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九回 绕法坛迓来仙鹤 毁行宫力救真龙

  却说世宗既得皇嗣,取名载基,益信方士有灵,非常宠信。自是道教盛行,佛教衰灭,菩萨低眉,不能不让太上老君,独出风头。涉笔成趣。巧值大兴隆寺被灾,御史诸演,揣摩上意,奏请顺天心,绝异端。夏言又请除禁中佛殿,原来明宫里面,有大服千善殿神佛,藏有金银佛像,及各种器具,相传系元代敕建,至明未毁。世宗得夏言奏章,即命偕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先去察视。言等奉命入殿,殿中所列,无非是铜铸的如来,金装的观音,以及罗汉、韦驮、弥勒佛等类,恰也习见不鲜,没甚奇异。及步入最后一殿,但见壁上的蜃灰,半成污垩,檐前的蛛网,所在纵横,殿门关得甚紧,兽环上面,衔看大锁,锁上所积尘垢,差不多有数寸厚。当问殿中住持,索取锁钥,住持谓中有怪异,不宜轻启。夏言怒叱道:“我等奉旨而来,怕甚么妖怪不妖怪?”住持不得已,呈上钥匙,哪知钥已生锈,插入锁心,仍然推启不动。夏言更命侍役击断大锁,启门入内。门内黝黑深邃,差不多似酆都城,各人鱼贯进殿。凝神细瞧,并不见有丈六金身,庄严佛像,只有无数的奇形鬼怪,与那漆鬓粉脸的女像,抱腰亲吻,含笑斗眉;最看不过去的,是有数男像及数女像,统是裸着身体,赤条条一丝不挂,彼此伏着地上,作那交媾情状。秘戏图无此媟亵,欢喜禅竟尔穷形。夏言不禁愤愤道:“佛门清净,乃有这等秽事么?”言毕,即与郭、李两人,一并出来,入廷复旨,直陈不讳,且请把所有的异像,瘗诸中野,不得渎留。世宗道:“既有这般邪移,应一律销毁,免得愚民无知,发掘供奉。”世宗识见,颇过夏言。随即发遣工役,尽行拆毁,把各种支离偶像。一一销熔,共得一万三千余斤。还有金函玉匣,内贮佛首佛牙等,统共毁去。殿宇遗址,改筑慈庆、慈宁宫,奉两宫太后居住,这也不消细说。

  惟皇子载基,才生两月,忽然间生了绝症,竟至夭逝,想是诸佛作祟。世宗不胜哀悼。幸王贵妃又复怀孕。足月临盆,生下一男,取名载壑。接连是杜康妃、卢靖妃各生一男,杜妃子名载垕,便是后来的穆宗,卢妃子名载圳,后封景王,就国安陆,继迹兴藩。世宗连得二子,方减悲怀,只把那亡儿载基,赐谥哀冲,称为哀冲太子罢了。死了一子,生了二子。毕竟祈祷有灵。后来世宗又得四子,一名载珫,一名载闇,一名载禡,一名载珮,俱系妃嫔所出,并皆夭亡。看官听着世宗八子,统出妃嫔,想正宫皇后,当然是无子呢。小子查阅明史,世宗共有三后:第一后是陈氏,前文亦曾叙过,陈后性颇褊狭,一日与世宗同坐,张、方二妃进茗,世宗见二妃手似柔荑,握视不释,后投盃遽起,触怒天颜,大声呵斥。后适怀妊,坐是堕胎,惊悸成疾,一病即崩。第二后就是张妃,妃既继位中宫,从夏言议,亲蚕北郊,嗣又率六宫嫔御,听讲章圣女训,倒也有些淑德,不知何事忤了世宗,竟于嘉靖十三年废居别宫。十五年谢世,明史上未曾叙及被废情由,小子也不敢杜撰。第三后乃是方氏,世宗久无子嗣,用张孚敬言,广选淑女,为毓嗣计,即选方氏、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九人,同册为九嫔。强依古礼。张后被废,方氏以九嫔首选,继立为后。旧制立后,第谒内庙,世宗独援庙见礼,率方氏谒太庙及世庙,仍本张孚敬议。颁诏天下,饬命妇入朝中宫。统计世宗册立三后,要算立方后时,礼节最繁,但玄鸟降祥,偏锡下陈,这也是命中注定,不能勉强呢。这一段叙明各后,万不能省。世宗以正宫无出,理应立长,遂于嘉靖十八年,立子载壑为太子,封载垕为裕王,载圳为景王。载壑事见后文,姑且慢表。

