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錄

○景泰三年壬申三月春秋館受命始撰景泰五年甲戌三月畢。

纂修官〈前後官竝錄。〉

監館事:輸忠衛社協贊靖難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左議政領集賢殿經筵事河東府院君臣鄭麟趾

知館事:資憲大夫禮曹判書知經筵事臣金銚

知館事:輸忠衛社協贊靖難功臣資憲大夫兵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知經筵事兼成均大司成韓山君臣李季甸

知館事:資憲大夫吏曹判書集賢殿提學同知經筵事臣鄭昌孫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吏曹參判集賢殿提學臣辛碩祖

同知館事:輸忠衛社協贊靖難功臣嘉善大夫吏曹參判集賢殿提學寧城君臣崔恒

編修官:通政大夫集賢殿副提學知製敎經筵侍講官臣朴彭年

編修官:通政大夫禮曹參議臣魚孝瞻

編修官:通政大夫集賢殿副提學知製敎經筵侍講官臣河緯地

編修官:輸忠靖難功臣司諫院左司諫大夫知製敎臣成三問

記注官:通訓大夫行集賢殿直提學知製敎經筵侍讀官兼知承文院事臣申叔舟

記注官:通訓大夫行集賢殿直提學知製敎經筵侍讀官臣趙峿

記注官:中直大夫守判典醫監事臣金孟獻

記注官:中直大夫集賢殿直提學知製敎經筵侍讀官臣李石亨

記注官:中直大夫知承文院事臣金禮蒙

記注官:奉正大夫守藝文館直提學臣愼詮

記注官:奉正大夫直集賢殿知製敎經筵檢討官臣梁誠之

記注官:奉正大夫成均司藝臣元孝然

記注官:奉列大夫守藝文館直提學臣金得禮

記注官:奉列大夫守濟用監正臣尹士昀

記注官:奉列大夫直藝文館臣李甫欽

記注官:朝散大夫集賢殿應敎知製敎經筵檢討官臣李芮

記注官:宣節將軍龍驤侍衛司左領護軍兼副知承文院事臣金仁民

記注官:朝奉大夫守直集賢殿知製敎經筵檢討官臣柳誠源

記注官:朝奉大夫守成均司藝臣金之慶

記注官:通德郞成均直講兼東部儒學敎授官承文院校理臣金漢啓

記注官:通善郞守成均司藝臣權孝良

記注官:通善郞集賢殿校理知製敎經筵副檢討官臣李克堪

記注官:通善郞集賢殿副校理知製敎經筵副檢討官臣尹起畎

記注官:奉直郞守吏曹正郞兼承文院校理臣趙瑾

記注官:奉直郞守司諫院右獻納知製敎臣崔士老

記注官:奉直郞守成均直講臣李諴長

記注官:奉直郞守成均直講臣崔漢卿

記事官:通善郞行成均注簿兼中部儒學敎授官臣金命中

記事官:奉訓郞集賢殿副校理知製敎經筵副檢討官臣徐岡

記事官:奉訓郞校書校理兼承文院校理臣成熺

記事官:奉訓郞行吏曹佐郞臣金㻶

記事官:奉訓郞行工曹佐郞臣李翊

記事官:奉訓郞行承文院副校理臣李孝長

記事官:承議郞承文院副校理臣洪若治

記事官:承議郞承文院副校理臣姜眉壽

記事官:承議郞行訓鍊注簿臣柳子文

記事官:承訓郞成均注簿兼中部儒學敎授官臣李季專

記事官:承訓郞成均注簿兼西部儒學敎授官臣李文烱

記事官:進勇校尉右軍攝副司直兼承文院副校理臣李由義

記事官:宣敎郞守成均注簿兼南部儒學敎授官臣全孝宇

記事官:宣務郞通禮門奉禮郞臣李尹仁

記事官:宣務郞導官注簿臣金勇

記事官:宣務郞行藝文奉敎臣韓瑞鳳

記事官:務功郞藝文奉敎臣朴纘祖

記事官:宣務郞行藝文待敎臣尹子濚

記事官:啓功郞行藝文待敎臣李悌林

記事官:通仕郞藝文待敎臣權綸

記事官:啓功郞行藝文檢閱臣閔貞

記事官:通仕郞行藝文檢閱臣權以經

記事官:通仕郞行藝文檢閱臣金謙光

記事官:承仕郞行藝文檢閱臣李文煥

記事官:從仕郞藝文檢閱臣崔漢輔

猜你喜欢
  卷三·本纪第三·脱脱
  第九十九回 献白雉罔上居功 惊赤血杀儿构狱·蔡东藩
  第九十六回 承遗诏司马秉权 缴印绶将军赤族·蔡东藩
  卷十史六·何良俊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一·佚名
  二百五十五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登记·佚名
  七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请派定张进孝曹尔正等随同出行轮班掌管马匹摺·佚名
  卷七十九·司马迁
  古朴传·张廷玉
  练子宁传·张廷玉
  樊跋·王之春
  齐纪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495)·司马光
  卷一百六十八·雍正
  卷一百四十四·赵汝愚
  第九章 大唐帝国自此亡·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翰·唐圭璋

