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六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八

高蟾

高蟾河朔人乾符三年登进士第乾宁间为御史中丞诗一卷

途中除夜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长门怨

天上何劳万古春君前谁是百年人魂销尚媿金炉烬思起犹惭玉辇尘烟翠薄情攀不得星茫浮艶采无因可怜明镜来相向何似恩光朝夕新

秋日寄华阳山人

云木送秋何草草风波凝冷太星星银鞍公子魂俱【一作堪】断玉弩将军涕自零茅洞白龙和雨看荆溪黄鹄带霜听人间不见清凉事犹向溪翁乞画屏

感事

蜀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清浊皆如此何人不白头

楚思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一作如】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雪中

金阁倚云开朱轩犯雪来三冬辛苦様天意似难栽

道中有感

一醉六十日一裘三十年年华经【一作禁】几日日日掉征鞭

宋汴道中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秋思

天地太萧索山川何渺茫不堪星斗柄犹把岁寒量

即事

三年离水石一旦隐樵渔为问青云上何人识卷舒

渔家

野水千年在闲花一夕空近来浮世狭何似钓船中

关中

风雨去愁晩关河归思凉西游无紫气一夕九回肠

归思

紫府归期断芳洲别思迢黄金作人世只被岁寒消

下第出春明门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华清宫

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重门深锁禁钟後月满骊山宫树秋

秋日北固晩望二首

风含远思翛翛晩日照高情的的秋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泽国路岐当面苦江城砧杵入心寒不知白髪谁医得为问无情岁月看

送张道士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为问金乌头白後人间流水却回无

吴门春雨

吴甸落花春漫漫吴宫芳树晩沉沉王孙不耐如丝雨罥断春风一寸心

旅夕【一作食】

风散古陂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不堪吟断无人见时复寒灯落一花

瓜洲夜泊

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金陵晩望

曾伴浮云归【一作悲】晩翠犹【一作旋】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一作段】伤心画不成

晩思

虞泉冬恨由来短杨叶春期分外长惆怅浮生不知处明朝依旧出沧浪

长信宫二首

天上梦魂何杳杳日宫消息太沉沉君恩不似黄金井一处团圆万丈深

天上凤皇休寄梦人间鹦鹉旧堪悲平生心绪无人识一只金梭万丈丝【此首题一作长门怨】

长安旅怀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郷尘

天柱几【一作月桂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阳春发处无根蔕凭仗东风分外吹

明月断魂清霭霭平芜归思緑迢迢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春【一作东】风亦不消

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晩凝神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灞陵亭

一条归梦【一作路】朱弦直一片离心白羽轻明日灞陵新霁後马头烟树緑相迎

偶作二首

丁当玉佩三更雨平帖金闺一觉云明日薄情何处去风流春水不知君

霞衣重叠红蝉暖云髻葱笼紫凤寒天上少年分散後一条烟水若为看

永夕

云鸿宿处江村冷独狖啼时海国阴不会残灯无一事觉来犹有向隅心

落花

一叶落时空下泪三春归尽复何情无人共得东风语半日尊前计不成

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君恩秋後叶日日向人疎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八

猜你喜欢
  陈三聘·唐圭璋
  石安民·唐圭璋
  米芾·唐圭璋
  春秋诗话卷之四·劳孝舆
  第七出 寻笺·周履靖
  第一折·费唐臣
  蓼园词评·黄苏
  为要寻一个明星·徐志摩
  我底记忆·戴望舒
  蜕岩词·张翥
  卷534 ·佚名
  唐诗镜卷二十四·陆时雍
  卷四·沈德潜
  卷六·佚名
  卷四十三·郭元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一·彭定求

        卷301_1 【题柏岩禅师影堂】王建   山中砖塔闭,松下影堂新。恨不生前识,今朝礼画身。   卷301_2 【送人】王建   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回首不相见,行车秋雨中。   卷301_3 【春意二首】王建   去

  • 卷四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四十二治道舜歌南风赋【以能感和乐生  唐殖羣物为韵】杨 乃巍巍舜德于今人称居北极而惟大歌南风以敷?歌之伊何制丝桐而合奏风之至矣信长育而有徴兹可谓无为而自理天纵而多能美夫诚发深

  • 列传第二十七 李宝·魏收

    李宝,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人,私署凉王皓之孙也。父翻,字士举,小字武强,私署骁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宝沉雅有度量,骁勇善抚接。伯父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宝徙于姑臧。岁馀,随舅唐契北奔伊吾,臣于蠕蠕。其遗民归附者

