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此颂是龙树菩萨以诗代书。寄与南印度亲友乘土国王一首。此书已先译神州处藏人多不见。遂令妙语不得详知。为此更定本文。冀使流通罔滞。沙门义净创至东印度耽摩立底国译。

  有情无知覆心故  由此兴悲为开解

  大德龙树为国王  寄书与彼令修学

 

  此一行颂乃是后人所述标书本意也。

  具德我演如如教  为生福爱而兴述

  真善宜应可审听  此颂名为圣只底

  随何木等雕佛像  诸有智者咸供养

  纵使我诗非巧妙  依正法说勿当轻

  王虽先解如如教  更闻佛语增胜解

  犹如粉壁月光辉  岂不鲜明益姝妙

  佛法并僧众  施戒及与天

  一一功德聚  佛说应常念

  十善诸业道  身语意常亲

  远离于诸酒  亦行清净命

  知财体非固  如法施苾刍

  贫贱及再生  来世为亲友

  众德依戒住  如地长一切

  勿冗瘦杂悕  佛说应常习

  施戒忍勇定  惠不可称量

  此能到应修  渡有海成佛

  若孝养父母  其家有梵王

  现招善名称  来世生天堂

  杀盗淫妄说  耽食爱高床

  断诸酒歌舞  华彩及涂香

  若女男能成  此八支圣戒

  欲界六天上  长净善当生

  悭谄诳贪怠  慢淫嗔氏族

  多闻年少娇  并视如怨贼

  说无生由勤  有死因放逸

  勤能长善法  尔可修谨慎

  先时离放逸  后若改勤修

  犹如云翳除  良宵睹明月

  孙陀罗难陀  央具理摩罗

  达舍绮莫迦  翻恶皆成善

  勇进无同忍  勿使忿势行

  终得不还位  佛证可除嗔

  他人打骂我  欺陵夺我财

  怀恨招怨诤  舍恨眠安乐

  如于水土石  人心尽彼同

  起烦恼前胜  爱法者如后

  佛说三种语  人美实虚言

  犹如蜜花粪  弃后可行前

  今明后亦明  今闇后还闇

  或今明后闇  或今闇后明

  如是四种人  王当依第一

  自有生如熟  亦有熟如生

  亦有熟如熟  或复生如生

  庵没罗果中  有如是差别

  人亦同彼四  难识王应知

  勿睹他妻室  设观如母女

  姊妹想随年  起贪思不净

  如闻子藏命  防持躁动心

  兽药刀怨火  无令欲乐侵

  由欲作无利  譬如兼博果

  佛说彼应除  生死牢枷锁

  谲诳常摇境  能降斯六识

  执仗扫众怨  许初为勇极

  臭气九门众秽室  行躯难满薄皮缠

  请看少女除庄彩  折别形骸恶叵言

  癞虫穿已痛  求安就火边

  止息无由免  耽欲亦同然

  为知真胜理  作意观众事

  唯斯德应习  无余法可亲

  若人具族望  貌美复多闻

  无智破尸罗  是人何足责

  若人无族望  貌丑寡知闻

  有智护尸罗  人皆应供养

  利无利苦乐  称无称毁讥

  了俗世八法  齐心离斯境

  再生天乞士  父母妻子人

  勿由斯造罪  狱果他不分

  若行诸罪业  非如刀斩伤

  待至临终际  恶业果全彰

  信戒施净闻  惭愧及正慧

  七财牟尼说  共有物诚虚

  博弈乐观諠杂境  懒惰恶友敦亲志

  饮酒非时行六过  此劫芳名尔应弃

  求财少欲最  人天师盛陈

  若能修少欲  虽贫是富人

  若人广求诸事者  还被尔许苦来加

  智者若不修少欲  受恼还如众首蛇

  禀性抱怨如杀者  欺轻夫主如男偶

  纵使片物必行偷  宜可弃兹三贼妇

  顺若姊妹慈如母  随从若婢伴犹亲

  如兹四妇宜应供  应知此室号天人

  受餐如服药  知量去贪嗔

  不为肥憍傲  但欲住持身

  勤躯度永日  于初后夜中

  眠梦犹存念  勿使命虚终

  慈悲喜正舍  修习可常研

  上流虽未入  能生梵世天

  舍杂欲苦寻喜乐  随业当生四地中

  大梵光音及遍净  广果天生与彼同

  若恒修对治  德胜愍众生

  此五行为善  不行为大恶

