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孙炽传

长孙炽,字仲光,上党文宣王长孙稚的曾孙。

祖父长孙裕,西魏太常卿、冀州刺史。

父亲长孙兕,北周开府仪同三司、熊绛二州刺史、平原侯。

长孙炽生性敏慧,容貌漂亮,颇读群书,兼善武艺。

北周建德初,周武帝崇尚道法,尤其喜欢玄学,求取那些兼通经史、善于谈论的人,为通道馆学士。

长孙炽应其选,与英才们一起,读书更多。

建德二年(573),授他雍州仓城县令,不久转任周至县令。

连任两县县令,政绩连连最突出,迁任崤郡太守。

入京为御正上士。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提拔他任丞相府功曹参军,加封大都督,封为陽平县子爵,食邑二百户。

升任稍伯下大夫。

这年王谦反叛,长孙炽随信州总管王长述溯江而上。

王长述以长孙炽为前锋,打破王谦所辖一镇,平定楚州、合州等五州,俘虏伪总管荆山公元振。

他因功拜授仪同三司。

到隋高祖受周禅让时,长孙炽率领部下先进宫中,清除杂人,即日授他内史舍人、上仪同三司。

不久以本官兼任东宫右庶子,出入两宫,很被重用。

加上他做事很周密,高祖每每称赞他。

授他左领军长史,持节出使到东南道的三十六州,废置州郡,巡视风俗民情。

还京后,授他太子仆,加任谏议大夫,兼任长安县令。

他与大兴县令梁毗,都很称职。

但梁毗以严正出名,长孙炽以宽厚公平出名,为政虽然不同,所辖地区都治得很好。

不久任右常平监,升任雍州赞治,改封饶良县子爵。

后升任鸿胪少卿。

几年后,转任太常少卿,升任开府仪同三司。

又持节任河南道二十八州的巡省大使,在路上被授为吏部侍郎。

大业元年(605),任大理卿,又为西南道巡省大使,巡视各地风俗。

提拔当户部尚书。

吐谷浑进犯张扌夜,令长孙炽率骑兵五千打跑他们,追到青海而还,以功授银青光禄大夫。

大业六年,炀帝幸江都行宫,留长孙炽在东都留守,仍执掌左侯卫将军事。

这年在官任上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谥号叫“静”。

儿子长孙安世,任通事谒者。

猜你喜欢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三·李心传
  卷第一百四十二·胡三省
  尚史卷六十五·李锴
  尚史卷二十三·李锴
  卷四·温达
  绎史卷六十·马骕
  列传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八·郑麟趾
  孟浩然传·欧阳修
  王伦传·脱脱
  太祖本纪·脱脱
  吴中行传·张廷玉
  郭云传·张廷玉
  卷五十一·佚名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四·钱若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七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元【七言絶句】晓过西湖          圆至【十四首】水光山色四无人清晓谁看第一春红日渐高弦管动半湖烟雾是游尘送宗倜送子江头水亦悲更能随我定何时垂杨但为

  • 卷四十 志十五·赵尔巽

      ◎灾异一   传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五行之沴,地气为之也。水不润下,火不炎上,木不曲直,金不从革,土爰稼穑,稼穑不熟,是之谓失其性。五行之性本乎地,人附于地,人之五事,又应于地之五行,其洪范最初之义乎?明史五行志着其祥异,而

  • 自序·蔡东藩

      读史至五季之世,辄为之太息曰:“甚矣哉中国之乱,未有逾于五季者也!”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铤而走险,虽夷虏犹尊亲也;急则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春正月乙巳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李偘等、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二·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四防昌三年正月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袭可汗【旧回鹘传云丰州刺史石雄后唐献祖纪年録云石州刺史石雄按是时田牟为丰州刺史今从实録】石雄大破回鹘迎太和公主以归【旧石雄传曰三年回鹘大略云朔刘沔以

  • 张宗演传(附张与材等传)·宋濂

    正一教的天师,是汉朝张道陵创立的。其后四代天师张盛,居信州龙虎山。至元十三年(1276),世祖忽必烈已平定江南,便遣使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入朝。宗演至京时,世祖命朝臣到郊区迎接,并以客礼待之。见面时,世祖对他说“,宪宗九年

  •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张荫麟

    从前讲历史的人每喜欢从“天地剖判”或“混沌初开”说起。近来讲历史的人每喜欢从星云凝结和地球形成说起。这部书却不想拉得这么远。也不想追溯几百万年以前,东亚地方若干次由大陆变成海洋,更由海

  • 論衡校釋卷第十·黄晖

      非韓篇   淮南氾論訓高注:「『非』猶『譏』也。」按:字本作「誹」,說文:「譏,誹也。」   韓子之術,明法尚功。賢無益於國不加賞;不肖無害於治不施罰。責功重賞,任刑用誅。禮記曲禮上鄭注:「誅,罰也。」韓非子主道篇曰:「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

  • 卷第六·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

  • 佛法十疑略释·李叔同

    佛法十疑略释戊寅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 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

  • 卷第二·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杂犍度人跋渠第三一人此生十二种缘。几种过去。几种未来。几种现在。又世尊言。无明缘行受缘有。彼云何无明缘行。云何受缘有。无明缘行受缘有。

  • 卷之十七·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七 临济第三世祖 讳慧颙。河北人。嗣兴化。住汝州南院。一名宝应。 昭宗(名杰在位一十六年)。 昭宗己酉龙纪元年。 临济第三世汝州南院祖嗣宗统(四十二年)。 祖上堂曰。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僧出问。

  • 丹溪心法·朱震亨

    中医综合类著作。5卷。元朱震亨(1282~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丹溪翁。义乌(今属浙江)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成为“滋阴派”代表人物。师事罗知悌,得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人

  • 柯亭词论·蔡桢

    蔡嵩云撰。共四十八则,多论词之作法,见解通达。如云词在宋代,早分为音律家之词和文学家之词,“音律家声文并茂之作,固可传世;文学家专重辞章之作,又何尝不可传世”。因此,“初学不必守四声”。又云“意贵清新,境贵曲折”。复

  • 春秋左传·左丘明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

  •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道宣

    佛教律仪书。唐道宣撰。一卷。唐乾封二年(667)道宣在终南山麓清宫精舍创立戒坛,同年“博寻群录,统括所闻”,撰写此书,以明戒坛创立始末及立戒坛之法。书分十一章:戒坛元结教兴第一、戒坛立名显号第二、戒坛形重相状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