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方信孺归,侂冑大喜过望,乃召张岩于建康,罢为福建观察使,归罪苏师旦,贬之岭南。是时李璧已为参政,不可遣,朱致和、吴管已死,李大性知福州,道远不能遽至,乃遣王楠使金。匡使人责以称臣等数事,楠请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国,增岁币为三十万两匹,犒军钱三百万贯,苏师旦等侯和议定,当函首献匡。使驰白璟,璟乃诏匡移书宋人,当函侂冑首赎淮南地,改犒军钱为银三百万两而和。侂冑闻之大怒,复有用兵意,于是宋史弥远定计杀侂冑,弥远知国政。

  时宋必欲得川陕关隘而和,金不肯与,王楠乃复以参政钱象祖书来。略曰:『窃惟昔者修好之初,蒙大金先皇帝许以画淮为界,今大国遵先皇帝圣意,自盱眙至唐、邓画界,仍旧是先皇帝惠之于始,今皇帝全之于后也。然东南立国,吴蜀相依。今川陕关隘,大国若有之,则是撤蜀之门户,不得保蜀何以固吴?已增岁币至三十万,通谢为三百万贯,以连岁师旅之余,重以丧祸,岂易办集?但边隙既开和议,区区悔艾之实,不得不黾勉遵承。又蒙圣画改输银三百万两,在本朝宜不敢固违,然倾国资财,竭民膏血,恐非大金皇帝弃过图新、兼爱南北之意也。主上仁慈宽厚,谨守信誓,岂有意于用兵?止缘侂冑启衅生事,迷国罔上,以至于斯。是以奋发英断,大正国典,朋附之辈,诛斥靡贷。今大国欲使斩送侂冑,是未知其已死也。侂冑实本庸愚怙权轻信有误国事,而致侂冑误国者苏师旦也。师旦既贬,侂冑尚力庇之。属方信孺妄言已死,近推究其事,随已斩首。傥大国终惠川陕关隘,所画银两悉力祗备,师旦首函亦当传送,以谢大国。本朝与大国通好以来,譬如一家叔侄,本自协和,不幸奴婢交斗其间,遂成嫌隙,一旦犹子翻然改悟,斥逐奴隶,引咎谢过,则前日之嫌,便可稍释,奚必较毫末伤骨肉之恩乎?惟吴蜀相为首尾,关隘系蜀安危,望令还之,不胜通国至愿。』时王楠状禀,如蒙归川陕关隘,韩侂冑首必当函送,璟乃许焉。

  金泰和八年四月乙未,宋献韩侂冑、苏师旦二首函至元帅府。金元帅完颜匡遣平南上将军纥石烈贞以侂冑、师旦首函露布以闻,璟立黄麾仗受宋馘,以二臣之首悬于市,并写二人图像示其国人,使百姓纵观,然后漆其头藏之军器库。于是璟始与宋平,是年六月,宋以誓书至金,璟致誓书于宋,金宋复和。是年,璟死,年四十一,国人尊之曰『章宗』。璟多嬖而无子,其叔父允济年已老矣,柔弱鲜智能,独不为璟所忌,璟病,允济来朝,将辞去,璟力疾与之,击球曰:『叔王不欲作主人遽去耶?』乃立允济。允济立,改元大安。

  大安元年,元兵始起。元之先为蒙古部,本金之属部也。有曰铁木真者,在璟时已强大欲起而有自立之意矣,所谓成吉思皇帝者也,然犹臣下于金。泰和之末,成吉思入贡,允济时被命往接,颇不礼成吉思,成吉思怒而去。允济归,劝璟讨之,璟死,遂不果讨。及允济立,以诏诏诸部,至元,成吉思问金使者:『新君谁耶?』使者曰:『卫大王也。』成吉思素轻允济,闻其立,遽唾骂曰:『我即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乃此人亦为之乎?』遂上马去。使者还告,允济曰:『待其再至,却执而杀之。』成吉思既还部,遂大发兵攻金,金卫王使纥石烈执中将兵迎战。执中老将也,知兵善战,自卫王立,心常不服。至是不肯力战,遂大败,执中奔归,元人兵遂至居庸关,金守关将皆惧,弃关去,于是元兵得入关,直飞城下,急攻金。允济惧,遣东安王出使请和,且以公主为婚许之,元人曰:『婚待别日,只是大军至此,岂得更无犒劳?欲得骆驼三万匹,牛羊各五万匹。』东安王曰:『此非使人所得专,当奏之皇帝。』允济恐其得食,则留攻不去,于是以缯帛三百囊悬下与之。元军大怒,举缯帛焚之,欲烹东安王,攻城转急。是年为大安三年,明年改为重庆元年(《大金国志》作重庆,《金史》作崇庆)。正月,金将在外,亦有遣兵入援者,金许元人以羊一万请和,元人乞勿纳援兵,金用事者曰:『此不可,忠献王及斡离太子尝以此术误南宋矣。我家自尝为之,岂可复堕其计?』会元兵亦自引去。去而遣其使来请婚且欲割地,金许婚不许地,愿纳岁币三十万。其国相闻之大怒曰:『不必得,我今引兵俟秋高时,地与公主皆可有。』是年十月,元兵复围金都城,兵士插刀缘堞以上,金军斫之飞尸投地,是时大雪,城中乏薪,至拆绛霄殿、翠霄殿、琼华阁以爇焉,元兵留两月余复去。至宁元年七月,元兵复至山后,八月以纥石烈执中为将迎战,执中开紫金关延元兵入而自亡归,允济欲诛之。于是,执中以其兵叛,入宫执允济,允济呼曰:『令我何往?』曰:『归旧府耳。』遂并其妻弒焉。执中,本名胡沙虎,乌疏裔孙也。允济在位八年,改元者八,后谥为卫绍王云。

