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处士云鹏(陶然集)

云鹏,字飞卿,汝海人。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闲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号《陶然集》。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余首。裕之序其诗,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贞佑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 

送王魏二学士应聘 

送元遗山 

至日二首 

送张雄飞赴河阳令 

送张器玉归闽中 

送殷献臣北上 

送赵维道北上 

秋晚登宪陵台 

真定龙兴寺阁 

登濮州北城 

白乐天影堂 

春日西城 

东原除夜 

春日游何氏园 

送演上人归方山寺 

送张汉臣归保塞兼简张万户 

送王希仲北归 

雁 

○送王魏二学士应聘 

三十年来只用兵,蒲轮才始聘贤英。已将药石除危疾,政要文章致太平。天子飞龙方启运,华阳归马岂无程。会须先下山东诏,癃老思观德化成。 

○送元遗山 

三馆才名天下闻,乱来俗议漫纷纭。两朝文笔谁争长,一代诗人独数君。南浦春深愁送别,西山晚翠约平分。何时并坐龙潭上,野水添杯看白云。 

○至日二首 

又见葭灰动一阳,岂堪卧病客殊方。老怀不似少年好,短景始从今日长。黄犬既难遥附信,玄龟何用苦支床。恨无羽翼高飞去,六六峰前望故乡。 

恨初年少在南梁,兄弟欢游久未忘。春色共倾花底酒,雨声常对竹边床。怒鲸一夕掀洪浪,断雁何时续旧行。辜负乱来同被约,尺书不到十年强。 

○送张雄飞赴河阳令 

祖帐行将出汝州,先声已过孟津头。鸣琴但要追循吏,束带何妨见督邮。二室风烟连赤县,三城鼓角隔黄州。遥知乱后农耕废,卖剑应须剩买牛。 

○送张器玉归闽中 

十载流离避战尘,白头憔悴始归秦。霜前渭水有归雁,乱后长安无故人。不惮北邙迁榇远,莫忘东鲁寄书频。明年我亦崧南去,拟买黄牛种汝滨。 

○送殷献臣北上 

毳锦模糊覆橐驼,骎骎征骑度沙陀。寒冲绝漠戎装重,夜绕中华汉梦多。诗健每因横槊赋,曲豪长爱击壶歌。勒功会待平吴策,万仞西山尚可磨。 

○送赵维道北上 

干戈流落鬓毛焦,千里穷途着弊貂。老去少陵悲橡食,乱来王粲逐蓬飘。朔庭云涨龙沙冷,南斗尘昏象阙遥。从此分携相见少,旅魂飞断不胜招。 

○秋晚登宪陵台 

落日荒陵百尺台,登临高兴亦悠哉。泰山云尽千峰出,汶水霜晴一雁来。白发还乡惟有梦,青云当路岂无媒。布衣谁识新丰客,独对秋风酒一杯。 

○真定龙兴寺阁 

插天飞构郁嵯峨,栏角涛声转暮河。孤鸟去边沧渚阔,落霞明处碧山多。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 

○登濮州北城 

层城高绝一攀跻,岁杪临风客思凄。烧入马陵秋草黑,雁横雪泽暮天低。陈台事往人何在,曹国川遥望欲迷。牢落壮怀谁与语?疏林残照乱鸦啼。 

○白乐天影堂 

晚慕浮屠伴衲衣,至今高榜揭岩扉。梦中身世元无有,壁上形容果是非。但得蓬蒿犹可住,何须兜率是真归。渺茫两地知何在,满眼春波白鹭飞。 

○春日西城 

山城二月媚晴晖,破暖轻风试夹衣。雨后杏花浑放尽,社前燕子尚来稀。孤怀不奈千愁积,往事真成一梦非。却羡西桥桥畔柳,年年翠色自依依。 

○东原除夜 

客舍无人静掩扉,小窗灯火独相依。一年残腊今宵尽,千里故乡何日归。鬓发半随春雪白,交游浑似晓星稀。乱离不得中州信,肠断云间雁北飞。 

○春日游何氏园 

旋引溪流环小苑,出墙袅袅见长虹。临风遥听有人语,隔水却疑无路通。尘迹尽抛双屦外,春光别贮一壶中。当门羡杀南塘好,拟买扁舟学钓翁。 

○送演上人归方山寺 

为爱岚光画里秋,西风归梦日悠悠。卧云未了三生债,飞锡何烦万里游。山削碧城围寺合,泉鸣苍佩入池流。遥知一室安禅处,更在诸峰最上头。 

○送张汉臣归保塞兼简张万户 

十年文笔远从戎,籍籍名香幕府中。鞍马不教生髀肉,檄书端可愈头风。地连三赵山河壮,城镇三关鼓角雄。若见投壶祭征虏,为言白首坐诗穷。 

○送王希仲北归 

高歌行采北山薇,回首兵尘满帝畿。龙去鼎湖中国换,鹤归华表昔人非。后期何处伤心切,远别从今见面稀。莫道尺书千里隔,年年沙塞雁南飞。 

○雁 

远客思乡未得归,征鸿又见度斜晖。黄芦洲渚霜前至,红叶关河画里飞。别后望君消息久,乱来哀我弟兄稀。凭高此日堪肠断,那复江城捣暮衣。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八·彭定求
  吴编修·唐圭璋
  林正大·唐圭璋
  诗筏·贺贻孙
  金水桥陈琳抱妆盒·臧懋循
  第三折·马致远
  六、金院本名目·王国维
  五集卷九十·乾隆
  卷首·梅鼎祚
  卷一百二十二·冯惟讷
  卷二百四十六·陈思
  巻二·孙绍远
  卷二百八十八·佚名
  御选明诗卷九十·康熙
  徐伸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蔡絛

