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九·五代(吴、越、荆南、湖南)

【吴越王鏐】  〔字具美。生时光怪满室,其父欲不举,邻媪强留之,故名钱婆留。卒谥武肃。所居殿名握发。吴音“握”“恶”相乱,钱唐人遂谓曰:“此大王恶发殿也。”传四世,忠懿王鏐纳土归宋,国除。〕

钱鏐王既贵,置酒高会,父老八十岁以上者金尊,百岁者玉尊,时饮玉尊者十余人。鏐执爵上寿,歌曰:“三节还乡挂锦衣,吴越一王驷马归。天明明兮爱日辉,百岁荏苒兮会时稀。”时父老闻歌,多不解音律,鏐觉其欢意不洽,乃高揭吴音以歌曰:“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长在我侬心子里!”歌讫,举座赓之,叫笑振席。(临安石镜山东峰有圆石,径二尺七寸,其光如鉴,鏐布衣时,尝照此镜,顾其形服皆冠冕如王者状。其后,唐昭宗改鏐所居营曰衣锦营,又升衣锦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曰衣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鏐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八锦,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衣锦将军”。)

武肃王开国日,频役士卒。或夜书其门曰:“没了期,没了期,修城才了又开池。”王出见之,命罗隐从事续书其傍云:“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罢又冬衣。”卒伍悉怡然力役,不复怨咨。(鏐有铁箭,大若杵,今在杭城南新桥,虽首出土,可撼不可拔,父老云:“掘之则随土陷,培之则随士高。”鏐尝昼寝,汤沸于炉,一童子恐其惊寝,以水沃之,令无声,鏐适寤见,怒曰:“是能窥我心事。”遂杀之。忽见形于前,鏐惧,乃封为临安土地之神。)

武肃王登渌波亭,闽僧契盈从,王曰:“三千里外一条水”,契盈云:“十二时中两度潮。”人以为切对。盖其时两浙贡赋白海路至青州登陆,故云“三千里”。

武肃王遣使于梁太祖,太祖问曰:“王于国中好何物?”使者曰:“好玉带、骏马。”太祖叹曰:“真英雄也。”选玉带一、名马四赐之。及宋祖登极,忠懿王入朝,进宝犀带,艺祖顾谓曰:“朕有三条带,与此盖不同。”俶请宣示,太祖笑曰:“汴河一条,淮河一条,扬子江一条。”汴大愧服。

宋祖宴钱俶王,出内妓弹琵琶,王献词曰:“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即玉楼云雨隔。”太祖怜之,起拊其背曰:“誓不杀钱王。”

宋祖宴钱俶王于后苑,时惟太宗及秦王侍坐,酒酣,诏王与太宗叙兄弟齿,坐太宗上,俶叩头辞让继之以泣,方得免。俶后入朝,太宗亦宴苑中,俶子安僖王惟浚侍焉,太宗手举御杯赐,俶跪而饮之。明日奉表谢,其略曰:“御苑深沉,想人臣之不到;天颜咫尺,惟父子以同亲。”其优礼如此。

宋太宗即位时,杭州有和尚行歌于市云:“还乡寂寂杳无踪,不挂征帆水陆通。踏得故乡田地稳,更无南北与西东。”或问其说,但云:“明年大家都去。”未几,钱俶王纳土。

【罗隐】  〔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好臧否,往往奇中,故至今江东人称前定不爽者,犹云“罗隐题破”。唐咸通、乾符中,与宗人虬邺齐名,时号“三罗”。又钱唐罗威酷嗜隐诗,遣使赂遗,叙其宗姓,推为叔父,乃目己所为曰《偷江东集》。〕

罗隐为唐相郑畋所知,畋女览隐诗,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大爱其才,讽诵不已。隐貌寝陋,女一日帘窥之,自此绝不咏其诗。

罗隐与顾云同谒淮南高骈。云为人素雅重,而隐性傲睨,高公留云而远隐。隐欲归武林,骈与宾幕饯于云亭。时盛暑,青蝇入座,高命扇驱之,云因谑隐曰:“青蝇被扇扇离席。”隐见白泽图钉在门,应曰:“白泽遭钉钉在门。”(《郡阁闲谈》谓是寇豹、谢观,误也。豹与观同在唐崔裔孙相公门下,以词藻相尚。豹谓观曰:“君白赋有何隹语?”对曰:“晓入梁王之苑,雪满群山;夜登庾亮之楼,月明千里”。豹唯唯。观大言曰:“仆已擅名海内,子才调多,胡不作赤赋?豹未搜思,历声曰:“田单破燕之日,火燎平原;武王伐纣之时,血流漂杵。”观大骇服。)

