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铁围山丛谈六卷,有宋蔡絛氏撰。上自乾德,下及建炎,中间二百年轶事,无不详志备载,亹亹动听。至於北伐之繇,靖康之祸,则诿咎於王黼诸人,且曰:「是实戎首,吾父不与也。」呜呼,酿靖康之祸者,非伊父而谁哉!谨按,崇宁初,蔡京与修哲宗实录,至比王安石於圣人,故其始终祖述者,王氏父子遗志也。愚尝谓宋朝朝局,譬如养大疽於头目之上,种其毒者为王安石,溃其毒者为王黼诸人,中间养成祸乱至於不可救者,则为蔡氏父子。而犹曰无罪乎哉?丙申秋杪偶阅丛谈,因书其误国之繇,令後之学者有所考云。丙申立冬前一日题於疁城学,宽山识。

旧藏蔡絛丛谈,得於璜川吴氏者,误书棘目,几不容读。此则读书敏求记所谓雁里草堂旧写本也,楮墨虽古,脱缪略同。再假涉园藏本,互相雠比,又以他书寻绎之,稍有条理矣。案絛为蔡京季子,京最锺爱,助父作奸,罪与攸等。逮投窜南荒,不知自诵,犹复文奸怙恶,肆其论说,冀求白於当世,亦已愚已。更于其父一切滥恩固宠之事,幸清议之偶逃,为士论所不齿者,犹津津而乐道之,是非羞恶之心澌灭殆尽。梁溪费衮斥为无忌惮之小人,宜矣。顾其纪述建隆、乾德以来轶事,历历在目。嗜古之士,或於稽典故,资博识,助谈谐,时有取焉。刻梓以传,是亦圣人不以人废言之旨欤?卢学士抱经堂本有宽山一跋,其指陈靖康祸乱之繇,颇得要领。养癰贻患,絛虽百喙,何所置辨哉!因竝录而存之。

乾隆四十六年,岁在辛丑,十二月朔,歙西鲍廷博识。

费衮梁溪漫志卷九

蔡絛奸人,助其父为恶者也。特以在兄弟间粗亲翰墨,且尝上书论谏,故在当时稍窃名,著书甚多。大抵以奸言文其父子之过,此固不足怪。至丛淡所载,其家佞幸滥赏、可丑可羞之事,反皆大书特书以为荣。此乃窜南荒时所作,至是犹不悟,真小人而无忌惮者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一子部小说家类

铁围山丛淡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蔡絛撰。絛字约之,自号百纳居士,兴化仙游人,蔡京之季子也。官至徽猷阁待制。京败,流白州以死。宋史附载京传末,称宣和六年京再起领三省,目昏眊不能视事,悉决於絛。凡京所判,皆絛为之,且代京入奏。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宰臣白时中、李邦彦惟奉行文书。其罪盖与京等。曾敏行独醒杂志则载絛作西清诗话,多称引苏、黄诸人,竟以崇尚元祐之学,为言者论列。盖虽盗权怙势,而知博风雅之名者。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西清诗话乃絛使其客为之。殆以蔡攸领袖书局,懵不知学,为物论所不归,故疑絛所著作亦出假手。然此书作於窜逐之後,党与解散,谁与捉刀,而叙述旧闻,具有文采,则谓之骄恣纨绔则可,不能谓之不知书也。书中称高宗为今上。谢石相字一条,称中原倾覆後二十一年,为绍兴十七年。徽宗买茴香一条,称中兴岁戊辰,为绍兴十八年。又赵鼎亦卒於绍兴十七年,而此书记鼎卒後王趯坐调护鼎被劾罢官,过白州见絛之事。是南渡後二十余年尚谪居无恙,亦可云倖逃显戮矣。絛所作北征纪实二卷,述伐燕之事,陈振孙谓其归罪童贯、蔡攸,为蔡京文饰。此书所叙京事,亦往往如是。如史称京患言者议己,作御笔密进,乞徽宗亲书以降。絛则称政和三四年上自揽权纲,政归九重,皆以御笔从事。史称京由童贯以进,又称宦官宫妾合词誉京。絛则称京力遏宦官,遏之不得,更反折角。史称范祖禹、刘安世皆因京远窜。絛则谓京欲援复安世及陈瓘而不能,己则与祖禹子温最相契。其巧为弥缝,大抵类此。惟於其兄攸无恕词。盖以攸尝劾絛,又请京杀絛故也。至於元祐党籍,不置一语。词气之间,颇与其父异趣。於三苏尤极意推崇,而丁仙现一条,乃深诋王安石新法。则仍其西清诗话之旨也。他如述九玺之源流、元圭之形制、九鼎之铸造、三馆之建置、大晟乐之官律,及徽宗五改年号之义,公主初改帝嬴、後改帝姬之故,宣和书谱、画谱、博古图之缘起,记所目覩,皆较他书为详核。以及辨禁中无六更之例、宫花有三等之别、俗谚「包弹」之始、粤人鸡卜之法、诸葛氏笔、张滋墨、米芾研山、大观端研、玻璃母、龙涎香、蔷薇水、沈水香、合浦珠、镇库带、藕丝镫、百衲琴、建溪茶、姚黄花诸条,皆足以资考证,广异闻。又如陈师道後山诗话称苏轼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诸家引为故实,而不知雷为何人。观此书,乃知为雷中庆,宣和中以善舞隶教坊。三经新义宋人皆称王安石。观此书,乃知惟周礼为安石亲笔,诗书二经实出王雱。又徽宗绘事,世称绝艺。观此书,乃知皆画院供奉代为染写,非真自作,尤历来赏鉴家所未言。其人虽不足道,以其书论之,亦说部中之佳本矣。文献通考作五卷。此本实六卷,或通考为传写之误欤。