  • 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张廷玉

        傅好礼 姜志礼 包见捷 田大益 冯应京吴宗尧 吴宝秀 华钰   傅好礼,字伯恭,固安人。万历二年进士。知泾县,治最,入为御史。尝陈时政,请节游宴,停内操,罢外戚世封,止山陵行幸,又上崇实、杜渐诸疏。语皆剀直。巡

  • 卷一百五·列传第二·柯劭忞

      ○烈祖诸子   △哈撒儿 也生哥 势都儿 哈准 子按只吉带 哈丹 帖木哥斡赤斤 塔察儿 乃颜 别克帖儿 别勒古台 口温不花   烈祖神元皇帝六子:宣懿皇后生太祖皇帝,次哈撒儿,次哈准,次帖木儿斡赤斤;太祖异母弟别克帖

  • 东汉会要卷三十九·徐天麟

    蕃夷上东夷【阙】南蛮【前半原阙】程等大冦郡县遣武威将军刘尚击之尚军大败二十四年相单程等下攻临沅明年春遣伏波将军马援等将兵撃破之单程等乞降防援病卒谒者宗均聴受降羣蛮遂平肃宗建初元年武陵澧中蛮陈从等反叛零

  •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戴名世

    宏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大兵破扬州。督师太傅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可法死之。史公,字道邻,顺天大兴人,始为西安府推官有声,历迁安庐兵备副使,升巡抚,丁母忧,服阕起,总督漕运,巡抚淮阳,久之拜南京兵部尚书。当是时,贼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己酉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兴安伯徐梦赐祭 陵寝○庚戌○荫吏部右侍郎张舜臣子承世为国子生以三年满也○调御史唐自化为大理寺许事自化催粮山东还荐按察司佥事周世远益都知县张鹏皆循谨称职俄而二臣为巡抚

  • ◎禁止小便妙文·吴虞公

    沪江新闸路新康里老学究张小江,授徒糊口。人皆称之曰“书踱头”。一日,作“禁止小便文”,揭示墙上。见者莫不掩口葫芦,兹照录于下: 夫随地小便者,最可恶之事也。此处往来之人既多,臭气触鼻,则人将裹足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八·佚名

    太宗一帝悟弓工之言延五品以上问政事得失曰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徧知乎【范祖禹】朝廷之制【孙之翰】諌官预闻中书门下议事【孙之翰】责臣下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范祖禹】言事告讦者以谗人罪之

  • 李杰传·刘昫

    李杰,本名务光,相州滏阳人。他是后魏并州刺史李宝的后代。其先人由陇西迁至滏阳。李杰少年时就以孝友著称,中举,累任天官员外郎,明敏有治政的才能,深得人们的赞誉。神龙初年(705),迁任卫尉少卿,任河东道巡察黜陟使,在所有黜陟

  • 凡例·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凡例一是编恭载国朝体国经野规模宏远列圣奎章宸翰照耀简编皇上圣训及御制诗文凡有关典章政治悉依类备书冠於各篇之首用示典则昭垂为万代致治保邦之成式一我朝田赋之制自世祖章皇帝除明季加派

  • 史记索隐序·司马迁

    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河内司马贞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迁自以承五百之运、继春秋而纂是史。其裹贬覈实,颇亚于丘明之书。于是上始轩辕,下讫天汉,作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系家、七十列传,凡一百三十

  • ○ 卷下·叶梦得

      杨朴、魏野皆咸平景德间隐士,朴居郑州,魏野居陕,皆号能诗。朴性癖,尝骑驴往来郑圃,每欲作诗,即伏草中冥搜,或得之,则跃而出,适遇之者无不惊。真宗祀汾阴过郑,召朴,欲命之官,即问:“卿来,得无以诗送行者乎?”朴揣知帝意

  • 宗镜录卷第六·延寿

    夫宗镜本怀。但论其道。设备陈文义。为广。被群机。同此指南。终无别旨。窃不可依文失其宗趣。若悟其道。则可以承绍。可以传衣。如有人问南泉和尚云。黄梅门下有五百人。为甚么。卢行者独得衣钵。师云。只为四百九十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护摩品第九之余  尔时金刚手秘密主菩萨。面貌熙怡微笑身毛耸竖。持金刚杵轮掷挥空。以种种香花衣服严具。诸

  • 序·佚名

    续藏经 补续高僧传明 明河撰补续高僧传序往时。雪浪大师。掀翻义学窠臼。位下龙象。未易指屈。一雨润师。其白眉也。汰如河公。乃润师高弟。倡明教乘。为时所宗。昨岁飞锡白门。讲经报恩禅院。听法者万众。余时野服

  •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佚名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隋唐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演说,宣称太一救苦天尊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世人如遇各种苦难,只须唱呼「太一救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