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台湾诗钞卷十三

徐莘田

章炳麟

江祖着

徐莘田

莘田,号东海,又号撷红馆主,澳门人。光绪二十四年秋来台,寓基隆。

番子沟泛舟

鲤鱼风细拂轻艘,竹里人家吠小尨;「八」字兰桡「之」字水,青山如画入篷窗。

基隆竹枝词

日烘狮岭,射璀璨之文光;春蔼鲎江,绘升平之景色。水晶帘外,醉坠珊鞭;云母屏前,狂飞玉盏。念浮生之若梦,对酒当歌;喜胜友之如云,挥毫落纸。抚二月烟花之景,「写美人香草」之诗:此「基隆竹枝词」所由作也。

仆十年作客,逐微末于锥刀;千里依人,叹飘零于书剑!旅箧别无长物,奚囊剩有新诗。每当剪烛西窗,亦复寻香北里。念彼魂迷鸦片,说来湿透青衫;争似痕染燕支,归来醉扶红袖。因乘吟兴,历溯游踪。挹贾女之麝兰,温香扑鼻;感故人之鸡黍,雅意殷拳。自从问柳于章台,无异司花于阆苑;是以人呼「浪子」,众笑风魔。恋彼美之柔情,乐不思蜀;搜此邦之实事,语岂荒唐!爰重葑菲,欲灾梨枣。呕此数升心血,敢希声价于鸡林;怜余七尺须眉,未画功名于麟阁!身如萍梗,浪迹堪悲;词唱「竹枝」,风流自赏。总以经营阿堵,砚田几致荒芜;更教坠落情天,香国遂传名字。能使左环、右燕,短笺求彩笔之挥;更教西子、南威,高烛喜红妆之照。安得金铃十万,遍护系香;愧无锦绣千重,难偿奢愿!恨欢娱之草草,当局多迷;叹世界之花花,散场甚易!忆桃花于人面,崔护重来;悟柳絮于前身,秋娘老去!管弦销歇,已非昔日繁荣;脂粉飘零,无复旧时丰韵!然而秦淮商女,犹唱「后庭」;天宝宫人,亦谈前事。当劳燕东西之日,正戎马倥偬之时。黯黯白云,洞绝刘晨之迹;萧萧红叶,沟无顾况之诗。想风景于当年,亦复谁能遣此;惜韶光于此日,不禁感慨系之!

今者,玉山之吟社重开,环海之名流沓至。吐漫天之珠唾,光炫陆离;听掷地之金声,才超七步。以骚坛之宿彦,写本地之风光;必能巨细无遗、雅俗共赏者矣。仆适因公暇,忆前时裙屐之游;□□□□,备他日輶轩之采。窃疑「春秋」之笔,寓褒贬于廿八字中;妄将月旦之评,括风俗于卅二首里。敬求斧削,诸君勿惜墨如金;倘荷琢磨,小子再抛砖引玉!伏祈哂政,勿诮小巫;谨撰骈词,以呈大雅。除夕张筵兽炭煨,金钱准备绕炉来;顾郎得似双方箸,暮暮朝朝凑一堆!

台俗:妓院于除夕作围炉之会,炽炭筵上,遍招所欢。来者必以金钱绕炉,始许入席;争多较胜,以博朱颜一笑。其意,盖明示「有钱则亲热」也。

两扇朱门八字开,浓妆深坐复徘徊;忽惊厅署三声炮,争看迎春太守来。

元宵彻夜月华澄,闻说金狮此地经;唤起邻家诸姊妹,倚门排坐看龙灯。

邻家人散寂无哗,福德街前月已斜;夜静怕逢罗汉脚,与郎携手缓归家。

台人呼无赖之徒曰「罗汉脚」。

鸦片迷魂倍可怜,绳床竹枕日长眠;年来痼癖深如许,费尽红闺买笑钱。

情郎病骨日恹恹,药石无灵势倍添;急倩师公解符法,典钗深夜检妆奁。

昔台地邪法盛行,生死之权操于师公。凡与人有怨者,以重利嗾师公;则所怨者病死,其后身上必现符。符作蝌蚪形,或红、或黑;其符,有锁喉、穿心、截脑、闭口等名。惟以厚利求师公解之,多获再生。师公多僧道之流,台人亦有习其术者。昔年基隆分府方太尊祖荫曾示禁查办,其风稍息矣。