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六四

铁围山丛谈六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床蔡絛撰。--絛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仙游人,蔡京之季子也。官至徽猷阁待制。京败,流白州以死。--四库全书著录,书录解题、通考及焦氏经籍志俱作五卷,惟钱氏读书敏求记三所载系明嘉靖庚戌雁里草堂旧写本,其卷数与是本合。盖是本即钱氏所藏本校刊也。旧皆作五卷者,殆传写之误欤。是书乃其谪郁林博白时所作,故以其地之山名书。其书上自乾德,下及建炎,中间二百年轶事,无不详志备载,亹亹动听,然多为其父文过饰非,与所作北征纪实归罪於童贯、蔡攸者,同一用意。攸即其长兄,於此编亦不少宽假,盖有宿怨未消,借记述以报之耳。其人实不足道,而其书尚有足取者,以其久直中禁,所记徽宗时一切制作始末,究典传闻者不同,故多足以资考证焉。此本鲍渌饮以钱氏旧本开雕,而以璜川吴氏、涉园张氏钞本参校,并为之跋。又从卢氏抱经堂本附录宽山不著名氏一跋於後。说郛、说海、历代小史均节录一卷云。

余嘉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

铁围山丛谈六卷。--宋蔡絛。--曾敏行独醒杂志载絛作西清诗话,多称引苏、黄诸人,竟以崇尚元祐之学,为言者论列。盖虽盗权怙势,而知博风雅之名者。

嘉锡案:宋会要第一百册职官六十九。云:「九月十三日,重和五年。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蔡絛勒停,以言者论其撰西清诗话多用苏轼、黄庭坚之说故也。」可与独醒杂志互证。又云:「四月六日,宣和六年。提举上清宝录宫兼侍读蔡絛罢侍读,提举亳州明道宫,以其僻学邪见,除迩英非所宜也。继又诏絛出身敕可拘收毁抹。」所谓僻学邪见,盖即指其崇尚元祐之学也。

