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
司马休之,字季豫,本来是河内温人,是晋宣帝司马懿最小的弟弟谯王逊的后代。司马睿在江南称帝,又让司马逊的子孙承袭其封授,直到司马休之的父亲司马恬,任司马昌明的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
天兴五年(402),司马休之任司马德宗的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被桓玄逼迫,就投奔了慕容德。刘裕杀掉桓玄以后,司马休之回到建邺,刘裕又任他为荆州刺史。司马休之颇得长江、汉水一带的人心,刘裕怀疑他有背逆之心。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文思继承司马休之之兄司马尚之的爵位为谯王,图谋除掉刘裕,刘裕捉住了他,将其送给司马休之,令他自己进行处置。司马休之给朝廷上表请求废黜司马文思,并写信给刘裕谢罪。神瑞年间,刘裕逮捕了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文宝、侄子司马文祖,并把他们杀掉,于是率军讨伐司马休之。司马休之上表给司马德宗陈述自己的事,并同司马德宗的镇北将军鲁宗之、鲁宗之的儿子竟陵太守鲁轨等人起兵讨伐刘裕。刘裕的军队进至江陵,司马休之不能抵挡,就与鲁轨一道奔往襄陽。刘裕又进军征讨襄陽。太宗派遣长孙嵩在河东驻军,准备作为司马休之的援军。当时姚兴的征虏将军姚成王、冠军将军司马国..也率军前往援救,还没有到达就退了回去。司马休之只得与其子司马文思和鲁宗之等人投奔姚兴。
刘裕消灭了姚泓之后,司马休之与司马文思以及司马德宗的河间王之子司马道赐,辅国将军温楷,竟陵内史鲁轨,荆州治中韩延之、殷约,平西参军桓谧、桓遂及桓温之孙桓道度、桓道子,渤海人刁雍,陈郡人袁式等数百人,都带着妻子儿女到长孙嵩那里归降。一个多月之后,司马休之死于长孙嵩军中。太宗下达诏令说:“司马休之率领与他义气相同的人,不远万里前来归诚,其美好的节操未能实现,中年殒丧,朕甚感怜惜。现追赠他为征西大将军、右光禄大夫,谥号为始平声公。”
司马文思与淮南公司马国..、池陽子司马道赐不和,但表面上却装得非常友好,请他们一同饮宴。司马国..性情粗疏率直,因为喝醉了酒,就告诉司马文思,说自己准备同温楷以及三城胡人头领王珍、曹栗等人反叛朝廷,并说出京师中的豪强可以参与、为其同谋的数十个人。司马文思告发了他们,这些人全部被杀。世祖任司马文思为廷尉卿,赐爵位为郁林公。司马文思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处理诉讼判断案子,百姓不敢再隐匿他们的实情。刘义隆派部将裴方明在仇池攻击杨难当,世祖任司马文思为假节、征南大将军,晋爵为谯王,督率洛、豫诸军向南直指襄陽,阻截裴方明的归路。司马文思回京之后,被任为怀朔镇将。司马文思死于兴安初年(452)。
司马文思的儿子司马弥陀,承袭父亲的爵位。他被皇帝选中要将临泾公主嫁给他,但他因为事先娶了毗陵公窦瑾之女而加以谢绝。后来他和窦瑾一起因祈诉鬼神降祸于人而获罪被杀。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脱脱 卷二百一 表四十一·赵尔巽 卷三 周语下·左丘明 第七十回 岳家军克复襄汉 韩太尉保障江淮·蔡东藩 卷二百六十二·杨士奇 卷之五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通志卷一百十五上·郑樵 卷十三·佚名 完颜撒改传·脱脱 一三八、接子考·钱穆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七·王世贞 卷八上·雍正 卷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