跳童袒卧铁钉床,斫脑穿腮血满腔;金鼓喧阗人逐队,神舆颠倒戏街坊。

台俗:游神赛会,必有跳童相随;刀斫锥刺,略无痛苦。神座以四人升舁,或二人舁之;右推左扶,东倒西歪:云是神力所为,虽壮夫莫御。闽人信神,一何可笑!

城隍娶妇事真奇,彼妄言之此听之;安得西门豹重出,严惩巫觋破群疑!

海滨新泊圣王船,约伴烧金一念虔;未识喃喃诉何事,桃花泛出粉腮边。

圣王船甚小,自来自去,能越重洋;闽人奉之弥谨。台人拜神曰「烧金」。

点点啼红染绛绡,中元普度把魂招;后哥那解咱心事,浊酒三杯带泪浇。

中元一届,热闹异常,杀牲不可以数计。习俗相沿,牢不可破。妇因夫死再赘,则呼夫为「后哥」;咱,即「我们」二字。

贪眠慵起理妆残,一任春汤冷玉盘;几度推衾呼不醒,故装浓睡待郎看。

入门便把藁碪轻,不恋亲夫恋契兄;莫怪红颜多薄幸,杨花水性本生成。

台妓呼所欢曰「契兄」。

但求生女莫生儿,生女可为钱树枝;歌舞教成能接客,全家活计靠蛾眉。

情郎夜出打茶围,脚曳拖鞋膊搭衣;无奈睡魔迷倦眼,双门虚掩待他归。

夫婿偏将野鹜怜,闺中少妇等匏悬;青春那肯甘岑寂,又抱琵琶过别船。

圣王庙口敞坛场,铙钹声喧夜度亡。香火恩情如纸薄,空烧楮镪付冥乡。

仙洞幽深别有天,崎岖一径入螺旋;游人多少留题咏,百尺苍崖姓字镌。

洞在基隆海口,深数百步;中多蝙蝠。

巍然拳石矗江隈,曾否仙人践足来?试上层台窥海迹,一泓碧水仅浮杯。

石上有仙人足迹足跟;有水尺许,作碧色,隆冬不涸。

义重桥下放兰桡,相约烧香到社寮;分付船家休缓桨,痴郎呆望已终朝。

社寮,村名;在基隆海口。有圣庙。

临流日日浣郎衣,贪看鸳鸯不忍归;安得君心如此鸟,百年交颈莫分飞!

妈祖宫前夕照黄,闲从渡口数帆墙;欲知放港船多少,远看桅灯几点光。

芙蓉脸晕睡容新,自把牙梳掠绿云;可爱情郎能解意,隔帘唤驻卖花人。

云鬟乱绕插红花,侵晓提筐去采茶;郎欲问咱何处在,金包里内是儿家。

绕膝无儿莫怨嗟,买来苗媳貌如花;他年嫁得阳城贾,三斛明珠换一娃。

土俗:抚养女婴,呼为「苗媳」。未及笄,迫作皮肉生涯。迨欲壑盈时,秋娘老去,始令招赘富婿。衣钵相传,此生财之大道也;其如风俗何!