徽宗绘事,世称绝艺,观此书,乃知皆画院供奉代为染写,非真自作,尤历来赏鉴家所未言。

案铁围山丛谈卷一云:「祐陵在藩时,初与王晋卿詵、宗室大年令穰往来,而大年又善黄庭坚,故祐陵作庭坚书体,後自成一法。时亦就端邸内知客吴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画学崔白,书学薜稷,而青出於蓝者也。後人不知,往往谓祐陵画本崔白,书学薜稷,凡斯失其源派矣。」又卷六云:「太上皇在位时属升平,手艺人之有称者,棊则刘仲甫,琴则僧梵如,教坊琵琶则有刘继安,舞有雷中庆,笛有孟水清,此数人者,视前代之伎,一皆过之。独丹青以上皇自擅其神逸,故凡名手,多入内供奉,代御染写,是以无闻焉耳。」全书自此二条之外,无复言及徽宗绘事者。提要所称,盖即指卷六此条。然絛既谓徽宗自擅丹青神逸,则非不能渲染,全恃捉刀者,观其卷一一条,知徽宗尝学画於吴元瑜,元瑜画学崔白,徽宗画亦似崔白。然则絛虽言画院供奉常代徽宗染写,实未尝言徽宗绝不自作也。提要误会絛意,遂谓徽宗之画皆非自作,一若徽宗於绘事全无所解者。以此惎赠鉴家,恐赏鉴家不乐闻也。考岳珂桯史卷四云:「康与之在高皇朝,以诗章应制,与左璫狎。适睿思殿有徽祖御画扇,绘事特为卓绝。上时持玩流涕,以起羹墙之悲。璫偶下直,窃携至家,而康适来,辄沘笔书一绝於上曰:『玉辇宸游事已空,尚余奎藻绘春风。年年花鸟无穷恨,都在苍梧夕照中。』璫出见之,大恐,明日伺间叩头请死。上大怒,亟取视之,天威顿霁,但一恸而已。余尝见王卢溪作宣和殿双补图诗曰:『玉琐宫扉三十六,谁识连昌满宫竹。内苑寒梅欲放春,龙池水暖鸳鸯浴。宣和殿後新雨晴,两鹊蜚来相对鸣。人间画工貌不成,君王笔下春风生。长安老人眼曾见,万岁山头翠华转。恨臣不及宣政初,痛哭天涯观画图。』」此皆以当时之人,咏当时之事,都言徽宗御笔渲染。使其纯出自画院供奉之手,高宗何必置之案头,至于把玩流涕,且亦恶肯认他人笔迹为先皇手泽乎?或者以为小说叙事,诗人咏物,皆不可尽据。则更考之建炎以来系年耍录卷一百云:「李纲献太上皇帝所赐画二轴,诏还以赐纲。先是纲以二帝所赐御笔刻石,送右仆射张浚。上闻之,欲见上皇真迹,纲因以赐物上。」使徽宗竟不能画,皆由画院代笔,则其画本非真迹,高宗何以必欲见之乎?提要之说不足信,明矣。礼亲王昭槤啸亭杂录卷八云:「五国城在今伯都讷地方,乾隆中,副都统绰克托筑城,掘得宋徽宗所画鹰轴,用紫檀匣盛,瘗千余年,墨迹如新。」此必徽宗在中国所画,携以自随者。画院代笔,恐不若是之珍重也。元汤垕画鉴云:「徽宗性嗜图画,作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间有如神品者。历代帝王能画者,至徽宗可谓尽意。当时承平之盛,四方贡献珍禽异石奇花佳果无虚日。徽宗乃作册图写,每一枝二叶,十五版作一册,名曰宣和睿览集,累至数百及千余册。予度其万几之余,安得工致至於此。要是当时画院诸人仿效其作,特题之耳。然徽宗亲作者,予自望而识之。」是则徽宗之画,有画院仿效者,有亲作者,与蔡絛之言合。赏鉴家当以此为定论。又案提要此篇考证颇详,而於其书命名之义,未尝论及。近人文廷式纯常子枝谈卷三十三云:「铁围山,佛家多言之,然皆与丛谈之义不相关涉。後阅永乐大典卷二千三百四十引元一统志云:铁围山在兴业县南五里,旧经云有四门。东门砌石路通人行。中有磻石,上有二牛迹,深三尺,长二尺。其中岩窦深邃,泉流不涸。南门山半有土基一,阔四五丈,俗传古之敌楼。西北二门多石山,少林木,阴闇如夜,不通人行,猿猱麋鹿来往其间。据经所载,即古之铁城。蔡絛以坐父京累,贬白州,尝游息於此,作铁围山丛谈。然後知絛之书名盖出於此。」是亦读此书所当知者,故具录之。

  (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三·李延寿
  卷二百十三 表五十三·赵尔巽
  卷一百九十九·毕沅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四·佚名
  一一三六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及挖出字迹数目折·佚名
  通鉴纪亊本末卷三十三上·袁枢
  卷八十八·班固
  ·与台湾道府论杀贼书·丁曰健
  卷二百六十四·杨士奇
  旅大租地条约·佚名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
  卷一百八·宋敏求
  卷五十五·佚名
  卷二十二、诸儒出处学问之概·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24、挞厨·蒲松龄

    丑扮厨子上云一身好似油褡,逐日家冒火冲烟。六月暑伏热难堪,汗珠淌到脚面。俺只是混条马条,一褡儿且去清闲。好歹抓打上两三盘,那管他揎与不揎。自家姓吴名恒,号是良心,高宅厨于是也。哈哈!俺在高宅吃着他两个觅汗的工粮,其