    颍阳石唐山一峰,特峙势雄秀,独支径通绝顶,有石室,邢和璞算心处也。治平中,许昌龄安世诸父早得神仙术,杖策来居,天下倾焉。后游太清宫,时欧阳文忠公守亳社。公生平不肯佛老,闻之,要致州舍,与语,豁然有悟,赠之诗曰:「绿发青瞳瘦骨轻,飘

  • 第二十五出 争购·李渔

    (末上)宝货已经粜尽,袋中止剩一枚。(丑上)但愿扫仓脱去,不留一撮人灰。老伙计,我同你的生意竟做着了。两处总算起来,共有七八百妇人,不上三五日脱得精光。如今止剩下一袋,怕他今日不完!(末)正是。远远望见许多人来,毕竟都是买货的了

  • 第五幕·老舍

    时间 前幕一二日后。清早,雾甚浓。地 点 渝,江边。人物 吕千秋 吕以美 乔 妻 乔仁山 乔莉香 乔 绅 李 颜船 夫〔开幕:扬子江滨,码头在望。对面有山。江中舟船往来,帆移歌起。船夫 (不必登台,台上帆动,船夫在幕

  • 第二十二出 闺晤·许自昌

    【三叠引】〔旦上〕朦胧早起芙蓉帐。笼裏家鸡初放。夫壻滞花封。徙倚妆楼竚望。〔捣练子〕明月下。白云天。何处风光不眼前。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奴家宋公明之妻。儿夫一向执役县中。近则浃旬。

  • 卷537 ·佚名

    周必大 送邓漕移帅扬州二首 闻道维扬地望雄,风流人物似江东。 六龙前日临淮海,五马由来说醉翁。 璧月几桥留夜色,珠帘十里待春风。 遥知九日平山会,笑插茱萸满鬓红。 周必大 送冯圆仲吏部出守邛州

  •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郎士元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人天宝十五载擢进士第宝应初选畿县官诏试中书补渭南尉历右拾遗出为郢州刺史与钱起齐名自丞相以下出使作牧二君无诗祖饯时论鄙之故语曰前有沈宋後有钱郎集二

  • 反离骚·扬雄

    雄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

  • 卷一百二十 志九十五·赵尔巽

      ◎食货一   明末,苛政纷起,筹捐增饷,民穷财困。有清入主中国,概予蠲除,与民更始。逮康、乾之世,国富民殷。凡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又普免天下租税,至再至三。呜呼,古未有也。道、咸以降,海禁大开,国家多故。耗财之途广,而生财

  • 第十六回 纳降诛叛西徼扬威 逐枭擒雏南京献俘·蔡东藩

      却说常遇春偶罹暴疾,将军事嘱托李文忠,复与诸将诀别,令听文忠指挥,言讫即逝。寿仅四十岁。遇春沈鸷果敢,善抚士卒,陷阵摧锋,未尝少怯,虽未习书史,用兵却暗与古合。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所以军中称他为常十万。大将军徐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五·徐乾学

    元纪二十三【起黓执徐七月尽昭阳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竒】顺帝至正十二年秋七月庚辰徐夀辉将项普畧引兵自徽饶犯昱岭闗攻杭州城中仓猝无备参政樊执敬遽上马率众出中途与贼遇射死贼四人贼又逐之复射死三人已而贼来益

  • 卷九·沈德符

      ○内阁【阁臣进御笔】今上四年六月,江陵张公为首揆,进阁中所藏世宗御笔圣谕六十三道、御制四十四道、圣制票帖七十道,又纂修馆中,得亲批本章,共六十三本,进之于上。时,张公新被御史刘台纠劾,说者谓怒刘入骨,恨其未置极典,因

  • 卷之二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五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三雍正五年二月上谕四十道初三日谕大学士九卿詹事科道凡汝等科甲出身之人朕因其较之捐纳人员与目不识丁之人不同所以欲加任用若尽如李绂郑任钥等之营私作弊转不如非科甲之人矣非

  • 职官七七·徐松

    起复【宋会要】宋朝之制,文臣谏舍以上、牧伯刺史以上丁父母忧者,皆卒哭后恩制起复,牧伯以上仍加将军阶。内职遭丧者,但给假而已,其愿终丧制者亦听,惟京朝、幕职州县官皆解官行服,亦有特追出者。庆历初,始诏三司副使已上非领边

  • 卷九·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传续说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九   宋 吕祖谦 撰成公下定姜不内酌饮【十四年】古人有防则邻里爲糜粥以饮食之定公之防想羣臣设酌饮于定姜定姜以太子之不哀故不内华元曰我爲右师君臣之训

  • 观察品第六之二·佚名

    又诸如来。色无漏故受亦无漏。乃至行识亦无漏。又诸如来戒亦无漏。所有三昧智慧亦无漏。乃至解脱解脱知见亦无漏。如是乃至诸如来。诸如来所有言说。已说今说当说。及一切法斯皆无漏也。贤护。诸如是等一切佛法。智人

  • 名卿绩纪·王世贞

    万历四十五年完成,此书被编入四库全书,史部-传记,明万历丁巳(四十五年)江西巡按陈于廷刊本。收入《明代传记丛刊》第42 册

  • 七佛经·佚名

    全称《佛说七佛经》。佛教经典。北宋法天译。一卷。为七佛之传记,尤详载毗婆尸佛之事迹。经中着重宣说十不善业及其果报。有失译人名的异译本《七佛义母姓字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