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七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七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二(南岳下第五世之余)

晋州霍山景通禅师(嗣仰山)初参仰山。山闭目坐。师翘起右足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山起来打四藤条。师因此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 师曾到霍山和尚处。自称集云峰下四藤条天下大禅佛参。霍山唤维那打钟着。师骤步而去(归宗下亦有大禅佛名智通住五台)。 颂曰。

集云峰下四藤条。几险当时打折腰。堪笑后来称猛将。只知空说霍嫖姚。(野轩遵)。

竺国支那咸印定。更无毫发可参差。眼横鼻直喧天下。一顿残羹永不饥。(保宁勇)。

当场翘足有来由。四下藤条未足酬。又向霍山门下去。见机虽足未风流。(地藏恩)。

集云峰下四藤蒿。打破潼关路一条。似鹤似云天地外。如龙如凤在烟霄。(圆通仙 二)。

藤条吃了任闲游。未到牢关未肯休。打鼓打钟俱是令。知机识变有谁俦。

【续收】子陵滩水急如弦。摸得黄鱼缩项鳊。提向市中频索价。他家不直半文钱。(佛心才)。

强盗遭逢恶抵家。贼赃才败别无他。山藤彻骨令甘伏。反与渠侬贴面花。(或庵体)。

千年万岁老枯桩。铁杵铜槌任击撞。且在烂泥堆里立(咄)。(宝叶源)。

【增收】霍山因行者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乃礼拜。者曰。和尚为甚么礼俗人。师曰。汝不见道。尊重弟子。 颂曰。

黄金打作鍮石筯。白玉碾出象牙梳。黑漆昆仑多伎俩。海中拾得夜明珠。(慈受深)。

【增收】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禅师(嗣仰山)因僧问。曹溪意旨如何。师曰。一锁入寒空。 颂曰。

重峰层仞插寒空。塔锁深云势莫穷。千古松声来有韵。万年溪水去无踪。(投子青)。

【增收】南塔涌向火次。有僧来参。师曰。一言说尽山河。僧便问。如何是一言。师以火筯插向炉边。却收旧处。 颂曰。

一句称提万象分。摩竭空自掩重门。当初衲子微开眼。插筯炉边当火焚。(投子青)。

杭州无着文喜禅师。(嗣仰山)往五台华严寺。至金刚窟礼谒。遇老翁牵牛行。邀师入寺。翁曰。近自何来。师曰。南方。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曰多少众。师曰。或三百或五百。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多少众。曰前三三后三三。日晚。遂问翁。拟投一宿得否。曰汝有执心在。不得宿。师曰。文喜无执心。曰汝曾受戒否。师曰。受戒久矣。曰汝若无执心。何用受戒。师辞退。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多少。师复问。此为何处。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师凄然悟彼翁者是文殊也不可再见。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为别。童说偈曰。面上无瞋供养具。口里无瞋吐妙香。心里无瞋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讫。均提童子与寺俱隐。 颂曰。

