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秋霖腹疾,一卧兼旬,感事怀人,百念灰尽,而户以外甚嚣尘上,喧然以国体问题闻。以厌作政谭如鄙人者,岂必更有所论列?虽然,独于兹事有所不容已于言也,乃作斯篇。

吾当下笔之先,有二义当为读者告:其一当知鄙人原非如新进耳食家之心醉共和,故于共和国体非有所偏爱,而于其他国体非有所偏恶。鄙人十年来夙所持论,可取之以与今日所论相对勘也。其二当知鄙人又非如老辈墨守家之断断争朝代,首阳蕨薇,鲁连东海,此个人各因其地位而谋所以自处之道则有然,若放眼以观国家尊荣危亡之所由,则一姓之兴替,岂有所择?先辨此二义,以读吾文,庶可以无蔽而适于正鹄也。

吾自昔常标一义以告于众,谓吾侪立宪党之政论家,只问政体,不问国体。骤闻者或以此为取巧之言,不知此乃政论(家)①当恪守之好例②,无可逾越也。盖国体之为物,既非政论家之所当问,尤非政论家之所能问。何以言乎不当问?当国体彷徨歧路之时,政治之一大部分恒呈中止之状态,殆无复政象之可言,而政论更安所丽?苟政论家而牵惹国体问题,故导之以入彷徨歧路,则是先自坏其立足之基础,譬之欲陟而捐其阶,欲渡而舍其舟也,故曰不当问也。何以言乎不能问?凡国体之由甲种而变为乙种,或由乙种而复变为甲种,其驱运而旋转之者,恒存夫政治以外之势力。其时机未至耶,绝非缘政论家之赞成所能促进;其时机已至耶,又绝非缘政论家之反对所能制止。以政论家而容喙于国体问题,实不自量之甚也,故曰不能问也。岂惟政论家为然,即实行之政治家亦当有然。常在现行国体基础之上,而谋政体政象之改进,此即政治家唯一之天职也。苟于此范围外越雷池一步,则是革命家或阴谋家之所为,非堂堂正正之政治家所当有之事也。其消极的严守之范围则既若是矣,其积极的进取之范围则亦有焉。在甲种国体之下为政治活动,在乙种反对国体之下仍为同样之政治活动,此不足成为政治家之节操问题。惟牺牲其平日政治上之主张,以售易一时政治上之地位,斯则成为政治家(之)①节操问题耳。是故不问国体只问政体之一大义,实彻上彻下,而政治家所最宜服用也。

夫国体本无绝对之美,而惟以已成之事实为其成立存在之根原;欲凭学理为主奴而施人为的取舍于其间,宁非天下绝痴妄之事?仅痴妄犹未足为深病也;惟于国体挟一爱憎之见,而以人为的造成事实,以求与其爱憎相应,则利①害之中于国家将无巳时。故鄙人生平持论,无论何种国体,皆非所反对;惟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昔吾对于在君主国体之下而鼓吹共和者尝施反对矣,吾前后关于此事之辩论,殆不下二十万言,直至辛亥(宣统三年,1911年)革命既起,吾于其年九月犹著一小册,题曰新中国建设问题,为最后维持旧国体之商榷。吾果何爱于其时之皇室者,彼皇室之僇辱我岂犹未极?苟微革命,吾至今犹为海外之僇民耳。后以②当时皇室政治种种予人以绝望,吾非童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一 薛李二刘高徐·欧阳修
  第三十九回 逞阴谋毒死赵智庵 改约法进相徐东海·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零二·佚名
  ◎江西之斯巴达·李定夷
  卷一百十二·张守节
  尤时熙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八·王世贞
  卷二百十六之四·雍正
  卷第五十三·佚名
  卷八十四·佚名
  卷七十四、谕禁鸦片之严厉·黄鸿寿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阮阅

      ●卷二十一·咏物门下  东坡《橄榄诗》云:“纷纷青子落红盐,气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范景仁言檄榄木高大难采,以盐擦木身,则其实自落,所以有“落红盐”之语。南

  • 第九回 赵兰英修书赠银钱·佚名

    诗曰:花亭偶接幼女身谘询里居本无心顷刻识得真名姓始知谊分属至亲俚言提过,书归正传:话说兰英小姐,听的爱姐说了一遍,暗自想道:我把他当做何人,原来是嫂嫂的女儿,侄女到来。我不说明,把他当面认下,他如何晓得我是何人。想罢说道

