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景帝

  〖一〗

  甚哉名义之重也,生乎人之心,而为鍼铓剑刃以刺人于隐者也。故名以生实,而义不在外。苟违乎此,疑在肘腋而先战乎心。夫欲有所为,而无可信之人,必危;有可信之人,而固不敢信,必败。吴太子之谏王濞曰:“王以反为名,此兵难以借人,人亦且反王。”以此疑田禄伯,不遣循江、淮入武关,而坐困于下邑。其不信禄伯而因以败也,则太子任其失。藉令假禄伯以兵,而禄伯且反也,亦未可知。是两穷之术,而姑保其可疑。太子固曰“王以反为名,兵难以借人”。名不正,义不直,浮鼓其忿欲以逞,其中之铓刃,常不去于肺肝。是以无名无义而欲有为于天下,即以之攻无道而不克,况以之犯顺哉?故自疑者必疑人,信人者必自信也。自不可信,人不可保,疑之而隳功,信之而祸亦起。苻坚以不疑而亡于慕容垂,安庆绪以不疑而亡于史思明。吴太子之言,固天理显露之一几,以震小人而褫之,恶能强哉!恶能强哉!

  〖二〗

  文帝且崩,戒景帝曰:“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则文帝未尝须臾忘制吴也。故几杖之赐,欲以销其雄心而待其自敝,非玩也。中有所恃,则可静以待动,而不为祸先,无已,则固有以胜之矣。柔而不陷于弱,本立焉耳。黾错者,焉知此!迫而无以应,则请上自将而身居守,有亚夫之可恃而不知任也,身之不保,宜矣哉!故柔而玩、竞而不知自强之术,两者异出而同归于败。

  〖三〗

  周亚夫请以梁委吴,绝其食道,景帝许之。梁求救而亚夫不听,上诏亚夫救梁,而亚夫不奉诏。于是而亚夫之情可见,景帝之情亦可见矣。委梁于吴以敝吴,而即以敝梁。梁之存亡,于汉无大损益;而今日之梁为他日之吴、楚,则敝梁于吴而恃以永安。亚夫以是获景帝之心,不奉诏而不疑。景帝之使救也,亦聊以谢梁而缓太后之责也,故可弗奉诏而不疑也。

  呜呼!景帝之心忍矣,而要所以致之者,太后之私成之也。帝初立,年三十有二,太子荣已长,而太后欲传位于梁王。景帝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探太后之旨而姑为之言也。窦婴正辞而太后怒,则景帝之惎梁久矣。亚夫委之敝而弗救,与帝有密约矣。不然,兄弟垂危,诏人往援,不应而不罪,景帝能审固持重如此其定哉?后愈私之,帝愈惎之,梁其不为叔段、公子偃者,幸也。

  故兄弟之际,非父母所得而与。亲者自亲,爱者自爱,信者自信,猜者自猜。全中人于不相激,而使贤者得自伸其恩义,则以养子孙于和平坦易之中,而无隐情以相倾。太后妇人,不足以知此,为君子者,尚其鉴诸!

  〖四〗

  国无人而不可与立,彝伦斁也。韩安国泣请于梁王,而羊胜、公孙诡伏诛;田叔悉烧狱辞,而梁王之罪解。以诚信行于家国骨肉之间,彝伦危而得安;汉之人才,所以卓越乎后世也。邹阳见王信而雠其说,策士之小慧耳。假天性合离之权于闺房,阳之智与胜、诡等;自诧其巧,而不知适成乎乱。安国也,叔也,守贞以全仁孝之大者也,非佞人之得有功也。

  〖五〗

  法严而任宽仁之吏,则民重犯法,而多所矜全。法宽而任鸷击之吏,则民轻犯法,而无辜者卒罹血不可活。景帝诏有司谳不能决,移谳廷尉,谳而后谳不当,谳者不为失,立法宽矣。乃郅都、宁成相继为中尉,则假法于残忍之小人,姑宽为之法,以使愚民轻于蹈阱,而幸其能出而终不免也。且也谳不当而不为罪,无论失入之憯也,即数失出而弗谴,亦以导赇吏之鬻狱,而淫威之逞,冤民且无如之何也。于是而高帝宽大之意斩,武帝严酷之风起矣。严之于法而无可移,则民知怀刑;宽之以其人而不相尚以杀,则民无滥死。故先王乐进长者以司刑狱,而使守画一之法,雷电章于上,雨露润于下,斯以合天理而容保天下与!  〖六〗