廓周沙界圣伽蓝。满目文殊接话谈。言下不知开佛眼。回头只见翠山岩。(明招谦)。

顾问南方住若何。对云三五众非多。吉祥自述龙蛇混。三三之说告和和。无着未明重话会。均提为指不仙陀。金刚背后看名字。满目荒山不奈何。(汾阳昭)。

千峰盘屈色如蓝。谁谓文殊是对谈。堪笑清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雪窦显)。

堪笑前三与后三。当初相对语喃喃。却因无着分明见。从此清凉没可参。(佛印元 二)。

楼台虽有额全无。试问顽童起创初。忽指金刚看背后。年衰多被鬼揶歈。

前后三三问若干。应机召发转颟顸。如今大有如斯者。负钵腰囊到处抟。(正觉逸 三)。

积翠千峰倚半空。龙蛇凡圣混其中。其中凡圣知多少。前后三三数莫穷。

寺额突然耀指端。大悲千眼莫能观。自从一觑金刚背。直至如今作野盘。

前后三三是多少。大事光辉明皎皎。回头不见解空人。满目白云卧荒草。(道吾真)。

圣者由来不可陪。相逢相问岂安排。三三前后辉今古。一句无私振九垓。(照觉总)。

前三三与后三三。算过筹量卒未谙。芳草萋萋烟景里。鹧鸪啼处是江南。(地藏恩)。

文殊前后答三三。独泛轻舟过海南。洪浪波心看水势。一轮明月印寒潭。(云溪恭)。

青山门外白云飞。绿水溪边引客归。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龙门远)。

【续收】三三之旨极幽深。老汉当牙下一针。为报禅徒应谛听。船乃随流石乃沉。(般若柔)。

前后三三不失宗。逈超千圣数难穷。金刚脑后全轩露。迭迭青山锁翠空。(丹霞淳)。

无着文殊不易逢。相逢各自问家风。清凉海众知多少。前后三三数莫穷。(本觉一)。

腰金上太行。贼眼尽惊慞不因遭毒手。谁肯夜烧香。(月堂昌 二)。

宽鞋着瘦脚。短袖入长臂。竿木既随身。逢场还作戏。前三三后三三。一时堆在檐头担。到得家中重点检。目前包裹露毿毿。

前后三三。谢师指南。龙蛇跃跃。虎视耽耽。拟数看数。欲谈何谈。均提谩有垂鞭意。象王蹴踏亦奚堪。(投子舒)。

陌路相逢眼里尘。低头礼拜昧天真。起来不见文殊现。打破大唐无一人。(秀岩瑞)。

前三三与后三三。不可承当不可参。更问清凉多少众。月移松影落寒潭。(月林观)。

佛法初无北与南。何须对面立玄谈。文殊固是能机变。前后分踈落二三。(云纳庆)。

无着因老翁邀师入寺。命坐对谈。翁呼童子致茶。并进酥酪。师纳其味。心意欲然。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曰寻常将甚么吃茶。师无对。 颂曰。

文殊大士托玻璃。遂问南方有个奇。无着忽言无这个。误他多少老阇黎。至今犹未知端的。抬手拈茶不用疑。(汾阳昭)。

自别南方涉路岐。吃茶处处用玻璃。如何恰到清凉寺。问着元来总不知。(正觉逸)。

南方不可离须臾。无着因何却道无。寄语后来禅子道。吃茶拈起莫生踈。(佛印元)。

【续收】玻璃宝盏对君擎。茶味虽浓梦不醒。更问三三多少众。争教人不辨输嬴。(象田卿)。

五台凝坐思迟迟。白日青天被鬼迷。最苦一般难理会。玻璃盏子吃茶时。(象潭泳)。

【增收】无着因参仰山。顿了心契。令充典座。文殊尝现於粥镬上。师以搅粥篦便打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文殊乃说偈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 颂曰。

烁迦罗眼顶门开。悟了不须师更来。打落粥锅休说偈。修行须信祸为胎。(象田卿)。

六祖下第六世之三(清源下第五世之一)

【增收】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嗣石霜)因僧问。祇如达磨是祖否。师曰。不是祖。曰既不是祖。又来作甚么。师曰。祇为汝不荐。曰荐后如何。师曰。方知不是祖。 颂曰。

少林续焰事堪奇。腊夜梅开雪后枝。黄蘗昔年曾有语。大唐国里没禅师。(丹霞淳)。

觌面全提少室令。当机不荐过新罗。清风楼上逢知己。拨动烟尘不奈何。(足庵鉴)。

【增收】瑞州九峰道虔禅师(嗣石霜)因僧问。祖祖相传复传何事。师曰。释迦悭迦叶富。曰如何是释迦悭。师曰。无物与人。曰如何是迦叶富。师曰。国内孟尝君。曰毕竟传底事作么生。师曰。百岁老人分夜灯。 颂曰。

寂光影里现全身。贵异天然逈出伦。家富儿奴偏得力。夜分灯火照西邻。(丹霞淳)。

【增收】九峰因僧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更问阿谁。曰便恁么承当时如何。师曰。须弥还更戴须弥。 颂曰。