双桨停桡漾碧流,蓼花红处网初收;侬家也去投香饵,尽有鱼儿上钓钩。

统领扬兵夜渡河,大嵙崁内逞干戈;教郎莫去收樟脑,闻说生番出草多。

生番杀人,呼为「出草」。

狮球岭上气蒨葱,欲庇郎身孝地公;石磴萦回初遇雨,春泥湿透绣鞋红。

台人呼拜土地神为「孝地公」。岭腰一穴深三百八十余步,火车出入,铁路在焉。上有土地祠,颇着灵感。

傍山临水敞洋楼,漠漠平沙水国秋;为爱夕阳天气好,数声渔唱哨船头。

哨船头,地名:即小基隆。

「出海」腰缠格外丰,船来一度一情融;生疏试较初相识,两样温存各不同。

台人呼船上总理为「出海」。

上元佳节闹奇观,赵帅回銮阖境观;爆竹堆中同踊跃,人丛幻出石玄坛。

正月十五日,各无赖奉赵元帅神像巡游街市。所在商店,皆备爆竹数箱。纷掷神座;声如雷动,烟焰迷天。各无赖跳舞于火光中,遍身如漆;否则,众揶揄之。盖以是卜此店之盛衰兴替云。

锡口初来新妇娃,芳心解爱少人家;背人暗说藏春处:「门对青山多种茶」。

枕边终日语軥辀,说尽离情百种愁;明日探亲台北去,愿郎送到火车头。

章炳麟

炳麟,字太炎;浙江余姚人。尝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来台,主「台湾日日新报」。与日人不洽,翌年离去。「台湾诗荟」录其诗十二首,惟仅有三首为寓台之作,连横并有跋语。

寄梁启超

秦风号长杨,白日忽西匿;南山不可居,啾啾鸣大特。狂走上城隅,城隅无栖翼;中原竟赤地,幽人求未得。昔我行东越,道至安知穷。洒泪思共和,共和在海东;谁令诵「诗」、「礼」,发冢成奇功?今我行江汉,候骑盈山邱;借问杖节谁?云是刘荆州。绝甘属朝贤,木瓜为尔酬;至竟盂盘书,文采获田侯。去去不复顾,迷阳当我路;河图日以远,鸱枭日以怒。安得起槁骨,掺祛共驰步!驰步不可东,驰步不可西;驰步不可南,驰步不可北。鉴皇穹黎庶,均平无九服;顾我齐州产,宁能忘禹域!击石一微秩,志屈逃海滨;商容冯马徒,志在诛纣、辛。怀哉殷、周人,大泽岂无人!

饯岁(玉山吟社课题席上分韵)

不作彭殇念,吾犹恋楕球;短长看日夜,身世等蜉蝣。残鬓睢阳恨,余生逝水浮;青阳东国早,春又满蛉洲。

玉山吟社席上即事

唾壶击破转心惊,弹指苍茫景物更;满地江湖吾尚在,棋枰声里俟河清!

(附)连雅堂跋语

太炎先生当代大儒;少读其文,心怀私淑。而诗绝少,为录十有二首(按前录三首,为太炎寓台之作。余从略),以饷读者;皆元音也。曩游燕京,曾谒先生于旅邸。时袁氏专国,惎间正人;幽诸龙树寺中,后移钱粮胡同。不佞每往请益,先生据案高谈,如瓶泻水,滔滔不绝。其后将归,乃以幅素求书;先生则书其诗曰:『蓑墙葺屋小于巢,胡地平居渐二毛;松柏岂容生部娄,年年重九不登高』!呜呼!中原俶扰,大道晦冥。愿先生善保玉体,俾寿而康,以发扬文运;此则不佞之所祷也。海云千里,无任依依!(雅堂识)

江祖着

祖着,字宣甫;里居未详。

舟抵基隆,喜晤张纯甫

扁舟拂晓抵东瀛,喜遇知交笑语倾;海上盘桓怀旧侣,天涯邂逅数离情。不堪回首风尘老,无限惊心岁月更;一别适才经四载,人间似已隔三生!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七十九·彭定求
  王齐愈·唐圭璋
  ◆郑□□洪(素轩集)·顾嗣立
  ●白石道人歌曲卷六·姜夔
  烦忧·戴望舒
  卷七十八·徐世昌
  卷一百四十七·陈思
  卷二十一·沈德潜
  歳时杂咏巻十三·蒲积中
  卷三十七·乾隆
  卷五·方回
  外集卷十三·陈元龙
  卷二十七·陈元龙
  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巻首·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令(上卷)·王九思

