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十七    宋 程公说 撰名谱一

春秋列疆分土者众矣余既作周鲁及外诸侯王子王族公子公族诸氏世谱凡先儒之说与诸家之谱悉辨正之至于小国其详不可得见也而有不可略则先列其君附以国人之名字裒而次之厥有条理作列国君臣名谱

列国君臣名谱第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七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七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七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七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七

已上小国爵姓具者四十有四

赖 赖子

 子

莱 莱子 莱共工浮来 正舆子【莱大夫】 王湫【莱大夫】谭 谭子

宗 宗子

钟吾 钟吾子

已上小国有爵亡姓者六皆子爵

耿【姬姓】  霍【姬姓】  魏【姬姓】  焦【姬姓】  东虢【姬姓】宻【姬姓】  管【姬姓】  毛【姬姓】  雍【姬姓】  聃【姬姓】

邘【姬姓】  胙【姬姓】  蒋【姬姓】  茅【姬姓】  杨【姬姓】

萧【子姓】  萧叔  萧大夫 还无社

杜预释夷国在晋城阳庄武县今莱州即墨也庄十六年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杜云诡诸周大夫夷采地名是有二夷矣而世族谱于夷国下复系以夷诡诸按夷国妘姓而诡诸则周大夫也夷国逺在东垂而采地则王畿之近也岂可并为一哉诡诸之夷非即墨之夷则明矣

向【姜姓】 申【姜姓】  任【风姓】  颛臾【风姓】    福【偃姓】

黄【嬴姓】 六【偃姓】  舒蓼【偃姓】 蓼【偃姓】     舒庸【偃姓】

已上小国有姓亡爵者二十九

江  厉   英   巢      桐

贰  轸   绞   州      权

道  栢   鄾   房      项邿  遂人遂因氏 颔氏 工娄氏 须遂氏【以上四姓皆遂强宗】

阳  冀   崇   戴      共

已上小国姓爵俱亡者三十

呜呼春秋详内而略外其私鲁云乎哉二百四十二年间列国事不胜书托鲁以治诸侯其私鲁云乎哉故内夫人见于经而外夫人不书是以其年莫得而详然名氏见于传者有不可阙用缉其名作外夫人名谱

外夫人妾名谱第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七

秦   穆姬

外公女之见于书者鲜矣余读左传及考杜预世族谱得其略焉不敢削也裒而録之作外公女名谱

秦穆夫人【献公女伯姬】妾宦女【惠公女】潞子婴儿夫人【成公女伯姬酆舒杀之】齐

宋桓夫人【昭伯女】 许穆夫人【昭伯女】

郑  二姬【文公女】

简璧【穆公女夫人所生】秦嬴【桓公女为楚共夫人】

江【文王女】  季【平王女嫁钟建】  畀我【平王女】

公女止书其名故次夫人谱后公子则序其世故列于公族大夫谱上

春秋分记卷十七

猜你喜欢
  商书·高宗肜日·佚名
  第三十三卦 遯 天山遯 乾上艮下·佚名
  论语稽求篇卷四·毛奇龄
  论语集注考证卷二·金履祥
  卷七·沈棐
  礼记集説卷七·陈澔
  卷五·严虞惇
  提要·易祓
  卷八·梁寅
  卷五十九·佚名
  注四十二章经序·佚名
  与胡适之书·太虚
  万有皆因缘所生·太虚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劝修净土诗并序·省庵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李直夫

    (旦扮茶茶引六儿上)([西江月]词云)自小便能骑马,何曾肯上妆台?虽然指粉不施来,别有天然娇态。若问儿家夫婿.腰悬大将金牌。茶茶非比别裙钗,说起风流无赛。自家完颜女直人氏,名茶茶者是也。嫁的个夫主乃是山寿马,现为金牌上千户

  • 御选元诗卷三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二七言古诗八陈显曽题溪山胜防楼江南二月罗衣裳藤花满地山云香背人小燕撇波去朱帘白日游丝长蒲茸绿浅芹牙紫沙上轻烟湿飞雨美人遥睇木兰船一夜相思隔春水程文送文仲德之临洮帅府经歴吾闻洮