      翰字武子,长沙人。吴琚之客。有小山集一卷。   桂殿秋   寿于湖先生   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车骑白龙。瑶池路远羽衣湿,玉佩泠泠明月中。   又   同上   双玉节,到神京。碧杯仙露冷如冰。一声金磬千花发,洞

  • 卷91 ·佚名

    方回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 妙年尝自负,韩子补天笔。 年及渭滨人,今也老无力。 送君如燕都,谁门可长揖。 苏举黄自代,靖翁独我识。 方回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

  • 卷七·苏泂

    钦定四库全书泠然斋诗集卷七     宋 苏泂 撰七言絶句报宁寺相业平时既讲明得君当国有难能周公礼乐寥寥意余子随时未可憎为爱先生所赋诗半生参学老犹迷如今数卷锺山草步步相随处处擕玉斗玉斗撞来事已殊岂知天命

  • 张昪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昪(992—1077)字杲卿,韩城(今属陕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卒,年八十六,谥康节。《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 性情集巻四·周巽

    (元)周巽 撰○七言古诗姑苏台吴山髙吴水长乌啼霜枫落鹿逰烟草荒百花洲在春无主曽见蛾眉花下舞祗怜西子捧心颦那觉越王尝胆苦山围水绕阖闾城故国台倾空有名子胥伏剑夫差死悲风哀动寒潮声黄金台邉风动燕云开千金买骏骨宛

  • 卷五·辛文房

      ○卢仝   仝,范阳人。初隐少室山,号玉川子。家甚贫,惟图书堆积。后卜居洛城,破屋数间而已。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终日苦哦,邻僧送米。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时韩愈为河南令,爱其操,敬

  • ●乙编·姜侠魂

    ◎汪兆铭小史汪兆铭,字桂辛,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京籍浙江山阴县,伊伯汪辛生曾充前粤督张文襄幕宾,幼聪慧,下笔千言。其从兄汪兆铨,字莘伯,举人,曾充粤水提李准幕宾。兆铭亦举人,曾充前粤督岑春暄幕宾,均奇器之。年十七应童子试,得

  • 西南纪事卷九·邵廷采

    李成栋李成栋(李元胤、杜永和)李成栋,字廷贞,山西□□人,高杰故将也。少从杰为群盗,乙酉以镇徐将军守徐州,许定国杀杰,成栋举徐州降大清;既为将,累战胜有功,故赵王由棪与黄蜚起太湖,成栋擒蜚,走赵王,授松江总兵,从定八闽,与巡抚佟养甲

  • 第三节 母亲·老舍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警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

  • 卷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 【起庚戌隋文帝开皇十年○止戊寅隋恭帝侑义宁二年四月】凡十八年有奇表例说 见第二十一及二十二二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四领侍卫府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内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爰选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随侍宿卫统以勲戚大臣视古虎贲旅贲氏职綦重焉领侍卫内大臣六人【三旗各二人】内大臣六人散秩大

  • 卷九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礼部四十九丧礼一大丧礼洪武三十一年遗诏一天下臣民令到出三日皆释服嫁娶饮酒皆无禁一母发民哭临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晡各十五举哀礼毕非旦晡临毋得擅哭一当

  • 卷十六·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六钱塘程川撰易十六上经九问财成辅相字如何解曰裁成犹裁截成就之也裁成者所以辅相也又问裁成何处可见曰眼前皆可见且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圣人便为制下许多礼数伦序只此便是裁成处至大至小

  • 僖公·僖公二十年·左丘明

    【经】二十年春,新作南门。夏,郜子来朝。五月乙巳,西宫灾。郑人入滑。秋,齐人、狄人盟于邢。冬,楚人伐随。【传】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秋,齐、狄盟于邢

  • 在人间·高尔基

    又译《人间》。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著。1914年至1915年间写成。最初发表于1915年1至12月各期《俄罗斯言论报》上。1916—1917年间首次在柏林出版单行本。中译本1950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楼适夷译。1954、1956、1961

  • 安广县乡土志·佚名

    志书。光绪末年造送本,不著修纂时间、姓氏。记述简单,别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民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物产、商务。

  • 太上妙始经·佚名

    太上妙始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首先论述宇宙天她万物之起源,即所谓「妙始」。内称:道以虚无为宗,以清微玄元之气为本,合则为元气,散则为天地。「天地之气交合,然后人民、禽兽、草

  • 录鬼簿·钟嗣成

    元代杂剧史料的重要著作。元钟嗣成撰。成书于至顺元年(1330)。今存最古刻本为明孟称舜编《酹江集》附本,明崇祯刊,今残存9页;天一阁旧藏明写本;清曹寅校辑《栋亭藏书十二种》本,近人王国维校注本等。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