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医慈济院缘起
世间诸苦,莫苦于病,救济之功,医药为大。佛称医王,菩萨名药王,药王虽在以法药医烦恼病而根本救济,然人身现前之病苦,尤为迫切,本佛教慈悲施诊施药为医治,岂非四众佛子当务之急哉!民国十四年,余讲楞伽于宁波天童寺,听众中识云岩法师。十九年入川抵渝,法师首接余至慈云寺,则方在营构伊始也。二十六年重至,已轮奂一新,雄峙江上,偶生一大医院之想像。二十八年,佛殿完工,惜法师遽谢尘世,其法子澄一、觉通继任方丈监院,维持不替,蔚然为陪都唯一可供瞻仰之佛刹。二十九年,又得沈乙夫居士以大众慈善医院名,延国医送诊施药于寺,适应一般贫病之需要,德莫大也!顷钟益亭居士、觉监院、雷心佛医士等,念斯事应共持续,渐图扩充,就咨于余。余忆振济委员会曾设中医救济医院,今可先名佛教中医慈济院,以符佛教徒就佛教寺院延中医施国药而救济贫病之实。他日渐备医院规模,再进名佛教中医慈济医院。闻皆喜跃,乃广征仁人善士,同襄盛举。慈云寺之为佛教一大医院,终将实现于未来际欤?则助云岩创寺以至今后续扩医院诸大德,与渝水巴山同会法身性海而无尽矣!(见海刊二十三卷七期)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一·居顶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上卷·道宣 第六 增一法·佚名 卷第二十七·李遵勖 卷第五·寒松智操 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太虚 卷十·佚名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智圆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五·念常 第二十五卷·佚名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第十八·雷庵正受 御制《大悲总持经咒》序·佚名 佛说善生经讲录·太虚 三世因果·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