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纲目订误卷四

五代庚午年目

深冀民见魏博兵入奔走惊散

按梁主谋取镇州故先遣魏博兵三千分屯深冀声言助赵守御王镕为移深州戍兵以避之已而知梁谋始大惧因表乞梁主召还屯兵而以深冀民见魏博兵入奔走惊骇为词初非事实也今以表辞为实事误矣

辛未年目

梁主南还纳懐州刺史眀逺妹为美人

按通鉴懐州刺史段眀逺妹为美人梁主南还过获嘉【懐州境】眀逺馈献丰备梁主恱盖眀逺之妹为美人在其先非梁主过懐州时始纳其妹于后宫也分注改之失先后之实矣

壬申年纲

梁忠武军乱杀节度使韩建

按建于唐天复元年自镇国移镇忠武及梁受禅已改忠武军额为匡国避梁主旧名也此仍书忠武误当従通鉴作匡国

壬申年目

遣柴再用徐知诰副之

按通鉴徐温以王檀为宣州制置使数李遇不入朝之罪遣柴再用帅升润池歙兵纳檀于宣州徐知诰为之副盖主兵纳檀者再用而知诰则副再用将兵者也今改为遣柴再用徐知诰副之则误以再用知诰两人皆为王檀之副矣

戊寅年目

宣谕使李俨贫困寓居海陵温疑其与瑾通谋皆杀之

按通鉴朱瑾之杀徐知训也泰宁节度使米志诚从十余骑问瑾所向闻其已死乃归其下乃曰宣谕使李俨云云盖志诚之党于朱瑾形迹显然宜其不免若李俨则但以见疑之故而同戮二人之所以见杀固有间矣今削志诚而独存俨事既已踈漏又即仍旧文皆杀之语杀一人而曰皆杀可乎

癸未年纲

梁以钱镠为吴越王

按梁以镠为吴越王已见上卷梁太祖开平元年盖梁祖受禅之初加恩藩镇故镠自吴王进封吴越王及梁末年镠膺吴越王之封巳十七年矣是嵗梁遣侍郎崔协册封镠为吴越国王镠于是始建国表疏称吴越国不复称军梁主盖特加殊礼许以建国所以优镠者又逺在马殷王审知之上也【梁以马殷为楚王王审知为闽王虽皆封国王然封号无国字是嵗独册封吴越王镠为吴越国王盖异数也】今纲目不详册封国王事而但书云梁以钱镠为吴越王则既与上卷以镠为吴越王一条重复无分别且又何以见镠之至是始建国之故乎

癸未年目

诏敬翔李振首佐朱温共倾唐祚可并族诛岩至许州亦为温韬所杀

按唐主入汴之后下诏罪状敬翔李振云与赵岩张汉杰等可并族诛朱子大书于纲云敬翔李振赵岩张汉杰等伏诛夷其族是也而分注于可并族诛之上漏赵张等疎矣若赵岩身至许州为温韬所杀事已见前此又出

甲申年目

天平节度使李存霸等言

按是时租庸使帖直下支郡天平节度使李存霸平卢节度使符习执奏以为不可勅允其奏勅云两道所奏乃本朝旧规是也分注于李存霸下删去平卢一道而以等字该之则下文勅中两道句不分晓矣

丁亥年纲

唐流段凝温韬于邉郡

按凝流辽州韬流徳州皆非邉地恐传録有误

己丑年目

遣徴金陵兵还江都

按通鉴徐知诰留知询为统军遣右雄武都指挥使柯厚徴金陵兵还江都今既削去知诰所遣徴兵之人则应并削遣字

庚寅年目

惟礼部侍郎吕琦居相近时往见之

按吕琦与潞王从珂往来时为礼部郎中非侍郎也琦本传终身未尝歴礼部侍郎之官分注误

辛夘年目

军前以吿孟知祥匿书谓赵季良曰

按通鉴石敬塘烧营北归军前以吿孟知祥知祥匿书谓赵季良云云盖剑州诸军飞书至成都吿知祥以王师北归之事知祥得书心喜因匿其书而漫谓赵季良云云也匿书之上必更有知祥二字文意乃眀

癸巳年目

李愚私谓同列曰位髙责重事亦堪忧

按通鉴李愚私谓同列曰吾君延访鲜及吾辈位髙责重事亦堪忧盖其时朱昭冯赟用事宰相充位而已李愚心忧之故私谓同列云尔李愚以延访不及宰相为忧犹下文孟知祥所云为政者皆胥吏小人乱可坐俟之意也通鉴以二人所见有闇合者故牵聨书之今于李愚语中删去二语失其防矣

