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二 江西巡抚何裕城奏覆查办违禁书籍并缮书目清单进呈折(附清单一)

一三○二 江西巡抚何裕城奏覆查办违禁书籍并缮书目清单进呈折(附清单一)

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江西巡抚何裕城跪奏,为遵旨查办禁书,据实覆奏事。

本年五月十八日承准廷寄内开,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初四日奉上谕:据陈用敷奏,伊到任后各属呈缴各书已有三十余种,安徽尚非大省,应禁之书犹未能搜缴净尽,江苏、江西、浙江省分较大,素称人文之薮。着传谕书麟、闵鹗元、何裕城、琅玕等各严饬所属,悉心查察,仍着将现在因何未行查缴之处据实覆奏。钦此。

臣查应禁书籍,先经历任抚臣在于省城设立总局,并刊颁应禁书目,按照查收。【真按:禁毁书目之成书】业将缴到各书节次奏明解缴。臣抵任以后,复经谆饬各属,不动声色,设法查收,务期净尽。并恐穷乡僻壤,士民未及周知,复刊简明告示,饬发教官,散给士子,令其传抄于乡村书塾之间,俾人人知晓,源源缴出。嗣据陆续呈缴,臣逐加查检,内中《通鉴纲目续编》一书较多,计缴到一百八十七部。臣循年底项目汇奏之例,业经两次奏明在案。其余应禁之书四十四种,计一千一百二十四本,又五十八帙,现存书局。因正在率属广为查收,尚未截数奏缴。兹奉谕旨垂询,除再行司饬属按照应禁书目实力查收,无论全缺、残损,概行缴解;卽不在通行书目之内,而语句违碍不应存留者,亦卽查出分别奏毁。

一面先将在局各书并《通鉴纲目续编》,派员解交军机处覆明销毁外,所有臣先今查办缘由,理合遵旨据实缮折附驿覆奏,并缮书目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应销书目清单

江西巡抚臣何裕城跪奏:

谨将江西省陆续查收现存在局应解军机处销毁书籍,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孔毓琼着《孔伯子集》一部三本。

陈恭尹《独漉堂诗》二本。

屈大均《道援堂诗》二本。

冯时宁《古今将略》一本,不全。

何敷《五鉴史便读》三本,不全。

过珙《古文觉斯》二十本。

宋芳诞《读史管窥》三本。

龙体刚《半窗史略》三十本。

邓澄《东垣集》五本,不全。

黄石麟《半芜园集》三本,又手抄二本,不全。

锺惺、谭元春选《明诗归》四本,不全。

阮汉闻《太冲集》一本,不全。

李之浵《叩钵斋》十六本,不全。

陆伯阳《广舆记》十二本,不全。

陈继儒《眉公秘籍》一部十八本,又不全九本。

陈继儒《太平清话》一本。

何乔新《文肃集》二本,不全。

陈伟言《诗因》五本,不全。

王鸣鹤《登坛必究》十五本,不全。

廖道稷《寻乐斋集》未钉七帙,不全。

袁黄《了凡纲鉴补》四十六本,不全。

袁黄《羣书备考》三本,不全。

黄始选《听嘤堂四六集》七本,不全。

吕留良注《四书讲义》六本,不全。

吕留良评《黄陶庵文稿》五十三本,又未钉三帙。

吕留良评《章大力文稿》三十六本,又未钉四帙。

吕留良评《艾千子文稿》二十四本。

吕留良评内钱吉士文稿》十八本。

吕留良评《罗文止文稿》三十一本。

吕留良评《唐荆川文稿》二十九本。

吕留良评《杨维节文稿》十八本。

吕留良评《金正希文稿》八十三本。

吕留良评《陈大士文稿》一百七十七本,又未钉十五帙。

吕留良评《归震川文稿》十四本,又未钉九帙。

吕留良评《陈大樽文稿》二十二本。

徐文弼《诗法度针》五本,不全。

崔谟《灌园余事》二本,不全。

尹会一《讲习录》一部一本。

尹嘉铨《絜矩编》未钉九帙。

《尹嘉铨时文》未钉一帙。

王锡侯《王氏通谱》三本,不全。

邹元标编《精忠传》六本,又未钉十帙。

王世贞《纲鉴会纂》一百八十五本,不全。

王世贞《正史全编》一百九十八本,不全。

以上四十四种,计一千一百二十四本,又五十八帙。(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三百十·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土司·张廷玉
  李燾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李焘
  ●卷一百二十四·徐梦莘
  卷第二百一十七·胡三省
  ●卷四·司马光
  卷十四·李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第十六卷 仕绩 七·缪荃孙
  第五十七册 天聪六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史记集解卷九·裴骃
  显庆·周绍良
  史天祥传·宋濂
  卷六十五·杨士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一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351_1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赠二君子】柳宗元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

