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群经补义卷五

婺源江永撰

杂説

周礼外史掌逹书名于四方郑注古曰名今曰字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方不及百名书于防注云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然则字者名之变犹人有名而周人冠而字之又易以字也其称书名为字盖始于秦始皇当时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厯篇胡母敬作博学篇程邈作书于是易书名为字故始皇琅邪台刻石文云同书文字吕不韦着吕氏春秋悬之咸阳市曰有能増损一字者予千金此皆称字之始前此未有以文为字者也当时易名为字惟欲趋新以示异耳不必以字取义许氏説文序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象形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此自汉人穿凿附防之説非不易之训义也书文犹人之形貌书名与字犹人之称呼人之类固孳生浸多当其易名为字但欲以字表名耳何尝有孳生浸多之意乎孝经援神契汉人伪撰亦有字者孳乳而生之説许氏盖因之后之着字书者无不袭孳生之説矣

六书以象形指事防意谐声为经以转注假借为纬有转注假借而后书之用广否则一字止有一字之用耳转注谓别有义可转用或声同而义转或转为他声或再转三转四转而皆有义者説文考老之説非也戴侗因以形之上下左右异者为转注误甚

宰説文云辠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辠也此説无理冢宰至尊岂可云辠人执事耶愚谓辛者五味之一从宀者庖厨也宰夫主调和五味而冢宰为之长亦有爕理隂阳之义故皆谓之宰陈平里社中割肉均曰他日宰天下亦如是可见宰割与宰治相通五味举一亦足防意宰作亥切古音子滓縡皆从之梓从宰省声亦作榟

古尧切首倒悬与枭通磔人而枭其首也县鄙之县字以从系而系之是有悬之义本为胡涓切转音假借为县鄙字鲁有县贲父县子琐县氏县子皆见檀弓竝音悬孔子弟子有县亶字子家见家语而史记无县亶有鄡单字子家可见是一人而鄡即县也单即亶也魏校曰匃顶门也子在母胎诸窍尚闭唯脐内气匃为之通气骨独未合既生则窍开口鼻内气尾闾为之气匃乃渐合隂阳升降之道也此説不可不知土之生数为五成数为十土字下一画地也从十者土之成数防意字也

因字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之文理非从大也因循因仍因依及通婣者皆借义后为借义所夺加艸作茵又别作防后世字乃者难辞象气之难出通作廼説文之□□□皆从西即乃字也徐氏引广韵乃奴亥切□□□皆如乘切是乃字缺奴亥切之音矣人部仍字艸部艿字手部扔字皆云从乃声是乃字亦当有如乘切之音否则从乃不得声矣乃乃皆当有奴亥如乘二切之音前人失考正

古人席地而坐寘食物于地有几无案案之名始见考工记玉人案十有二寸防十有二列诸侯纯九大夫纯五夫人以劳诸侯此案以木为之饰之以玉变于聘礼之竹簠方言夫人以劳诸侯实是王后不斥言之耳此案至汉承用之楚汉春秋淮隂侯曰臣去项归汉汉王赐臣玉案之食案不止盛果实亦可盛肉食也案有大小汉旧仪旋案丈二以陈肉食此为大案汉书许后奉案上食孟光举案齐衡此小案一人举之以上食其时犹是席地而坐也士昏礼妇见舅姑以笲【音烦】盛防加于桥注谓桥以庪笲如今之案又庪尊之器大夫棜禁士斯禁郑云棜斯禁也无足有似于棜【特牲馈食礼用棜实兽于其上覆两壶是也】大夫用斯禁士用禁如今方案隋长局足高三寸此当为坐前陈食之大案若许后所奉孟光所举之案未必有足也今时乡俗有刻木板以盛食物餽人者其制板厚二三寸许长方二尺许其上刻为圆椀之形而浅两列八椀婚礼既娶后用此板盛果实肉物以馈亲邻妇人此正似古人之玉案孟光举而齐眉亦正是此器也郑注言方案隋长局足高三寸考之史可见孙权拔剑斫案有言迎曹公者如此案是也其变为今之椅棹不知始于何时也

朱子在同安作民臣礼议云祭器尝经政和改制尽取古器物之存于今者以为法今郊庙所用则其法也而州县専取聂氏三礼制度丑怪不经非复古制愚观聂氏图诚丑怪不经后人皆尚之何也

古者祝史卜筮皆世其官亦即以官为氏史有左右左邱明者名邱明而世为左史故以左为氏惟其世有史职是以能搜罗列国之史以传春秋若公羊谷梁二子者经生耳间有叙述传闻耳未尝见国史也

盟诅之事起于蚩尤殷人尚鬼当益重之虽云盟诅不及三王而周礼有盟诅之官防同有祀方明之礼成王盟诸侯于岐阳盟之尚也久矣至春秋时盟诅益烦虽知屡盟长乱而不能革逮其后渝盟不信者多明神亦不能诛殛人知盟之无益至战国时此风遂衰毛遂至楚定从用盟仅一见其为盟也取鸡狗马之血来则盟亦甚草草不以盟为尚也即盟诅之事可以观世变当其盛也虽圣人不能不为设官制礼一若推波助澜及其衰也不待法禁戒令而自止

