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浮屠契丹高丽列传第十五

   呜呼,南唐偏国短世,无大氵㸒虐,徒以寝衰而亡,要其最可为后世鉴者,酷好浮屠也,初,烈祖辅吴,吴都广陵,而烈祖居建业,大筑其居,穷极土木之工,既成,用浮屠说,作无遮大齐七会,为工匠役夫死者荐福,俄有胡僧,自身毒中印土来,以贝叶旁行及所谓舍利者为贽,烈祖召豫章龙兴寺僧智玄,译其旁行之书,又命文房书华严论四事部,奁帙副焉,并图写制论李长者像,班之境内,此事佛之权兴也,然烈祖未甚惑,后胡僧为奸利,逐出之,国人则寝已成俗矣,及其末年,溧水大兴寺桑生木人,长六寸,如僧状,右袒而左跪,衣械皆备,其色如纯漆,可(釒监)。谓之须菩提置龛中,以仁寿节日来献,烈祖始不惊异,迎置宫中,奉事甚谨,其徒因夸以为感应,而识者按谯氏五行书,知且有大丧,不三月,烈祖殂,及元宗后主之世,好之遂笃,幸臣徐游,专主齐祠事,群臣和附,惟恐居后,宫中进佛寺十余。出金钱募民及道士为僧,都城至万僧,悉取给县官,后主退朝,与后顶僧伽帽。服袈裟,课诵佛经,胡跪稽颡。至为瘤赘,手常屈指作佛印,僧尼犯奸氵㸒,狱成,后主每曰:此等毁戒,本图婚嫁,若冠笄之,是中其所欲,命礼佛百而舍之,奏死刑日,适遇其齐,则于宫中佛前燃灯,以达旦为验,谓之命灯,未旦而灭,则论如律,不然,率贷死,富人赂宦官窃续膏油,往往获免,上下狂惑,不恤政事,有谏者辄被罪。歙州进士汪涣,上封事,言梁武惑浮屠而亡,陛下所知也,奈何效之,后主虽擢涣为校书郎,终不能用其言,开宝初,有北僧号小长老,自言募化而至,多持珍宝怪物,赂贵要为奥助,朝夕入论天宫地狱果报之说,后主大悦,谓之一佛出世,服饰皆镂金绛罗,后主疑其非法,答曰:陛下不读华严经,安知佛富贵,因说后主多造塔像,以耗其帑庾,又请于牛头山造寺千余间,聚徒千人,日给盛馔。有食不能尽者,明旦再具,谓之折倒,盖故进不祥语,以摇人心,及王师渡江,即其寺为营,又有北僧立石塔于采石矶,草衣藿食,后主及国人施遗之,皆拒不取。及王师下池州,系浮桥于石塔,然后知其为间也,金陵受围,后主召小长老求助,对曰:北兵虽强,岂能当我佛力。登城一麾,围城之师为小却,后主真以为佛力。合掌叹异,厚赐之,下令军民,皆诵救苦菩萨,声如江涛,未机,梯冲环城,矢石乱下如雨,仓皇复召小长老,称疾不至,始悟其奸,杀之,群僧惧,并坐诛。乃共乞授甲出斗。死国难,后主曰:教法其可毁乎?弗许,及国亡,后主入朝,过临淮,往礼普光王塔,施金帛犹以千计,其后弟从镒之子祝发为,名惟净,景德祥符中,天下治安,西域献佛书甚众,惟净博闻通梵学,翻译精审,莫能及者,积官试光禄卿,译经三藏,亦南唐之余习云。

