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满洲的老祖宗

满洲的老祖宗的来历,是一个神话。《清文献通考》和《东华录》都有记载。有一部小说叫做《福昭创业记》的,那首回“朱果征祥,三仙绵奕叶”,便是描写这一个神话,现在把他抄在下面:

却说满洲第一大山,名曰长白。高二百余里,绵亘干余里。其龙脉一支至兴京;一支至旅顺,越海伏行,直到山东境界,和泰山连为一气。这样大山,自然钟灵毓秀,足以产生伟大英雄。山之周围皆为茂密森林,参天翳日,山上积雪终年不化。可是最奇怪的,山上有一湖,水清洁异常,名曰布勒瑚里湖,俗曰天池。这天池地方,在当时是人迹罕到的地方,池上不时有神仙往来。也不知是什幺时代,天池之上,忽然自天降下三位天女,是姊妹三人:长曰恩古伦,次曰正古伦,季曰佛库伦。三女来踪虽不可知,但按神话讲起来,一定不是偶然的事。他们和吾们脑筋中所想象的神仙不一样。她们每人都有极其健康的体格,庄严富丽的相貌。她们赤着自然的天足,穿着自织的衣裳,拖着又黑又长的头发,戴着山上采集的花冠。她们姊妹在长白山中,不知住了若干年,每日乘云御风,遨游嬉戏,并且时时在天池游泳,说不尽逍遥自在。这日,她们正在天池中澡浴,忽见飞来一双神鹊,衔着一枚朱果,飞到岸边,把朱果置于季女佛库伦的衣上。那神鹊完了它的使命,便飞鸣而去。这时佛库伦见了那鲜美的朱果,便连忙由池内泳到岸边取了朱果,天香扑鼻,不觉放入口中,一吞而下。那里知道自从佛库伦吞了这枚朱果,她的身子却一天比一天重起来,她十分惊惧,因为她们是仙人,飞升自在,如今身子痴重,好像有了娠孕,岂不要坠落凡尘?没法子,只得把吞果有娠之事,告之恩古伦和正古伦二位姊姊。她二人见说,心里早已明白,因向佛库伦安慰道:“无忧,吾等皆仙人,此天授尔孕,俟分娩后,再图相聚。”从此佛库伦独在山中,未几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佛库伦加意抚养,及至长大成人,真是亭亭一表,伟然丈夫。佛库伦因把朱果受娠之事,向儿子说了一遍,并且说:“汝姓爱新觉罗,名布库哩雍顺。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嘱告已毕,遂把布库哩雍顺引至一河,早已备妥一小舟,使乘之曰:“汝顺流而下,自有人迎汝。”佛库伦遂复飞升而去。雍顺坐在舟中,听其自行,卒至一地,乃弃舟登岸,折柳及蒿以为坐具,已乃端坐其上。这时,此地有三大姓,彼此争为雄长,天天打仗,没有安宁日子,人民甚以为苦,总想得一能人平定乱事,以为共主。这日,忽有人到河边取水,瞥见雍顺相貌堂堂,人物出众,大惊,跑去归告族人曰:“汝等不必再捣乱了,方才我到河边取水,见一男子相貌非凡,一定不是寻常人,也许天生此人,造福百姓,快去看看吧!”众人见说,连忙跑到河边去看,大家一见之下,也以为奇,因问曰:“兀那汉子那里来的?这里一向不见有你。”布库哩雍顺答曰:“我天女所生天男,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乱。”众见说,相信雍顺非凡人,必有来历,因为天池神女,众所熟闻;再说雍顺相貌不俗,必是天生豪杰。当下众人商议:“我等兵连祸结,始终没甚头绪,如今天降圣人,我等当迎为国主,从此息争,不亦善乎?”众从之。于是众人把雍顺举起欢呼,迎到家中,妻以女,奉为贝勒。从此三姓之人再不打仗,大家皆听雍顺号令。雍顺既然坐了国主,遂以长白山北俄朵里城为定居,创立章程,教民耕种射猎之法。时有一种怪兽,名为马虎,为害牧畜小儿,雍顺以苦矢射杀之,民益感德。满洲之始基,实肇于此。

从雍顺起,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到孟特穆,移居萨浒河赫图阿喇城,才稍有真实历史可考。从孟特穆起,又传了四代到努尔哈赤,五代到皇太极,移居沈阳,才奠定了一个皇朝的基业。努尔哈赤死后,葬福陵;皇太极死后,葬昭陵。那部《福昭创业记》,便是记述他们父子两代力征经营的事迹,截至吴三桂乞师、满洲兵入关为止。在皇太极的儿子手中,便灭亡了明朝而建立了清朝的天下,这就是顺治皇帝。溥仪做宣统帝时,则是从顺治以下的第十位皇帝。现在把清朝历代皇帝做成下面一个简表(参照《星源集庆》)。