  • 1923──中華民國十二年癸亥·郭廷以

      1﹐1(一一,一五)   (1)中國國民黨發表宣言,宣布時局主張及民族、民權、民生政策。   (2)接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並附屬財產。   (3)膠濟鐵路國庫證券借款四千萬成立。   (4)漢口全國商會聯合會通電呼籲裁兵、制憲、理財(英美

  • 第一六一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一一三二三—三三·佚名

    抚院行营中军府周、北右营游府翁、新竹知县方,会禀巡抚刘:处理兵下滋闹经过,并请示销案敬会禀者,本年四月二十五日,奉宪台批据标下等,会禀监提犯兵吴瑞启正法日期,并查讯滋事大概情形由,奉批:「据禀已悉,(云

  • 卷四十七·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七 唐 张守节 撰 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下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於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史记四十七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括

  • 一六 橘子屋读书二·周作人

    子京的文章学问既然是那么的糟,为什么还请他教书的呢?这没有别的缘故,大概因为对门只隔一个明堂,也就只取其近便而已吧。他的八股做不通,“四书”总是读过了的,依样画胡芦的教读一下,岂不就行了么。可是他实在太不行了,先说对

  • 卷二十一 田之狱·李有棠

    熙宗皇统元年秋七月丙午,以宗弼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都元帅、领行台如故。六年春二月,尚书右丞相韩企先卒。七月夏六月丁酉,杀横海军节度使田瑴、左司郎中奚毅、翰林待制邢具瞻及王植、高凤廷、王傚、赵益兴、袭夷鉴等。先

  • 江乙说于安陵君·佚名

    【提要】 江乙善谋,安陵君知时。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里面投射出古人悟透人生的卓越智慧和质朴的情感,令今人钦佩和感慨万千。 【原文】 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五宪章録言杨士竒子杨稷殴死人命数多逮系法司至是审实斩之士竒以疾在告御札慰之曰卿歴事祖宗以及朕躬启沃弼赞劳勚实多比卿以疾违朕左右者数月朕心拳拳唯卿子乖家训干国纪朕不敢私卿其以理自处

  • ●皇朝通典卷七十一·佚名

    兵四 ○兵四 綠營兵制上 △綠營兵制上 直隸 山東 山西 河南 江蘇 安徽 江西 福建 浙江 ·直隸 直隸總督一人 【 駐劄保定府】 統轄本標官兵分防各營兼節制提標一鎮標五 督標中軍兼管左營副將一人中軍都司一人千總

  • 卷首·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首契丹国初兴本末契丹本炎帝之後先世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为慕容燕所破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於此【案叶隆礼原书称契丹之始简册不载无得而详今考辽史世表载辽先世传

  • 卷二十六下·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六下宋 魏了翁 撰觐礼一朝位于内朝而序进觐位庙门外序入觐礼第十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云云释曰郑云春见曰朝等大宗伯文云朝宗礼傋觐遇礼省者案曲礼下云天子当扆而立诸侯北面而

  • 卷三十二·道世

    △变化灾第二十五(此有三部)▲述意部第一夫圣人之用,弘通无碍。致感多方,不可作一途求,不可以一理推。故粗以粗应,细以细应。粗细随机,理固然矣。所以放大光明,现诸神变者,此应十方诸大菩萨将绍尊位者耳。若处俗接粗,按邪归正者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小品方·陈延之

    原名《经方小品》,医方著作。陈延之撰。约成书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 (454—473)。书名之 “经方”源自 《汉书 ·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 “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久佚,历代无刊本

  •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陈椿荣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原题陈椿荣集注。书中多处引用宋徽宗「政和御注」,应出于北宋末或南宋。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书注经以内修法为主,作者分经文为若干小节,逐段逐句详注,解说诵经方法及指

  • 补张灵崔莹合传·黄周星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清黄周星 (1611—1680)撰。 见《黄九烟先生遗集》,又见《虞初新志》等选本。唐寅曾作《张灵崔莹合传》,但未见传世。作者在篇前小序又说:在稗乘中见有《十美图》,详载张崔事,因据以作此补传。

  • 东征纪行录·张瓒

    明代张瓒撰。1卷。作者曾于成化十二年(1476)任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参与镇压播州天坝千、湾溪苗民起义。是时,夭坝千53寨及重安江长官司湾溪等地苗民暴动。宣慰使杨辉等与作者亲临播州督理其事。此书即录其自重庆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