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三十五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二十八

秦良玉 杨之明(补) 马京(弟亭等)(补) 龙在田 禄永命(王克猷)那嵩(子焘) 龙吉兆(弟吉佐)

秦良玉杨之明(补)马京(弟亭等)(补)龙在田禄永命(王克猷)

那嵩(子焘)龙吉兆(弟吉佐)

秦良玉,忠州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之妻。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征播州蛮,良玉夫妇功称最。千乘死,良玉代领其职。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每行军,号令严肃。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泰昌时,以援辽功,赐三品服。兄邦屏,授都司佥书;弟民屏,守备。天启元年(一六二一),邦屏渡浑河,战死;民屏突围出。良玉自统精卒三千赴之,所过秋毫无犯。诏加二品服,予封诰;子祥麟,授指挥使。良玉陈邦屏死状,兵部尚书张鹤鸣亦言浑河血战实石砫、酉阳二土司功;赠邦屏荫子、祠祭,民屏进都司佥书。奢崇明之乱,诸土司皆贪贼赂,逗遛;独良玉破樊龙兵,解成都围,克佛图关、复重庆。锡夫人诰命,授都督佥事,充总兵官;祥麟、民屏及邦屏子翼明、拱明咸进秩。良玉益感奋,先后攻克贼巢;川贼定,复援贵州。三年(一六二三)六月,言『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粮,累奏红崖墩诸捷。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风闻先遁。败于贼者,惟恐人之胜;怯于贼者,惟恐人之强。如总兵利瓦伊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拒臣,不容一见。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亦当愧死』!优诏报闻。崇祯三年(一六三○),永平四城失守;良玉率翼明奉诏勤王,捐赀济饷。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诗旌其功。会四城复,命良玉归,而翼明留驻近畿。

时流贼日炽,良玉自京归还,不复远出,惟专力办蜀贼;四破罗汝才之众,夺其大纛、擒其副渠,贼势渐衰。而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巡抚邵捷春以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副总兵张令二军。绵州知州陆逊之过良玉营;酒次,良玉叹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应死,恨与邵公同死耳』。逊之问故?良玉曰:『督师以蜀为壑,无智愚皆知之。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既张令战死竹箘坪,良玉所部三万人亦略尽;单骑见捷春曰:『事急矣!尽发吾溪峒卒,可得二万。我自饩其半、官半之,犹足办贼』!捷春见嗣昌与己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叹息归。

十六年(一六四三)冬,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明年正月,贼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一妇人,受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与所部约曰:『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召土司,无敢至石砫者。

后献忠死,而良玉竟以寿终。

杨之明,世为天全、大番招讨使。乙酉(一六四五)三月,献贼至雅州。知州王国臣者,初通闯将马爌、继又归于献贼,与下川南道胡寅不睦,将执以与贼;寅逃入土司高克礼家,而之明族姓与高世雠互雠杀,弟之乔又欲因乱杀之明以降贼,遂执胡寅并家口数十人送献贼杀之。之明乃与宗室朱奉■〈金伊〉、举人郑延爵合谋起兵,与贼战于飞仙关;兵败,被杀。延爵收兵再战,殁于阵。我朝赐之明通谥「烈愍」(补)。

马京,汉将马岱后也;世为黎州宣慰司。初,献贼入蜀,以蜀人易制,惟黎、雅间土司难于骤服,用降人为招诱,铸金印赍之。京时年十六,掷印于地,誓不屈。伪游击苗某赴黎、雅任,京密调番众与弟亭攻之,擒伪弁七十余人;斩之演武厅,祭旗讨贼。令白通使及白寰翠招致富庄头人姜、黄、柰、李、蔡、包、张七姓子弟;土千户李华宇亦率众至,京即以七姓畀之。而海棠堡指挥使丁应选、宁越守备杨起泰以道臣胡恒之檄引兵入援,闻恒死,遂与京兄弟合,得兵万余。与贼大战于雅州龙观川,杀数千人,阵擒伪帅方总兵斩之;余贼遁还,遂复黎、雅。自是,不被寇者数年。京少年好酒色,逾年竟卒。

亭袭为千户。庚寅(一六五○)九月,刘文秀至,竭力拒守;被执不屈死。华宇苦战,贼擒而剐之;年八十四矣。应选亦以年老,殁于阵。同时起兵之七姓子弟、头人,俱战死,无一降者(补)。