   契丹事见唐书本传及五代史四夷附录,今取其事之系南唐者为传。

   烈祖昇元二年,契丹主耶律德光,及其弟东丹王,各遣使以羊马入贡,别持羊三万口,马二百匹来鬻,以其价市罗纨差药,烈祖从之,于是翰林院进二丹入贡国,诏中书舍人江文蔚作赞。其词曰:皇帝建西都之岁,神功迈于三古,皇风格于四裔,华夷咸若,骏奔结轨。粤六月,契丹使梅里●卢古。东丹使兵器寺少令高徒焕,奉书致贡,咸集都邑,公卿庶尹,拜手稽首称贺,以为文德所服,受命之符也。若迺洪荒以降,骤步相伴,耀武以信威,有所不及。任算以御物,有所不从,诗颈太原之师,则用伐吴,汉开朔方之地,则崇力矣,若我宜猷大麓,儷德无私,刑于朝廷,以及荒服,旃裘左衽捧日分光,殊方异产,充庭纳赍。曰垂衣裳而天下治,斯之谓也,有司纪美烈于续事,传曰:主上明圣而德不闻。有司之过也。臣职在翰墨,亲睹隆平,敢献赞曰:赫矣圣武,纂尧之绪,要荒之长,骏奔臣附,伏波之柱,单于之台,遗族徒费,献琛靡来,我后穆穆,我纲恢恢,重译日贡,皇哉唐哉.四年,遣使献马百匹,于是烈祖遣通事舍人副四方馆事欧阳遇,借鸿胪少卿使契丹,假道于晋,高祖不可,遇及境而复,元宗嗣位,遣使者公乘鎔航海继好,既至而契丹主兀欲被杀,弟术津遗元宗书曰:“大契丹天顺皇帝,谨致书大唐皇帝阙下,贵朝使公乘鎔等,自去秋以达东京海岸,适遭国祸,今年二月二十六日,部署一行,并诸仪物兵铠,已至燕京,兹蒙敦念先朝,践修旧好,既增摧痛,又切感铭,贵国长直官王朗陈篆,取间道先回,用附咨报,公乘鎔等已遣伴送使陈植等同回,止俟便风,即令引道。”而公乘鎔亦以蜡封帛书,其词曰:“臣鎔自去年六月离罂油,七月至镇东关,遣王朗奉表契丹,九月,乃有番官夷●●牛车百余乘,及鞍马治路置顿,十月,至东京,留三日,契丹主遣闲?使王廷秀称诏劳问兼述泰宁王燕王九月同行大事,兀欲即世,母妻并命,又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车马不通,今年正月,方至幽州,馆于愍忠寺,先迎御容入宫,言元欲识皇帝面,乃引见如旧仪,问国书中机事,臣即述奕世欢好,当谋分裂之事,契丹主喜,问复有何事,臣云军机别有密书,契丹主接置袖间,乃云,吾与唐皇帝一如先朝往来,因置酒合乐,又谕臣曰:使人远泛巨海而至,不期骨肉间倏起此事,道路所闻,必亦忧恐,手斟一玉钟酒,先自啜,乃以劝臣令饮釂,自旦至日哺始罢,自是数遣使宣劳,三日一赐食,谨遣王朗齑骰号子归闻奏,骰号子不知何等语也。初,宋齐丘谋间晋,会契丹使燕人高霸来聘,归至淮北,唐阴追人刺杀之,霸有子乾从行,匿之濠州,于是契丹颇信以为霸之死,出于晋人,保大十二年,述律遣其舅来,夜宴清风驿,起更衣,忽仆于地,视之,失其首矣,厚赏捕贼不得,久乃知周大将荆罕儒,知契丹使至,思遣客刺之以间唐,乃下令能得吾枕者,赏三百缗,俄有剑客田英得之,即给赏如约。屏人语之曰:能得江南番使头,赏三千缗,英果得之,自是唐与契丹遂绝,及世宗兵出淮南,敕我罪曰:蠢尔淮甸,敢拒大帮,跋扈飞扬,垂六十载,幸累朝多事,与北虏交通,厚起戎心,诱为边患,所罪状我虽非一,然首以通契丹为兴师之名,方石晋以父事契丹,而契丹每以兄事南唐,盖戎狄习见唐之威灵,故闻后裔在江南,犹尊之不敢与他国齿,南唐亦颇恃以自骄,其实相结约挠中原,皆虚辞,非能为南唐助也。

