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台澎新章营制

镇中营:马兵二名,战兵一百九十名,守兵二百七十四名;共马战守兵四百六十六名,又稿字识号令手三十二名。

镇左营:马兵三名,战兵一百七十七名,守兵二百五十五名;共马战守兵四百三十五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二名。

道标中营:马兵三名,战兵一百八十六名,守兵二百七十二名;共马战守兵四百六十一名。又稿字识号令手五名。

城守左军:战兵一百三十名,守兵一百八十三名;共战守兵三百一十三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二名。

城守右军:战兵一百五十四名,守兵二百二十五名;共战守兵三百七十九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四名。

南路营:战兵一百七十六名,守兵二百四十四名;共战守兵四百二十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二名。

下淡水营:战兵一百三十四名,兵一百九十六名;共战守兵三百三十名,又稿字识号令手五名。

嘉义营:战兵三百一十五名,守兵三百七十九名;共战守兵六百九十四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七名。

北路中营:战兵三百零八名,守兵四百四十六名;共战守兵七百五十四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七名。

北路右营:战兵二百一十九名,守兵三百一十六名;共战守兵五百三十五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二名。

艋舺营:马兵一名,战兵一百七十五名,守兵二百五十六名;共马战守兵四百三十二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二名。

噶玛兰营:战兵一百五十一名,守兵二百二十八名;共战守兵三百八十名,又稿字识号令手五名。

沪尾营:战兵九十六名,守兵一百四十四名;共战守兵二百四十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四名。

安平中营:战兵一百四十四名,守兵二百一十六名;共战守兵三百六十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七名。

安平左营:战兵一百三十二名,守兵一百九十八名;共战守兵三百三十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二名。

安平右营:战兵一百三十二名,守兵一百九十八名;共战守兵三百三十名,又稿字识号令手五名。

澎湖左营:战兵一百六十名守,兵二百四十二名;共战守兵,四百零二名,又稿字识号令手十七名。

澎湖右营战兵一百四十四名,守兵二百一十六名;共战守兵三百六十名,又稿字识号令手五名。

台澎通计共兵七千六百二十一名。  

猜你喜欢
  志第三 礼乐三·欧阳修
  列传十四·薛居正
  卷第二百八十一 後晉紀二·司马光
  卷二十四·毕沅
  第四十五回 杀妻孥赵主寡恩 协君臣燕都却敌·蔡东藩
  ●卷十一·陈康祺
  卷一百九·佚名
  第二十七章 饥困线上·冯玉祥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三 夜见土肥原·溥仪
  褚该传·令狐德棻
  蔡挺传·脱脱
  卷六·萨囊·彻辰
  卷十 南侵江浙·李有棠
  明代的军兵·吴晗
  卷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三·魏庆之

      三百篇   晦庵谓学诗者必本之三百篇   诗之为经,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学诗者当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

  • 沙门岛张生煑海·臧懋循

    沙门岛张生煑海杂剧(元)李好古撰●沙门岛张生煑海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石佛寺龙女听琴 正名 沙门岛张生煑海第一折〔外扮东华仙上诗云〕海东一片晕红霞。

  • 寄题玉山诗【张翥】·顾瑛

    至正九年秋海道粮舶毕达京师皇上嘉天妃之灵封香命祀中书以翥【缺】载直省舍人彰实徧礼祠所卒事于漳还次泉南卧疾度嵗乃仲春至杭遂以驿符驰上官而往卜山于武康克襄先藏秋过吴门顾君仲瑛留宴草堂之墅宴賔十有二人分题玉

  • 卷五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十七钟山类五言古逰钟山应西阳王教    【梁】沈 约灵山纪地德地险资岳灵终南表秦观少室迩王城翠凤翔淮海襟带绕神坰北阜何其峻林薄杳葱菁其二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合沓共隠天

  • ●卷八·魏泰

    陈恭公再罢政,判亳州,年六十九。遇生日,亲族往往献《老人星图》以为寿,独其侄世修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遂身退,扁舟五湖。”恭公甚喜,即日上表纳节。明年,累表求退,遂以司徒致仕。熙宁初

  • 谏逐客书译文·李斯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天启元年七月庚子朔孟秋享 太庙时大学士刘一燝以人言杜门 上令文书官趣之入一燝锍釒谢○皇极门上梁祭告遣公张惟贤迎梁两厂提督工程侍郎王永光姚思仁长安左右门尚书王象乾侍郎周道登午门尚书周嘉谟各行礼○巡抚辽

  • 卷之六百九十六·佚名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冬。十月甲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乾隆二十九年时宪书  ○谕、自来内外大

  • 尚史卷九十七·李锴

    志五地理志下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又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九十三国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

  • 卷二十六·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二十六      宋 苏辙 撰桞下惠列传第三桞下惠者鲁公族展氏也名禽仕鲁爲士师三黜不去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徃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故鲁虽不能用终身不去鲁僖公二十六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一·佚名

    本纪世祖本纪圣祖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仁宗本纪宣宗本纪文宗本纪穆宗本纪德宗本纪世祖本纪顺治元年春三月,流贼李自成陷燕京,明帝自经;自成僭称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夏四月乙丑(初八日),上御笃恭殿,命和硕睿亲王多尔

  • 卷四 梦华琐簿·杨懋建

    (史部有“记载”类,《三辅黄图》、《西京杂记》之属是也;子部有“小说家”,《拾遗记》、《世说新语》之属是也。体例各殊。唐宋以来,遥遥千载,代有作者。乾隆朝,命儒臣因朱检讨锡鬯所撰,广之为《日下旧闻

  • 宇文士及传·欧阳修

    宇文士及别名仁人,京兆长安县人。父亲名述,在隋朝官至右卫大将军。隋文帝开皇末年,凭借父亲的功勋被封为新城县公。文帝杨坚曾把他带进卧室,同他交谈,认为他是优异人才。他按诏令娶炀帝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为妻,任尚辇奉御,随

  • 僧那僧涅品第十八·佚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僧那僧涅。佛告须菩提,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内外空及有无空佛十八法及一切智。被诸功德之铠成佛身。光彻三千大千刹土。复以光普遍十方恒边沙佛国土。便为六反震动。三千大千刹土复六反震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四(别录之四)·智升

    别录中有译无本录第二之一  有译无本者。谓三藏教文及圣贤集传。名存本阙之类也。自圣教东移殆乎千祀。质文亟改钟鼎屡迁。重以周武陵夷缁徒丧灭。致使法灯藏耀慧日韬光。三藏要文多从散缺。或东都近译未达西京。或

  • 卷第五十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音声。佛子。菩萨摩诃萨应

  • 优婆夷志目录·圆信

    庞行婆  灵照女  煎茶婆  凌行婆  李行婆  台山婆  转藏婆  一掌婆  无语婆  插田婆  寄宿婆  临斋婆  郑十三娘  住庵婆  平田嫂  闭门婆  凤林婆  卖饼婆  抛儿婆  甘贽妻 

  •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钱穆

    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成于1955年,最早是一篇讲演稿,后经整理编辑出版。该书共分为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个主题,其后又增添了自然、自由等补篇。钱穆在该书自序中就提到,欲通过探究“几个普泛论题”,分析并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