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卷三十七【阙】

随机推荐

  • 张嗣初·唐圭璋

      水调歌头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黄屋龙旂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   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

  • 楔子·佚名

    (冲末扮宋江领卒子上)(诗云)自幼郓城为小吏,因杀娼人遭迭配。宋江表字本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我乃宋江是也,山东郓城县人。幼年为把笔司吏,因带酒杀了娼妓阎婆惜,迭配江州牢城。路打梁山泊经过,有我结义哥哥晁盖,知我平日度

  • 卷四·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四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瘦马行【至德二年作】补注【鹤曰为房琯作当琯败在至德元年十月今云去岁奔波逐余寇则是二年作明矣是年琯罢相】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骼一作骸洙

  • 一串疯话·林徽因

    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相信我的心里留着有一串话,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开花!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如果你是五月,八月里为我吹开 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

  • 第二十五场·田汉

    [周、马二将过场。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宋濂

        崔斌   崔斌,字仲文,马邑人。性警敏,多智虑,魁岸雄伟,善骑射,尤攻文学,而达政术。世祖在潜邸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怜吉带,将游骑戍淮南。斌负才略,卜怜吉带甚敬礼之。兵驻扬州西城,俾斌领骑兵觇敌形势,斌视敌兵乱

  • 卷二十一·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一宋 真德秀 撰师道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子曰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

  • 卷三十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礼秋官司冦第五乃立节音义侀音刑【侀刑字误倒】刑官节疏士察至之狱○乃命大理瞻伤察创【创误疮乃大字记无】府六人节疏府治藏吏【藏吏当府藏之误】县士节疏郊

  • 卷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一燕礼第六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羣臣燕饮以乐之燕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二小戴及别録皆第六 贾氏公彦曰燕有四诸侯无事而

  • 山国轨第七十四·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桓公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曰:某县之人若

  • 卷六·道世

    △第四鬼神部(此别十一部)▲述意部第一夫论鬼神之法,特喜妖邪;冥密之中,偏多罪戾。或处幽岩,乍依高陇。绝涧深丛之里,荒郊野芿之中。异种音声,特奇形势。摇动凡识,恐怖愚情。假使威光,虚为怪相。或复鸟形鱼质,人面兽心;或鼓乐弦歌

  • 摩诃萨品第十五·佚名

    是时舍利弗白佛言:我亦当复说所以为摩诃萨者何。佛告舍利弗便说。舍利弗言:菩萨於诸妄见悉断是故名为摩诃萨。何谓诸见妄见。吾我见有人见及众生见有断见有常见有见无见五阴见十八性见十二衰见有谛见十二因缘见有三十七

  • 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帝释天主。说自庄严明曰。三野体难难左(引)度努[口*殺]稣(引)那帝(引)稣(引)那帝(引)帝(引)那帝(引)帝(引)那帝(引)努哩弥(二合引)酥弥(引)那摩弥(引)那弥(引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六·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二释四无量心开为五。第一明次第。第二释名。第三明处所。第四明修证。第五明功德。第一释四无量心。所以次四禅后者。明行人。有二种。一者世间行人。二

  • 廉吏传·费枢

    二卷。宋费枢撰。费枢字伯枢,成都(今属四川) 人。徽宗时进士,官至归州 (今湖北境内) 知州。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钓矶立谈》等著作。《廉吏传》载春秋至隋唐间廉吏114人,起鲁季孙行父,终唐卢钧。每传但录其廉节,他

  • 北使纪略·陈洪范

    一卷。清陈洪范(生卒年不详)撰。该书记明季南都左都督陈洪范与侍郎左懋第奉使至北事。洪范私输款于摄政王,贾左萝石得自脱归,遂为北朝反间。南都破,入浙力劝潞王投降,及清兵至,遂迫使潞王降清。此为其南还时饰辞自文

  • 应法经·佚名

    佛说应法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中阿含受法经之下卷。

  • 四天王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智严、宝云共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记述持国、增长等四天王于每月六斋日,奉帝释天之命,从七曜二十八宿下四洲,巡行四天下,伺察众生之善恶以奏帝释。与长阿含经卷二十‘四天王品’、起世经卷六‘四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