  • 石田诗选巻六·沈周

    (明)沈周 撰○忠孝【节义附】唐琦琦绍兴卫士也髙宗南渡海金琶八追至绍兴李邺为守以城降方与琶八并马行琦从后持一大甓祝曰愿天一击杀两贼甓中马不利被执骂贼不絶口琶八谓曰汝欲何以死曰我愿以布裹灌油焚烧三日示媿降贼

  • 王安中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安中(1076—1134)字履道,曲阳(今属山西)人。从学于苏轼、晁说之。筑室自榜曰“初寮”。元符三年(1100)进士,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政和中,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以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宣和元年(1119),任尚书右

  • 5.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施蜇存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韵一) 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韵二)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韵三)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

  • 卷三百二·列传第六十一·脱脱

        王臻 鱼周询 贾黯 李京 吕景初 吴及 范师道 李绚 何中立 沈邈   王臻,字及之,颍州汝阴人。始就学,能文辞。曾致尧知寿州,有时名,臻以文数十篇往见,致尧览之,叹曰:"颍、汝固多奇士。"举进士第,为大理评事,历知

  • 卷二百六十三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閏四月盡其月   閏四月壬辰朔,司農寺言:「提舉秦鳳等路常平司狀,涇、原、渭三州推行保甲法,而民流移稍多,欲至五月人戶歸業,以次排定。」上批:「故歲涇、原災傷至甚,宜俟今冬農隙編排。」   提舉永興軍

  • 卷五十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正

  • 十国春秋卷三十八·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前蜀四列传髙祖顺徳皇后周氏 顺圣皇太后徐氏翊圣皇太妃徐氏贵妃张氏 夫人萧氏后主废后髙氏 皇后金氏 元妃韦氏贵妃钱氏顺妃苏氏昭仪李氏【李玊箫】宫人刘氏顺徳皇后周氏许州人也武成元年髙祖即帝位册

  • 李存孝传·薛居正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少年时在俘囚中被录用为仆人,服务帐中。长大后,善骑马射箭,骁勇冠绝一时,经常率领骑兵充当先锋,未曾失败过。随从武皇援救陈、许二州,驱逐黄巢军队,一直到上源遇难,每次作战无不取胜。张浚对太原用兵时,潞

  • 卷三·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三     宋 林岊 撰郑缁衣之宜兮敝子又改为适子之馆还予授子之粲 缁衣之好敝予又改造适子之馆还予授子之粲 缁衣之蓆敝予又改作适子之馆还予

  • 卷二十九·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九宋 高闶 撰襄公二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公十二月出会诸侯于鄬而不书至者盖公自鄬遂朝晋也是时晋有大政公往听焉夏葬郑僖公弑君之贼既不明而诸侯又皆为郑讳故春秋且因鲁往会葬而着其臣子私

  • 卷下·佚名

    复次诸刍。当知五取蕴。是佛所说,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复次五欲。是佛所说,谓眼见於色。心喜乐欲。以乐欲心取著色尘。耳闻於声。鼻嗅於香。舌了於味。身觉於触。亦复如是复次五障。是佛所说,谓乐欲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七欲爱云何。谓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爱云何。谓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无色爱云何

  • 覆罗普悟居士书·太虚

    普悟居士惠鉴:佛学院转来云翰,藉知比来解行精进之实况,良用欣佩!更得杨、左、叶诸君相为切磋,弥彰法乐!虚以前日来牯,拟在清凉中度过残暑,当再经汉入川也。垂问各条,兹依次略言:一、可从高等级第一年研习起。二、厚严即密严;义林

  • 重订憨山禅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目录·德清

    重订憨山禅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目录秀水高承埏寓公父编次 男(佑釲念祖 佑锌御宼)正字卷一西天二十七代祖师(又旁出一人)阿若憍陈如尊者(旁出)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陀尊者  三祖商那和尊者(台宗尚有阿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赵佶

    宋徽宗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徽宗推崇老子,引 《庄》、《列》、《语》、《孟》、《诗》、《书》注《老子》。

  • 观我生赋·颜之推

    辞赋名篇。北朝齐颜之推作。《北齐书》见载。颜之推在“予一生而三化”句下注云:“在扬都,值侯景杀简文而篡位;于江陵,逢孝元覆灭,至此(按指北周灭北齐)而三为亡国之人。”知此赋当作于577年北齐灭亡之时。这是一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