龙在田,石屏土官舍人也。天启二年(一六二二),与阿迷普名声、武定吾必奎平滇贼安效良等,由土守备擢坐营都司。崇祯八年(一六三五),应诏击楚、豫流寇有功,擢副总兵。十年(一六三七)三月,擒大盗郭三海。十一年(一六三八)九月,破贺一龙、李万庆于双沟,进都督同知。明年三月,破贼固始,斩首三千五百有奇。张献忠之叛也,熊文灿命在田驻榖城,防贼东突;中谗,罢归。行至贵州,击平叛贼安陇壁。十五年(一六四二)夏,中原盗益炽;疏言:『臣捐赀募精卒九千五百、战象四、战马二千,五载捷二十有八;忌口中阻。自臣罢归,亲藩辱、名城陷。盖诸将所统多乌合,遇寇即逃、乏饷即噪;滇兵万里长驱,家人父子同志,非若他军易溃也。一岁中,秋冬气凉,贼得驰骋,春夏则入山养锐。夫平原战既不胜,山蹊又莫敢撄,荡平何日!滇卒轻走远跳,善搜山;臣愿整众扫寇,望速给行粮』!下部议,竟不行。

乙酉(一六四五)八月,吾必奎叛,在田与宁州土知州禄永命讨擒之。未几,沙定洲据云南,迤东诸郡尽陷;在田与土官许名臣走大理,遣使告急于孙可望。定洲破灭,而可望遂不可制。

后在田死于难。

禄永命,宁州土知州也。崇祯中,从总理熊文灿讨流贼,有功。乙酉(一六四五)秋八月,元谋土知州吾必奎反;永命偕石屏龙在田讨擒之。十二月,沙定洲作乱,黔国公沐天波自水窦逃;时永命方与必奎余党相拒,留其将周鼎止防御城中。鼎止劝天波留讨贼,天波疑为诱己而杀之,走楚雄;永命遂率所部归。明年宁州破,死之。又嶍峨土官王克猷者,亦死沙贼之难。我朝赐永命通谥,曰「节愍」。

那嵩,世为沅江土知府;循法敬事。永历帝之入缅也,过沅江,嵩与子焘供奉甚谨。设馔,用金银器;宴毕,即敛以献曰:『聊以佐缺乏耳』!及李定国用敕印招土司,嵩授总督衔,传布各土司。延长伯朱养恩、将军高应凤、总兵许名臣、土司龙赞扬皆既降,而复与嵩合。

吴三桂统大兵自云南至石屏州,土司龙荣率赘婿黔国公之子沐忠显赴军前降;嵩固守不下。己亥(一六五九)十一月癸亥(初六日),城陷,阖室自焚;土民巷战死。那氏藏书甲于滇中,灰烬无一存焉。我朝赐通谥,曰「烈愍」。

龙吉兆、龙吉佐,皆麻哈土司也。辛丑(一六六一)春,吴三桂遣马宝、高启隆、赵良栋攻之,吉兆等守七十余日不下。栅破,被执;三桂问何反?两人曰:『我受国恩三百年,仗义守死,何名为反』!又问:『独不畏死邪』?曰:『我两人尽忠而死,不贤于尔之不忠、不孝而生邪』!同声极骂。三桂怒,截其舌斩之。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司马光
  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九·佚名
  ◎进步党失败原因·刘以芬
  ●二、满洲的老祖宗·秦翰才
  补辑·佚名
  ·纪台湾山后崇爻八社·丁曰健
  一二六、张仪卒乃魏哀王九年非十年辨·钱穆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司马光
  御题大金徳运图説【有序】·佚名
  卷四十三·宋敏求
  卷一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司马迁
  第二节 食储、漕运、籴粜·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九十·彭定求

        卷590_1 【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李郢   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   珊瑚树碎满盘枝。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崖崩苇岸纵横

  • 江致和·唐圭璋

      致和,崇宁间太学生。   五福降中天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云情雨态,愿

  • 卷三·沈德潜

    高棅棅字彦恢,长乐人。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卒。林尚默云:“诗始汉魏,至唐极盛,宋失之理趣,元滞于学识,而不由悟以入。自襄城杨士弘始编《唐音》,然知者尚鲜。先生选《唐诗品汇》,议者服其精博。”典籍