  方纥石烈执中之既行弒也,自称监国都元帅,居大兴府,陈兵自卫,急召都转运使孙椿年,取银币颁赏,立雍孙珣,珣本名吾赌补者也,改元贞佑,执中执国事。元兵至,破涿、易二州,左监军术虎高琪战败惧诛,叛斩执中,持其首待罪,珣特赦之以为右副元帅。

  贞佑二年,元兵益至,成吉思分其兵为三路:一攻河北,一攻河东,一攻山东。是时金兵皆在外屯御,无守城者,乃悉签乡民为兵,上城以守。元人尽驱其家属至城下,父子兄弟往往遥相呼认,于是金城多下。元人围燕,燕乏粮,人多饿死,于是珣置招贤所,以纳士。王守信者,本一村夫,敢为大言,以诸葛亮为不知兵,乃以为行军都统,募市井无赖为兵,夫城进退跳踯,大抵以童戏为其阵法,大书『古今相对』四字于旗上,作黄布袍缁巾钅鼠牌各三十六事,牛头响环六十四枚,欲以怖敌而走之,大率皆诞妄,因与其众出城杀百姓之樵采者以为功。买耐儿者,本岐路小说人,制运粮车千辆,是时材木甚艰,所费浩大,观者皆窃叹之。是时元兵益至,邀索甚巨,兼乞公主。珣以东海郡侯少女与之,又乡其国遥拜焉,元兵乃尽驱山东、两河少壮数千万而去。珣谋走汴,所搬书籍计用三万车,宝玉计用骆驼三千头。贞佑二年,珣至汴,汴吏民指车所载叹曰:『恰去九十年,谁知又归在此耶?』元人既归,闻珣迁汴,怒之,乃复围燕。

  初,珣以太子守忠守燕,辅以完颜福兴、抹捻尽忠、蒲察七斤三人守。忠畏怯先遁归,七斤出降,福兴仰药死,尽忠弃城入汴,燕遂陷。而元兵之在金境者,山东、西河南北皆有焉。宋见金日(此下有阙文)又珣尝责丞相仆散七斤,『近来朝廷纪纲安在?』七斤不能对。退谓郎官曰:『上问纪纲安在,汝等自来何尝使纪纲见我?』〔此下有阙文〕不敢入,守绪迎而入之,既而囚之,七日死。有斜卯爱实者,愤所用之非人,尝历数曰:『平章白撒,于击丸外百无一能。丞相赛不菽麦不分,虽谓乏材亦不至此人为相参政。赤盏合喜,一马军之材止矣,今乃兼将相之权。右丞颜盏世鲁碌碌无补,备员而已。患难之际,倚注此类,欲冀中兴难矣。』又有参政完颜合周者,汴京所用为括粮者也。性好作诗,词语鄙俚,人采其语以为戏笑,括粮榜文有『雀无翅,儿不飞』『蛇无头,儿不行』等语,以而作儿,京城目之曰雀儿参政。

  初守绪之出也,以汴城付完颜奴申、习捏阿不,而元将速不■〈碍,角代石〉复图汴。守绪走归德,而遣使迎其母妻,有弃汴意。汴人恐奴申、阿不谋立完颜氏一人为主以守汴,方共集民庶杂议。崔立者,将陵人也,少贫无行为西面元帅心常思乱,遂帅甲士撞省门而入,先杀阿不,次杀奴申,乃立卫绍王太子从恪,以阿不、奴申所佩虎符送诣速不■〈碍,角代石〉,纳款,立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速不■〈碍,角代石〉至,自青城立往见之,速不■〈碍,角代石〉喜,饮之酒,立以父事之。既还,悉烧京城,楼橹火起,速不■〈碍,角代石〉大喜,始信其实降也,立托以军前索随驾官吏家属,聚之省中人,自阅之,日随机数人,犹若不是,有以一女之故,杀数人者。又拘系完颜氏宗族置宫中,以兵守之,不听出入。