自家冷暖自家知。祖意西来更问谁。全体承当全体是。须弥顶上戴须弥。(石溪月)。

【增收】九峰因僧问。西天坐夏。以蜡人为验。多有得道果者。未审此间如何。师曰。头戴午夜月。脚踏黄金地。曰此人还转也无。师曰。争得不转。曰如何转。师曰。今世已闻龙退骨。 颂曰。

午夜山房月色深。十分明白堕功勋。拨开向上通天窍。烟嶂重重不见人。(自得晖)。

【增收】九峰因僧问。十二时中如何合道。师曰。无心合道。曰毕竟如何。师曰。土上觅泥犹自可。波中求水实堪悲。 颂曰。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下蹄踏蹄。水中觜连觜。(方庵显)。

【增收】九峰因僧问。如何是不坏身。师曰。正是。曰学人不会。请师直指。师曰。适来曲多少。 颂曰。

不坏身正是。正是不坏身。适来曲多少。[捅-用+丑]得鼻头辛。(石溪月)。

九峰因石霜迁化。众请首座住持。师时为侍者。白众问首座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啾啾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一念万年去。明什么边事。会得即住持。会不得不可。首座对曰。明一色边事。师曰。与么则不会先师意在。座曰。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得。即会先师意。若去不得即不会。师遂焚香。香炷未断。座遂脱去。师拊首座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颂曰。

张家养得数个儿。大者效爷治家业。中有一男艺最精。气宇如王威德别。别别。踏翻沧海兮不顾骊龙。喝散白云兮不羡明月。(海印信)。

石霜继嗣择高才。上座贪程去不回。只爱寒天无焰起。岂知枯木放花开。虔侍者实堪哀。先师大意虽明得。未免长拖破草鞋。(佛慧泉)。

世间何事最堪悲。无孔由来是铁锤。炉冶不能烹得破。任教千古与风吹。(保宁勇)。

坐亡立脱数如麻。几个於兹路不差。翻忆石霜曾有语。不光华处尽光华。(智海清)。

一片虚空亘古今。麟龙头角竞踈亲。坐亡立脱知多少。铁树花开别是春。(开福宁)。

带角披毛异类身。寒灰枯木眼中尘。虽然未曾先师意。争柰临行一着亲。(丹霞淳)。

枯木堂中第一人。坐观成败枉精神。可怜明一色边事。直至而今没眼筋。(宝峰照)。

虽然一箭定天山。百战场中出手难。莫道古祠香火断。神前自有酒台盘。(上方益)。

座元脱去有生机。侍者因何不肯伊。若谓石霜明一色。似将扫帚画蛾眉。(地藏恩)。

香烟淡淡风飘处。首座凝凝坐脱时。不是久参虔侍者。石霜巴鼻有谁知。(张无尽)。

本分渔人一钓舟。千波万浪里遨游。儿孙不惯风涛恶。走入芦花不转头。(慈受深)。

脱去还如臂屈伸。先师旨趣得来亲。贪他一粒多年粟。失却家中万斛珍。义重天伦虔侍者。平生肝胆若为论。芳草渡头轻举步。等闲身在杏花村。(佛灯珣)。

石霜一宗。亲传九峰。香消脱去。正脉难通。月巢鹤作千年梦。雪屋人迷一色功。坐断十方犹点额。密移一步看飞龙。(天童觉)。

涅盘城里未为亲。带角披毛始是真。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大洪遂)。

一片虚凝绝谓情。白云消散彩霞横。行人莫怪贪程速。坐守寒岩异草青。(云岩因)。

【续收】石人不怕师子吼。须弥顶上反筋斗。沧溟竭尽正三更。生铁昆仑云外走。(雪窦宗)。

死中得活人无数。活中得死古来稀。只知枯木回春早。蹉过寒灰再焰时。虔侍者也是痴。虽然会得先师意。未免全身陷虎机。(圆悟勤)。

万丈寒潭彻底清。霜天午夜欲生氷。钓鱼要掷金鳞饵。拨转芦蓬向月明。(正堂辩)。

【增收】九峰因僧问。人人尽道请益。未审师还拯济也无。师曰。汝道巨岳还曾乏寸土么。曰四海参寻当为何事。师曰。演若迷头心自狂。曰还有不狂者么。师曰有。曰如何是不狂者。师曰。突晓途中眼不开。 颂曰。