  雨盐醎少水  岂若泻江池

  纵令微罪业  善大殄应知

  嗔掉举恶作  惛睡欲贪疑

  如斯五盖贼  常偷诸善利

  有五最胜法  信勇念定慧

  于此应勤习  能招根力顶

  病苦死爱别  斯皆自业为

  未度可勤修  对品亡娇恣

  若悕天解脱  尔当修正见

  设使人行善  邪见招恶果

  无乐常无我  不净审知人

  妄念四倒见  难苦在兹身

  说色不是我  我非有于色

  色我非更在  知余四蕴空

  不从时节生  非自然本性

  非无因自在  从愚业爱生

  戒禁见身见  及毗织吉蹉

  应知三种结  能缚木叉门

  解脱终依己  不由他伴成

  勤修闻戒定  四真谛便生

  增上戒心慧  兹学可常修

  百五十余戒  咸归此三摄

  于身住身念  兹路善修常

  如其亏正念  诸法尽沦亡

  寿命多灾厄  如风吹水泡

  若得瞬息停  卧起成希有

  卒归灰燥烂  粪秽难久持

  观身非实法  灭坏堕分离

  大地迷卢海  七日出烧燃

  况此极微躯  那不成煨烬

  如是无常亦非久  无归无救无家室

  生死胜人须厌背  并若芭蕉体无实

  海龟投木孔  一会甚难遭

  弃畜成人体  恶行果还招

  金宝盘除粪  斯为是大痴

  若生人作罪  全成极憃儿

  生中依善友  及发于正愿

  先身为福业  四大轮全获

  佛言近善友  全梵行是亲

  善士依佛故  众多证圆寂

  邪见生鬼畜  泥黎法不闻

  边地蔑戾车  生便痴哑性

  或生长寿天  除八无暇过

  闲暇既已得  尔可务当生

  爱别老病死  斯等众苦处

  智者应生厌  说少过应听

  母或改为妇  父乃转成儿

  怨家翻作友  迁流无定规

  一一饮母乳  过于四海水

  转受异生身  更饮多于彼

  过去一一生身骨  展转积若妙高山

  地土丸为酸枣核  数己形躯岂尽边

  梵主世皆供  业力终沦地

  纵绍转轮王  回身化奴使

  三十三天中妓女乐  多时受已堕泥黎

  速疾碜毒经诸苦  磨身碎体镇号啼

  妙高岑受乐  地软随其足

  转受煻煨苦  行经粪屎狱

  欢喜芳园里  天女随游戏

  堕落剑林中  截手足耳鼻

  或入曼陀妙池浴  天女金花艳彩容

  舍身更受泥黎苦  热焰难当灰涧中

  欲天受法乐  除贪大梵天

  更堕阿毗止  薪焰苦恒连

  或生居日月  身光遍四洲

  一朝归黑闇  展手见无由

  三种灯明福  死后可持将

  独入无边闇  日月不流光

  有命黑绳热  合叫无间下

  斯等恒缠苦  烧诸行恶者

  或若麻床[打-丁+此]  或粉如细末

  如利斧斫木  犹如锯解割

  猛火恒煎煮  令饮热铜浆

  驱令上剑刺  叉身热铁床

  或时高举手  铁牙猛狗餐

  鹰鸟觜爪利  任彼啅心肝

  虻蝇及诸虫  其数过千亿

  利觜唼身躯  急堕皆餐食

  若人具造众罪业  闻苦身自不干堕

  如此顽騃金刚性  气尽泥犁遭猛火

  时观尽变闻应念  读诵经论常寻鞠

  泥犁听响已惊惶  如何遣当斯异熟

  于诸乐中谁是最  爱尽无生乐最精

  于众苦内谁为极  无间泥犁苦极成

  人间一日中  屡刺三百槊

  比地狱轻苦  毫分宁相捅

  此处受极苦  经百俱胝秋

  如其恶未尽  命舍定无由

  如是诸恶果  种由身语心

  尔勤随力护  轻尘恶勿侵

  或入傍生趣  杀缚苦恒亲

  远离于寂善  更互被艰辛

  或被杀缚苦  求珠尾角皮

  锥鞭钩斫顶  踏拍任他骑

  受鬼望不遂  无敌苦常临

  饥渴及冷热  困怖苦恒侵

  口小如针孔  腹大等山丘

  饥缠纵己粪  得少定无由

  形如枯杌树  皮方作衣服

  炬口夜夜然  飞蛾堕充食

  血脓诸不净  福少获无从

  更相口排逼  还餐瘿熟痈

  月下便招热  日中身遂寒

  望果唯空树  瞻江水剩干