  单说世宗既信任邵元节,屡命设醮,其时四方道流,趋集都下,江西龙虎山中的张天师,名叫彦頨,亦入都谒见。世宗与他谈论道法,他以清心寡欲四字为对,元节所对只三字,彦頨所对有四字,宗旨相去不远,应足齐名。颇合上意,遂加封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金冠玉带蟒衣银币,留居京邸,令与元节分坛主事。元节多一敌手。坛场铺设,尤为繁备,上下共计五层:下一层,按照五方位置,分建红黄蓝皂白五色旗;第二层,统是苍松翠柏扎就的亭台曲槛;第三层,有八十一名小太监,各穿法服,手执百脚长幡,按方排立;第四层,陈列钟鼓鼎彝等物;第五层上面,方是正坛,金童玉女,列队成行,四面环着香花,中央着巨烛,上供三清等像,青狮白象,跃跃欲生,香烟袅绕九霄中,清磬悠扬三界上。这位正一真人张天师彦頨,备叙名号,扬中寓抑。戴金冠,系玉带,服蟒衣,手秉象简,通诚祷告。世宗就坛行拜叩礼,只听张天师口中,念念有词,呼了几十回天尊,诵了两三次祝文,忽觉炉内香烟,冉冉上升,氤氲不散,凝成祥云;巧值红日当空,与那缥缈的云烟,映照成采,红黄蓝白,回环交结,坛下文武各官,都说是卿云乣缦,捧日光华。世宗瞧着,亦很觉奇异,正在惊喜交集的时候,又听得空中嘹亮,声婉且清,举头上眺,恰有一双白鹤,从采云深处,回翔而下,绕坛翩跹,三匝后,依旧冲天飞去。真耶幻耶。此时的世宗愈信仙人指化,望空拜谢。待至还朝,百官齐声称贺,三呼万岁。世宗益喜,赏赐张天师彦頨,金帛无算。彦頨遂请还山,世宗挽留不住,乃遣中使送归。天师归后,不意住宅被火,由中使复奏,忙发内帑万金,重与建筑。想无仙源宫,故意纵火索偿。给事中黄臣谏阻道:“从前栾巴、郭宪,噀酒止火,彦頨果有道力,何致回禄临门?请陛下不必代治!”世宗不听。天师遂坐享华厦,禄养逍遥。未几天师病死,世宗命如列侯例,厚给恤典,且为之叹息数日。

  已而世宗南幸承天,即安陆州。谒见显陵,即献皇帝墓。邵元节在京中,患病不从。病且死,语门徒邵启为道:“我将逝世不能再赴行在,一见皇上,但烦你转达行辕,我死后,陶典真可继我任。”言讫即逝。邵启为谨遵师命,驰讣行在,世宗方驻跸裕州,闻报大恸。哭他什么?世宗若果聪明,应知仙人也要病死,更宜破涕为笑。亲书手谕,颁发礼部,所有营葬恤典,如伯爵例,并命中官护丧归籍。一面召陶典真至行在,加给禄俸,令他扈跸南行。

  典真南冈人,一名仲文,少时为黄冈县掾吏,性喜神仙方术,尝在罗田万玉山中,练习符箓,颇得微验。邵元节微时,曾与往来。元节得宠,念着友谊,代为疏通,得除授辽东库大使,秩满至京,往谒元节,免不得恭维数语。元节叹道:“你初次到京,哪知我的苦处?我年已老迈,精力欠佳,屡次上表乞归,偏是皇上不准,留我在京,演授法事,我实是力不能及了。神仙也怕吃力么?现在宫中兴妖作怪,惊惶的了不得,委我祷禳,我尤日夕无暇,你来此正好,替我出力,我也可以息肩了。”仲文道:“果承荐举,尚有何说。”当下寄寓真人府内,由元节入宫面票,愿荐仲文自代,世宗自然准奏。仲文仗着道法,即日至宫中驱禳,焚符讽咒,祷告了三日三夜,果然妖氛不起,怪异潜踪。究竟这宫中有妖无妖,有怪无怪,据《明宫轶闻》,谓有黑气为祟,漫如浓烟,又每夜闻木鱼声,一宫娥颇有胆力,闻声夜起,到处细听,但闻怪声出自阶下,便用小石为记,待至黎明,面奏世宗,当命人移阶掘土,挖至数尺,果有木鱼一具,质已朽腐,投诸烈火,有绿烟一缕上冲,气甚臭恶,袅袅不绝。嗣经仲文入禳,黑眚消灭,禁掖平安。世宗虽颇信重仲文,但总道是元节传授,所以有此法力,灵效非常。及元节临终,复荐仲文,当即记着前事,立命召至,令他从行。