唐僖宗幸蜀,罗昭谏有诗云:“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唐昭宗播迁,随驾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供奉,罗隐赋诗曰:“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殿陛,见全忠,径移其所,跳跃奋击,遂令杀之。)

唐昭宗爱罗隐才,欲以甲科处之,有大臣奏曰:“隐虽有才,然多轻易。明皇圣德,犹横遭讥,将相臣僚,岂免凌轹?”帝问讥谤之词,对曰:“隐有《华清诗》曰:‘楼殿层层住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其事遂寝。

罗隐初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后下第过,复见之,云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以诗嘲之曰:“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裴筠婚箫遘女,问名未几,便擢进士第,罗隐以一绝刺之,略曰:“细看月轮还有意,信知青桂近娥。”

关图有妹甚慧,图常语同僚曰:“某家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后寓江陵,鹾贾常公有子,状貌儒雅,略晓文墨,图以妹妻之,则常修也。关氏乃与修读习二十余年,修才学优博,越绝流辈,咸通六年登科。罗隐下第东归,有诗别修云:“六载辛勤九陌中,却寻岐路五湖东。名渐桂苑一枝绿,绘忆松江满棹红。浮世到头须适性,男儿何必尽成功?惟应鲍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风。”又广陵秋夜读修所赋三篇,复吟寄修云:“入蜀还吴三首诗,藏于箧笥重于师。剑关夜读相如听,瓜步秋吟炀帝悲。物景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高枝?明年二月东风里,江岛间人慰所思。”修名望为时所重如此,关氏亦有助焉。后修卒,关氏自为文祭之,时人竟相传写。

罗隐下第东归,黄寇事平。朝贤议欲官隐,韦贻范曰:“某曾与同舟而载,舟人告云:‘此有朝官。’罗曰:‘是何朝官?我脚夹笔,可以敌得数辈!’必若登科通籍,吾徒为秕糠也。”由是不果召。隐颇鞅鞅,尝有《送灶诗》云:“一盏清茶一望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玉皇若问凡间事,为道文章不直钱。”

罗隐与桐庐章鲁风齐名。钱鏐召鲁风司笔札,不就,怒而杀之。有吴仁璧者,关中人,中第入浙,鏐辟入幕府,坚辞不就,又诗以谢云:“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展台前郭隗金。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敝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十里溪光一山月,何堪从此负归心?”鏐怒,沉仁璧于江。会隐游京师不遇,归谒鏐,鏐辟为钱唐令,隐惧而受命,然亦时有督过。一日侍宴,献口号云:“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武肃始悔悟,加礼于隐。

沈嵩与罗隐从事浙西幕下,主公出妓,众称殊丽,便是娥,嵩曰:“娥甚陋,安可及”?主公惊曰:“书记识娥否”?曰:“嵩两度到月宫折桂,何为不识”?嵩欲警隐,故有是言。(江南李氏尝遣使聘吴越。或问:“见罗给事否”?使人曰:“不识,亦不闻名”。或云:“四海闻有罗江东,何拙之甚!”使人曰:“为金榜上无名,所以不知。”)

沈嵩尝得新榜,封示罗隐,隐批一绝于纸尾曰:“黄土原边狡兔肥,犬如流电马如飞。灞陵老将无功业,尤忆当时夜猎归。”

唐光化中,钱鏐初授镇海军节度,命沈嵩草谢表,盛称浙西繁盛,成以示罗隐,隐曰:“是自贾征索也。请更之。”乃极言兵火凋敝,有,“天寒而麋鹿来游,日暮而牛羊不下”之语,延臣见之,曰:“此罗隐词也。”又贺昭宗更名晔表曰:“左则姬昌之半字,右则虞舜之全文。”京师称为诸镇第一。

钱氏时,西湖渔者日纳鱼数斤,谓之使宅鱼,有不及数者,必市以供,颇为民害。罗隐侍坐,壁间有溪垂钓图,武肃指示隐索诗,隐应声曰:“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武肃王大笑,遂蠲其征。

越州僧处默赋诗,辄有奇句。题《圣果寺》云:“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罗。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罗隐见“吴地”,“越山”之联,诧曰:“此吾句也,失之久矣。乃为师所得耶?”闻者鄙其儇薄。

