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杂艺方士节义列传第十四
吴廷绍为太医令,烈祖因食饴,喉中噎,国医皆莫能愈,廷绍尚未知名,独谓当进楮实汤,一服,疾失去,冯延巳苦脑中痛,累日不减,廷绍密诘厨人曰:“相公平日嗜何等?”对曰:“多食山鸡鹧鸪。”廷绍曰:吾得之矣,投以甘豆汤,亦愈。群医默识之,他日取用,皆不验,或扣之,答曰:噎因甘起,故以楮实汤治之,山鸡鹧鸪,皆食乌头半夏,故以甘都汤解其毒耳,闻者大服。
潘辰,往来江淮间,自称野客,尝依海州刺史郑匡国,不甚见礼,馆之马厩旁,一日,从匡国猎近郊,匡国妻行至厩,因视辰所居,四壁萧然,草席竹笥而已,发笥,睹二锡丸,亦颇怪之,辰归大惊曰:何物妇人,触吾剑,赖吾摄其光芒,不然身首殊矣,或以告匡国,匡国竦然曰:殆剑客也,求学其术,辰曰:姑一试之,乃俱至静院,探怀出二锡丸置掌中,俄而气出指端,如二白虹,旋饶匡国颈,有声铮然,匡国汗下如雨,曰:先生之术神矣,观止矣,辰笑引手收之。复为锡丸,匡国表荐于烈祖,召居紫极宫,数年卒。
李冠,善吹洞箫,悲壮入云,元宗将召之,会军旅事兴,不暇,司徒李建勋亦知音,绝叹赏之,冠辄不遇,周显德中,北游梁宋,每醉,辄登市楼长啸,后不知所终。
某御厨者,失其姓名,唐长安旧人也,从中师至江表,未还,闻崔胤诛北司,遂亡命,而某留事吴,及烈祖受禅,御膳宴设赖之,略有中朝承平遗风,其食味有鹭莺饼,天书饼,●啼●,春分●,密云饼,铛糟炙,珑璁●,红头签,五色混沌,子母馒头,旧法俱存。
申渐高,优人,昇元中,为教坊部长,时关征苛急,属畿内旱,一日,宴北苑,烈祖顾侍臣曰:近郊皆得雨,独都城未雨,何也?得非刑狱有冤乎,渐高遽进曰:大家何怪,此乃雨畏抽税,故不敢入京尔。烈祖大笑,明日,下诏弛税额。信宿大雨霑洽,周本自吴时有威望,烈祖虑其难制,因内宴,引鸩酒赐本,本觉之,辄取御杯均酒之半以进曰:愿以此上千万寿,庶明君臣一心,烈祖失色,左右莫知所为,渐高托俳戏,舞袂升殿曰:敕赐臣,渐高并饮之,纳杯怀中而出,烈祖密遣中人持药解之,不及,脑裂而卒,至元宗时,又有李家明,亦优人,宋齐丘止一子,辄死,悲哭跃月,齐王景达勉之,不从,家明曰:是易喻尔,作纸鸢,大书其上曰:一子不能舍,如让皇百口何,纵之,堕其第中,齐丘取观,为抆泪而止,
元宗失江北,迁豫章,龙舟至赵屯,举酒望皖公山曰:好青峭数峰,不知何名,家明对曰:此舒州皖公山也,因献诗曰:皖公山纵好,不落御觞中,元宗太息,罢酒去。
谭紫●,泉州人,幼为道士,初,有陈守元者,亦道士,●地得木札数十。贮铜盎中,皆汗张道陵符篆,朱墨如新,藏去而不能用,以授紫霄,紫霄尽能通之,遂自言得道陵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多效,闽王王昶尊事之,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闽亡,遁居庐山楼隐洞,学者百余人,武昌节度使何敬洙尝杀女奴,投尸井中,人无知者,遇疾,召紫●。中夜披发仗剑考治,见女厉自诉,屏人以语敬洙,乃丹篆符遣之,疾即愈,庐山僧关路,有大石,坚不可鑱,紫●往视曰:此固易尔,索杯水●之,命工施●,应手如粉,后主闻其名,召见,赐官阶,辞不受,俄无疾卒,年百余岁,今言天心法者祖紫●。
史守冲,潘●,皆不知何许人,烈祖尝梦得神丹,既觉,语左右,欲物色访求,而守冲适诣宫门献丹方,●亦以方继进,烈祖皆神之,以为仙人,使炼金石为丹,服之,多暴怒,群臣奏事,往往厉声色诘让,尝以其药赐李建勋,建勋乘间言曰:臣服甫数日,已觉炎躁,岂可常进哉,烈祖笑曰:孤服之已久,宁有是事?谏者皆不从,俄而疽发,遂至大渐,临终,谓元宗曰:吾服金石求长年,今反若此,汝宜以为戒也。