寒谷生洪律。全超拯济功。园林变花柳。何必待春风。(方庵显)。

巨岳何曾乏寸土。演若迷头狂未回。参寻喜有得力句。突晓途中眼未开。且居门外。(石溪月)。

【增收】九峰因僧问。如何是把定乾坤眼。师曰。乾坤在里许。曰乾坤眼何在。师曰。正是乾坤眼。曰适来为什么道乾坤在里许。师曰。若不恁么。髑髅前见鬼无数。(五灯会元稍异)。 颂曰。

识问不乱答。识答不乱问。问答有来由。直下明知见。果然明得破。不被髑髅换。奉劝参学人。子细参详看。(大圆智)。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反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虚堂愚)。

【增收】九峰因僧问。古人道。因真立妄。从妄显真。是否。师曰是。曰如何是真心。师曰不杂食是。曰如何是妄心。师曰。攀缘起倒是。曰离此二途。如何是本体。师曰。本体不离。曰为甚么不离。师曰。不敬功德天。谁嫌黑暗女。 颂曰。

是真是妄。披金择沙。同门出入。宿世冤家。(方庵显)。

【增收】九峰示众曰。常住法身不生不灭。僧问既是不生不灭。为什么六道轮回。师曰。为有心故。曰以何方便当证法身。师曰。以虚空心合虚空理。曰证后如何。师曰。任从三界转。徒听四生奔。复曰。会么。曰不会。师曰。礼拜着。 颂曰。

精金须百炼。百炼色不回。转道贵无心。无心道即恢。更深秋夜月。古庙香炉灰。法身无一物。山岳空崔嵬。(南堂兴)。

【增收】凤翔府石柱禅师。(嗣石霜)师游方时到洞山。时虔和尚垂语曰。有四种人。一人说过佛祖。一步行不得。一人行过佛祖。一句说不得。一人说得行得。一人说不得行不得。阿那个是其人。师出众曰。一人说过佛祖行不得者。祇是无舌不许行。一人行过佛祖一句说不得者。祗是无足不许说。一人说得行得者。祇是函盖相称。一人说不得行不得者。如断命求活。此是石女儿。担枷带锁。山曰。阇黎分上作么生。师曰。该通分上卓卓宁彰。山曰。祇如海上明公秀又作么生。师曰幻人相逢拊掌呵呵。 颂曰。

海底泥牛耕白月。云中木马骤清风。胡僧懒捧西乾钵。半夜乘舟过海东。(丹霞淳)。

【增收】台州涌泉景欣禅师(嗣石霜)因僧问。如何是相传底事。师曰。龙吐长生水。鱼吞无尽沤。曰请师挑硩。师曰。擂鼓转船头。棹穿波底月。 颂曰。

依依半月沉寒水。耿耿三星落碧巑。昔日云岩曾漏泄。金轮王子宝花冠。(丹霞淳)。

【增收】涌泉欣。因唐武宗废教。在院看牛。时有强德二禅客到。於路次见师骑牛。不识乃云。蹄角甚分明。争奈骑者不识。师骤牛而去。二禅客相次憩於树下煎茶。师回下牛。近前问讯。与坐吃茶。师乃问。二禅客近离甚处。云那边。师曰。那边事作么生。禅客提起茶盏。师曰。此犹是这边。那边事作么生。二人无对。师曰。莫道骑牛者不识好。 颂曰。

芳草漫漫岂变秋。牧童白牯恣优游。异中有路人难见。却谓骑牛不识牛。(丹霞淳)。

【增收】潭州云盖山志元禅师。(嗣石霜)因僧问石霜。万。

户俱闭即不问。万户俱开时如何。霜曰。堂中事作么生。僧无对。经半年方始下一转语曰。无人接得渠。霜曰。道即太杀道。祇道得八成。曰和尚又且如何。霜曰。无人识得渠。师闻知乃礼拜乞为举。霜不肯。师乃抱霜上方丈曰。和尚若不道。打和尚去在。霜曰得在。师频礼拜。霜曰。无人识得渠。师於言下顿省。 颂曰。

