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音巻八

元 杨士宏 撰

张 震 注

唐音遗响一

王无功【名绩绛州人隋大业中举孝亷还乡种黍莳药酿酒自供以周易老子置床头自号东臯子唐武徳初待诏门下省官给酒一斗自着五斗先生传及醉乡记】

过酒家

此日长昏饮非闗养性灵眼防人尽醉何忍独为醒【灵説文善也神也此云养性灵者即老子治心养性养神之谓也尽醉独醒楚辞渔父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章懐太子【太子唐髙宗长子贤字明允初封雍王上元二年武氏酖杀太子立之为太子永隆元年亦为武氏废为庶人立英王哲为太子嗣圣元年武氏令丘神绩杀之】黄台瓜辞【黄台未详】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按此诗章懐伤武氏既杀太子忠又杀太子而至己为太子恐亦不免于祸故作是诗以讽武氏未防太子亦为武氏所杀良亦惨防】

王适【幽州人韩文王适懐竒负气闻金吾将军李惟简喜士造门造曰天下竒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论合荐为军迁监察御史】

咏江滨梅

忽见寒梅色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防珠人【防珠人交甫事见前注】

李义甫【唐太宗召见咏鸟诗云上林无限树不得一枝栖太宗曰当全枝借汝髙宗朝拜叅政险狡忌克人谓笑中有刀柔而割物号曰李猫后以贬死】

咏乌

日里飏朝彩琴中半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日里飏光张衡灵宪曰日中乌有三足又广雅曰日一名阳乌故有日中乌之説云琴中夜啼琴操有乌夜啼曲】张説之【名説字道济又字説之洛阳人永昌中武氏防贤良方正开元中为中书令封燕国公与苏颋皆以文章著名时号燕许大笔云】

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诗评云説既谪岳州而诗亦凄惋人谓得江山助云】

乔知之【仕武氏官至右同郎中武承嗣所譛之为武氏族杀】

折杨栁【题意注见前】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纎手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独能久【濯濯诗濯濯厥灵注光泽貌何必谓何可必能也】

张子寿【字九龄韶州曲江人七歳知属十三以书干王方庆庆叹曰是必致远擢进士次道侔伊吕科防封第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封曲江公谥文献】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嗟尔蜉蝣羽薨薨聚何为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防防吾心安得知浩荡杨朱子徒然泣路岐【选诗补注云曲江所为诗多雅淡而鱼游乐深池与汉上有游女尤得古风人之音格耳又云子寿鱼游乐深池之诗可见世道之难进取所志莫伸感叹而作是诗语盖意含蓄似有不可得而尽者蜉蝣杨朱泣路岐俱见前注】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羙服患人指髙眀逼神恶今我游防弋者何所慕【翠鸟巢珠树俱见前注珍木珍竒之木金丸弹也亦见前注防防保黙之完弋者语弋不射宿弋谓以生丝系矢而射也按此诗之意保欲自晦以避祸患岂九龄罢相而李林甫作相时诗耶盖林甫隂忌九龄常欲中伤之九龄既作海燕诗以见意及帝赐白羽扇则献赋以自喻云茍效用之得所虽杀身而何忌又曰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则公之忠节岂林甫中伤之是惧哉然则小人进而君子退且不自保者如此良可悲哉】

齐洗心【名澣交州人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出为平阳太守】

长门怨【长门见前注】

防防孤思逼寂寂长门掖妾妬亦知非君恩那不惜擕琴就玉阶词悲声未谐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懐

吴贞节【名筠华州华隂人隐居嵩山不仕】

歩虚词【异苑录神仙声清逺遒亮道士效作歩虚声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事】

扶桑诞初景羽葢凌晨霞倐歘造西域嬉游金母家碧津湛洪源灼烁敷荷花煌煌青琳宫璨璨列玉华真气溢绛府自然思无邪俯矜区中士夭浊良可嗟【扶桑见前注初景日初出时也羽盖人王母卽西王母俱见前注琳宫道观也玉华真诘鹿皮公吞玉华绛府真浩心宫也真气北斗经曰五方降真气盖真气者本身自然之心气也思无邪语曰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程子曰思无邪

者诚也阙中也夭浊夭年寿短浊昏浊也】

琼防却为仭孤暎大罗表常有三素云凝光自飞绕羽童泛明霞升降何缥缈鸾鳯啸雅音栖翔绛林标玉虚无昼夜灵景何皎皎一覩太上京方知众天小【刼仭度人经缈缈刼仭大罗天也上帝所居之处玉虚大阙亦无昼夜仙经丹丘无昼夜灵景日月也太上京天帝之京也三素云真秘言立春清明日北望阙】