从顺治入关到宣统逊位,统共享国二百六十八年(一六四四~一九一二),而溥仪在位只有三年,可说短之又短。道光帝以前列帝都是子女很多,咸丰帝以后就不然了。咸丰帝名为二子,实则一子早殇,只有一子;名为一女,实则系抚养恭亲王奕所生,自己没有女儿。接着同治帝和光绪帝都子女全无,溥仪也还没有子女。而清朝国势的衰落,也就从咸丰帝开始,到溥仪更不能支持了。

〖帝号〗肇祖原皇帝 〖陵名〗永陵 〖名讳〗孟特穆 〖后数〗一 〖子女〗二子

〖帝号〗兴祖直皇帝 〖陵名〗永陵 〖名讳〗福满 〖前帝之第几子〗第一子充善之第三子锡宝齐篇古之子 〖后数〗一 〖子女〗六子

〖帝号〗景祖翼皇帝 〖陵名〗永陵 〖名讳〗觉昌安 〖前帝之第几子〗第四子 〖后数〗一 〖子女〗五子

〖帝号〗显祖宣皇帝 〖陵名〗永陵 〖名讳〗塔克世 〖前帝之第几子〗第四子 〖后数〗一 〖妃数〗一 〖子女〗五子一女

〖帝号〗太祖高皇帝 〖陵名〗福陵 〖名讳〗努尔哈赤 〖年号〗天命天聪 〖前帝之第几子〗第一子 〖在位年数〗一一 〖享年岁数〗六八 〖后数〗一〖妃数〗一三 〖子女〗十六子八女

〖帝号〗太宗文皇帝 〖陵名〗昭陵 〖名讳〗皇太极 〖年号〗崇德 〖前帝之第几子〗第八子 〖在位年数〗一七 〖享年岁数〗五二 〖后数〗二〖妃数〗一三 〖子女〗十一子十四女

〖帝号〗世祖章皇帝 〖陵名〗孝陵 〖名讳〗福临 〖年号〗顺治 〖前帝之第几子〗第九子 〖在位年数〗一八 〖享年岁数〗二四 〖后数〗三 〖妃数〗一六 〖子女〗八子六女

〖帝号〗圣祖仁皇帝 〖陵名〗景陵 〖名讳〗玄烨 〖年号〗康熙 〖前帝之第几子〗第三子 〖在位年数〗六一 〖享年岁数〗六九 〖后数〗四 〖妃数〗一九 〖嫔数〗一○ 〖贵人数〗七 〖子女〗三十五子二○女

〖帝号〗世宗宪皇帝 〖陵名〗泰陵 〖名讳〗胤祯 〖年号〗雍正 〖前帝之第几子〗第四子 〖在位年数〗十三 〖享年岁数〗五八 〖后数〗二 〖妃数〗五 〖嫔数〗一 〖贵人数〗一 〖子女〗一○子四女

〖帝号〗高宗纯皇帝 〖陵名〗裕陵 〖名讳〗弘历 〖年号〗乾隆 〖前帝之第几子〗第四子 〖在位年数〗六十 〖享年岁数〗八九 〖后数〗三 〖妃数〗十七 〖嫔数〗六 〖贵人数〗三 〖子女〗一七子一○女

〖帝号〗仁宗睿皇帝 〖陵名〗昌陵 〖名讳〗琰 〖年号〗嘉庆 〖前帝之第几子〗第十五子 〖在位年数〗二五 〖享年岁数〗六一 〖后数〗二〖妃数〗六 〖嫔数〗六 〖贵人数〗一 〖子女〗五子九女

〖帝号〗宣宗成皇帝 〖陵名〗慕陵 〖名讳〗宁 〖年号〗道光 〖前帝之第几子〗第二子 〖在位年数〗三○ 〖享年岁数〗六九 〖后数〗四 〖妃数〗八 〖嫔数〗四 〖贵人数〗四 〖子女〗九子一○女

〖帝号〗文宗显皇帝 〖陵名〗定陵 〖名讳〗奕讠宁 〖年号〗咸丰 〖前帝之第几子〗第四子 〖在位年数〗一一 〖享年岁数〗三一 〖后数〗三〖妃数〗八 〖嫔数〗五 〖子女〗二子一女

〖帝号〗穆宗毅皇帝 〖陵名〗惠陵 〖名讳〗载淳 〖年号〗同治 〖前帝之第几子〗第一子 〖在位年数〗一三 〖享年岁数〗一九 〖后数〗一 〖妃数〗四

〖帝号〗德宗景皇帝 〖陵名〗崇陵 〖名讳〗载┟ 〖年号〗光绪 〖前帝之第几子〗宣宗第七子奕讠之第二子 〖在位年数〗三四 〖享年岁数〗三八〖后数〗一 〖妃数〗二

〖帝号〗宣统帝 〖名讳〗溥仪 〖年号〗宣统 〖前帝之第几子〗宣宗第七子奕讠之第五子载沣之第一子 〖在位年数〗三 〖后数〗一 〖妃数〗一〖贵人数〗二

猜你喜欢
  卷九 開寶元年(戊辰,968)·李焘
  宋史纪事本末卷五·陈邦瞻
  读礼通考卷四十三·徐乾学
  名山藏卷之七十八·何乔远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二·徐紘
  一二四四 文源阁办理全书处为移送供事史晋事致内阁移付·佚名
  东夷传·李延寿
  偏安排日事迹卷六·佚名
  卷五十七·杨士奇
  卷一百二十·佚名
  卷二百六·佚名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司马迁
  第二节 中叶后南蛮之患·吕思勉
  二、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傅斯年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六十七·洪迈