古殿岩开月锁松。霜凝雪露韵无穷。星前人卧千峰室。佛祖无因识得侬。(投子青)。

无人接得渠。遗逼马相如。果来桥上也。记得柱头书。(天童觉 二)。

无人识得渠。棋局醉樵夫。回头斧柯烂。大海亦成枯。接得与识得。谁复较锱铢。若问堂中事。堂中事转踈。只如云盖悟去又作么。苏噜苏噜。(最庵印)。

【增收】福州覆船山洪荐禅师(嗣石霜)因僧问。抱璞投师。师还接否。师以手拍香台。僧礼拜。师曰。礼拜则不无。其中事作么生。僧却拍香台。师曰。舌头不出口。 颂曰。

舌头不出口。三三成九九。算到香台还。彼此落人后。(月堂昌)。

【增收】张拙秀才。(见石霜)因禅月大师指参石霜。霜问何姓。曰姓张名拙。霜曰。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公忽有省。呈偈曰。光明寂照徧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颂曰。

老倒石霜无忌讳。当头一句曾提起。只因当日老婆心。千古寥寥挂唇齿。(佛鉴懃)。

胪传不羡擅嘉声。错认山河作眼睛。巧拙一时俱裂破。断除烦恼病重增。(笑翁堪)。

进前峭壁三千丈。退后悬崖几万重。珍重大唐张拙老。铁锤无孔舞春风。(宝叶源)。

澧州洛浦山元安禅师。(嗣夹山)久为临济侍者。一日辞去。济升堂曰。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齑瓮里淹杀。师游历罢。直往夹山卓庵。经年不访夹山。山修书令僧驰往。师接得便坐却。再展手索。僧无对。师便打曰。归去举似和尚。僧回举似。山曰。这僧若开书。三日内必来。若不开书。斯人救不得也。师果三日后至。见山不礼拜。乃当面叉手而立。山曰。鸡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师曰。自远趋风。请师一接。山曰。目前无阇黎。此间无老僧。师便喝。山曰。住住。且莫草草匆匆。云月是同溪山各异。截断天下人舌头即不无阇黎。争教无舌人解语。师伫思。山便打。因兹服膺 兴化代云。但知作佛。莫愁众生。 颂曰。

无伴石人夜入山。雪笼红顶绿衣寒。喝开劫肇三峰顶。捧出金襕对日看。(投子青)。

喝下承当草已深。却来兰浦访知音。溪山云月何尝异。今古谁人鉴此心。(枯木成)。

执侍巾瓶二十年。摇头摆尾出林泉。悠悠直往南方去。齑瓮淹来得稳眠。(云居佑)。

摇头摆尾赤梢鳞。彻底无依解转身。截断舌头饶有术。拽回鼻孔妙通神。夜明帘外兮风月如昼。枯木岩前兮花水长春。无舌人无舌人。正令全提一句新。独步寰中明了了。任从天下乐欣欣。(天童觉)。

洛浦因僧问。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未审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有何德。师曰。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颂曰。

拾得疎慵非觉晓。寒山懒堕不知归。声前一句圆音美。物外三山片月辉。(丹霞淳)。

是佛由来尚涉功。明心方与道相同。花开花落缘何事。尽属无私造化中。(枯木成)。

百千诸佛眉弯曲。无证无修眼搭痴。踏着未消连底冻。一时认作碧琉璃。(佛智裕)。

【续收】故山岌岌锁寒烟。未肯将心轻授传。玉女夜寻无字印。石人遥指月明前。(自得晖)。

【增收】洛浦因僧问。学人拟归乡时如何。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曰恁么则不归去也。师曰。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游尘遣谁扫。乃有偈曰。决志归乡去。乘船渡五湖。举篙星月隐。停棹日轮孤。解缆离邪岸。张帆出正途。到来家荡尽。免作屋中愚。 颂曰。