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而我操其端乃能出陶钧寥寥大漠上所遇皆清真澄莹含元和气同自相亲绛树结丹实紫霞流碧津以兹保童婴水用超形神【二气隂阳二气也万有万物也化机天地二气运行妙用也大漠天也清真真阙也元和气也】

张廵【邓州南阳人身长七尺余须髯若神读书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为文章操笔立书未尝起藁守睢阳贼屡破之及城防守节不屈而死】

夜闻笛

岧嶤试一临虏骑俯城隂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门开邉月近苦战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朱子注韩文张中丞传后序曰廵开元二十四年进士刘梦得嘉话载其谢加金吾表云主辱臣死当臣致命之时恶稔罪盈是贼防亡之日激厉将士赋诗有云褁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又夜笛声有云营开星月近战苦阵云深余观此则廵之文章可见矣廵守睢阳诗全章云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效鱼丽毎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褁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因难敌坚贞自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可施按传阙节上贯日月固不侍文章以为身显阙 士之气闻之尚使人兴起而感慕之不阙文章乎故于此并附此诗以为读书者劝云】

卢纬卿【名象汜水人诗评云卢象诗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

乡赋后自巩还田家因谢隣友见过之作【乡赋谓输乡之赋税毕而还也巩县阙属河南府】

鸡鸣出东邑马倦登南蛮落日见桑柘翳然丘中寒隣家多旧识投暝来相看且问春税苦兼陈行路难园塲近隂壑草木易凋残峯暗雪犹积涧深冰已团浮名知何用岁晏不成懽置酒共君饮当歌聊自寛

陶翰【润州人诗评云唐代词人诗笔双羙者鲜矣翰实眼之旣多兴象复满风骨三百年阙前方可论其体裁也】

古塞下曲

进军飞狐北穷防势将变日落尘沙昏背河更一战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飞狐道在蔚州飞狐县北入嬀州懐成县卽汉郦食其所谓塞飞狐之口者是也败落之众故曰穷防骍马赤马也左贤王匃奴中有左贤王未央殿卽未央宫也咸阳门咸阳城门也】

燕歌行【题意见前】

请君留楚调聼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邉风意气多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度交河大小百余战封侯竟蹉跎归来霸陵下故旧无相过雄剑委尘匣空门惟雀罗玉篸还赵姝瑶琴付齐娥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雄剑鲍诗双剑将别离先在匣中鸣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刘眘虚【江东人诗评云眘虚情幽兴远思苦语竒忽有所得便惊众聼顷东南髙唱者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至若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等句并方外之语惜其不永石碎国寳】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空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防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防阳咏思劳今夕汉江遥相望【京口见前注又啚经其城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尔雅丘絶髙曰京故名防阳汉江见前注】

江南曲

羙人何荡漾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徘徊双明珰歌声随渌水怨色起青阳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薛据【荆南人为人骨鲠有志其为文亦自荡不违因防古兴诗云投珠志自疑抱玉但垂泣怨情颇深良可悲也按杜子美有闻薛三据法司议未审即据否】

出青门往南山别业

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榛莾相蔽亏去尔渐超忽散余雪晴苍茫季冬月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懐抱旷莫伸相知阻吴越弱年好栖隠链药在严窟及此离垢氛兴来亦因物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贺兰进眀【纲目至徳五载江贺兰进明为可止目使诗评称其博雅好古经籍满腹其著述百余篇颇究天人之际为古诗八十首大体符于阮公又阮诗忧国将亡述诗寄懐进明镇临淮拥兵不救睢阳之急当此之时天人之际安在而体阮之诗亦不过美于甘辞耳】古意

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日暮徒盈抱徊徊幽思深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行路难

君不见门前栁荣耀防时萧索乆君不见陌上花狂风吹去落谁家隣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厯乱盛年夫壻长别离岁暮相逄色凋换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髙燕不栖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沈如筠【润州句容人】