  • 国朝名臣事略卷之三·苏天爵

    太师广平贞宪王(吕禄那演) 太师淇阳忠武王(月赤察儿) 枢密句容武毅王(土土哈) ○太师广平贞宪王(吕禄那演) 太师广平贞宪王 卷三之一 王名玉昔,阿尔剌氏,赐号月吕禄那演。初袭父职为右万户。至元十二年,拜御史大夫。二十四年,将兵

  • 卷八工政·郑观应

    技艺今夫远取诸物以制器,尚象古圣王之所由利用而厚民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劝工之典,并列九经,乃后世概以工匠轻之,以舆隶概之,以片长薄技鄙数之。若辈亦自等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无惑乎?器用朽窳,物业

  • 卷之五百七十一·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月。壬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申皆如之。起居注○出使英国大臣汪大燮奏。要政待兴。库储支绌。因时制宜。行用金币。实有利无弊。下度支部议。

  • 卷之五十一·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五月。乙卯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申。皆如之。内起居注  ○引见前翰林院编修陆懋宗得旨。着以检讨用。现月档  ○山西巡抚

  • 四一五 谕曹锡宝着在四库全书馆行走·佚名

    四一五 谕曹锡宝着在四库全书馆行走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八日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奉旨:曹锡宝着在四库全书馆行走。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杜慧度传·沈约

    杜慧度,交阝止朱..人。祖籍京兆。他曾祖父杜元,当宁浦太守,于是迁居交阝止。他父亲杜瑗字道言。在州府做官做到日南、九德、交阝止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敢健壮有权力,威风盖过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遁之要到,便分派

  • 附卷之一·佚名

    尚寧王十二年,日本喜安入道効力于國。喜安入道【名乘蕃元】,扶桑國泉州界之人。孩提之時,父道逢卜卦者,占以孩児。占曰:「本國不甚利,及為成長,必徃南國,則富貴甚極,一生榮事。」喜安年三十五歲,果到球国,効力于朝廷。【喜安生資

  • 春秋辨义卷十二·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僖公四己丑○襄王二十年二十有八年○晋文四齐昭公潘元年卫成三蔡庄十四郑文四十一曹共二十一陈穆十六卒杞桓五宋成五秦穆二十八楚成四十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左传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

  • 卷七·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七宋 夏僎 撰淮海惟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篠簜既敷厥草惟天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篠簜齿革羽毛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贡沿于江

  • 卷二·王引之

    爰《爾雅》曰:「爰,於也。」又曰:「爰,於也。」「於」與「於」同義。《書·盤庚》曰:「綏爰有眾。」是也。《詩·擊鼓》曰:「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亦「爰」也,互文耳。《爾雅》曰:「爰,曰也。」「曰」與

  •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此颂是龙树菩萨以诗代书。寄与南印度亲友乘土国王一首。此书已先译神州处藏人多不见。遂令妙语不得详知。为此更定本文。冀使流通罔滞。沙门义净创至东印度耽摩立底国译。  有情无知

  • 增集续传灯录序·南石文琇

    余於少壮时,尝阅秀紫芝《人天宝鉴》,其序有云“先德有善,不能昭昭於世者,后学之过也”。及观《五灯会元》,若妙峰、北磵、松源、破庵诸老宿,皆未登此书,乃有撰述之志。於是凡见禅宗典籍及塔铭行状,自宋季及元以来,诸

  • 卷第十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一侍者深知编偈阅法华经作偈七首赠 法师眉光普现尘沙界今古全彰顷刻时权挂垢衣来作佛却披珍御复名谁三车出宅群儿喜一色机忘我独知法法从来皆实相何劳更举轹中泥

  • 培根随笔·培根

    《培根随笔》是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随笔集。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其中的《论读书》 《论真理》《论嫉妒》

  • 迈向基地·阿西莫夫

    《迈向基地》(Forward the Foundation),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93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基地系列”的第七部作品,归于“基地前传”,阿西莫夫继续以“心理史学宗师”兼“基地之父”哈里·谢顿为主角的长篇小

  • 四六话·王铚

    宋代文章理论著作。全名为《王公四六话》。2卷。王銍著。“四六”即骈体文,本书是一部骈体四六文的专著,论述了四六文的发展、特点,并就宋人的四六文作了专门的评述。王銍在本书序言中对四六文的渊源流变作了概括介绍。

  • 审斋词·王千秋

    词别集。南宋王千秋撰。一卷。千秋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曾自制启联云“长年忧患,一身蓬转于四方”,可略知身世不幸。此集前有梁文恭《读审斋先生乐府》一首,谓“审斋先生世稀有,曾是金陵一耆旧。”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