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境内第十九

题记:本篇零星记录了秦的一些制度,包括户籍制度,仆役分配制度、军队建制、对有爵位的人的犯罪处治办法,不同爵位的人死后坟墓上树木的数量等等。

国家四境内的男女都在官府登记上了名字,新生的人就注上,死了的就注销。

有爵位的人乞要无爵位的人做他的“庶子(仆人——录者注)”,第一级可以申请一个。没有军役的时候,庶子每月为其大夫服役六天。有军役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役使庶子。

军中爵位,从一级以下到小夫叫校徒、操士。朝中爵位,从二级开始到不更,叫卒。在战争中,五人编为一个名册,为一伍,若一人逃跑,就加刑于另四个人,如果谁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免除刑罚。每五人设有“屯长”,一百人设有一“将”。百将、屯长在作战时如果得不到敌人首级,是要杀头的;如果得到敌人三十三颗首级以上,就算满了朝廷规定的数目,可以升爵一级。五百人的将领有卫兵五十人,统率两个五百主的主将和享受一千石俸禄的县令都可以有卫兵一百人。享八百石俸禄的县令,有卫兵八十人;享七百石俸禄的县令,有卫兵七十人;享六百石俸禄的县令,有卫兵六十人。国尉有卫兵一千人,大将有卫兵四千人。如果将官战死,卫兵要受刑罚;如果卫兵中有人能够得到敌人一颗首级,就可免除刑罚。

军队围攻敌国的城邑,能够斩敌人首级八千颗以上的,或在野战中能够斩敌人首级两千颗以上的,就算满了朝廷规定的数目,所有各级将吏都可得到赏赐,都可以升爵一级。军官旧爵是公士的就升为上造;旧爵是上造的,就升为簪袅;旧爵是簪袅,就升为不更;旧爵为不更,就升为大夫。旧爵为小吏的,就升为县尉,赏赐奴隶六人,五千六百钱。旧爵为大夫,而为国家掌握一样行政职务的,升为官大夫。旧爵为官大夫的,升为分大夫;旧爵为公大夫的,就升为公乘;旧爵为公乘的,升为五大夫,并赏给他三百户的地税。旧爵是五大夫,升为庶长;旧爵为庶长,升为左更;旧爵为三更的升为大良造。庶长、三更及大良造都赏赐三百户的封邑,另赏赐三百户的地税。有了六百户的地税和封邑就可以养客。将军、车夫、骖乘都赏赐爵位三级。原来客卿辅佐军政的,满了朝廷的规定就升为正卿。

停战之后,把所获敌人首级示众三天并加以核实。经过三天,将军认为无误,就按功赏给战士和大夫爵位,赏赐的爵位,县里过了三天还没有落实就撤去该尉的职位,由该县的丞、尉进行量刑。

能够斩获敌人甲士首级一颗就赐给爵位一级,赏给田地一顷,宅地九亩,还一律赐庶子一名,就可以担任军队或行政部门的官员。

刑狱的法律,由爵位高的人审判爵位低的人,爵位高的人被罢免后,不再给他有爵位的人才享用的奴仆。三级爵位发上的人犯了罪,就降低他的爵位;一级以下的人犯罪,就取消他的爵位。

小夫死后,以上直到大夫,爵位每高一级,他的坟上就多种一颗树。

在围攻敌国城邑的时候,“国司空”测量那个城面积的大小和城墙的厚度,国尉划分各队攻打的地点,定出攻下的期限。并命令说:“最先完成的立头功,最后完成的斥为末等,两次被斥为末等就不要他了。”打穿了洞穴,就塞上杂柴,烧起木柱。城的每一个方向分布十八个冲锋陷阵的士兵。一个队如能斩得敌人五颗首级,这个队的每个士兵就获得爵位一级;如果怕死退避,就在千人围观之下,在城下遭受黥刑或劓刑的刑罚。国尉划分地段,中军的士兵听从分派。将军搭起木台,和国家的正监、王的御使一同观望。士兵先进城的,评为先进,后进城的,评为落后。攻打隧道的士兵,使用自己申请的人,自己申请不够,就用希望晋级的人补足。

原文: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

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其战也五人来簿为伍,一人羽而轻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夫劳爵,其县过三日有不致士大夫劳爵,能。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

五百主,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将之主,短兵百。千石之令短兵百人,八百之令短兵八十人,七百之令短兵七十人,六百之令短兵六十人。国封尉,短兵千人。将,短兵四千人。战及死吏,而轻短兵,能一首则优。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行间之吏也,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故爵上造,就为簪袅;就为不更;故爵为大夫。爵吏而为县尉,则赐虏六,加五千六百。爵大夫而为国治,就为大夫;故爵大夫,就为公大夫;就为公乘;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故爵五大夫;皆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爵五大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大将、御、参皆赐爵三级。故客卿相,论盈,就正卿。就为大庶长;故大庶长就为左更;故四更也,就为大良造。

以战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其县四尉,訾由丞尉。

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其狱法,高爵訾下爵级。高爵能,无给有爵人隶仆。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

小夫死,以上至大夫,其官级一等,其墓树级一树。

其攻城围邑也,国司空訾其城之广厚之数。国尉分地,以徒、校分积尺而攻之,为期,曰:“先已者当为最启,后已者訾为最殿。再訾则废。”内通则积薪,积薪则燔柱。陷队之士,面十八人。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不能死之,千人环,规谏,黥鼼于城下。国尉分地,以中卒随之。将军为木壹,与国正监、与王御史参望之。其先入者,举为最启;其后入者,举为最殿。其陷队也,尽其几者;几者不足,乃以欲级益之。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 丧大记第二十二·郑玄
  卷二十九 论语十一·黎靖德
  圣人未能免俗·孔子
  卷一百三十四·秦蕙田
  尽心上·孟子
  卷一·陈大章
  卷五下·王应电
  卷十四·梁寅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梁漱溟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成唯識論後序·欧阳竟无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梁启超
  指月录卷之十二·瞿汝稷
  卷六十三·佚名
   第八十九則 雲巖問千手觀音·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冷禅室诗话 全文·海纳川