寄张徴古

寂厯逺山意防暝半空碧绿萝无冬春彩烟竟朝夕张子海内竒耐为岩中客圣君劳梦想安得老松石

闺怨

鴈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后汉马援字文渊光武建武中拜伏波将军击交趾】

李嶷

少年行【乐府遗声逰侠三十一曲有少年行又陆士衡有结客少年场行】

十八羽林郎戎衣侍汉王臂鹰金殿侧挟弹玉舆傍驰道春风起陪游出建章【羽林郎前百官表羽林有郎有骑士有羽林孤儿汉皇武帝也驰道建章见前注】

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尘生马影防箭落鴈行稀薄雾随天仗聨翩入鎻闱【长杨宫名以其地有长杨因以为名天仗鎻闱俱见前注】玉剑膝邉横金杯马上倾朝游茂陵道夜宿鳯凰城豪吏多猜忌毋劳问姓名

丁僊之【闰州曲阿人】

江南曲

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有意来相访明朝出浣纱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昨暝绕南陵风声波浪阻入浦不逄人归家谁信汝未暝已成妆乗潮去茫茫因从京口渡使报邵陵王始下夫容楼言发琅琊岸急为打船开恶许傍人见【长干京口浣纱西施事横塘集覧卽横江也又金陵覧阙曰自江口沿淮筑塘谓之横塘阙子阙有南阙 有陵县万宁国府邵陵王名纶梁武帝子侯景乱奔魏封梁王后为魏所阙夫容楼未详琅琊郡名益都沂阙破城邑本汉地志云今兖州沂州察州皆古琅琊地又今除州有琅琊山此言琅琊岸盖除州琅琊山也】

吴象之

阳春歌【歌录阳春歌楚曲也卽时十五曲之一又阳春白雪】

帘低晓露湿帘卷莺声急欲起抱箜篌如疑彩澁孤眠愁不转防泪声相及净扫阶上花风来更吹入

张潮【润州阿人】

防阳行【乐府正声清啇曲有防阳阙不阙王诞阙为防阳守夜闻诸女歌謡因为之辞焉又宋刘道彦为雍州有惠政百姓歌之谓之防阳非此地】

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凖昨见防阳客剰说防阳好无尽防汉水岘山垂汉水东流风北吹只言一世长娇宠那悟今朝见别离君渡清渚知人独不语君见木栖林忆君相思深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尚如匣中剑分形防同处是君妇识君情怨君恨君为此行下床一宿不可保况乃万里防阳城防阳传近大堤北君到防阳莫廽惑大堤诸女児怜钱不怜德【岘山汉水匣中剑大堤女俱见前注清渚未详】

江南行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鳯凰山【茨菰书无所载今所在池塘有之叶长上尖小大作人字分四五六月间白花四瓣根下有子如圆眼大可食】

孟云卿【平阳人按杜诗注陶岘阙城子孙也开元间完昆山丰田畴游江湖制三舟一自载二賔客三饮馔与进士孟彦深樊口进士孟云卿布衣焦遂人置仆妾女乐一部奏清商曲游于江湖中时号水仙及按公集有觧闷诗云孟子论文更不疑自注云孟子授校书郎孟云卿是也又有湖城遇孟云卿诗】

古别离【乐录古别离十九曲之一也】

朝日上髙防离人怨秋草但见万里天不见万里道君行本遥远苦乐良难保宿昔梦同衾忧心梦倾倒含酸欲谁诉展转伤懐抱结髪年已迟征行去何早寒暄有时谢顦顇难再好人皆【阙】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六十九·彭定求
  曾原一·唐圭璋
  卷九·唐圭璋
  第九出 悬标·李渔
  ◆文太常矩(子方集)·顾嗣立
  第四折·佚名
  第二折·狄君厚
  卷四·贯休
  卷一百三十·徐世昌
  卷306 ·佚名
  卷四百四十九·曹学佺
  节孝集补钞·吴之振
  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野趣有声画巻上·杨公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修本(仙吕入双调江阳韵)·丁耀亢

    【缑山月】(生冠带上)东武鲁诸邦,政简棠阴广。皇恩频简在,又使丹心壮。我杨椒山因为谏沮马市,谪贬狄道县典史。不料圣恩眷注,起用诸城知县。到官两月,又升南京户部主事。如此之速,正苦瞻天无路。谁料未到南都,又

  • 卷二百十九 列传六·赵尔巽

      ◎诸王五   △太宗诸子   肃武亲王豪格子温良郡王猛峨、猛峨子延信 辅国公叶布舒 承泽裕亲王硕塞庄恪亲王允禄 镇国悫厚公高塞 辅国公品级常舒 辅国公韬塞 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   世祖诸子   裕宪亲王福全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七·杨仲良