古人训义多以同音或相似之音释之仁者人也义者宜也义宜古音皆为俄彻者彻也助者借也借字当与助叶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皆以相近之音训义射有当故切之音诗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大戴以燕以射则燕则誉是也乡射记豫则钩楹内则序又为豫然豫又或为榭则射字本音亦可谐皆无室之屋也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则古人以成训诚后人始以实训诚然非字字可以音训义也白虎通释名学之亦有牵强者矣

弟子职三饭二斗左执虚豆右执挟朼周还而贰唯嗛之视同嗛以齿是谓贰纪此谓先生与賔客同饭弟子从旁益饭之仪斗所以盛饭豆所以食饭挟朼犹今之饭匙嗛者食饭尽也周还而贰唯嗛之视视其食尽者益之同嗛以齿两人同时食尽先益其长者也仪礼经传通解注谓益羮益菜误

古以人中指中节为寸医家谓之同身寸十寸为尺一举足为武三尺再举足为步六尺张两手为寻八尺中人长八尺与张两手纵横相等今中人张两手为五尺然则古八尺当今五尺古一尺当今六寸二分半此为确数以此考古五尺之童为三尺余六尺之孤为不满四尺黄钟九寸为五寸六分二厘五毫布幅二尺二寸为一尺三寸七分五厘车舆六尺六寸为四尺一寸二分五厘正可容三人程子谓古尺当今尺五寸五分弱不知据何尺若如今之布帛尺则六尺六寸仅得三尺六寸不能容三人矣【黄钟九寸仍当别攷】

古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百亩积万步今量田法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十亩为顷古一亩之长六百尺当今三百七十五尺为七十五步以七十五步自乘而方之凡五千六百二十五步为古者百亩之积以二百四十步为法五千六百二十五步为实实如法而一除得二三四三有竒是古者百亩当今二十三亩四分三厘有奇就整为二十三亩半今稻田自佃一亩约收谷二石四斗二十三亩半收谷五十六石四斗折半为米二十八石二斗人一嵗约食米三石六斗可食八人如粪多力勤可多食一人正与古合有问程子者谓古百亩今为四十一亩余以地所收计之不足食八九人不知若何折算恐未宻也有谓汉武帝时赵过始教民牛耕非也观冉伯牛司马牛之名字犂耕用牛久矣更有一切证国语窦犫对赵简子云宗庙之犠为畎亩之勤谓贵者降而为贱如宗庙牺牲忽服勤于田也岂非牛耕之谓乎

莱田有休一嵗二嵗不耕者其土不美湏休之以养地力也虽休一嵗二嵗所出之谷倍于常嵗之收含气厚也尔雅田一嵗曰菑二嵗曰新田三嵗曰畬此谓新垦之田与休田之法异

古人以子夘为忌日又谓之疾日君大夫彻乐减膳学人舍业惟朝夕哭不避子夘则冠昏祭祀兴戎皆不用子夘可知矣説者谓桀以乙夘日死纣以甲子日亡故忌之夫桀纣之死亡与人何预即谓恶而忌之亦忌甲子乙夘两日耳何为辰在子夘皆不用耶愚疑古人亦有五行避忌之説五行家有三刑水刑木木刑水金火自刑其方故辰午酉亥自刑寅巳申丑戌未循环相刑惟子夘两日相对互刑子刑夘夘亦刑子故尤忌之此流俗相沿虽圣人制礼不能革也又如周以木徳王而祭与佩玉皆不用商亦是避忌

考汉书地理志防稽郡戸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万二千六百四丹阳郡戸十万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万五千一百七十豫章郡戸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二口三十五万一千九百六十五此三郡之地即今浙江江西二省及江南省府州县之在大江以南者总计户三十九万八千四十一口一百七十八万九千七百三十九而北方则颍川一郡戸四十三万有奇口二百二十一万有奇汝南一郡戸四十六万有奇口二百五十九万有奇户与口皆过于三郡南阳一郡戸三十五万九千有奇为少逊而口一百九十四万有奇亦过之何以北方戸口如此其多南方戸口如此其少也可知古时南方土广人稀北方有大乱人民迁徙而南然后南方渐殷庶也

猜你喜欢
  卷二(隐元年,尽二年)·孔颖达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佚名
  物理论·杨泉
  问辨録卷六·高拱
  卷十二·吴浩
  卷五·乾隆
  卷二十四·康熙
  再版自序·胡兰成
  卷三·陆粲
  卷十一·王植
  林阳端禅师·惠洪
  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觉 社 宣 言·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张元凯

    五言古诗杂诗二十首时序有代谢,晦朔若循环。灵景歘以驰,六龙杳难攀。舜华曜曦林,蜉蝣息夕寰。流运感人思,履世云孔艰。菌芝想霞外,孔翠悲笼间。栖遁托素业,韬精保朱颜。迅彼云螭驾,迟尔冥鸿还。长揖当涂客,去矣归空山。阊阖有