耿先生者,父云,军大校,耿少为道士,玉貌马爪,常著碧霞帔,自称比丘先生,始因宋齐丘进,尝见宫婢持冀扫,谓元宗曰:此物可惜,勿令弃之,取置铛中,烹炼长久,皆成白金,尝遇学拥●。索金盆贮雪,令宫人握雪成锭,投火中,徐举出之,皆成白金,指痕犹在,又能●麦粒成圆珠,光彩粲然夺真,大食国进龙脑油,元宗秘爱,耿视之曰:此未为佳者,以夹谦囊贮白龙脑数斤,悬之,有顷,沥液如注,香味逾于所进,遂得幸于元宗,有娠,将产之夕,雷雨震电,及●。娠已失矣,久之,宫中忽失元敬宋太后所在,耿亦隐去,几月余,中外大骇,有告者云,在都城外二十里方山宝华宫,元宗亟命齐王景遂往迎太后,见与数道士方酣饮,乃迎还宫,道士皆诛死,耿亦不复得入宫中,犹然往来江淮,后不知所终,金陵好事家,至金犹有耿先生写真云。
古史官书忠义孝行列女各为传,南唐偏方短世,又史牒放逸,不能尽见,●其仅可书者,合为节义传。
段处常,失其乡里家世,保大中,为兵部郎中,周侵淮南,元宗命处常浮海使契丹乞陈利害,甚辩。契丹本通南唐,徒持虚辞,利南方茶药珠贝而已,至是,无出师意,而留处常不遣,处常怨其无信,誓死国事,数面(言肖)虏主,虏主亦愧其言,优容之,以病卒于虏。
赵仁泽,失其乡里家世,保大中,为常州团练使,周人来侵,吴越乘间出兵攻常州,仁泽战败,被执,归之钱唐。仁泽见吴越王不拜,责之曰,我烈祖皇帝中兴,首与先王结好,质诸天地,王今见利忘义,将何面目入先王庙乎,吴越王怒,以刀抉其口至耳,丞相元德昭嘉仁泽之忠,以良药敷疮,获愈,后不知所终。
张雄,失其乡里家世,周人来侵淮南,民自相结为部伍以拒周师,谓之义军。而雄所将最有功,元宗命为义军首领,及割地,徙之江南,历袁汀州刺史,后主见讨,保大中书将无在者,乃擢雄统军使。雄谓诸子曰:吾必死国难,尔辈不从吾死,非忠孝也,诸子泣受命,与田钦祚战于溧水,败绩,他将皆遁,士卒死者万余人,雄与其子力战,俱死。不同行者,亦死于他陈。父子八人,无生存者。时金陵已危蹙,不复议赠恤,国人哀之。
陈褒,江州德安人,唐元和中给事中京之后,十世同居,长幼七百人,不置奴婢,日会食堂上,男女异席,未冠笄者。别又为一席,畜犬百余,共以一船贮食饲之,一犬不至,则群犬皆不食,筑书楼,延四方学者,乡邻化其德,狱讼为之哀息,昇元初,州以闻,诏复徭役,表门闾,同时见旌者尚数家,皆五世同居云。
永兴公主,烈祖女也,嫁吴睿帝太子琏,及禅代,宋齐丘请离婚,烈祖不听,公主以为吴室冢妇,而国亡,中怀愤悒,闻之呼之为公主,辄悲伤流涕,烈祖愧之,乃以琏为中书令,池州节度使,琏卒,公主哭之过哀,亦感疾卒。
余洪妻郑氏,洪为闽将,唐师下建州,裨将王建封得郑氏,以其有色,而自持坚贞不挠,不敢犯,献之大将查文徽,文徽欲纳之,郑大骂曰:王师吊伐,当褒录节义,以表励风节,建封出行伍,尚知见惮,君,元帅也,乃欲为祸首耶?文徽大惭,亟访其夫归之。
吴媛,浚仪人,唐史官兢之后,父志野,义不仕梁,南游吴,遂家庐陵。媛适段甲,生子未●。段卒,父母以媛少,议嫁之,媛●面自誓,事舅姑极备瑾,教所生子为善士,韩熙载使江南,表其节云。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九 姚泓·房玄龄 志第十三 礼四之四·魏收 列传第八十 恩幸·李延寿 卷一百四十九·毕沅 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祸奔秦 王景略统兵入洛·蔡东藩 卷第一百四十一·胡三省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杨士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七·阿桂 卷一百九·司马迁 第十四章 逮捕與審判·林语堂 李仕鲁传·张廷玉 卷十五·阿桂 卷八十三·杨士奇 黄国恩·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