  到了卫辉,时当白昼,天日清和,春光明媚,事见嘉靖十八年二月中。世宗心舒意惬,对景流连。猛然间有一阵旋风,从西北来,吹得驾前的节旄,都在竿头盘绕,沙飞石走,马鸣声嘶,护驾的官吏,都吓得面如土色。世宗忙召见仲文,问这旋风,主何朕兆?仲文跪奏道:“臣已推算过了,今夜防有火灾。”不知从何术推测,想是俗语所谓旂门遁呢。世宗惊道:“既有火灾,应该醮禳。”仲文道:“劫数难逃,禳亦无益。况行道仓猝,一时亦不及设坛呢。”世宗道:“这却如何是好?”仲文道:“圣驾应有救星。料亦无妨。惟请陛下饬令扈从,小心保护为要。”世宗点首。是夕黄昏,便令扈从等人,熄灯早睡,又饬值夜吏役,分头巡逻,不得怠慢。戒令已毕,世宗才入御寝,亦吹熄灯烛,早早的就寝安眠。谁知睡到夜半,行宫后面,忽然火起,熊熊焰焰,顷刻烛霄,宫中扈从各人,骤遇火灾,统是仓皇失措,夺门乱窜。又奈这火从外面烧入,竟将各门挡住,仿佛是祝融、回禄,代守宫门。宫内窜出各吏役,逃命要紧,管不及有火没火,统从火堆中越过,不是焦头烂额,也被燎发燃眉,有几个应罹火劫的,受着几阵浓烟,已皆晕倒,烧得乌焦巴弓。世宗本有戒心,闻外面是哔剥声,慌忙起床,启户一瞧,已是红光满目,照胆惊心,当有内监等前来扈驾簇拥而出,不防外面已成火圈,无路可走,只好重行退还。世宗因仲文言,自知无碍,便语内侍道:“休要惊慌!朕躬自有救星。”道言未绝,门外已有人抢入,不及行君臣礼,忙将世宗背在身上,从烟焰稍淡处,冲将出去,走至宫外,俱幸无伤,才将世宗息下。世宗瞧着,乃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炳顿首问安,世宗亦慰谕道:“非卿救朕,朕几葬身火窟了。但陶卿曾谓朕有救星,不料救星就是卿呢。”正说着,陶仲文亦踉跄奔至,须眉多被焚去。世宗与语道:“卿何故也遭此灾?”仲文道:“陛下命数,应罹小灾,臣适默祷,以身相代,所以把些须惊恐,移至臣身。陛下得安,臣何惜这须眉呢。”吾谁欺,欺天乎?世宗大喜。及火势已熄,回视行宫,已成焦土,检查吏役,伤亡了好几百人,世宗命循例抚恤。授仲文为神霄保国宣教高士,给予诰敕印绶,特准携带家属,随官就任。仙眷安可拆开?及至承天,谒显陵毕,命作新宫,以章圣太后合葬。是时章圣太后已崩,世宗有意南祔,所以南巡承天,阅视幽宫。至此南祔议决,才还京师。是年九月,奉葬章圣太后于显陵。世宗又送葬南下,不消细说,惟世宗南巡时,曾命太子监国,四岁小儿,何知监国?至还都后,陶仲文又进清净养心的道诀,身为人君,一日二日万几,如何清净?世宗甚是信从。一日临朝,谕廷臣道:“朕欲命太子监国一二年,俾朕在宫摄养,康强身体,再行亲政。”廷臣都错愕相顾,不知所对。太仆卿杨最,心中很是反对,因见廷臣无言,也只得暂时含忍,待退朝后,恰抗疏上奏道:

  臣入朝时,闻圣谕由东宫监国,暂得静修,此不过信方士之言,为调摄计耳。夫尧舜性之,汤武身之,非不知修养可以成仙,以不易得也。不易得所以不学,岂尧舜之世无仙人?尧舜之智不知学哉?孔子谓老子犹龙,龙即仙也,孔子非不知老子之为仙,不可学也,不可学岂易得哉?