  • 内篇 言语第二十·刘知几

      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词艰而义释,若《尚书》载伊尹之训,皋陶之谟,《洛诰》、《牧誓》、《泰誓》是也。周监

  • 卷之下·川口长孺

    三年癸卯(清康熙二年),永历讣至于台湾,经犹奉明正朔,称永历十七年。去岁黄昭之图经也,郑泰实与其谋,且将导清兵;至是事露。经伪不知,托入澄,过金门置酒,邀泰缢之;泰子缆绪、弟鸣骏亡降清。籍泰家,积赀累巨万(郑成功传。「导清兵」,据

  •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宋子文的理财术·恽逸群

    宋子文是国民党的“理财大家”,蒋介石连年内战,庞大的军费和特务费用(包括收买分化地方势力的巨大支出),主要依靠宋子文筹划。北洋军阀时代,能够借到两百万元借款的就能做财政总长,袁世凯把盐税及关税一部份(除支付庚子赔款本

  • 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金毓黻

    古者史官,近于卜祝,实典记言记事之任,至汉司马迁以官太史令而修《史记》,犹为能举史官之职者。其后则史官分为二途:其一则仍称太史,职掌天时星历,一如明清两代之钦天监正,而无与记言记事;其一则以别职来知史务,或另设著作起居之

  • 赵德胜传·张廷玉

    赵德胜,濠州人。担任元义兵长,擅长马上使长矛,每次战斗必定在前。归属王忙哥的麾下,已经观察到了他最终必败。太祖占领了滁阳,德胜的母亲在军中,抛下妻子前来归附。太祖十分高兴,赐给他名字,任命为帐前先锋。从取铁佛冈,攻打三

  • 卷一 释诂第一·邢昺

    [疏]释曰:释,解也。诂,古也。古今异言,解之使人知也。《释言》则《释诂》之别。故《尔雅·叙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第,次也。一,数之始也。以其作最在先,故为第一。此篇相承以为周公作,但其文有周

  • 卷一百六·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六    宋 卫湜 撰士之丧二日而殡三日之朝主人杖妇人皆杖於君命夫人之命如大夫於大夫世妇之命如大夫郑氏曰士二日而殡者下大夫也士之礼死与往日生与来日此二日於死者亦得三日也妇人皆

  • 春秋公羊传谳卷五·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公羊传谳卷五   宋 叶梦得 撰成公元年春三月作丘甲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丘使也作丘甲者谓不以甸出甲士而使丘出甲士也盖古者谓甲士皆曰甲故赵鞅言晋阳之甲尉止言西宫之甲作者时起而用之不以为常犹

  • 卷十二·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二宋 王质 撰节南山一章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戱谈师官尹氏也不敢戯谈有所畏避也下章皆有不敢之意当是其人虽无可敬而其位貌亦有可惮者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何所用心而不

  • 佛教中医慈济院缘起·太虚

    世间诸苦,莫苦于病,救济之功,医药为大。佛称医王,菩萨名药王,药王虽在以法药医烦恼病而根本救济,然人身现前之病苦,尤为迫切,本佛教慈悲施诊施药为医治,岂非四众佛子当务之急哉!民国十四年,余讲楞伽于宁波天童寺,听众中识云岩法师

  • 指归净土·印光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诚然,的确)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1],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2]。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

  • 上清十一大曜灯仪·佚名

    上清十一大曜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祈福消灾。行道者依次于神座前点燃灯光,供奉上清十一曜,礼拜赞颂,祈求消灾赐福。所谓十一大曜,即日宫太阳帝君、

  • 邵氏闻见后录·邵博

    又作《闻见后录》。南宋邵博撰。三十卷。博字公济,河南洛阳人。绍兴进士。历任秘书监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出知果、眉、雅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降授左朝散郎,是年卒于犍为县(今四川南部)。祖邵雍(尧夫)为北宋著名

  • 丁文江的传记·胡适

    《丁文江的传记》作者是胡适。最初1956年刊载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逝世廿周年纪念刊》上,1960年6月由台湾启明书局出版,并附了作者写的《校勘后记》,本书介绍了在很多学术领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