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二十九

洪武十三年春正月癸巳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高丽贡不如约以诏问之曰曩元之驭宇运未百年而天命更朕代元为君临御十有三载四夷入贡惟三方如旧独尔东夷固恃沧海内杀其王外构民祸贡不如约必三韩之地有为故若是欤命使往问叛服不常将欲何为

○甲午御史中丞涂节告左丞相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等谋反及前毒杀诚意伯刘基事命廷臣审录  上时自临问之初自杨宪诛惟庸总中书之政以  上信任之重也专肆威福生杀黜陟有不奏而行者内外诸司封事入奏惟庸先取视之有病己者辄匿不闻私擢奏差胡懋为巡检营其家事由是四方奔竞之徒趋其门下及诸武臣谀佞者多附之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魏国公徐达深嫉其奸邪尝从容言于  上惟庸忌之达有阍者福寿惟庸阴诱致为己用冀得其力以图达为福寿所发诚意伯刘基亦尝为  上言惟庸奸恣不可用惟庸知之由是怨恨基及基病诏惟庸视之惟庸挟医往以毒中之基竟死时八年正月也  上以基病久不疑基死惟庸益无所惮与李善长等相结以兄女妻善长从子佑贪贿弄权无所畏忌一日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高数尺谀者争言为丞相瑞应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于是惟庸益自负有邪谋矣当是时吉安侯陆仲亨自狭西归擅乘驿传  上怒责之曰中原兵燹之余民始复业籍户买马艰苦甚矣使皆效尔所为民虽尽鬻子女买马走递不能给也责捕盗于代县平凉侯费聚尝命至苏州抚绥军民聚不任事唯嗜酒色召还责往西北招降达达无功  上亦责之二人惧惟庸阴以权利胁诱之二人素戆勇又见惟庸当朝用事强盛因与往来久之益密尝过惟庸家饮酒酒酣屏去左右因言吾等所为多不法一旦事觉如何二人惶惧计无所出惟庸乃告以己意且令其在外收辑军马以俟二人从之又与陈宁坐省中阅天下军马籍令都督毛骧取卫士刘遇宝及亡命魏文进等为心膂曰吾有用尔也太仆寺丞李存义者善长之弟惟庸之壻父也以亲故往来惟庸家惟庸令存义阴说善长同起善长惊悸曰尔言何为者若尔九族皆灭存义惧而去往告惟庸惟庸知善长素贪可以利动后十余日又令存义以告善长且言事若成当以淮西地封公为王善长虽有才能然本文吏计深巧虽佯惊不许然心颇以为然又见以淮西之地王己终不失富贵且欲居中观望为子孙后计乃叹息起曰吾老矣由尔等所为存义还告惟庸喜因过善长善长延入惟庸西面坐善长东面坐屏左右款语良久人不得闻但遥见颔首而已惟庸欣然就辞出使指挥林贤下海招倭军约期来会又遣元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请兵为外应事皆未发会惟庸子乘马驰骤于市马奔入挽辂中伤死焉惟庸即杀是挽辂者  上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  上不许惟庸惧乃与善长及涂节陈宁等谋起事便遣人阴告四方及武臣之从己者  上日朝觉惟庸等举措有异怪之涂节恐事觉乃上变告时商暠谪降为中书省吏亦以惟庸阴事来告  上曰朕不负惟庸辈何得至是命群臣更讯惟庸辞穷不能隐遂吐实

○戊戌群臣奏胡惟庸等罪状请诛之于是赐惟庸陈宁死又言涂节本为惟庸谋主见事不成始上变告不诛无以戒人臣之奸宄者乃并诛节余党皆连坐惟庸定远人岁乙未事  上为元帅府奏差转宣使丁酉授宁国县主簿升知县甲辰迁吉安府通判丙午擢湖广按察佥事吴元年入为太常少卿寻升为卿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政四年升右丞六年拜右丞相陈宁茶陵人初名亮通经有治才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金陵馆于军帅家  上入金陵命诸将各言事军帅武人不能言令宁代为书陈之  上览之甚喜召见擢江南行省掾史己亥升广德知府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改提刑按察司佥事甲辰升浙东按察使己巳擢中书参议丙午以事降太仓市舶令洪武元年入为司农卿寻迁兵部尚书二年出为松江知府寻升中书参政三年赐名宁坐事知苏州府尝督粮欲事速集令左右烧铁烙人肌肤人甚苦之呼为陈烙铁改浙江参政未行惟庸荐为御史大夫益尚严酷  上尝切责之宁不改其子孟麟亦数以谏宁怒杖之数百至死  上深恶其不情尝曰宁于其子如此奚有于君父耶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群臣又请诛善长陆仲亨等  上曰朕初起兵时善长来谒军门曰有天有日矣是时朕年二十七善长年四十一所言多合吾意遂命掌薄书赞计画功成爵以上公以女与其子陆仲亨年十七父母兄弟俱忘恐为乱兵所掠持一升麦藏于草间朕见之呼曰来遂从朕长育成就以功封侯此皆吾初起时腹心股肱吾不忍罪之其勿问封绩河南人故元臣来归命之官不受遣还乡又不去谪戍于边故惟庸等遗书遣之