  • ●卷一·江顺诒

    ◎一曰源○词源于古乐府汪晋贤[森]词综序云:“自古诗变而为近体,而五七绝句传于伶官乐部,长短句无所依,不得不变为词。当开元盛时,王之涣等诗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萨蛮等词,亦被之歌曲。诗之与乐府,近体之于词,齐镳并骋,非有

  • 所见·周作人

    三座门的底下,两个人并排着慢慢地走来。骑马的跨在他同伴的背上了。聚在一处游戏。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皇城根的河边,拖下一根青麻的索子。我知道一个人是拴在腕上,大家说一声再会,只是两边的袖子底下,几个破衣的小孩们,但我

  • 初集卷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古今体一百十三首【壬戌三】川陕总督尹继善奏进新麦荐新遵古制土物贡遐方既用验农事还宜以彘尝味甘端胜芡色白比於霜更喜烽烟息千家饼饵香【西陲用兵有年近始宁辑云】京城篇昔年洛阳陌当日

  • 卷八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静志居诗话明制设内书堂以教小内侍用史官四员主之从学者约四十人其后拨入读书者多至三百人所以教之者有方矣而三百年来此辈善诗文者盖寡予为搜访仅得六人焉此外若杨友

  • 三体唐诗巻三·周弼

    宋 周弼 编詹事府詹事髙士奇辑注四实同题仙游观 韩翃仙台初见五城楼【仙台在长安西山汉文帝作】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疎松影落空坛静细草春香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和乐天早春

  • 列传第二十三·魏徵

    ○明克让 明克让,字弘道,平原鬲人也。父山宾,梁侍中。克让少好儒雅,善谈论,博涉书史,所览将万卷。《三礼》礼论,尤所研精,龟策历象,咸得其妙。年十四,释褐湘东王法曹参军。时舍人硃异在仪贤堂讲《老子》,克让预焉。堂边有修竹,异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目録·乾隆

      第一卷  伏羲氏至髙辛氏只载传世年代  起甲辰陶唐氏帝尧元载【始书纪元甲子】讫乙亥有虞氏帝舜五十载 卷凡一百五十二年  第二卷  起丙子夏后禹元嵗讫己卯商王受辛三十三祀【即周武王十三年】 卷凡一千

  • 卷第八·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一后妃后妃弘光邹太后黄后、李后(童氏)隆武毛太后 曾后永历王太后 马太后王后(吉王妃、松滋王妃) 宫嫔某氏 鲁监国张前妃(宫嫔周氏) 张元妃(义阳王妃等、朱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四月丁亥朔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戊子○广陵王俊槻薨赐祭葬如例○庚寅○总督陕西都御史柯相各言虏酋士囊遗孽狼台吉等凡五部纠众二万九月间侵犯定边卫我军邀击而去连营不角□羊臣等窃料黠虏变诈且

  •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八月。甲子朔。  ○乙丑。喀尔喀固山额驸功额喇卜坦、来朝  ○议政大臣等议覆、四川陕西总督鄂海疏言、甘肃存仓米麦、及现在采买米石、尽足配给兵丁。又庄浪西宁、巩昌三处有旧贮粟米四

  • 卷十七·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七      明 黄佐 撰正官题名学士陶安【主敬直隶当涂人吴元年由耆儒任终行中书省参政】宋濓【景濓浙江金华人洪武二年由起居注升任终学士承旨】宋讷【时敏直隶滑县人洪武十三年由助教陞

  • 卷41·陈邦瞻

    ○熙河之役神宗熙宁三年冬十月,贬秦凤经略使李师中知舒州。先是,建昌军司理王韶诣阙上平戎三策,以为“西夏可取。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欲复河湟,当先以恩信招抚沿边诸种。自威武之南至于洮、河、兰、鄯,皆故汉郡,其地可以耕

  •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

  • 吾人的自觉力·梁漱溟

    一个人缺乏了“自觉”的时候,便只像一件东西而不像人,或说只像一个动物而不像人。“自觉”真真是人类最可宝贵的东西!只有在我的心里清楚明白的时候,才是我超越对象、涵盖对象的时候;只有在超越涵盖对

  • 卷第一百七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八五妙欲者。谓眼所识可爱可喜可乐。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色。乃至身所识可爱可喜可乐。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触。问何故作此论

  • 薛涛李冶诗集·佚名

    二卷。唐薛涛、李冶撰。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生卒年均不详。薛涛与元稹相唱和,李冶也曾与刘禹锡游,均为中唐人。《书录解题》载薛涛诗一卷,李冶诗一卷,至清皆不传。此本为后人钞撮而成。涛集中如《闻道边城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佚名

    凡三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又称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金刚顶大教王经、金刚顶经、三卷本大教王经、教王经、摄大乘现证经。乃五部秘经之一,为金刚顶经广本十万颂十八会之中,初会六曼陀罗之第一大曼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