  如是受众苦  经万五千年

  长时击身命  良由苦器坚

  若生饥鬼中  遭斯一味苦

  非贤涩者爱  佛说由悭垢

  生天虽受乐  福尽苦难思

  终归会坠堕  勿乐可应知

  厌坐衣沾垢  身光有变衰

  液下新流汗  头上故花萎

  如斯五相现  天众死无疑

  地居人若卒  闷乱改常仪

  若从天处堕  众善尽无余

  任落傍生鬼  泥犁随一居

  阿苏罗本性  纵令全觉慧

  忿天生苦心  趣遮于见谛

  如是漂流生死处  天人畜及阿苏罗

  下贱业生众苦器  鬼趣兼投捺落迦

  纵使烈火燃头上  遍身衣服焰皆通

  此苦无暇能除拂  无生住想涅槃中

  尔求尸罗及定慧  寂静调柔离垢殃

  涅槃无尽无老死  四大日月悉皆亡

  念择法勇进  定慧喜轻安

  此七菩提分  能招妙涅槃

  无慧定非有  缺定慧便溺

  若其双运者  有海如牛迹

  十四不记法  日亲之所说

  于此勿应思  不能令觉灭

  从无知起业  由业复生识

  识缘于名色  名色生六处

  六处缘于触  触生缘于受

  受既缘于爱  由爱招于取

  取复缘于有  有复缘于生

  生缘于老死  忧病求不得

  轮回大苦蕴  斯应速断除

  如其生若灭  众苦珍无余

  最胜言教藏  深妙缘起门

  如能正见此  便观无上尊

  正见命正念  正定语业思

  此谓八圣道  为寂可修治

  无由集爱起  托身众苦生

  除斯证解脱  八圣道宜行

  即此瑜伽业  四种圣谛因

  虽居舍严饰  智遮烦恼津

  不从空处堕  如谷因地造

  诸先证法人  皆凡具烦恼

  何假多陈述  除恼略呈言

  事由情可伏  圣谈心是源

  如上所陈法  苾刍难总行

  随能修一事  勿令虚夭生

  众善皆随喜  妙行三自修

  回向为成佛  福聚令恒收

  后生寿无量  广度于天人

  犹如观自在  极难等怨亲

  生老病死三毒除  佛国托生为世父

  寿命时长量叵知  同彼大觉弥陀主

  开显尸罗及舍惠  天地虚空名遍彰

  大地居人及天众  勿使妖妍女爱伤

  烦恼羁缠有情众  绝流生死登正觉

  超度世间但有名  由获无生离尘浊

  阿离野那伽曷树那菩提萨埵苏颉里蜜离佉。了(阿离野是圣。那伽是龙是象。曷树那义翻为猛。菩提萨埵谓是觉情。苏颉里即是亲密。离佉者书也。先云龙树者讹也)。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

猜你喜欢
  先觉宗乘卷二·圆信
  一九 大典尊经·佚名
  诸法有无自性问题·太虚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佚名
  答尚法圆问(三则)·太虚
  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三十二·佚名
  卷第六十八·德清
  卷一百四·佚名
  六离合辞例释义·太虚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净源
  分别功德论卷第四·佚名
  卷二十五·赞宁
  云峰悦禅师·惠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耳卜·李渔

    〖意难忘〗(生巾服,带丑上)咄咄晨昏,叹高怀莫副,壮志难伸。甘心迟凤侣,刻意别鸡群。憎里巷,厌风尘,何地种情根?堪笑我,诱人吉士,反自怀春。〔鹧鸪天〕四海无家不说贫,饥来谁敢饭王孙。瓦铛撑音饭煮神仙字,黎火光生太乙文。愁里客,病

  • 第三回 为求婚挟嫌构祸·陈端生

    第三回为求婚挟嫌构祸诗曰:堪笑求婚妄觊觎,小人行险害无辜。吉人天佑终须吉,历尽崎岖履坦途。话说刘世子未取宫袍,一怒回府。过了初八日,闻得两家已经行过聘礼,心中多加恼恨。这日却值顾公到来,相候刘家夫人,拉着公子问道:贤