甲午年目

初唐主宻与慕容迁谋使帅部兵守武门

按唐主是时宻与慕容迁谋北渡河使帅部兵守武门武门宫城北门也当北出之道唐主将奔魏州故先使腹心将守之车驾出即帅兵扈从唐主所与迁谋者乃渡河北幸事岂但与之谋控守宫门耶今删改通鉴本文于文义踈矣

丙申年目

苌从简迎降舟楫已具

按此语当书于上条之末从简迎降之前传録者误繋于后耳

甲辰年目

众皆欢笑

按通鉴南唐主于宫中作髙楼召侍臣观之众皆叹美今作欢笑必传写误也

初唐翰林学士臧循

按臧循为南唐翰林待诏未尝为学士欧史通鉴南唐书并同分注误

丁未年目

而晋宻州刺史皇甫晖

按通鉴唐主遣使贺契丹灭晋且请诣长安修复诸陵契丹不许而遣使报之其下晋宻州刺史皇甫晖云云又另一事与上文不相连属今既删去遣使报之之语而字亦应删去

教之妄作

按通鉴本文教之妄作威福今删去威福二字非是

戊申年目

杨邠忌侍卫指挥使刘信立遣之镇

按通鉴杨邠忌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忠武节度使刘信立遣之镇盖信以汉主従弟摠宿卫亲兵兼领忠武节镇至汉主大渐杨邠忌信之握兵而地逼恐将来不利于幼主故解其兵柄立遣之赴忠武镇也信本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今改为侍卫指挥使则信不过一宿卫诸将非揔禁旅之重职何至为邠所忌且又削信所领节镇则立遣之镇之语尤无根矣

初契丹北归至定州

按通鉴契丹下有主字谓契丹主乌云自恒州北归时也主字不应削

庚戌年目

郭威与李荣帅骑兵拒之

按史言慕容彦超引轻骑直前奋撃郭崇威与李荣帅骑兵拒之盖周太祖自邺引兵而南命郭崇威为前驱故彦超直前奋撃而崇威与李荣力战以挫其锋也今误以郭崇威为郭威是以周太祖为身先士卒与彦超力鬭矣

彼众已去

按已去通鉴作已惧盖何敬真望见韩礼营中旌旗纷错知其无鬭志而有惧意故曰彼众已惧撃之易破也作已去非是

壬子年目

王承丕矫诏开府库赏士卒

按通鉴承丕既杀郭延钧称奉诏处置军府即开府库云云盖承丕口称蜀主有命以已领军府代延钧也今易为矫诏则已有诏矣下文孙钦何以又请其出诏书以示众耶仍従原文为是

癸丑年目

峻闻荣入朝遽归大梁固求出镇故有是命

按通鉴王峻闻晋王荣入朝遽自河上归大梁此一事也王峻固求领藩镇帝不得已以峻兼平卢节度使此又一事也二事本不相防初非峻闻荣入朝以前此尝阻其入至是心不自安因遽归大梁固求出镇以避之故有平卢之授也分注误甚峻前已为枢宻使同平章事贵宠已极乃又固求兼领藩镇周主盖强従之耳峻贪冒无厌如此岂避权势而求出镇者乎况峻此时若果出镇则已解枢要而赴平卢安得后一月又有力荐陈顔作相事以致气凌其上坐是贬谪耶分注未尝通贯前后事故致此误

果烦老兄再下

按王廹禀先袭取福州推延钧为留后而自归泉州临行谓延钧曰善守先人基业无烦老兄再下至是复举兵袭延钧兵溃被执延钧因即以其前语靳之今不载延禀语于前则此句为无根矣

猜你喜欢
  宋本纪中第二·李延寿
  卷三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五·脱脱
  第四十一回 奉密谕王景崇入关 捏遗诏杜重威肆市·蔡东藩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三·佚名
  第三八五单同治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二二一○--二·佚名
  第二十九卷 仕绩 二 ○·缪荃孙
  陈居仁传·脱脱
  陈邦彦传·张廷玉
  书王端毅公奏议后·王恕
  总目·允禄
  卷一百十九·佚名
  三年·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出 遣求·梁辰鱼

    【小蓬莱】〔末扮季桓子外扮堂候官上〕僻守区区东鲁。被暴齐侵削何如。乞师求救。欲通使命。直到勾吴。化洽街衢不拾遗。几兴鲁国欲倾齐。尙惭当日收羣婢。走却人间孔仲尼。自家鲁国上大夫季孙斯是也。姬家右族。鲁

  • 卷304 ·佚名

    释文珦 邃谷 邃谷居来久,寥寥绝众喧。 云深通药径,草长失柴门。 静爱寒山色,閒寻野水源。 清虚乃吾事,不与俗人言。 释文珦 太白山老僧 二十里松阴,居来不厌深。 云迷归日路,山是暮年心。