○己亥胡惟庸等既伏诛  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譬堤防之将决烈火之将然有滔天燎原之势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更置五军都督府以分领军卫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卿等以为何如监察御史许士廉等对曰历朝制度皆取时宜况创制立法天子之事既出  圣裁实为典要但虑  陛下日应万机劳神太过臣愚以为宜设三公府以勋旧大臣为太师太傅太保总率百僚庶务其大政如封建发兵铨选制礼作乐之类则奏请裁决其余常事循制奉行庶几臣下绝奸权之患  主上无烦剧之劳  上然之

○庚子召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偰斯为吏部尚书河南按察使郑九成为礼部尚书前北平按察副使刘崧为礼部侍郎以应天府尹徐铎为户部尚书俱赐以诰偰斯诰曰朕惟国家之用人也去取虽在于人主铨选必由于吏部得人则拔擢才良甄别流品清浊臧否不致混淆而庶职理矣尔斯事朕有年奉职惟谨察其设施诚为允当其以尔为吏部尚书尔其懋哉九成诰曰礼之为用大矣施之郊庙朝廷所以治神人和上下然自三代汉唐以迄于今其仪物度数亦繁矣哉朕有天下命议礼之臣斟酌损益已有定制惟在得人遵守而施行之惟尔九成谙达典故进退详审其以尔为礼部尚书尔惟敬哉徐铎诰曰国家以户口土田赋役税粮之事与夫仓廪府库会计出入之方一归户部古之制也非才识周遍练达时务者安能居此任乎尔铎在职公勤处事通敏今以尔为户部尚书尔尚明生财之道务培邦本使食货充而国用足以副朕节用爱人之意崧之诰曰国家以礼导民将使天下之人皆由之其品节之分制度之详亦既考定而颁行之矣非得明达朝章者典掌而遵守焉岂足以仪表中外乎尔崧学通古今举止详雅故命尔为礼部侍郎尔其敬以持身恭以将事俾朝廷之礼粲然有伦则海内向风而有化民成俗之效矣往居乃职尔惟懋哉

○罢山西大同府兵马指挥司

○命工部遣官督太仓镇海苏州三卫官军造海船一百六十六艘以备海运

○癸卯大祀天地于南郊

○罢中书省升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布告天下诏曰朕膺天命君主华夷当即位之初会集群臣讲求官制远稽汉唐略加损益亦参以宋朝之典所以内置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六部外列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都转运盐使司提刑按察司及府州县纲维庶务以安兆民朕尝发号施令责任中书使刑赏务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酣歌肆乐各不率职坐视废兴以致胡惟庸私构群小夤缘为奸或枉法以惠罪或挠政以诬贤因是发露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使知更官之制行移各有所归庶不紊烦于戏周职六卿康庶民于宇内汉命萧曹肇四百年之洪业今命五府六部详审其事务称厥职故兹诏谕其左军都督府统属在京骁骑左水军左留守左龙虎英武五卫在外山东辽东浙江广东四都司并所辖卫所右军都督府统属在京虎贲右水军右留守右武德广武五卫在外狭西四川江西三都司并所辖卫所中军都督府统属在京神策广洋留守中应天和阳五卫在外苏州太仓镇海扬州高邮大河淮安沂州凤阳左凤阳右凤阳中皇陵长淮怀远留守中留守左徐州十七卫滁州徽州六安庐州镇江安丰信阳宿州洪塘九千户所及河南都司所辖卫所前军都督府统属在京天策豹韬龙骧飞雄龙江五卫在外湖广福建广西三都司及福建行都司并所辖卫所后军都督府统属在京鹰扬江阴兴武横海蒙古左蒙古右六卫在外北平山西二都司及山西行都司并所辖卫所

