绪十四年春夏秋三季拨府当差

  • 一一四五 谕内阁《八旗通志》办理疏漏交军机大臣同四库馆总裁重加辑订·佚名

    一一四五 谕内阁《八旗通志》办理疏漏交军机大臣同四库馆总裁重加辑订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四库馆进呈《八旗通志》一书,朕详加披阅,其《忠烈传》提要内,详载开国以来列祖、列宗褒奖

  • 李三才传·张廷玉

    李三才,字道甫,顺天通州人。万历二年(1574)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任郎中。与南乐的魏允贞、长垣李化龙以经世致用相互勉励。等到魏允贞因为议论朝廷违背辅臣意思,李三才抗旨为他申辩,被贬为东昌推官。再改任南京礼部郎中。恰

  • 卷二十七·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二十七圣驾幸阙里恭纪翰 林 院 编 修【臣】李孚青百代留元气千秋仰素王龟峯钟秀异麟绂啓遐昌紫贝开阊阖青霄下凤凰文蓍徴瑞产古桧发新芳典则绳虞夏明禋盛汉

  • 正賫送·章太炎

    葬不欲厚,祭不欲渎。靡财于一奠者,此谓贼;竭思于祝号者,此谓诬。诸为归人纂述者,亦赍送之事也。不得其职,甚乎以璠玙敛矣!古者吊有伤辞,谥有诔,祭有颂。其馀皆祷祝之辞,非著竹帛者也。《上曲礼》:知生者吊,知死者伤。正义曰:吊辞口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三世轮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一之余  尔时金刚阿阇梨。应结金刚持羯么印。此印大明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嚩日啰(二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二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二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有译有本录中菩萨三藏录之三大乘经重单合译下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一卷(亦名多唎心经)大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 新编入录右此观自在随心咒。前咒五首经。及杂咒中

  • 后三国石珠演义·梅溪遇安氏

    清代白话长篇小说,历史演义与神魔小说揉和,三十回。又名《三国后传》、 《后三国演义》,实际与《三国演义》无关。题“梅溪遇安氏著”,首庚申(无年号)澹园主人序,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上界织绵仙女因有思凡之恋,玉帝将

  • 煮药漫抄·叶炜

    清叶炜撰清光绪十七年(1891)金陵刻本吉大。1881年忽患咯血。病中录诗话,名之曰《煮药漫抄》。书前有朱百遂庚寅(1890年)序。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道川

      摩诃大法王  无短亦无长  本来无皂白   随处现青黄  华发看朝艳  林凋逐晚霜   疾雷何太急  迅电亦非光  九圣犹难测   龙天岂度量  古今人不识  权立号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