  • 卷四·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四鄱阳史简编元吴存乐庵遗稿一先生生于宋寳祐五年丁巳二月讳存仲退其字也少力学絶去惉懘以童子试有司英声四驰乡先生吴公中行李公谨思黎公廷瑞皆折节下交待以国士元初部使者姚公炖卢公挚奥屯

  • 卷八·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八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序曰岳有五天下之望也而于其所镇之地瞻仰益亲诗曰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是则先为其国之望而後为天下之望也然尤藉维岳降神笃生圣贤名士大夫以表

  • 49.韩翃:七言绝句三首·施蜇存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公元七二五年)进士。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为从事,罢职后闲居十年。以后在永平军节度使李勉幕府中,郁郁不得意。但诗名日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德宗即位后,知制诰缺人,中书省提名两次,德宗都

  • 志第五 地理下(青州 徐州 荆州 扬州 交州 广州)·房玄龄

    青州。案《禹贡》为海岱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舜以青州越海,又分为营州,则辽东本为青州矣。《周礼》:“正东曰青州。”盖取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以名也。《春秋元命包》云:“虚危流为青州。”汉武帝置十三州,因旧名,历后汉

  • 卷三十 端拱二年(己丑,989)·李焘

      起太宗端拱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癸巳,詔文武羣臣各陳備邊禦戎之策。右正言、直史館河南溫仲舒章獨先上,上悅。乙未,賜仲舒金紫。   戶部郎中張洎奏議曰:(洎傳及經武聖略皆云端拱初,按洎集議邊狀云奉十一日

  • 卷五·王明清

    ●卷五○论熙宁以来谥法谥以节惠。《孟子》谓:&ldquo;名之幽、厉,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易。&rdquo;三代以来,君臣务取美称,遂至失实。国朝诸谥,宋常山《退朝录》备载之,止于熙宁三年。明清谨续之于后,然闻见

  • 王元规传·姚思廉

    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陽人。祖父王道宝,是齐员外散骑常侍、晋安郡守。父亲王玮,梁武陵王府中记室参军。王元规八岁时丧父,有兄弟三人,跟随母亲依靠舅氏去到临海郡,那年他十二岁。临海郡有一个土豪名叫刘王真,资财有万万之数,要

  • 卷二百五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五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赋役宋神宗时监察御史里行刘挚上奏曰臣昨日准圣旨批下司农曾布劄子为诘臣所言助役事寻已具分析奏闻去讫臣窃以耳目之

  • 卷五十八·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八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六部上哲宗论户部钱谷宜归一 司马光臣窃以洪范八政食货为先故古者国用必使冢宰制之祖宗之制天下钱谷自常平仓隶司农寺外其

  • 提要·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南宋馆阁録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南宋馆阁録十卷宋陈騤撰续録十卷无撰人名氏騤字叔进台州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一庆元初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忤韩

  • 卷八十·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     明 湛若水 撰 抑浮末下【禁淫巧奢侈附】 贾谊新书曰民弃完坚而务雕镂纎巧以相竞髙作之宜一日今十日不轻能成用一嵗今半嵗而弊不耕而多食农人之食是天下之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四卷(师子吼品第廿三)举十一事释师子吼义 师子吼六问问佛性 答第一问 答第二问 答第三问 答第四问 显众生不见佛性无明[雨/复]故又未能度十二缘河犹如菟马 辨十二因缘因重果义 辨

  • 第三 界相应·佚名

    第一 种种品[一]第一 界一[尔时,世尊]住舍卫城。二[尔时,世尊曰:]&ldquo;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种种界。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则宣说。&rdquo;彼诸比丘奉答世尊曰:&ldquo;大德!唯然。&rdquo;三世尊曰:&ldquo;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rdquo;

  • 南诏野史·杨慎

    民族地理著作。是编取材于《白古通记》,史籍及传闻,辑录为是编。不载成书年。记事止万历十三年(1585)。二万余字。首载南诏星野、称名、古迹,六诏及其历代称名,南诏历代名宦、乡贤、名贤、源流、元明选举。其次概述历代相

  • 钟情丽集·邱濬

    明代通俗言情小说。四卷,现存为弘治十六年刊本,传为成化时作者邱濬为记自己少年遇合事而作。又见于《风流十传》、《万锦情林》、 《燕居笔记》冯本(以上三种均为一卷) ; 《国色天香》、 《燕居笔记》林本、《花阵绮

  • 同乐院燕青博鱼·李文蔚

    简名《燕青博鱼》。杂剧剧本。元李文蔚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将《续夷坚志》中王君和故事移之燕和。金赵秉文《同乐园诗》有“过却清明游客少,晚风吹动钓鱼船”句,盖“同乐院”所本。剧写梁山燕青因超假受杖,气忿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