○甲辰定六部御史台等官品秩六部尚书正二品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御史台左右中丞正二品左右侍御史正四品在外承宣布政使正三品左右参政从三品提刑按察使正四品副使从四品佥事正五品都转运盐使正四品副使从四品

○定五军都督府为正二品在内亲军指挥司在外各卫指挥司并护卫指挥司皆为从三品都指挥使司正三品以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十卫职掌守卫宫禁凡有支请径行六部不隶五军

○以武官子弟常安等百三十人为参侍舍人安振武卫指挥同知常荣之子荣开平忠武王遇春之再从弟也

○乙巳  上御奉天门选官命吏部以北平山西狭西河南四川之人于浙江江西湖广直隶有司用之浙江江西湖广直隶之人于北平山东山西狭西河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有司用之广西广东福建之人亦于山东山西狭西河南四川有司用之考核不称职及为事解降者不分南北悉于广东广西福建汀漳江西龙南安远湖广郴州之地迁用以示劝惩  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居至尊之位操可致之权赏罚予夺得以自专朕则不然凡出一言行一事兢兢业业惟恐上违天命下拂人情况赏罚予夺国之大柄一有爱憎忿戾于其间则非大公至正之道是以此心斯须不敢忽也侍臣对曰  陛下持心若此太平长久之道也

○置邳州卫指挥使司

○丙午更立五军都督府秩正一品

○革湖州守御千户所

○丁未罢铁甲弓箭毛皮织染神帛等局

○罢军需库置军器局专典应用军器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

○罢龙江分司置龙江提举司

○戊申改鸡笼山为鸡鸣山

○己酉遣使给河南征西将士万九千六百余人绮帛绵钞有差

○庚戌定王府左右相为从二品左右傅为正三品

○遣使核天下仓库畜积多寡之数

○辛亥以府军前卫指挥佥事马龙为广武卫指挥佥事虎贲左卫指挥使王虎为留守右卫指挥使

○壬子享太庙

○遣官祭功臣于鸡鸣山庙以济宁侯顾时以下二百八十人附祭

○癸丑罢礼部备用库书画库凤阳行工部营造提举分司储用库盐运司纲官押运

○丁巳迁御史大夫安然为左御史中丞

○戊午故元平章薛帖木儿来降贡马赐绮帛钞有差

○己未罢山西河南北平凤阳等城兵马司

○庚申湖广布政使司言商人纳粟靖州崇山二卫中盐者每米二石给淮盐一引米贵盐轻而商人稀少宜减价以便之乃命减旧则四之一

○辛酉吏部言天下税课司局岁收课额米不及五百石者凡三百六十有四宜罢之从府州县征其课为便从之

○以大都督府掌判官洪彝为吏部尚书

○是月赐兴武卫征讨还卫将校十三人绮帛七十八匹

○赐河南等卫征讨还卫将校士卒二万九千二百余人钞二万八千九百余锭

○赐儒士监生孝廉人材初入仕者衣人三袭钞各有差

○广东右卫百户翁显讨山寇房文广战于矮岭死之显建昌之新城人自少有胆略喜读兵书徐寿辉僣号攻陷江右显告其父吉甫曰贼势日张郡邑将不免祸若能预集义兵保障乡闾可以全宗族吉甫然之显乃召募乡兵屡与贼战败走之及陈友谅杀寿辉于太平而自立以王溥为宣慰元帅进攻建昌显遂归之溥以显为万户王师取江右显从溥俱来降授百户守漳州洪武二年调广东右卫至是文广为乱显以前锋力战而死诏赠昭勇将军都指挥佥事以其子仪袭职为湖广都指挥佥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顾荣 纪瞻 贺循 杨方 薛兼·房玄龄
  列传第九十四·刘昫
  卷九十七·志第七十三·艺文二·张廷玉
  卷一·佚名
  卷第二百七十一·胡三省
  鸿猷录卷十二·高岱
  卷三十九·佚名
  谢灵运传·沈约
  孔琳之传·李延寿
  盛寅传·张廷玉
  袁继咸传·张廷玉
  卷八十八·佚名
  卷二百四·佚名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吕思勉
  卷19·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九目录名胜类题潇湘八景【元戴良】题仲经家江贯道潇湘八景图【元程钜夫】题陈氏潇湘八景图【元陈旅】潇湘八景画【明宣宗】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