  天兴二年二月乙酉,以天子衮冕、后服进于北国,因讽守绪母后,作书招守绪,使早降元。初守绪在归德,兵食不足,知府石盏女鲁欢,请尽散诸军就食他州,城中所存惟蒲察、官奴军四百五十人,马用军七百人而已。官奴与用不协,兼恶鲁欢,乃作乱攻用,用败走,而女鲁欢被执,数之云:『郎主至此,求好酱亦不得,汝罪何辞?』乃杀女鲁欢,遣其党马实至守绪所居宫中收直长把奴申。守绪掷剑于地曰:『为我言于元帅,我左右止有此人,且留侍我。』实乃退。官奴是日,凡杀朝官李蹊已下三百余人。日暮,提兵入见,言石盏女鲁欢等反臣杀之矣。守绪不得已赦其罪,以为枢密副使、权参知政事。

  初,官奴母没在元兵中,守绪乃谋因之以降,忒木■〈碍,角代石〉信之,还其母,因定和计。官奴乃日往来讲议,或乘舟中流欢会。金将有疑官奴劫守绪北降者,以兵围官奴家,数之曰:『汝欲献郎主,我辈皆北朝不赦者,使安归乎?』官奴乃以其母出质云:『若以吾母自北中来,疑我与北有谋,即杀之,我不恨。』围者曰:『果如参政所言,今后勿复言讲和北使至即当杀之。』官奴曰:『杀亦可,不杀亦可,奏而杀之亦可。』官奴即聚军北草场,自言无反情,今勿复相疑,已乃引兵夜斫元师守绪御照碧堂,无一人敢奏对者,悲泣而已。或言官奴计构国用安胁守绪传位事不成,则献守绪于宋,自赎反复之罪。守绪乃与左右谋,召官奴议事,因而诛之。伏兵门中,约呼参政官奴,伏即出,官奴中刺走,死。六月,守绪入蔡。是时崔立在汴,以守绪之母后及妃嫔送于元军,遂北迁。冬,元兵围蔡,宋将孟琪以兵来会。

  天兴二年正月,守绪以被围,急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承麟固让,守绪曰:『朕所以付卿者,以肌体肥重,不便鞍马驰突,卿平日趫捷有将略,万一得免,祚胤不绝,此朕志也。』承麟受之,即位,百官称贺方毕,而城南面已树宋帜,守者弃门。元兵遂入城,守绪自缢于幽兰轩,承麟入哭,谥曰『哀宗』。已而,承麟亦为乱兵所杀。领省院事完颜仲德率兵巷战,闻守绪死,谓将士曰:『吾君已崩,何以战为?吾赴汝水从吾君矣。』言讫赴水死。将士皆曰:『相公能死,吾辈独不能死?』于是从之者数人,及军士五百余人皆从死焉。其后崔立在汴,亦以是年之六月,为千户李伯渊所杀。所谓不肯入援之恒山公武仙兵,散走民家,被杀。兖王国用安降元,后叛入宋,投水死,地皆入元。

  ……好绘画,立时年始十一岁。皇太后摄政,泣曰:『母寡子弱,奈何?』耶律斜轸、韩德让进曰:『信任臣等,何虑之有?』于是皇后与此二人参决大政,而以南边事委于越休哥……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 斛律金(子光 羡 兄平)·李百药
  列传八·薛居正
  卷一百六十 梁紀十六·司马光
  卷七十一 大中祥符二年(己酉,1009)·李焘
  ●卷二十三·邵博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佚名
  第一八三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七日一一四○三—七·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巻八十九·佚名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赵贵传·令狐德棻
  长孙炽传·魏徵
  乾淳岁时记·周密
  台湾北路塘汛尖宿里站·佚名
  费兴仁夫人·周诒春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编修·唐圭璋

      贺新凉   自寿   出处男儿事。甚从前、说著渊明,放高头地。点检柴桑无剩粟,未肯低头为米。算此事、非难非易。三十年间如昨日,秀才瞒、撰到专城贵。饱共暖,已不翅。   旁人问我归耶未。数痴年、平头六十,更须三

  • ◆杨处士云鹏(陶然集)·顾嗣立

    云鹏,字飞卿,汝海人。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闲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号《陶