【孙承】  〔吴越外戚。奢僭异常,用千金市得石绿一块,天质嵯峨如山,命匠治为博山香炉,峰尖上作一暗窍出烟,呼不二山。又用龙脑煎酥制小样骊山,山水、屋室、人畜、林木、桥道纤悉备具。〕

孙承尝馔客,指其盘筵曰:“今日坐中,南之蝤蛑,北之红羊,东之虾鱼,西之枣栗,无不毕备,可谓富有小四海矣。”

【毛胜】  〔字无敌,晋陵人。吴越功德判官。尝以天馋居士自名。〕

毛胜多雅戏。以地产鱼虾海物,四方所无,因造《水族加恩簿》,品叙精奇,各令一通。令者,盖沧海龙君之命也。封江瑶令曰:“咨尔独步王江殊,鼎鼐仙姿,琼瑶绀体,天赋臣美,时称绝佳,宜以流碧郡为灵渊国,追号王桂仙君,称海珍元年。”封蟹令曰:“尔甘黄州甲杖大使,咸宜作解蕴中,足材腴妙,螯德充盈。宜授曹丘常侍兼美。”封鲥令曰:“尔珍曹必用郎中时充,铛材本美,妙位无高。宜授诸衙效死军使,持节雅州诸军事。”封鲚令曰:“尔白圭夫子,貌则清瞿,材极美俊,宜授骨鲠卿。”封鳖令曰:“尔甲拆翁,挟弹于中,巧也;负担于外,礼也;介胄自防,不问寒暑,智也,步武懦缓,不逾规绳,仁也。故前以探甲尚书荣其迹,显其能,宜授金丸丞相、九肋君。”封龟令曰:“尔元介卿,卜灼之效,吉凶了然,所主大矣。宜授通幽博士。”封水母令曰:“尔借眼公!受体不全,两相籍赖。宜授同体合用功臣,左右卫驾海将军。”封真珠玳瑁令曰:“尔藏珍,照乘走盘,厥价不赀。班希,裁簪制器不在金银珠玉之下。藏珍宜授圆辉隐士,班希宜授点花使者。”封鲫令曰“尔鲜于羹,斫脍清妙,见称杜陵。宜授轻薄使、银丝省厌德郎。”封鳊令曰:“尔缩项仙人,鬼腹星鳞,道享襄、汉。宜授槎头刺史。”封河豚令曰:“黄荐可,尔泽嫩可贵,然失于经治,败伤厥毒,故世以醇疵隐士为尔之目。特授三德尉,兼春荣小供奉。”

【梁震】  〔蜀依政人。归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

高季昌初欲奏梁震为判官,震耻之,欲去,恐及祸,乃请以白衣侍樽俎。终身止称前进土,不受高氏辟署。晚年,固请退居,筑室于土洲,披鹤氅,每诣村,骑黄牛,自称荆台隐士,题院中壁曰:“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冫免我哉!黄犊依然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罗隐过震居,留题曰:“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楼凤竹,池养化龙鱼。”

【孙光宪】  〔蜀之资州人。旅游江陵,高从诲辟为掌书记。自号葆光子。著《北梦琐言》。〕

孙光宪以兵戈之际,书籍不备,遇发使诸道,未尝不厚与金帛购求焉。三年间,收书及数万卷,常慕史氏之作,白恨诸侯幕府不足展其才力,每谓交亲曰:“安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因吟刘禹锡诗曰:“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孙光宪《赠酒妓应天长》词曰:“翠凝仙艳非凡有,窈窕年华方十九。鬓如云,腰似柳。妙对绮筵歌绿酒。醉瑶台,携玉手。共燕此宵相偶,魂断晚窗分首。泪沾金缕袖。”

孙光宪尝《和南越》诗云:“晓厨烹淡菜,春杼织种花。”牛峤览而绝倒。莫喻其旨。牛曰:“吾子只知其名,安知淡菜非雅物也?”后方晓之。

【李郁】。〕

李郁为荆南从事,有朝士寄书,字体殊恶;李寄诗曰:“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谩劳魂。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留传示子孙。深荷故人相爱处,天行时气许教吞。”(言堪作符也。)

【马希振】  〔父殷,据湖南地。唐僖宗在蜀,许自开国,立台置卿相,分天子之半仗焉。〕

马希振,湖南诸子中白眉也。与门下客何致雍、僧贯徽联句。希振曰:“青蛇每用腰为力。”贯徽曰:“红苋时将叶作花。”又见蚁子缘砌,希振曰:“蚁子子衔虫子子,”致雍曰:“猫儿儿捉雀儿儿。”(后唐庄宗灭梁,殷长子希范修贡京师,庄宗问洞庭广侠,对曰:“车驾南巡,才堪饮马尔。”庄宗大悦。时隐士袁居道不求闻达,希节延入府。一日,希范病酒,厌膏腻,居道曰:“大王今日使得贫家缠齿羊。”询其故,则蔬茹也。)