太平乡国路空赊。归兴悠悠思莫涯。撒手到家何所有。琉璃宝殿锁空华。(丹霞淳)。

【增收】洛浦因僧问。如何是一大藏教收不得者。师曰。雨滋三草秀。片玉本来辉。 颂曰。

毕钵岩前晓带春。香风时结鹫峰层。须知玉像瓶中塔。别有辉天照地灯。(投子青)。

【增收】洛浦因僧问。一毫吞尽巨海。於中更复何言。师曰。家有白泽之图。亦无如是妖怪 保福别云。家无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 颂曰。

岩前虽有云千顷。户内殊无半夜灯。极目危峦今古宿。暮天斜照碧层层。(丹霞淳)。

【增收】洛浦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青岚覆处出就藏锋。白月辉时碧潭无影。 颂曰。

群花未发梅先折。万木雕零栢转奇。云淡不彰筛月影。烟轻那露引风枝。(丹霞淳)。

【增收】洛浦因庞居士礼拜起曰。仲夏毒热。孟冬薄寒。师曰。莫错。曰庞公年老。师曰。何不寒时道寒。热时道热。曰患聋作么。师曰。放你三十棒。曰哑却我口。塞却你眼。 颂曰。

直下哑却我口。分明塞却你眼。由来洛浦庞公。未出睦州担板。觌面全提照古今。冬寒夏热凭谁拣。(灵源清)。

【增收】洛浦因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日月并轮辉。谁家别有路。曰恁么则显晦殊途。事非一槩。师曰。但自不亡羊。何须泣岐路。 颂曰。

月筛松影高低树。日照池心上下天。赫赫灾空非卓午。团团秋夜不知圆。(丹霞淳)。

【增收】洛浦因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云覆孤峰峰不白。雨滋石笋笋初生。 颂曰。

海底龙吟云雨润。林中虎啸谷风清。莫言满路生荆棘。况是贫家少送迎。(丹霞淳)。

【增收】洛浦因蛤溪道者相访。师问。自从犂溪相别。今得几年。曰和尚犹记得昔时事。师曰。见说道者总忘却年月也。曰和尚住持事繁。且容子细看。师曰。打即打会禅汉。曰某甲消得。师曰。道者住山事繁。 颂曰。

这般消息不寻常。蟾桂枝枝有远香。昨夜姮娥呈巧妙。眼睛直上绣鸳鸯。(丹霞淳)。

【增收】洛浦因僧问。众手淘金。谁是得者。师曰。拳中旧宝不拣披沙。曰恁么则展手不逢也。师曰。莫将鹤唳拟作莺啼。 颂曰。

淘金岂假披沙得。石触波澜犹费力。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时未审何人识。(丹霞淳)。

【增收】洛浦示疾。十二月一日告众曰。吾非明即后也。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求活。第一座对曰。青山不举足。日下不挑灯。师曰。是甚么时节。作这个语话。时有彦从上座对曰。离此二途。请和尚不问。师曰。未在更道。曰彦从道不尽。师曰。我不管汝尽不尽。曰彦从无侍者抵对和尚。师便休。至夜令侍者唤从。问曰。阇黎今日抵对甚有道理。汝合体得先师意。先师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且道。那句是宾。那句是主。若择得出。分付钵袋子。曰彦从不会。师曰。汝合会。曰彦从实不会。师喝出。乃曰。苦苦 玄觉云。且道。从上座实不会。是怕见钵袋子粘着伊。 颂曰。

饵云钩月钓清津。年老心孤未得鳞。一曲离骚归去后。汨罗江上独醒人。(天童觉)。

纸衣下事不假胞胎。悬崖撒手襁褓婴孩。涅盘会上道场开。单传直指状元来。(南堂兴)。

【增收】洛京韶山寰普禅师(嗣夹山)因僧问。如何是韶山境。师曰。古今猿鸟叫。翠色薄烟笼。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退后看。 颂曰。