  • 司空曙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明,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人,进士。曾随韦皋在剑南节度使幕中任职,历任洛阳主簿、水部郎中、虞部郎中等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写身世羁旅之思、悲欢离合之叹、常寄兴山水,内容较单调

  • 列传第二十三 韦孝宽 韦敻 梁士彦·令狐德棻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为三辅着姓。祖直善,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旭,武威郡守。建义初,为大行台右丞,加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拜右将军、南(幽)〔豳 〕州刺史。时氐贼数为抄窃,旭随机招抚,并即归附

  • 卷三十九 志十四·赵尔巽

      ◎天文十四   △客星流陨云气   客星太祖丁未年九月丙申,彗星见东方。   天命三年十月丙寅,彗星见东方,尾长五丈,每夜渐移向北斗,十九日而没。   顺治九年十一月庚寅,异星苍白气见于参,西北行入毕。   康熙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二十九年九月乙未朔大学士沈一贯上疏恭谢册立 圣谕因言日今圣节已过宫闱多暇寒温甚适嘉会惟时跂立下风翘傒吉旦伏冀早发以慰群瞻其言殊切至云○南京兵部尚书邢玠请在籍养母奉旨卿外国归来便道省母准展限三月住赞

  • 三一六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陈建金堡遗书板片折·佚名

    三一六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陈建金堡遗书板片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学士仍管两广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广东巡抚臣德保跪奏,为查明具奏事。窃臣等钦奉谕旨,勅查陈建所著《明通纪》一书及金堡书籍、墨刻

  •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八·阿桂

    甲寅上谕内阁曰甘肃揑灾冐赈侵蚀监粮一案昨据大学士公阿桂等审明各州县供认入已賍数自九万至数千余两不等照侵盗钱粮一千两以上例分别定拟斩决监杖流一折当经降防令军机大臣会同行在大学士九卿核议并交留京办事王大

  • 食货六·徐松

    限田杂录【宋会要】高宗绍兴元年十二月十四日,权户部侍郎柳约言:「授田有限,着于令甲,比来有司漫不功省,占仕籍者统名官户,凡有科敷,例各减免,悉与编户不同。由是权幸相高,广占陇亩,无复旧制。愿推明祖宗限田之制,咤时救弊,重行裁

  • 130.说实话的高允·林汉达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

  • 卷一百七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一巡狩蕙田案巡狩之制见于经者多矣防以史记五帝本纪及竹书纪年皇甫谧帝王世纪罗泌路史金履祥通鉴前编诸书则自黄帝颛顼已有巡

  • 制分第二十九·管仲

    凡兵之所以先争,圣人贤士,不为爱尊爵;道术知能,不为爱官职;巧伎勇力,不为爱重禄;聪耳明目,不为爱金财。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后胜也,其前政多善矣。故小征,千里遍知

  • 卷四·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四宋 吕祖谦 撰楚侵随【桓六年楚武王侵随使防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鬭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恊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

  • 觉魔品第四十七·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叹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六波罗蜜者,摄取佛国教化众生其德乃尔。是善男子善女人云何而趣断绝留难。佛告须菩提言:辩不即者当知魔事。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辩不即发知是魔事。佛言:菩

  • 卷第三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七之四已辩第三向果差别。次应建立第四向果。颂曰。上界修惑中  断初定一品至有顶八品  皆阿罗汉向第九无间道  名金刚喻定尽得俱尽智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五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五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三法品第四之三 三受者。一乐受。二苦受。三不苦不乐受。乐受云何。答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受。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时。顺

  • 卷第五·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五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佛成道上堂。初七初八。谁无分别。人情道情。世法佛法。南北东西恣行脚。大雪满长安。填沟塞壑。释迦老子睹明星悟道。人人尽知。且道文殊堂

  • 关窍要旨·佚名

    曰 " 如是 " ,盖谓所授功诀也。曰 " 我 " ,无名氏之自谓。其曰 " 闻 " 者,盖明得自口授也。授道而隐姓氏,品高而志谦也。得取寂体而精味之,仙道人道,剖示昭然。

  •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佚名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又名《玄都交带文》。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洞真太微黄书》八卷之第八篇,后分出单为一卷。《三洞奉道科戒范》着录「上清太微黄书八箓真文」,即此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