   高丽事,具唐书及五代史四夷附录,今书南唐所载异闻,及高丽通南唐之见于传记者。

   高丽至五代初,国名曰大封,其王高氏,名躬乂,躬乂晚年,果于诛杀,吴顺义二年,当梁之龙德二年,为海军统帅王建所杀,建自立,去大封之名,复称高丽,以开州为东京,平壤为西京,吴天祚二年,当晋之天福元年败新罗百济,于是倭耽浮欢于罗铁勒东夷诸国皆附之,有二京六府九节度使百二十郡,内列十省四部官,朝服紫丹绯绿青碧,青碧以年序迁,绿以上,选才能,赐之俸禄,赋以田租,尚冠礼,略如故制,婚姻,男女执手,自相谋许,俗重扁头,生男,旦旦按压其首,惟恐不扁也,昇元二年,遣使来贡方物,所上书,称笺,大略云,今年六月内,当国中原府入吴越国使张训等回,伏闻大吴皇帝,已行禅礼,中外推戴,即登大宝者,伏皇帝陛下,道契三无,思涵九有,尧知天命已去,即禅瑶圆,舜年历数在躬,遂传玉玺,逮夙惟庸陋,获托生成,所恨沃日波遥,浮天浪关,幸遇龙飞之旦,阻申燕贺之仪,无任归仁戴圣,鼓舞激切之至,仪式如表而不称臣,烈祖御武功殿,设细仗,见其使,自言代主朝觐,拜舞甚恭,宴于崇英殿出龟兹乐作番戏,召学士承旨孙忌侍宴,三年,又遣其广评侍郎柳勋律来贡方物,其后史册残缺,来与否不可考矣。

 

是书凡马今胡恢陆游三本,先辈云:马胡诠次,识力相似,而陆独遒迈,得史迁家法,今马本盛行,胡本不传,放翁书一十八卷,仅见于监官胡孝辕秘册函中,又半烬于武林之火,庚午夏仲,购其焚余板一百有奇,断蚀不能读。因简家藏抄本订正,附梓于全集逸稿之末,至若与马玄康异同繁简,已详见胡沈两公跋语云。

    湖南 毛晋识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张廷玉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二·阿桂
  ●一五 帝崩马下·佚名
  曾公亮传·脱脱
  萧孝穆传·脱脱
  程钜夫传·宋濂
  崔斌传·宋濂
  茂州土司传·张廷玉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卷九十四·佚名
  卷八十八·雍正
  附录二 李宗仁先生答中外记者问·李宗仁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蒋廷黻
  59.白马盟·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蜕岩词·张翥

    六州歌头孤山寻梅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

  • 卷536 ·佚名

    周必大 答胡仲威 元和颂圣雅平淮,韩柳文章付后来。 联璧照人今粲者,断金定契古谁哉。 白醪劝我频沾醉,青眼逢君肯懒开。 会散东风吹面缬,冻梨忻喜色如孩。 周必大 答李达可 浊泾不必羡清淮,社

  • 可传集原序·袁华

    老杜曰新诗句句尽堪传作诗不可传曽不愈辕下曲虽千章万什徒殄废人楮笔耳君子曰不作无欠唐诗人凡百廿有余家其诗见于今可与杜老相传者宁几人哉予徒张宪尝以笔削唐百廿家请于予予于各集选其可传而无媿于君子议者什不能一

  • 卷五十二·志第二十二·礼志五(嘉仪上)·脱脱

        ◎礼志五(嘉仪上)   皇帝受册仪:前期一日,尚舍奉御设幄于正殿北墉下,南面设御坐;奉礼郎设官僚、客使幕次于东西朝堂;太乐令设宫悬于殿庭,举麾位在殿第二重西阶上,东向;乘黄令陈车辂;尚辇奉御陈舆辇;尚舍奉御设