最好韶山境。烟笼翠色轻。欲描描未就。猿鸟一声声。(石溪月)。

【增收】韶山因遵布衲访师。在山下相见。遵问。韶山路向甚么处去。师以手指曰。呜那青青黯黯处去。遵近前把住曰。久向韶山。莫便是否。师曰。是即是。阇黎有甚么事。遵曰。拟伸一问。师还答否。师曰。看君不是金牙作。争解弯弓射蔚迟。曰凤凰直入烟霄去。谁怕林间野雀儿。师曰。当轩画鼓从君击。试展家风似老僧。曰一句逈超千圣外。松萝不与月轮齐。师曰。饶君直出威音外。犹较韶山半月程。曰过在甚处。师曰。倜傥之辞时人知有。曰恁么则真玉泥中异。不拨万机尘。师曰。鲁般门下徒施巧。曰学人则恁么。未审师意如何。师曰。玉女夜抛梭。织锦於西舍。曰莫便是和尚家风也无。师曰。耕夫裂玉漏。不是行家作。曰此犹是文言。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横身当宇宙。谁是出头人。遵无语。师遂同归山。才人事了。师召近前曰。阇黎有冲天之气。老僧有入地之谋。阇黎横吞巨海。老僧背负须弥。阇黎按剑上来。老僧挜枪相待。向上一路速道速道。曰明镜当台。请师一鉴。师曰。不鉴。曰为甚不鉴。师曰。水浅无鱼徒劳下钓。遵无语。师便打。 颂曰。

趋时适变。随物穷通。鸿鹄之志。谁辨雌雄。韩侯未遇。布衲家风。三秦席卷非无计。忠义何劳忆蒯通。(方庵显)。

【增收】韶山因僧问。是非不到处。还有句也无。师曰有。曰是甚么句。师曰。一片白云不露丑。 颂曰。

一片孤云不露丑。白云儿倚青山父。鹤巢灵滴梦初回。新月半钩升万户。(自得晖)。

独向沧溟截众流。等闲舞棹掷金钩。白云不露烟波阔。横笛一声天地秋。(木庵永)。

【增收】韶山因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绝顶无根草。无风叶自摇。 颂曰。

妙峰孤顶偏肥腻。天产灵苗不触地。翠叶无风常自摇。清香那逐春光媚。(丹霞淳)。

【增收】韶山因僧到参。礼拜起立。师曰。大才藏拙户。僧过一边立。师曰。丧却栋梁材。 颂曰。

叉手须知已隔津。更重进步转漂沦。顽铜若作黄金货。祇可瞒他无眼人。(丹霞淳)

卷第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华译马鸣菩萨所著书述要·太虚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五·道忞
  四分律卷第十一(初分之十一)·佚名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佚名
  不可妄期圣证·印光
  卷第十六·李遵勖
  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一切曼罗金刚轮三昧大仪轨分第八·佚名
  卷四百八十七·佚名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七·佚名
  卷第四十二·佚名
  爱乐品第五·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上)(论本第三十八至四十)·遁伦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一·惟白
  卷第八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苏轼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东坡词词曲类一【词集之属】【臣】等谨案东坡词一巻宋苏轼撰轼有易传诸书别着録宋史艺文志载轼词一巻马端临经籍考则称东坡词二巻此本乃毛晋所刻旧有晋跋云得金陵刋本凡附入苏黄秦栁之作俱经删去

  • 卷六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八 鲍照【三】 拟古八首 鲁客事椘王怀金袭丹素既荷主人恩又蒙令尹顾日宴罢朝归舆【一作鞍】马塞衢路宗党生光辉【一作华】宾仆远倾慕富贵人所欲道得亦何惧南

  • 第二十三出 求计达情·佚名

    【风入松】(生)一段姻缘不到头,有话莫说共谁愁。★(左人右再)得红叶到御沟,无媒人不得入头。千般万样计较,不知到底乜尾梢(稍)?闷如长江水,江水不断流。一点相思怨,长挂在心头。伯卿今旦落(洛)尽头面,望卜(莫)见五娘。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八·佚名