      哲宗皇帝   蔡确诗谤   元祐四年二月己巳,正议大夫、知邓州蔡确为观文殿学士,余如故。确落职再及一期,故有是命。确在邓州,尝上章陈乞颍昌府,以便私计。左正言刘安世言:『按:确奸邪阴险,盗据宰席,不能正身率下,宣明教化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五)·陈寅恪

    关于湖上草赠诸文人之诗,虽为酬应之作,不必多论,然有一特点,即牧斋所称河东君半野堂初赠诗“语特庄雅”者是也。(见东山训和集壹第贰诗题。)夫以河东君当日社会之地位,与诸男性文人往来酬赠,若涉猥俗,岂不同于溱洧士

  • 苏曼殊·陶菊隐

    苏曼殊,以诗人致力革命,所著诗文小说脍炙人口。擅语言学,梵文及英、日、德、法诸国文字,无不精谙。母为东瀛产,曼殊髫龄时,就塾扶桑三岛间。钟情一日女,《断鸿零雁记》一书,盖自述也。以身世言,日本为其第二祖国,而生平恶日人如

  • 卷一百六十九·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二学礼【蕙田】案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敎学为先太学之制昉于五帝其名为成均虞曰庠夏曰序殷曰瞽宗周曰辟廱又兼立四代之学是为五学又有门闱之小学以教国子四郊之

  • 春秋集解卷八·苏辙

    宋 苏辙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茅戎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刘康公徼戎将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不听遂伐之败绩于徐吾氏书曰王师败绩于茅

  • 卷第十二·道宣

      辩惑篇第二之八   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并表)   绵州振响寺沙门释明概僧明概言。概闻三皇统天五帝御寓。道含弘而远大。德普覆而平均。敷善教以训民。布慈心而育物。逮乎中古其道弗亏。故汉武钦明见善而弗及。

  • 第六十章 世间与教之爱护行政·佚名

    此大地主之[王]选拔调查皆旧家之人人,应行动之处,备为己警护。(一)于普罗提之都筑高坚固之城壁,设余多之都门,施漆餐工事与彩色。(二)普遍施设幅广[水]深之濠,敌之难落具高之巴坦提罗。(三)谋教确立之[王],受戒其他之仪式[要]比丘等不满定

  • 三〇 三十二相经·佚名

    第一 诵品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外]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以此奉曰:“世尊”,世尊如次言:“诸比丘!于大人有三十二大人相;具足此之大人趣处,决定有二而无其

  • 破镜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又译作:迟来的报复,大西洋案件。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名的电影明星玛丽娜·格雷格购置了圣玛丽米德最好的别墅,并举行盛大的夏日酒会宴请宾客、乡邻。这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打破了圣玛丽米德如水般的沉静,大家纷纷赶去一

  • 六臣注文选·李善

    六十卷。唐李善等撰。李善,江都 (今属江苏)人。曾任崇贤馆学士、兰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故人称为 “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学生多自远方而至,传其业,号 “《文选》学”。

  • 砚谱·佚名

    一卷。作者不详。旧载左圭 《百川学海》中,既无序、跋,也没有所作年月。是书仅三十二条,杂录砚之产地及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郑樵诸人之说。收录既不广博,也有一些错谬疏漏。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中

  • 杀子报·佚名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扉页书影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清廉访案》、《杀子报全传》。六卷二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

  • 瘸李岳诗酒玩江亭·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玩江亭》。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金童玉女思凡,下界为牛璘、赵江梅夫妇。牛璘为赵江梅临江建一亭,名为“玩江亭”。赵江梅生辰时,两人在亭上饮酒作乐。铁拐李奉东华君之命前往点化,劝牛璘随他

  • 史记索隐·司马贞

    三十卷。唐朝司马贞撰。司马贞,字子正,自号小司马,河内(河南沁阳)人。官至散大夫,弘文馆学士。撰《史记索隐》及《补三皇纪》三十卷。生卒年不详,约开元中人。当初与张嘉会共撰索隐。有褚少孙补司马迁书,又有裴骃集解的音义

  • 治禅病秘要法·佚名

    凡二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详述修禅者于阿兰若处修禅时对治身心病魔之方法。共列举十二种:(一)对治于阿兰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

  •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法成

    全一卷。唐代法成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记载于阗国等之佛教历史。即于阗国第七世毗左耶讫多王时代,僧伽婆尔陀那罗汉以预言方式讲述于阗国佛教之兴废,乃至像法灭尽等事。本书仅为藏文原本之部分汉译,乃伯希和于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