  臣闻皇上之谕,始则惊而骇,继则感而悲,犬马之诚,惟望陛下端拱穆清,恭默思道,不迩声色,保复元阳,不期仙而自仙,不期寿而自寿。若夫黄白之术,金丹之药,皆足以伤元气,不可信也,幸陛下慎之!

  为这一疏,大忤帝意,竟下诏逮最下狱,饬镇抚司拷讯。最不胜搒掠,瘐毙狱中。冤哉!枉也。随进陶仲文为忠孝秉一真人,领道教事;寻加少保礼部尚书,晋授少傅,食一品俸。半官半道,煞是可笑。还有方士段朝用,交结武定侯郭勋,谓能化器物为金银,当将所化银杯,托勋进奉。世宗称为天授,立封朝用为紫府宣忠高士,即将所献银杯,荐享太庙,加郭勋禄米百石,嗣复加封翊国公。嗣是东宫监国,说虽不行,惟世宗常不视朝,日事斋醮,工作烦兴。给事中顾存仁、高金、王纳言,皆以直谏得罪。监察御史杨爵,忍耐不住,竟上疏直陈五大弊:一由郭勋奸蠹,任用肆毒;二由工作不休,朘民膏血;三由朝御希简,经筵旷废;四由崇信方术,滥加保傅;五由阻抑言路,忠荩杜口。看官!你想这五大弊,都是世宗视为美政,瞧着此奏,能不震怒异常么?当下逮狱拷掠,血肉狼藉,死了一夜,方得苏醒。主事周天佐,御史溥鋐,上疏论救。皆下狱受刑,先后瘐死。因此群臣相戒,无敢再言。时大学士张孚敬,屡进屡出,于嘉靖十八年卒于家,世宗尚追悼不已,赠职太师。李时亦已病终,礼部尚书监醮使夏言,升任武英殿大学士;导引官顾鼎臣,升任文渊阁大学士。两人最得帝宠,所有建醮时的荐告文,尝由两人主稿,创用青藤纸书朱字,称为青词。青词以外,又有歌功颂德的诗章,亦多属两人手笔。顾鼎臣进步虚词七章,夏言进修醮诗,有“宫烛荧煌太乙坛”等句,均为世宗所称赏。内外官吏,彼此相效,盛称祥瑞,侈颂承平,风气一开,谀词竞进,遂引出一个大奸贼来。应首回奸贼专权。前此如江彬诸人,未尝不奸,但未及若人耳。正是:

  方外诸人刚获宠,朝中巨猾又专权。

  欲知奸贼为谁,待下回详述情由。

  ----------

  邵元节以外,有张彦頨,张彦頨以外,又有陶仲文,何仙人之多耶?或谓卿云绕日,白鹤绕坛,史策流传,非尽虚语。至若旋风示兆,果遇火灾,陶真人独能先觉,陆指挥即是救星,就令君非世宗,亦安得不为之敬信者?不知人君抚有天下,应以福国利民为本务,国而治,不言瑞而瑞自至;民而安,不求福而福自来。否则瑞反为妖,福转伏祸,宁有济耶?况乎法坛之鹤,宁知非彦頨之预储,故示灵应;行宫之毁,安知非仲文之纵火,借践妖言。古今来之欺世惑民者,往往如此,非必其果有异术也。本回陆续叙写凡方士之售欺,与世宗之受欺,尽在言中,明眼人自能知之,宁待明示乎?

猜你喜欢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陈寿
  卷一百八十·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货下二等·脱脱
  卷六十三 志三十八·赵尔巽
  卷二百五十四下·杨士奇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一四七七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审拟四库馆议叙候选供事陈逵叩阍案由招·佚名
  一三七○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六·佚名
  战国策卷一·鲍彪
  卷九十四·张守节
  三八 讲堂功课·周作人
  唐庄宗皇后刘氏传·欧阳修
  胡长孺传·宋濂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吕思勉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窦氏联珠集巻三·褚藏言

    故朝议郎御史中丞容管经畧使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羣字丹列家世所传载扵首序府君由弱冠不乐进士之科便于著书耕垦坟籍既孤以蔬素自适著书于毗陵之西偏给长兄之俸而与诸季安于膝下者十稔洎再罹内艰

