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致和

  致和,崇宁间太学生。

  五福降中天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猜你喜欢
  吴则礼·唐圭璋
  卷一·丁绍仪
  卷七·邵雍
  ◆马中丞祖常(石田集)·顾嗣立
  第三幕·老舍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谢谠
  楔子·郑光祖
  卷七·白居易
  西窗·徐志摩
  后集卷五·罗椅
  卷四十五·王奕清
  古赋辨体巻十·祝尧
  卷六十九·冯惟讷
  正气歌·文天祥
  乌鲁木齐杂诗·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九·彭定求

        卷489_1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舒元舆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藉。燕戎伺其便

  • 周颉·唐圭璋

      颉字元吉,长兴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以朝奉郎知德安府。淳熙十二年(1185),右司郎中。十四年(1187),湖北转运判官。又曾官两浙提刑。   朝中措   饮饯元龄诸公席上戏作   郧城清胜压湖湘。人物镇相望。秀气谁

  • 卷53 ·佚名

    陈宗远 有感 天地不磈立,人为天地心。 世无经济学,何以任弥纶。 沛兴园绮隐,渊启虬髯惊。 汉唐造草昧,数子留其名。 我非烟霞徒,息养离世氛。 我非云水客,眼空观劫尘。 有身必有用,用世非荣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八·宋濂

        元明善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矣。明善资颖悟绝,出读书,过目辄记,诸经皆有师法,而尤深于《春秋》。弱冠游吴中,已名能文章。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六·汪楫

      崇禎三年七月   ○崇禎三年七月   三年庚午七月戊寅朔孟秋帝親享太廟免朝   兵科給事中降一級管事張鵬雲會同廵關張學周核恢復四城功次上聞帝以灤永等處復城文武將士勞績可嘉敘捷大典應不踰時今查勘已明

  •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洪武十三年二月壬戌朔诏郡县举聦明正直孝弟力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及精通术数者以名闻○以嘉兴知府薛祥为工部尚书祥庐州无为人岁乙未从渡江为枢密院知印洪武元年授京畿都漕运司使八年擢工部尚书九年迁北平布政使十二年

  • 卷七·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七题名上职官之有题名非独以志荣遇盖将因名核实俾知官之以人重也翰林自唐宋已来诸家记载间着题名一表而前後散见时有阙遗率难彚録洪惟昭代人文炳蔚馆职增荣若掌院若教习其师率也若讲官若内直其

  • 宇文忠之传·李延寿

    宇文忠之,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是南单于的远支,世代居住东部,后来移居到代都。父亲宇文侃,死在书侍御史任上。  他广泛涉猎文史经典,颇有文采。脱去布衣进入仕途,任太学博士。天平初年,任中书侍郎。裴伯茂与他同在中书省供

  • 熙宗二子传·脱脱

    金熙宗有二个儿子,即:悼平皇后生的太子完颜济安,贤妃生的魏王完颜道济。济安,于皇统二年(1142)二月二十四生于天开殿。金熙宗皇帝二十四岁喜得皇子,很高兴,于是派人立即报告明得宫里的太皇和太后。五天后给太子取名字济安,并

  • 朝鲜传·张廷玉

    朝鲜,是古代箕子所封得的国家。汉代以前叫朝鲜。开始时,朝鲜为燕人卫满所占据,汉武帝平定该地后,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和立菟四个郡。汉朝末年,有个扶余人高氏占据了该地,把国号改为高丽,又称高句丽。高氏居住在平壤,就是乐

  • 卷十三·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三    宋 王与之 撰九嫔郑康成曰嫔妇【○王昭禹曰女之賔从于主谓之嫔书于二女言嫔于虞九嫔以賔从于主为义故亦谓之嫔】昏义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

  • 先进篇第十一·钱穆

    (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后进: 一说: 先进指五帝, 后进指三王, 如《礼运》言大同,《表记》言四代优劣。然此义后起墨家道家始有,孔子时无有。一说:先进指殷以前,后进指周初。然孔子

  • 证契大乘经卷下(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作是念。何因缘故佛今现大神通未曾有事庄严佛刹。当问如来应正等觉决所不了。于是弥勒菩萨摩诃萨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即以右膝跪莲华上。曲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有所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七·澄观

    第五三道不断。疏。摄过观等者。即唯识论惑苦相摄门疏。过去迷于本际下。约强弱分别。过迷本际建立生死。力强。爱取引果强。二从其本末下。是本末分别。无明是本过去说之。爱取是末现在说之。前则约用此则约体。此亦

  • 安广县乡土志·佚名

    志书。光绪末年造送本,不著修纂时间、姓氏。记述简单,别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民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物产、商务。

  • 伤寒论辨证广注·汪琥

    伤寒类著作。清汪琥撰。十四卷。琥字苓友,号青谷子,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认为“伤寒之病名虽为寒,其所见之证皆热”。故

  • 弥勒上生经·佚名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全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又称弥勒菩萨般涅槃经、观弥勒上生经、观弥勒经、上生经。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为弥勒经典中最晚成立之作品,亦为弥勒净土信仰所依据

  • 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佚名

    具名,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二卷,赵宋法贤译。备说理观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