      七言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消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

  • 卷三百二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中上范秘监二首郡大当涂古分符得少蓬威如乌府在令与绣衣同铃阁防书外花村卖剑中少需抚摩意来作玉堂翁畴昔经行路黄山更一过天涯知已少嵗晚客

  • 卷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七腊日类五言古残腊独出        【宋】苏 轼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我欲从之语恐复

  • 卷四百十五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九月盡其月   冬十月癸酉朔,尚書省言:「刑部令諸奏獄格雖該載,而情罪有輕重者,附格增損。按兵民當從本部增損外,其郡吏有罪,恐非有司所敢專,合令取裁。」從之。   甲戌,詔韓絳墓碑賜「忠弼」為額。  

  • 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创兴后魏 慕容垂讨灭丁零·蔡东藩

      却说姚苌既破大界营,诸将欲乘胜击登,苌摇首道:“登众尚盛,未可轻视,不如回军为是。”乃驱掠男女五万余口,仍归安定。登闻大界营失陷,妻子覆没,悲悔的了不得,经将佐从旁劝慰,乃退回胡空堡,收合余众,暂图休养,两秦始罢战半年。

  • 卷第四十六·胡三省

    【汉纪三十八】起柔兆困敦,尽阏逢涒滩,凡九年。肃宗孝章皇帝上〔讳炟,显宗第五子,母贾贵人,以马后母养为嫡,即位。谥法:温克令仪曰章。伏侯古今注:「炟」之字曰「着」。〕建初元年〔(丙子、七六)〕①春,正月,诏兖、豫、徐三州禀赡

  •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卷下·佚名

    石丙回寨,见乐毅具说前事。毅曰:“你敢再出战么?”石丙曰:“暂气歇。”言未毕。外有袁达高叫:“离乱不睹明朝,太平只在今日。交败将石丙出战!”毅见石丙不胜袁达,使一小计,用乌鸡血,向西北打一喷。狂风忽起,吹砂走石。石丙闻知乐

  •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卽位年·

    十二月12月25日○庚辰,朝奠于殯殿,百官入臨。都監堂上李克墩等,啓于仁粹王大妃殿曰:「歛襲諸事,請詣正寢掌辦。」傳曰:「可。」○乙時,襲。百官入臨,仁政殿庭,遂擧哀。○襲畢將奠,而諸事未完,世子先出于外以待。右議政愼承善請還

  • 景公问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以衰世而讽第五·晏婴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

  • 卷一二九·邱濬

    ▲将帅之任(上之下) 《庄子》曰: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

  • 春秋长历卷八·陈厚耀

    右谕德陈厚耀撰历编【六】定元年【壬辰】正小乙亥【辛巳初七日庚寅十六日】二大甲辰三小甲戌四大癸夘五小癸酉六大壬寅【经癸亥二十二日戊辰二十七日】七小壬申【经癸巳二十二日】八大辛丑九小辛未十大庚子十一大

  • 卷二十八·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八   明 湛若水 撰襄公【靈王二十六年】二十有七年【晉平十二年齊景二年衛獻三十一年蔡景四十六年鄭簡二十年曹武九年陳哀二十三年杞文四年宋平三十年秦景三十一年楚康十四年吳餘祭二

  • 卷四百七·佚名

    △第二分善现品第六之二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色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受想行识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色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受想行识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色无常增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卷 (纯陀品第二卷之第二)文殊与纯陀论义 释妙本见丈六以金翅鸟为喻纯陀品之第二佛告纯陀如是如是(至)成就具足檀波罗蜜案。智秀曰。佛印其喜庆也不应请佛久住于世(至)诸行性相亦复如是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澄观

    等十别解文义者。然此经。文富义博。势变多端。况一义一文包摄法界。是以古德明十例科判。欲显难思。其第一名本末部类。但显此经无尽非科今文。前已具明。故今略之。加前后钩锁亦有十例。一本部三分科。二问答相属科

  • 卷八·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八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法语示竹眉书记三峰宏公楚人也遇余于梁城时余说法慈云因来席下请益先佛先祖下手工夫作何方便山

  • 台风杂记·佐仓孙三

    台风杂记是日本人佐仓孙三撰的。他在台澎割让後入台,供职於台湾总督府民政局的警务部门有三年之久。他曾到各处去巡视过,和台湾社会接触较多,因此把所见所闻的事情记载下来成为这部书。书中记事共计一百一十四条,举凡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