    正德五年冬十月甲申朔享 太庙○丙戌升湖广布政司左参议钟文俊为本司左参政○兵部奏改正刘瑾变法十八事一各处镇守内外官请敕总制三司裁决各衙门大小事者俱宜换敕从旧一浙江市舶司内臣宜革去兼管沿海军卫有司一临清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万历三十年三月癸亥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往 裕陵行礼○升福建副使俞士章为右参政分守福宁道○户科都给事中姚文尉言采榷之役既罢复施人心惶惶乃诸珰不务宣布德意惟务广置腹心众树爪牙委官参随多亡命无赖掘人冢坏人庐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纪昀

    艺文略 【八】 文类第十二下 【总集 碑碣 制诰 表章 四六 奏议 论策 书 文史诗评 词曲】 ○文类第十二下 总集 碑碣 制诰 表章 四六 奏议 论策 书 文史 诗评 词曲 △总集 唐百家诗选二十卷 【旧本题宋王安石

  •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佚名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又议承办《通鉴长编》内,于庙讳仅缺一笔,不行敬谨全避之编修吴省兰遵旨议处,照例降级一疏,奉谕旨: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起居

  • 五七 轶事·周作人

    椒生有两个儿子。次子仲翔是个秀才,人颇机警,戊戌以后附和维新,与鲁迅很谈得来,有如朋友,清末在箔业小学教书,至民国八年时还在那里。长子伯文性稍暴烈,目睛突出,浑名曰“金鱼”,当初和鲁迅也常往来,因为能仿写颜欧体字,故常请其

  • 韦孝宽传·李延寿

    韦叔..,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从少年时就以字著名于世。世代为三辅一带有名的大姓。祖父韦直善,曾任冯翊、扶风二郡的太守。父亲韦旭,任武威郡太守。建义初年,韦旭任大行台右丞,又加封为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529),他

  •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二舆地考古扬州扬州北据淮东南距海其在天文斗为吴之分野兼得楚及南越之交当宋全盛时为淮南东西江南东西两浙及福建诸路而广南之潮州梅州亦

  • 钱崇澍·周诒春

    钱崇澍 生于上海。父光锷。本籍住址浙江海寗硖石镇路仲里惠源堂。已婚。初学于南洋中学。南洋公学。唐山路矿学堂。直隶高等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植物学。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入芝加哥

  • 定公·定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第四十四   欲以諸善根供養諸佛恭敬尊重讚歎隨意成就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旣得不離諸佛當應供養.若得值佛而無供具甚爲不悅。如須摩提菩薩秦言

  • 惟日杂难经一卷·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初受道遮利。菩萨遮利者。为受行转上至阿惟越致。阿惟越致者。为不复转心。次为菩夷菩萨。一为飞行菩萨。次为作佛菩萨。一名度士。亦为道人。菩萨行亦出十二门断三恶道故。在十方佛前生。不在

  • 禁治产·巴尔扎克

    故事很简单,结尾却很令人意外和震撼。一切似乎在作者的笔下,在读者的眼里,善良正直的,一定会得到大团圆的结局。因为作为法官的包比诺是一个清廉的法官,最后经过认真调查发现,交际花侯爵夫人告早已分居的其夫侯爵是疯子要求

  • 荔枝谱·蔡襄

    北宋蔡襄著。作者是闽人,又曾任福州、泉州知府,荔枝为当地名产,因而得以写成此谱。成书于嘉祐四年(1059)。七卷。分别记述荔枝品种、历史、产地、运销、食性、栽培技术、果实加工、贮藏等。是编为闽中荔枝而作,其一原

  • 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佚名

    刘师培《读道藏记》称本诀或出自唐宋前。述太乙八门入式。

  • 秘密相经·佚名

    凡三卷。宋朝施护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册。内说毗卢遮那佛住于一切如来三昧界中时,金刚手菩萨请问秘密法仪之要略,佛乃为说普尽三摩地真实出生诸三摩地根本法门、菩提心月曼拏罗相、观影像相、金刚杵莲华、本尊等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