  • 兴复哈密国王记全文·马文升

      幅员之内,以中岳为地之中,惟西域最远,而夷人种类亦繁,自大禹时,始通贡中国。今之甘、凉,即汉匈奴右贤王之地也,武帝倾海内之财始取之,设酒泉、张掖、炖煌三郡,西至玉门关外,去中国数千余里。至光武时,乃闭关以谢西域。唐太宗

  • 卷十九·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九 【起己卯晋元帝太兴二年尽丁酉晋成帝咸康三年】凡十九年 【己卯】二年【汉改号赵光初二年○後赵高祖石勒元年旧大国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八·徐乾学

    宋纪八十八【起柔兆摄提格七月尽着雍执徐六月凡二年】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元年秋七月丙辰朔诏罢试补学官法令尚书侍郎左右司郎中学士待制两省御史台官国子司业各举二人 丁巳置检法官 辛酉

  • 卷五十一·宋·蒋一葵

    【王】 〔字禹玉。封岐公。监维阳郡日,王安石为幕官,陈升之为卫尉丞。时韩魏公出守是邦。初夏,圃内芍药开,有金腰带四朵,公召四人同赏,各簪一朵,后相继为相,果花瑞也。晚筑室南溪,号志堂居士,左右松竹,逍

  • 通志卷九十八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一上前汉窦婴 田蚡 灌夫 韩安国 李广【孙陵】苏建【子武】衞青 霍去病【李息等】董仲舒 司马相如 公孙 卜式 儿寛 张汤【子安世 安世子延夀】杜周【子延

  • 一三○二 江西巡抚何裕城奏覆查办违禁书籍并缮书目清单进呈折(附清单一)·佚名

    一三○二 江西巡抚何裕城奏覆查办违禁书籍并缮书目清单进呈折(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初六日江西巡抚何裕城跪奏,为遵旨查办禁书,据实覆奏事。本年五月十八日承准廷寄内开,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初四日奉上谕:据陈用敷奏,伊到

  • 卷二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二舆地考【十四】陕西省【臣】等谨按古雍州与冀接壤而禹贡叙之於九州之末说者以为其地势最高故治水之功以是终焉自豳岐丰镐递作周畿所称奥区神臯者於是乎在公羊传始有陕东陕西之称

  • 卷一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一百十四歌颂五十四【生监诸臣五】万夀颂言【七言截句十首有序】监         生【臣】邹士夔皇上御极之五十二年岁次昭阳律吹姑洗跻六旬之大庆届千载之昌期天下臣民懽忭鼓舞云集京

  • 第四章 25·辜鸿铭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辜讲孔子说:“道德价值绝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成长的社会基础。”

  • 卷十四·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卷春秋经筌卷十四    宋 赵鹏飞 撰昭公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小国之朝大国以其势力足以庇小也鲁方自庇不暇何暇庇人小邾子及郯子来朝盖亦无益矣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

  • 宇 宙 真 相·太虚

    ──二年作──忆余总角时,春深日暮,玩弄既倦,间旋绕于乡老之膝前,尝闻其相谈曰:昔有一士者,一樵者,一渔者;士者处城,樵者处山,渔者处江。一旦邂逅,以渔者之鱼,烹以樵者之薪,倾士者所携酒而共酌之,三杯落肚,万虑忘怀!士者曰:吾曹操业,无

  • 中边分别论卷下·世亲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对治修住品第四  修习对治者。三十七道品修习今当说。此论中初说(心者我执种类又云根尘识也)。  粗行贪因故  种故不迷故  为入四谛故  修四念处观  由身

  • 杂病治例·刘纯

    一卷。明刘纯撰。刘纯字宗厚一字景厚,为当时名医,咸宁 (今陕西西安)人。其父受学于朱震亨。著有 《玉机微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本书成于永乐六年(1409)。末附有《兰室誓戒》四则。刘纯承其家学,又

  • 禅宗公案大全·佚名

    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