【廖光图】  〔常集其家诗为《廖氏家集》一卷。〕

马殷据潭州时,廖光图自韶阳叛,举族来奔,殷将拒不纳,或谏曰:“廖者,料也。马得料必肥。”遂命光图为永州刺史。后其子游零陵,于民间见父题壁,感而成诗,曰:“下马连声叩竹门,主人何事感遗恩?回头泣向儿童道,重见甘棠旧子孙。”

【刘昭禹】  〔字休明。湖南天策府学士。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个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觅句者,若掘得玉合子底,必有盖,但精心求之,必获其宝。”。〕

刘昭禹少师林宽,为诗刻苦。风雪诗云:“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徐仲雅】  〔与刘昭禹同为天策学士。〕

马殷建明月圃于潭州,命徐仲雅赋之,仲雅诗云:“凿开青帝春风圃,移下嫦娥夜月楼。”

徐仲雅有清才,然性好滑稽。周行逢素闻其名,及据湖南,召为节度判官。时行逢欲得众,苟能应募,皆置司空、太保以诱之。自是武陵村落称司空、太保者无算。仲雅曰:“公管内满天太保,满地司空。”行逢不悦。未几大宴僚吏,仲雅在座,行逢夷音呼字多误,仲雅戏曰:“不于五月五日剪却舌头,使语音乖错如此。”行逢大怒,然仲雅尝历事马氏诸王,民信服之,故不敢加诛,后竟以忤旨去职,因退居山寺。暇日《咏棕树》曰:“叶似新蒲绿,身如乱锦缠。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盖怨行逢而发。

【邓洵美】  〔连郡人。汉乾间,与王溥、李同登进士第,皆王仁裕所取士也。洵美背伛,时谓之邓驮。周行逢署馆驿巡官。〕

邓洵美为性迂僻,众不悦之。虽处幕府僚,而食贫不暇及。王溥为相,闻洵美不得志,乃为诗寄曰:“采衣我已登黄阁,白社君犹困故庐。”自是,周行逢稍优给之。未几,给事中李出使武陵,与洵美相遇话旧,不觉恸哭。因赠诗曰:“忆昔词场共着鞭,当时莺谷喜同迁。关河契阔三千里,音信稀疏二十年。”后再奉命祠南岳,则洵美忤行逢,已为所杀矣。复为诗吊其墓,有“今日向君坟畔过,不胜怀抱暗酸辛”之句,闻者无不痛之。

【李观象】  〔周行逢以为节度使。因行逢严酷,恐及祸,乃寝纸帐,卧纸被。行逢信用之。〕

李观象性多嫉忌,好蔽人之好。零陵儒士蒋密能吟咏,颇得风骚之旨,尝《题桑》云:“绮罗因片叶,桃李谩同时。”为作者所许。观象闻之,佯惊曰:“此仆诗,何蒋密之能为?”士林鄙之。

猜你喜欢
  梁本纪第一·欧阳修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张廷玉
  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连摧敌将 拔邺城追掳孱王·蔡东藩
  第一百十三回 对日使迭开交涉 为鲁案公议复书·蔡东藩
  卷第二十四·徐鼒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一百七十三 李煦曹(禺页)请安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纪昀
  裴遵庆传·欧阳修
  乃燕传(附硕德传)·宋濂
  林润传·张廷玉
  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目录·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一折 报败·李玉

    【番卜算】[老旦扮太监上]大事费蹰踌,闻报心如疚。咱家织造事他实是也。奉厂爷差驻苏州,同着毛哥等几个心腹,掌管东南兵马钱粮。只等厂爷举动,便接应共成大事。不想里边再不动手。今早忽接小帖,说圣上龙体违和,光景有些不妥

  • 卷二一八 唐紀三十四·司马光

      起柔兆涒灘(丙申)五月,至九月,不滿一年。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至德元載(丙申,公元七五六年)   五月,丁巳,炅衆潰,走保南陽,賊就圍之。太常卿張垍薦夷陵太守虢王巨有勇略,上徵吳王祇為太僕卿,以巨為陳留 譙郡太守