  • 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张廷玉

        魏允贞 王国 余懋衡 李三才   魏允贞,字懋忠,南乐人。万历五年进士。授荆州推官。大学士张居正归葬,群吏趋事恐后,允贞独不赴,且抶其奴。治行最,征授御史。吏部尚书梁梦龙罢。允贞言:“铨衡任重。往者会推

  • 卷一百九十六 表三十六·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十   表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丁亥朔命教习庶吉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罗万化延绥巡抚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贾仁元各回部管事○三边总督叶梦熊题宁贼荡平皆出 圣断庙谟谁敢欺 陛下欺 上天以要功希宠者臣奉敕书曰宁夏哱承恩据

  • 卷之六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一·阿桂

    十二月辛巳鄂寳顔希深奏言查周叟至带石大营约有四十余里其间层峦叠嶂隆冬氷涷势难一日往回若于周叟添夫俾得往还更替不惟稍息夫力兼可迅速挽输查周叟站员向管周叟穆差觉两站其穆差觉一站原为下接择里呀嗗而设今择里呀

  • ●碑传选集(二)·钱仪吉

    成性传周亮工 名宦户部侍郎周公亮工传吴六奇 少傅左都督顺恪吴公六奇传(启爵附)(「广东通志」)郑之文 台州守备郑公之文传郎廷佐 郎廷佐传(「盛京通志」)梁化凤李率泰 忠襄公李率泰传王之鼎 光禄大夫提督四川左都督世袭伯赠

  • 卷八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史记八十四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景昭皆楚之族王逸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为楚怀王左徒【盖今在左右拾遗之类】博闻强志

  •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陈寿

    (王凌传、毋丘俭传、诸葛诞传、邓艾传、钟会传)王凌传,(附令狐愚传)王凌,字彦云,太原祁县人。叔父王允,为汉朝司徒,主持刺杀董卓。董卓部将李莈、郭汜等为董卓报仇,在长安杀了王允的全家。王凌和哥哥王晨当时年龄尚小,翻城墙逃

  • 孙搴传·李百药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氏。少时厉志好学,从检校御史迁为国子助教。太保崔光推荐其撰修国史,后又做过行台郎,因文才而被世人称许。由于参与过崔祖螭的反叛活动,被迫逃到王元景家中躲藏,得大赦令才出门。孙腾看在宗族的情份上向朝

  • 五七、墨子游齐考·钱穆

    《墨子 鲁问篇》载墨子见七大王,孙诒让《闲诂》引苏俞说,云:“即太公田和也。其后子孙称王,亦尊其祖为大王。”孙云:“安王十六年,田和始立为诸侯,墨子见大王,疑当在田和为诸侯之后。”今按:安王十六年,墨

  • 唐纪七十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902)·司马光

    唐纪七十九 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公元902年) [1]春,正月,癸丑,朱全忠复屯三原,又移军武功。河东将李嗣昭、周德威攻慈、隰,以分全忠兵势。 [1]春季,正月癸丑(初六),朱全忠率领军队再次驻扎三原,不久又移驻武功。河东将领李嗣昭、周

  • 215.文天祥起兵·林汉达

    元兵乘胜南下,进逼临安。四岁的皇帝赵显,只是挂个名的。他祖母谢太后和大臣们一商量,赶紧下诏书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朝廷。诏书发到各地,响应的人很少。只有赣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张世杰两人立刻起兵。文天

  •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乞食时到。著衣持钵。独将阿难。入城乞食。时有一老母。唯有二男。偷盗无度。财主捕得。便将诣王。平事案律。其罪应死。即付旃陀罗[旃陀

  • 元始天尊说梓潼帝君本愿经·佚名

    作者不详。可能作于元明时。经有三章:《灵宝消劫正心开化章上品》、《灵宝消劫正心灵应章中品》、《灵宝消劫正心报应章下品》。经文引入儒家伦理思想,主题是强调正心可以消除劫难。经中称:心为一身主,沉沉静静,不杂

  • 饥饿的郭素娥·路翎

    现代中篇小说。路翎著。桂林南天出版社1943年3月初版。小说通过生活在矿区附近的农村青年妇女郭素娥挣扎、反抗、被害、毁灭的悲剧命运的描写,展示了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痛苦和不幸,赞扬了人民的反抗和斗争。作

  • 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智通译。与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同本。而有画像入坛受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