    (曹著伟诗云:“深山大泽堪容剑,地老天荒独有诗。”予以为诗虽小道,未可概以雕虫末技视之。赵宋以下,谈诗者无虑数千百家,所记类皆当时名篇,以传艺林佳话。予虽不敏,忝慕斯旨,而不事剿袭,力避陈腐,尤予此书此志也。著者

  • 卷三十五·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高 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宣和间为太学生汴京被围登与陈东等上书乞斩六贼及夺李纲兵柄再诣阙争之钦宗即位相吴敏张邦昌将复用李邦彦登力陈为不

  • 南村诗集巻二·陶宗仪

    明 陶宗仪 撰南村杂赋十首平生耽逸趣久矣谢浮荣计左真鸠拙形臞类鹤清晚风谿艇钓春雨石田畊此日容衰老徜徉乐太平屋小长林束邨深四水通睡因闲处熟愁向醉时空鹅鸭春波绿牛羊晚照红嵗输公赋足泚笔纪田功门对山殊逺谿回

  • 南湖集巻上·贡性之

    (元)贡性之 撰送赖孝子并序赖生闽之清流人也国初大军下闽生兄弟俱幼母陷军中生既长南北走万里寻其母不得阅二十年后始克见于淛江之杭州以母名在官籍中求去不许钱塘柴芝坞闻而悯之力陈其事于当道始得奉母南还时清流茂宰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三月癸卯朔孔彦舟入鼎州钟相之反也鼎州孤危官吏军民计无所出乃迎彦舟入城以拒相时宣抚处置使司主管机宜文字傅雱权湖北制置使以本司便宜之命授彦舟翊卫大夫康州防御使荆湖南北路捉杀使就平之此据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三·陈厚耀

    魏武侯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史魏世家】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吴子对曰言国君必慎始也慎始奈何曰正之正之奈何曰明智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正月庚午朔 上御殿文武百官朝服诣午门行五拜三叩头礼辅臣沈鲤朱赓仍诣仁德门行礼时首辅沈一贯以乞休杜门不与 遣隆平侯张炳等祭 长陵等陵 仍以朱敬循为右通政升南京鸿胪寺卿卫永芳为南京光禄寺卿敬循

  • 锦里耆旧传卷二·句延庆

    【起武成三年尽同光四年春】(宋)勾延 庆撰三年大梁遣使通聘书曰夫唐虞致治遵禅让之明文汤武开基允神人之至愿必有神器是膺皇图况古今迭代之期英豪兴隆之数莫不上开天命下顺人心启王覇之宏机为子孙之大计咸遵轨辙并载简

  • 薛翽传·张廷玉

    薛蠧,字德温,河津人。天资聪敏,初上私塾学堂,就攻读《诗》、《书》,并能背诵。其父薛贞任荥阳教谕时,蠧亦随行,这时年仅十二岁。所做诗赋受到荥阳监司的赞赏。当得知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颢精于理学时,薛贞把他二人聘为薛蠧师

  •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管叔鲜、【正义】:音仙。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也,是叔鲜所封国也。”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正义】:国语云:“杞、缯二国,姒姓,夏禹之後,太姒之家。太姒,文王之妃,武王之

  • 一、五等称谓的淆乱·傅斯年

    五等爵之说旧矣,《春秋》《孟子》《周官》皆为此说作扶持矣。《孟子》所记史实无不颠倒。《周官》集于西汉末,而《春秋》之为如何书至今犹无定论。故此三书所陈五等爵之说,果足为西周之旧典否,诚未可遽断。吾尝反复思之,以

  • 尚书古文疏证卷一·阎若璩

    第一汉书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防今文字读之因防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艺文志古文尚书者岀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

  • 原儒·章太炎

    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说文》)。太史公《儒林列传》曰,秦之季世坑术士,而世谓之坑儒。司马相如言,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汉书&middot;司马相如传》语。《史记》儒作传,误。)赵太子悝亦语

  •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退分第九·佚名

    如我力所能,已说安般念。修行不净观,次第应分别。不净方便观,思惟念退减。明智所知相,是今我当说。修行初方便,自於身少分。背净开皮色,观其所起相。虽暂坏皮色,不力勤方便。净想还复生,说名修行退。不能起所应,重令皮色坏。净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八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八卷无常品第八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所言无常复有几种 因上凡夫虚妄起生灭见。非诸圣人。谓外道凡夫不得如实。而起无常生灭妄见。故说无常。圣人得如实理。应不起无常生灭妄见。世尊何故

  • 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千二百人。皆得陀罗尼辩才无滞。获无染智游无碍境。善权方便摄引众生。观察世间。心行平等。饶益慈悲意乐

  •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

    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的书信体小说,是他饮誉欧洲文坛的成名作。1772年歌德在威茨拉尔帝国高等法院实习期间,对友人的未婚妻夏绿蒂萌发了无望的爱情。不久,又听到青年耶鲁撒冷因失恋自杀的消息,受到很大震动。1774

  • 书鲍忠壮公轶事·赵增禹

    同治九年庚午冬,世父寅臣公,方为尚书主事,假满入都。季父冬森太守是年领乡荐,以计偕携余同行,舟泊夔门,谒鲍忠壮公于里第。时爵府初落成,余与从兄培芝孝廉,年甫六七龄,入谒爵夫人。长公子鹤年,长余昆季数岁,相与上下游观,台池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