  算资十而得官,景帝减而为四,争之于铢两之间,亦恶足以善风俗乎!应劭曰:“古者疾吏之贪,衣食足,知荣辱,赀盈十万,乃得为吏。”劭所云古者何古也,殆秦人之法也。举富人子而官之,以谓其家足而可无贪,畏刑罚而自保,然则畏人之酗饮,而延醉者以当筵乎?富而可为吏,吏而益富,富而可贻其吏于子孙。毁廉耻,奔货贿,薄亲戚,猎贫弱,幸而有赀,遂居人上,民之不相率以攘夺者无几也。自非嬴氏为君、商鞅为政,未有念及此以为得计者也。  呜呼!亦有自来矣。世之乱也,一策行而取卿相,一战胜而有封邑。故草野贫寒之子,忘躯命,游于刀锯鼎镬之下,以弋获官邑。于是而如馁者之得食焉,快贪饕而忘哽噎。于是天下苦之,人主厌之,而矫之以任富人之子,以是为愈于彼也。虽然,岂必无以养天下之廉耻而需此哉?矫枉者之枉甚于所矫,而天下之枉不可复伸。为君子者,清品类,慎交游,远挟策趋风之贱士,以使人主知所重轻焉。何至贻朝廷以菲薄贤智、轻侧陋之心,问居赢而揖进之哉?

  〖七〗

  班固叙汉初之富庶详矣。盖承六国之后,天下合而为一,兵革息,官吏省,馈享略,置邮简,合天下而仅奉一人,以王而府天下,粟帛货贿流通,关徼弛而不滞,上下之有余宜矣。呜呼!后之天下犹汉也,而何为忧贫孔棘,而上下交征之无已也!班固推本所由,富庶原于节俭。而曰:“高帝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虽弛其禁,然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山川园池市井租税,自天子至于封君,皆取其入为私奉养,不领于经费。”知言也夫!  尤要者,则自困辱商贾始。商贾之骄侈以罔民而夺之也,自七国始也。七国者,各君其国,各有其土,有余不足,各产其乡,迁其地而弗能为良。战争频,而戈甲旌旄之用繁;赂遗丰,而珠玑象贝之用亟;养游士,务声华,而游宴珍错之味侈。益之以骄奢之主、后宫之饰、狗马雁鹿袨服殊玩之日新,而非其国之所有。于是而贾人者越国度险,罗致以给其所需。人主大臣且屈意下之,以遂其所欲得,而贾人遂以无忌惮于天下。故穷耳目之玩、遂且暮之求者,莫若奖借贾人之利;而贫寒之士,亦资之以霑濡。贾人日以尊荣,而其罔利以削人之衣食,阳与而阴取者,天下之利,天子之权,倒柄授之,而天下奚恃以不贫?且其富也不劳,则其用也不恤,相竞以奢,而殄天物以归糜烂。弗困弗辱,而愚民荣之,师师相效,乃至家无斗筲,而衣丝食粲,极于道殣而不悔,故生民者农,而戕民者贾。无道之世,沦胥而不救,上下交棘而兵戎起焉。非此之惩,国固未足以立也。高帝之令,班固之言,洵乎其知本计也。

  人主移于贾而国本凋,士大夫移于贾而廉耻丧。许衡自以为儒者也,而谓“士大夫欲无贪也,无如贾也”。杨维桢、顾瑛遂以豪逞而败三吴之俗。濠、泗之迁,受兴王之罚,而后天下宁。移风易俗,古今一也。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七十一·王称
  卷四恭纪今上瑞征第四·刘若愚
  读礼通考卷五十八·徐乾学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第七○保结状光绪九年十月一一二一二-五·佚名
  第四卷 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五十四·郑樵
  一一一○ 军机大臣为传谕查改《通志 食货略》体例内容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九。·金富轼
  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魏收
  范缜传·李延寿
  高攀龙传·张廷玉
  卷三十九·阿桂
  卷四十八·雍正
  卷二十九 职官一·龙文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三·彭定求

        卷303_1 【铜雀妓】刘商   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高台无昼夜,歌舞竟未足。   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仍令身殁后,尚纵平生欲。   红粉泪纵横,调弦向空屋。举头君不在,惟见西陵木。   玉辇岂再来,娇鬟为

  • 卷十三·佚名

    台湾诗钞卷十三徐莘田章炳麟江祖着徐莘田莘田,号东海,又号撷红馆主,澳门人。光绪二十四年秋来台,寓基隆。番子沟泛舟鲤鱼风细拂轻艘,竹里人家吠小尨;「八」字兰桡「之」字水,青山如画入篷窗。基隆竹枝词日烘狮岭,射璀璨之文光

  • 第十九回 天子爱妃齐夺翠 姐儿嫖客共含羞·蒲松龄

    话说王龙问大姐的法儿,大姐说:"他是个军家,只会跑马射箭,他知道什么。吃酒中间,你就说哑酒难吃,咱行个令。他若不会行,输了酒,咱可取笑。"那王龙听的说这话,就等不得,一盅酒干了,叫赛观音:"拿过令盅来,咱行一个令。" 有王龙叫长官,