  •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三·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亭林氏编辑  思文纪略  帝讳聿键,初封南阳王,袭祖端王爵。崇祯九年,京师戒严,倡义勤王,以擅自出境治罪,锢高墙。宏光即位,赦出。南京失守,王即位于福州。丙戌八月出奔,没于汀,在位一年。  宏光元年乙酉夏五

  • 卷十六 明帝·王夫之

      〖一〗  人才之靡也,至齐、梁而已极。非尽靡也,尸大官、执大政者,靡于上焉耳。明帝之凶悖,高、武之子孙,杀戮殚尽而后止,而大臣谈笑于酒弈之閒自若也。乃晋安王子懋之死,其防閤陆超之、董僧慧先与子懋谋举兵者,独能不昧

  • 卷二十·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 【起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尽戊午宋理宗宝佑六年】凡二十五年 【甲午】端平元年【金天兴二年是岁金亡】春正月金主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四年十月甲子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谢诏代 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百官 升左春坊左谕德林树声为太常寺卿管南京国子监祭酒事 起原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谭纶巡抚狭西升顺天府府丞冀炼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升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二·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庚寅朔○壬辰春分祭大明于朝日坛遣英国公张溶行礼○礼部以山西河南同日地震请如例修省九卿科道许极言时政得失凡可以救灾恤民者条奏其被灾地方遣大臣一人祭告境内名山大川河洛之神及祀典所载神祗其死

  • 卷三十一·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一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陈胜项籍列传第一 【服?曰传次其时之先後耳不以贤智功之大小也师古曰虽次时之先後亦以事类相从如江充息

  • ●凤洲杂编三·王世贞

    王世贞 文臣谥 武臣谥犹不详今志十之一二 谥及三代 父子得谥 赐夷王谥 ○文臣谥 太祖时文臣无谥如刘基王袆皆后代加者 太宗时亦少 仁庙追录旧功臣遂有金襄荣等数十人弘正以还益滥矣爰摭碑志故牒所记得十之五六俟后

  • 世上人家一·胡兰成

    世上人家一我在南京八天,又回杭州,无事住在斯家一年。斯家大少爷是我在蕙兰时同学,如今他进了光华大学,却因病休学在家。他家老爷是辛亥起义发迹的豪杰,前三年去世,在时他当浙江 省军械局长,待人豪爽,好像家里辖有金山银山,身

  • 易经·杂卦传·佚名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着。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

  • 立元神第十九·苏舆

      君人者,國之元,發言動作,萬物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端也。失之豪厘,駟不及追。故為人君者,謹本詳始,敬小慎微,誌如死灰,安精養神,寂莫無為。休形無見影,搶聲無出音,虛心下士,觀來察往。謀於眾賢,考求眾人,得其心遍見其情,察其好

  • 卷第二十·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供法帔提纲 高峰妙禅师通宁智颜庵主送法帔至上堂。裁蜀锦。剪吴绫。披白玉。间黄金。打成一片时针札不入。罗纹结角处线路难寻。虽然。只如西峰以诸法空为座。

  • 世相物语·林语堂

    本书收录了林语堂先生的小品文数十篇。全书共分“世相漫议”,“茶余清话”,“人生写意”和“学艺琐思”四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非常值得一读。

  • 庐陵文钞·欧阳修

    三十二卷。宋欧阳修撰,明茅坤选评。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湖州归安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善古文,从唐顺之游,推崇韩、柳、欧、曾、苏氏父子,又喜谈兵。历知青阳、丹徒二县,累迁广西兵备佥事,迁大名兵备副使。编《唐宋八大

  • 茶解·罗廪

    明代茶书,1卷,罗廪撰。廪字高君,浙江慈溪人,生平待考。卷首有屠本畯万历己酉(三十七年,1609)序,介绍其书内容为:“凡十目:一之原其茶所自出,二之品其茶色味香,三之程其艺植高低,四之定其采摘时候,五之摭其法制焙炒,六之辨其收藏凉

  • 渠丘耳梦录·张贞

    余耋齿虺隤,经年善病,既不能展书纵读,又不能出而为登临眺听之事。唯是蒿床土锉,看屋梁而呻吟耳。二三亲串,间以问疾。相过延入卧内,共话团圞,多举乡里琐言为予娱病,且举其尤诙诡者,为抚掌之资。一涉世情,辄自引寐。儿辈侍侧,每有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佚名

    全一卷。又称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续入法界品、华严经入法界品。唐代地婆诃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依华严探玄记卷一载,本书系针对晋译六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卷五十七后半)摩耶夫人以下至弥勒菩萨之前,所缺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