  • 卷一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185_1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李白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黄女持谦齿发高,   汉妃恃丽天庭去。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

  • 第三折·史樟

    (末扮太白金星上,云)某令桃、柳、竹、石四仙女,与大罗仙炼丹已成,当正果朝元。奏知玉帝,先差三曹官把四个女子捉将来,问他漏泄天机罪犯,然后引大罗仙朝元玉京去。(下)(末扮三曹官上,云)小圣三曹宫是也。奉玉帝敕旨,太白金星差

  • 卷一百九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壶存稿【二】汪 莘玉堂中赓任宫讲希夷惠诗韵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鉢有余芳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栁情仍庇地长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山人初自

  • 祖英集巻下·重显

    宋 释重显 撰三宝讃【并序】予天禧中寓迹灵隠与宝真禅者为友或游或处固以道义相揖投报相袭泠泠然自乐天常之性也一日真公谓予曰愚近偶作三宝讃三十韵宜请赓唱因披阅加叹率尔而继之类蚀木也俄属分飞吴楚将二十载殊不

  • 列传第十四 牛弘·魏徵

    ○牛弘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也,本姓裛氏。祖炽,郡中正。父允,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为牛氏。弘初在襁褓,有相者见之,谓其父曰:“此儿当贵,善爱养之。”及长,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在周,起家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

  • 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六·赵尔巽

      刘长佑 刘岳昭 岑毓英弟毓宝   刘长佑,字印渠,湖南新宁人。道光二十九年拔贡。与同县江忠源友。咸丰二年,忠源率乡勇赴广西助剿,长佑从。粤匪自桂林走湖南,忠源破之于蓑衣渡,长佑有赞画功,奖叙教谕。又从破浏阳徵义堂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三·汪楫

      崇禎四年二月   ○崇禎四年二月   四年辛未二月乙巳朔工科給事中李春旺以大計事竣地方不可一日無人請敕部嚴限水程令其刻期復任仍行各撫按重加查核倘有優游途次枉道歸里者重加罰治其已經禠斥懸缺之官尤宜急

  • 卷三百七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六月盡其月   八月辛卯朔,陝西轉運使、權管勾鄜延路經略司李稷言:「前經略使呂惠卿親奉聖訓,措置邊計,已見成效,講頌聖德,刻之樂石,將以傳示無窮。石工未畢,惠卿以憂去位,緣未經進御,不敢題額。臣今摹墨本

  • 卷九十三 西凉録三·崔鸿

    李恂 李恂字士诚歆之弟暠第六子也为炖煌太守歆为沮渠蒙逊所杀恂与兄翻等自炖煌奔于北山蒙逊以索嗣之子元绪行炖煌太守元绪麄险好杀大失人和郡人宋承[一作朱承]张弘等以恂在郡有惠政密信招恂恂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正统元年夏四月丁酉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岷王楩奏岁支禄米一千石用度不敷 上命增二百石○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史鉴奏顺天府大兴等县附近果园宜令上林苑监仍旧领管远者令保定府易固安等州县领管其在东安等县三处亦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茹法珍传·李延寿

    茹法珍是会稽人,梅虫儿是吴兴人,齐东昏侯时都在制局监任职,也都受到宠幸。自从江衤石、始安王萧遥光被处死后。皇上左右传达旨意和替皇上代笔的人都掌握了国家大权,民间称这些人为“刀敕”,权力有时比君主还大。京城里有一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

  • 佛说施灯功德经·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光明。无量妙色。无量福藏。无量乐藏。无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辩才之

  • 四分律卷第三十六(二分之十五)·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说戒揵度下◎尔时说戒日,有一比丘住处心自念言:“佛制戒应和合集一处说戒,我今当云何?”即语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佛,佛言:“汝等善听!若说戒日,有一比丘住者,彼比丘应诣说戒堂扫洒令净,敷座具,具

  • 新添滤水法(并颂)·宗赜慈觉

    菩萨戒经十八种物中滤水囊第九。常随其身。如鸟二翼。 颂曰。头陀结夏游方日  滤水囊皆不可离  恰似飞禽生两翼  东西南北自相随大集经云。畜生身细。犹如微尘十分之一。大者百万由延。故知滤水是大慈悲乃成佛

  • 金色王经·佚名

    佛说金色王经,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说金色王之事,与菩萨本行集经第二品同。说佛昔为金色王,遇十二年大旱,仅存一食,转供辟支佛。天即雨饮食众宝。以济阎浮提,出菩萨本行集经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