  • 卷三百七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二 韩宜可 冯虚子歌 冯虚子清且修藐观万物如浮沤金茎一柱出天表青田孤鹤横高秋大鹏抟风九万里下视尘寰渺烟水蜃楼缥缈危接天夜半月明常独倚四方上

  • 列传第二十六 杨愔 燕子献 可朱浑天和 宋钦道 郑颐·李百药

    杨愔,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阴人。父津,魏时累为司空侍中。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闾,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幼丧母,曾诣舅源子恭。子恭与之饮。问读何书,曰:“诵诗。”子恭曰:“诵至渭阳

  • 卷一百二十六 志一百一·赵尔巽

      ◎河渠一   △黄河   中国河患,历代详矣。有清首重治河,探河源以穷水患。圣祖初,命侍卫拉锡往穷河源,至鄂敦塔拉,即星宿海。高宗复遣侍卫阿弥达往,西逾星宿更三百里,乃得之阿勒坦噶达苏老山。自古穷河源,无如是之详且

  • ●卷首·王克昌

         志通乎史,为一郡文献所关。修之,宁非要事与顾近。今修志者,设局延主笔,立分纂、誊录、校对,供支十数人。计一年所费,不一千有余金。縻费益多,告成益远,以致各邑绅士、富民一闻,修志鲜不色骇而汗走矣。《保德志》逾七

  • 王文恪公笔记·王鏊

    ○宋学士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

  • 书目简介·佚名

    《宣统政纪》有一部大黄绫本,原由溥仪本人收藏,七十卷。现藏于辽宁省档案馆。辽海书社一九三四年据清史馆所存稿本印行,四十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宣统政纪》定稿本,卷数同大黄绫本。《宣统政纪》是《清实录》中的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纪昀

    列传宋 【五十七】○宋五十七徐禧【李稷】高永能沈起刘彝熊本 萧注陶弼林广 种世衡 古 谔谊朴 师道 师中徐禧高永能沈起刘彝熊本萧注陶弼林广种世衡种古种谔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徐禧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寍人

  • 卷十七·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七    宋 程公说 撰名谱一春秋列疆分土者众矣余既作周鲁及外诸侯王子王族公子公族诸氏世谱凡先儒之说与诸家之谱悉辨正之至于小国其详不可得见也而有不可略则先列其君附以国人之名字裒

  • 卷三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五    宋 卫湜 撰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郑氏曰兼用之备隂阳也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隂气阳用春夏隂用 秋冬孔氏曰此一节论虞夏殷周养老不同之事凡养老

  • 卷二·方苞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二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士昬礼亲迎昬以为期盖必既成夫妇而后可见于舅姑若早至而不见所尊则嫌于慢且未成夫妇而坐对一室语言不接面目难施故縁情制节必近夜为宜下达敖氏谓自天子下达于庶人纳采皆用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三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三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于中何者名为一。其一者。非二非三。此是阎浮提人。一作因缘。又言一者无续。此是郁单越人一作因缘。又言一者。非此作。此是弗婆提人一作因缘。又言一者。二种作

  • 银河行商·海因莱因

    科幻小说,作者罗伯特·海因莱因。行商——往来于星际的商人,依心灵历史学定律,他们对基地的经济控制日益增强。行商日渐富有,权力则随之而来……有时候大家忘了马洛也出身於一般行商,但永铭史籍的是,他终究成为极星历史上第

  •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佚名

    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南北朝。此篇乃正一天师张陵授弟子赵升。内称太上老君因六天不正,故以「正一盟威之道」授张道陵,令其设二十四治以化邪俗之人。又授「黄老赤箓」,付于种民,以修长生。后因佩带

  • 昨夜入梦·胡也频

    本书是胡也频的诗歌集。他以真挚的歌喉作了他灵魂的吟唱,在诗篇里塑造了一个不流于俗世的孤傲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其爱情诗篇香艳而谦卑,别具一格。创作受象征派诗的影响,但却不是亦步变趋的模仿,而是有所创新和发展。胡也

  • 尚书解义·李光地

    一卷。清李光地撰。此书诠释《尚书》,仅及《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禹贡》、《洪范》七篇,似为未竟之作。此书说解重在义理与考据,于文字训诂则不作烦琐求证,书中颇见新义,如于《尧典》论

  • 毛诗名物解·蔡卞

    二十卷。北宋蔡卞撰。蔡卞(约1048-约1117)字元度,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县)人。蔡京弟,王安石婿。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卒赠太傅,谥文正。《毛诗名物解》有《释天》二卷,《释百谷》、《释草》、《释木》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