  • 卷十五 漢紀七·司马光

      起玄黓涒灘(壬申),盡柔兆閹茂(丙戌),凡十五年。   孝文皇帝前十一年(壬申、前一六九年)   冬,十一月,上行幸代。春,正月,自代還。   夏,六月,梁懷王揖薨,無子。賈誼復上疏曰:「陛下卽不定制,如今之勢,不過一傳、再傳,諸侯猶且

  • ●崇禎長編卷之十四·汪楫

      崇禎元年十月   ○崇禎元年十月   崇禎元年冬十月   戊子朔帝祀太廟   頒崇禎二年大統曆于天下   諭吏部都察院朕踐祚以來勤思治理諸凡政事利弊人材臧否亟欲兼聽周知凡諸臣建白無不虛懷茹納即見施

  • 九十二 曹寅奏请圣安恭祝万寿圣节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四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二月廿五日,臣李煦回南,臣即率领扬州合城文武官员,乡绅,商民人等,跪精圣安。闻李煦在京亲觐天颜,有喜骑射如常,臣等无不忭舞雀跃。目下恭逢万寿圣节,凡属

  • 第八卷 上海 南汇 青浦·缪荃孙

    上 海经 部周易析义 明·施少溪十三经注疏删订 徐人麟大学正宗 朱锡爵韵苑连珠 韵学统宗 四声韵补 张之象礼记裒言 王 圻谥法通考十八卷 王 圻续定周礼全经集注十四卷 王 圻左

  • 第十三卷 宋·缪荃孙

    锺山题刻四段在江宁陆游题名拓本高二尺,广二尺六寸,正书五行,行四字,字径四寸。乾道乙酉七月四日,笠泽陆务观冒大雨独游定林。金氏鳌云:钟山陆放翁题名,始见先著诗集,近人迹访得之。《续纂江宁府志》。按先著,四川沪州人。按钱

  • 第1章 第一次听说“蒋介石”三个字·冯玉祥

    蒋介石背叛孙中山总理并不是自今日始。有我的朋友确实知道,那一年孙总理在永丰军舰上,有陈炯明派的一个青年带着一个大炸弹去炸孙先生,被孙先生的人捉住了。后来有一个孙先生的外国朋友对孙先生说:“你是中国的大总

  • 弇山堂别集卷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序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盛者莫过唐虞三代唐有天下举畎畆之鳏民而委之政既得

  • 原序·王廷相

    仲尼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正义凿。斯道以之芜杂,其所由来渐矣。非异端能杂之,诸儒自杂之也。故拟议过贪,则援取必广;性灵弗神,则诠择失精,由是旁涉九流,淫及纬术,卒使牵合传会之妄,以迷乎圣人中庸之轨。故曰非异端能杂之,诸儒自杂

  • 春秋谷梁传谳卷二·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谷梁传谳卷二   宋 叶梦得 撰桓公元年春王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言桓无王是矣以为无王

  • 群经补义卷五·江永

    婺源江永撰杂説周礼外史掌逹书名于四方郑注古曰名今曰字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方不及百名书于防注云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然则字者名之变犹人有名而周人冠而字之又易以字也其称书名为字盖始于秦始皇当时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

  • 境内第十九·商鞅

    题记:本篇零星记录了秦的一些制度,包括户籍制度,仆役分配制度、军队建制、对有爵位的人的犯罪处治办法,不同爵位的人死后坟墓上树木的数量等等。国家四境内的男女都在官府登记上了名字,新生的人就注上,死了的就注销。有爵位

  • 卷十八·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后魏西凉府檀特师传释檀特师者,一名慧丰,不知何许人也。身虽剃染,率略无检制,饮酒啖肉,语嘿无常。逆论来事,后必如言。居于武威,肆意狂逸。时宇文仲和为刺史,请之入州,历观厩库,乃云:“何意

  • 卷八十八·道世

    △五戒部第四(此别六部)▲述意部第一夫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也。含识所资,不杀盗淫妄酒也。虽道俗相乖,渐教通也。故发於仁者则不杀,奉於义者则不盗,敬於礼者则不淫,悦於信者则不妄,师於智者则不酒。斯盖接化於一时,非即修本之教

  • 卷第二十三·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三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宗教答响三 吴观我太史问。广瀹於过去世。种少善根。得闻向上一路。无柰障缘深厚。念力粗浮。虽有疑情。不能相续。又恨病魔羁[马-(烈-列)+廾]

  • 卷第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九侍者深极编颂古(并拈)三玄三要。第一玄婆婆丑拙不堪言生下孩儿千万亿了无一子见亲颜。第二玄毗卢顶上掣风颠金刚截断如泥碎朕兆依稀落有缘。第三玄万里长空月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