    水仙子带过折桂令 水仙子 折桂令 昔天乐 沉醉东风 寨儿令 鴈儿落带过得胜令 脱布衫带过小梁州 庆宣和 梧叶儿 清江引 □□ ○水仙子带过折桂令 归兴 △归兴&nbsp

  • 烦忧·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 列传第五十九 忠义·房玄龄

    ○嵇绍从子含 王豹 刘沉 麹允 焦嵩 贾浑 王育 韦忠  辛勉刘敏元 周该 桓雄 韩阶 周崎 易雄 乐道融 虞悝 沈劲 吉挹  王谅宋矩 车济 丁穆 辛恭靖 罗企生 张祎 古人有言:“君子杀身以成仁,不求生

  • 四九五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四次查获应毁各书折(附清单)·佚名

    四九五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四次查获应毁各书折(附清单)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初十日湖广总督臣三宝、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四次查获应毁各书,恭折具奏事。窃照查缴违碍书籍一案,臣陈辉祖于上年九月内钦奉谕旨:教官籍隶本省,往来

  • 五·张资平

    一夜没有睡,巴不得快点到天亮,好到教育司去看榜。我住流水井张氏宗祠,而教育司则是由旧提学使署改造的。两者之间,有一板薄砖墙相隔,要到教育司去,须从朝观街走过,但也只需五分钟光景,纵令每天叫我走三五十趟,也不觉苦的,只要有

  • 谢瑜传·张廷玉

    谢瑜,字如卿,上虞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由南京御史改任北方的京师御史。十九年正月,礼部尚书严嵩多次被弹劾请求离去,皇帝安慰他并留用他。谢瑜说“:严嵩矫饰浮词,欺君罔上,钳制言官。而且引证明堂大礼、南巡盛事为解,说

  • 卷一百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八兵部三职方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之职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堠之政城隍一【谓城池也】国初设太平等翼元帅府以统诸道兵设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及都

  •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卷下·朱元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

  • 公孙丑上篇·王夫之

    一庆源云:“子路是范我驰驱而不遇王者,故不获禽;管仲则诡遇以逢桓公之为,故得禽多耳。”说管仲处是,说子路处则非。子路若得君专而行政久,亦岂遂足以成伊、傅之业哉?其贤于管仲者,子路得王道之偏,管仲则别是一帆风耳

  • 卷三十三·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三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缁衣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制以刑集说应氏曰命当依书作灵善也窃案古人引书诗多有字句小异者得其大指所在借以发明吾意而已尚书吕刑本文匪用灵此改为命未尝不可通郑

  • 卷三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三礼运第九之四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蓍音尸瘗於例反缯如字】正义郑氏康成曰埋牲曰瘗币帛曰缯宣犹扬也缯或作赠 孔氏颖达曰列祭祀谓郊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八曲礼下第二之三爲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号户刀反】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显谏为夺美也【孔疏夺君美也】显明也谓明言其君恶不几微也逃去也君臣有

  •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以善成就一切如来金刚正智之所建立,种种殊特超于三界灌顶宝冠,摩诃瑜伽自在无碍,获深妙智,证平等法,所作功业皆已究竟,随众生心悉令满足,三世平等常无动坏,三业坚固犹如金刚普光明身。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一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

  •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仰惟释迦启运。弘益有缘。教阐随方。并沾法润。亲逢圣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劝归净土。作斯业者。专念弥陀。一切善根。回生彼国。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

  • 全唐诗话续编·孙涛

    诗话。清人孙涛辑。二卷。涛字乐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未详。此编系为续《全唐诗话》而作。书分上、下卷,冠孙涛“弁言”。总百○四条。上卷补《全唐诗话》“载其人而遗其事者”,下卷补“其人与事之俱未及载者”。辑者

  • 通鉴答问·王应麟

    五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厚斋、一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庆元县) 人,淳祐时进士。中博学鸿词科。曾奏言:“因危言而紊乱纪纲,以偏见而咈公议,势不当留。”并先后忤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等权臣。

  • 得无垢女经·佚名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