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四日

吏部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进过书籍,每三月查核一次,自四月至六月止所进全书,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总裁 大学士嵇璜、户部侍郎署吏部侍郎董诰、吏部侍郎王杰、兵部侍郎曹文埴,总阅 太常寺卿倪承宽、翰林院侍讲学士朱珪、内阁侍读学士吉梦熊、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汪度、工部侍郎胡高望、礼部侍郎钱载、工部尚书周煌、吏部侍郎谢墉、宗人府府丞窦光鼐、礼部侍郎达椿,总校之归班进士今补江苏桃源县知县杨懋珩、编修仓圣脉、王燕绪、归班进士朱钤、缪琪、检讨何思钧,分校之编修钱樾等,均有记过,照例分别罚俸抵销一疏,奉谕旨:

皇十一子永瑆着罚尚书俸六个月,嵇璜、董诰、王杰、倪承宽、朱珪、吉梦熊、钱载、周煌、谢墉、窦光鼐、达椿俱着罚俸六个月,仓圣脉、王燕绪、钱樾、庄通敏、裴谦俱着罚俸三个月,沈孙琏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李汪度、胡高望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曹文埴、季学锦、秦泉、潘庭筠、陈昌齐、汪镛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何思钧、杨寿楠、张焘、翟槐、罗修源、吴寿昌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记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注册)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一 礼下·房玄龄
  本纪第六 后主·姚思廉
  列传第七十三·刘昫
  卷第二百五·胡三省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八·徐紘
  第六三谕光绪十二年正月九日一一二○七-四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纪昀
  一四九七 江苏巡抚奇丰额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列传卷第十三 高丽史一百·郑麟趾
  卷三十七·孔毓圻
  陈蕃·苏辙
  张莹后汉南记·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 避兵·李渔

    〖玉女步瑞云〗〖传言玉女〗(小生引众上)心岂徒丹,实实做些公干。〖瑞云〗与那假道学增些面赧。我王守仁终日忧天,不想果然倾覆。平日练兵讲武,激发将士们忠义之心,今日毕竟用着。闻得贼兵顺流而下,我且做个以逸待劳,只遣众将

  • 巻一·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一明 胡震亨 撰体凡诗自风雅颂以降一变有离骚再变为西汉五言诗三变有歌行杂体四变为唐之律诗诗至唐体大备矣今考唐人集录所标体名凡效汉魏以下诗声律未叶者名往体其所变诗体则声律之叶者不论

  • 巻六·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六明 李攀龙 编汉诗栢梁诗【武帝】日月星辰和四时【帝】骖驾驷马从梁来【梁王孝王武】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石庆】和抚四夷不易哉【大将军卫青】刀笔之吏臣执之【御

  • 六娘写书得消息·佚名

    【引】(旦)思君一日十二时,时时刻刻袂得见。(占上)不见林婆回消息。(旦)不知救伊病在年 桃花,林婆一向西芦,只久至今不见回转。不免亲使你去体消息一下。(贴)阿娘使我去亦是。倘阿妈寻,未做年。(旦)阿妈寻你,我应伊□□去当厝二姑。(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二·杨仲良

      哲宗皇帝   逐元祐党下诏榜诉理编类附   绍圣四年正月丙午,诏:『应绍圣二年十二月十五类定姓名责降人宫观、居住,及勒停安置、分司散官子孙弟姪,各不得住本州、邻州。内子孙仍并与次远路分合人差遣。已授未赴并见

  • 坦斋通编·邢凯

    损之六五,益之六二,皆曰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自。王辅嗣有朋龟献策之说。学者类以十朋之龟,为絶句闻。明易者以或益之为一句,十朋之为一句,龟弗克违为一句,葢十人朋,而益之。虽龟亦不能违。如询谋佥同,则鬼神其依,而龟筮亦协从

  • 第九十五卷 文 苑 二 二·缪荃孙

    扬 州 府 三 清(上)李 滢李滢,字廷壁,号镜月,兴化人,移居高邮。相国文定公四世孙也。幼颖异,十四补诸生,食饩。经史百家之书,无不淹贯。乙酉领乡荐。尝以父仇未报,愤不欲生。久之,得巨憝,毙之,天下咸称其孝。后遂绝意

  • 三国志补注卷四·杭世骏

    编修杭世骏撰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桓阶 太祖定荆州 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桓阶别传曰上已平荆州引为主簿每有深谋疑事甞与阶筹之或日昃忘食或夜坐彻旦擢为赵郡太守防郡寮乏人上曰北邉未靖以卿威能震敌徳足懐逺故用

  • 司马睪传·姚思廉

    司马詗字文升,河内温人,其高祖是晋侍中、光禄勋司马柔之,以南顿王之孙承袭齐文献王司马攸的封嗣。父亲司马子产,梁尚书水部侍郎、岳陽太守,是梁武帝的表兄。幼时聪明机警,性情纯厚。十二岁时,母亲离世,思慕亲人过于毁顿,滴水不

  • 提要·张勇

    【臣】等谨案张襄壮奏疏六巻国朝张勇撰勇字飞熊上元人积军功官至靖逆侯靖逆将军提督甘肃军务加少傅兼太子太师是集为其子云翼所编始于顺治六年谢实授甘肃总兵官疏终于康熈二十三年甘州遗疏凡百二十篇勇初任甘肃总兵官

  • 天志上第二十六·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

  • 往古品第二十四·佚名

    佛告族姓子。乃往过去久远世时。劫数无量不可计会。悬旷极远不可思议。尔时有佛。号离垢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世界曰善离垢。劫名照明。其界清净。地绀琉璃净如明镜。地平

  • 覆能信书(二通)·太虚

    一能信禅人览:函悉。虽自讼无何进益,而观于禅宗确然有其自信之处,实未尝无进益也。禅宗为中国佛法之真髓,希益精进为嘱!密宗藉果力为增上缘,亦不可含混,诚有之,非全出于混也。然仁者仍以速出关赴缘工作,半工半禅为善!顺问时祉!太

  •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难胜住品第五  金刚藏曰。又有佛子菩萨大士。已能备治第四之住。四住已成。转得前进第五住地。当行十意。乃得通达。何等为十。念于过去。诸佛之法。亦思将来诸佛之法。复惟现在诸佛之法。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海中娑伽罗龙王宫庄严道场。与大比丘众七千五百人俱。并诸得大智慧菩萨摩诃萨。自十方世界皆来集会。复有百千俱胝那由他梵王帝释及护

  • 佛制比丘六物图·元照

    大宋元丰三年夏首余杭沙门元照于天宫院出初明三衣为三物(此衣九品且示)僧伽梨大衣(上品余准减作)郁多罗僧七条安陀会五条比见乐学戒者。欲置法服。不知所裁。既昧律仪。多承妄习。然其制度。遍在诸文。故撮其大要。兼

  • 容斋随笔·洪迈

    笔记。南宋洪迈(1123—1202)撰。七十四卷。迈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博学多闻,对经史百家,医卜星算,无不深究,凡有所得,随笔记之而成是书。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

  • 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梵摩难王经。译于西晋之时,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述说梵摩难国王不知其子均邻儒出家已证得阿罗汉,惟见其精勤粗食,遂对其供养异于僧众,佛陀乃令均邻儒现神通为国王解说苦、空等四谛要旨。梵摩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