  • 卷506 ·佚名

    章采 秋日过清江傅聘君石溪隐居 有美人如玉,招寻故意长。 山衣犹芰制,野饭只菰粱。 秋入遥空白,霜飞一叶黄。 年年三径里,来往有求羊。 章采 滕王阁 佩玉鸣銮一笑空,至今华观叠青穹。 西山

  • 世宗纪三·薛居正

    显德三年春正月乙未朔,帝不受朝贺。前司空苏禹珪卒。丁酉,李穀奏,破淮贼于上窑。戊戌,发丁夫十万城京师罗城。庚子,诏取此月八日幸淮南。殿中监马从赟免所居官,坐干没外孙女霍氏之资产,为人所讼故也。辛丑,以宣徽南院使向训为

  • 卷一一四 晉紀三十六·司马光

      起旃蒙大荒落(乙巳),盡著雍涒灘(戊申),凡四年。   安皇帝義熙元年(乙巳、四O五年)   春,正月,南陽太守扶風魯宗之起兵襲襄陽,桓蔚走江陵。己丑,劉毅等諸軍至馬頭。桓振挾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荊二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許。辛

  • 第三十五回 谋弑父射死单于 求脱围赂遗番后·蔡东藩

      却说叔孙通规定朝仪,适合上意,遂由高祖特别加赏,进官奉常,官名。赐金五百斤。通入朝谢恩,且乘机进言道:“诸儒生及臣弟子,随臣已久,共起朝仪,愿陛下俯念微劳,各赐一官。”高祖因皆授官为郎。通受金趋出,见了诸生,便悉数分给,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成化十六年春正月壬午朔 上诣 奉天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群臣复诣文华殿庆贺 皇太子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癸未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夜火星犯房宿北第一星○甲申

  • 雍正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四日吏部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进过书籍,每三月查核一次,自四月至六月止所进全书,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总裁 大学士嵇璜、户部侍郎署吏部侍郎董诰、

  • 卷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六明 俞汝楫 编主客司职掌土官湖广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腹里土官遇三年朝觐差人进贡一次俱本布政司给文起送限本年十二月终到京庆贺限圣节以前谢恩无常期贡物不等洪武间朝贡土官四川乌蒙军民

  • 卷二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七理财康熙七年戊申三月辛酉上谕吏部户部都察院盐课关系紧要必得亷干之员差遣乃能严缉私贩惠恤商民疏通引法以裕国课近见课额未增

  • 卷十六·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十六 宋 徐自明 着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四月己卯孙近罢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近自绍兴八年十一月除参知政事至是年四月罢执政二年

  • 卷五○·邱濬

    ▲家乡之礼(上之中) 《内则》曰:子能食食(饭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然也)。六年(六岁也),教之数(一、十、百、千、万之数)与方名(东、西、南、北四方)。七年(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八岁),出入门户及

  • 自序·湛若水

    春秋正傳自序甘泉子曰春秋聖人之刑書也刑與禮一出禮則入刑出刑則入禮禮也者理也天理也天理也者天之道也得天之道然後知春秋春秋者聖人之心天之道也而可以易言乎哉然則聖人之心則固不可見乎夫子曰吾志在春秋聖人之心存

  • 卷十·敖继公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十     元 敖继公 撰觐礼第十此篇主言同姓大国之君入觐于王之礼初无四时之别与周官所谓秋见曰觐之意异觐于五礼属賔礼觐礼至于郊王使人皮弁用璧劳侯氏亦皮弁迎于帷门之外再拜【劳力报反

  • 高僧傳卷第九·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   神異上竺佛圖澄一單道開二竺佛調三耆域四   竺佛圖澄一   竺佛圖澄者。西域人也。本姓帛氏。少出家清真務學。誦經數百萬言。善解文義。雖未讀此土儒史。而與諸學士論辯疑滯。

  • 卷第二十七·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七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二(南岳下第五世之余) 晋州霍山景通禅师(嗣仰山)初参仰山。山闭目坐。师翘起右足曰。如是如是

  • 案中冤案·董荫孤

    咱们中国,有这么两句格言,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两句话中,所含的意义,就是言其人要作了恶事,纵然一时侥幸,能够逃出法网,但是叶落归根,依然逃不出天网去。所谓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少不得默默中有个道理,总会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