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明帝

  〖一〗  人才之靡也,至齐、梁而已极。非尽靡也,尸大官、执大政者,靡于上焉耳。明帝之凶悖,高、武之子孙,杀戮殚尽而后止,而大臣谈笑于酒弈之閒自若也。乃晋安王子懋之死,其防閤陆超之、董僧慧先与子懋谋举兵者,独能不昧其初心:僧慧则请大敛子懋而就死,业已无杀之者,而视子懋幼子讯父之书,一恸而卒;超之或劝其逃,而曰“吾若逃亡,非唯孤晋安之恩,亦恐田横之客笑人”,端坐以待囚,而为门生所杀,头陨而身不僵。夫二子者,非但其慷慨以捐生也,审于义以迟回,濒死而不易其度,使当托孤寄命之任,其不谓之社稷之臣与?乃皆出自寒门,身为武吏,其视王、谢、徐、江、世胄华门清流文苑之选,世且以为泾、渭之殊,而以较彼之转而忘君、安心助逆者,果谁清而谁浊也;故曰:尸大官、执大政者靡于上,而下未尽然也。  永嘉之后,风俗替矣。而晋初东渡,有若郄鉴、卞壶、桓彝之流,秉正而著立朝之节;纪瞻、祖逖、陶侃、温峤,忘身以弘济其艰危。乃及谢傅薨,王国宝用事以后,在大位者,若有衣钵以相传,擅大位以为私门传家之物,君屡易,社屡屋,而磐石之家自若;于是以苟保官位为令图,而视改姓易服为浮云之聚散。唯是寒门武吏,无世业之可凭依,得以孤致其恻隐羞恶之天良。繇此言之,爵禄者,天子齐一人心、移易风俗之大权在焉,不可与下以固然,而使据之以为己重,其亦明矣。世业者,天子之守也,非下之所得怙也。闾井之子弟,受一顷田于祖父,而即以赋税怨县官,亦何以异于此哉?拓拔宏曰:“君子之门,无当世之用,要自德行纯笃。”纯笃云者,岂不恤名义,长保其富贵之家世而已乎?

  〖二〗

  拓拔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欲迁雒阳,而以伐齐为辞,当时亦孰不知其伪者,特未形之言,勿敢与争而已。出其府藏金帛衣器以赐群臣,下逮于民,行无故之赏,以饵民而要誉,得之者固不以为德也,皆欺人而适以自欺也,犹未极形其伪也。至于天不雨而三日不食,将谁欺,欺天乎?人未有三日而可不食者,况其在豢养之子乎!高处深宫,其食也,孰知之?其不食也,孰信之?大官不进,品物不具,宦官宫妾之侧孰禁之?果不食也欤哉!而告人曰:“不食数日,犹无所感。”将谁欺,欺天乎?  宏之习于伪也如此,固将曰圣王之所以圣,吾知之矣,五帝可六,三王可四也。自冯后死,宏始亲政,以后五年之闲,作明堂,正祀典,定祧庙,祀圜丘迎春东郊,定次五德,朝日养老,修舜、禹、周、孔之祀,耕藉田,行三载考绩之典,禁胡服胡语,亲祠阙里,求遗书,立国子大学四门小学,定族姓,宴国老庶老,听群臣终三年之丧,小儒争称之以为荣。凡此者,典谟之所不道,孔、孟之所不言,立学终丧之外,皆汉儒依托附会、逐末舍本、杂识纬巫觋之言,涂饰耳目,是为拓拔宏所行之王道而已。尉元为三老,游明根为五更,岂不辱名教而羞当世之士哉?故曰儒者之耻也。

  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诚者德之本,欺者诚之反也。汉儒附经典以刻画为文章,皆不诚之政也。而曰帝之所以帝,王之所以王,在是而已。乃毕行之以欺天下后世者唯宏尔。后之论者犹艳称之,以为斯道之荣,若汉、唐、宋之贤主俱所无逮者。不恤一日之劳,不吝金钱之费,而已为后世所欣慕,则儒者将以其道博宠光而侈门庭乎?故曰儒者之耻也。  虽然,抑岂足为君子儒之耻哉?君子儒之以道佐人主也,本之以德,立之以诚,视宏之所为,沐猴之冠,优俳之戏而已矣。备纪宏之伪政于史策,所以示无本而效汉儒附托之文具,则亦索虏欺人之术也,可以鉴矣。

  〖三〗

  王敬则之子幼隆,以谢朓其姊壻也,告以反谋,而朓发之,敬则败死,朓迁吏部,则夫妇之恩绝;其后始安王遥光要与同反,复以告左兴盛,为遥光所杀,则保身之计亦迷;故论者以咎朓之倾险。虽然,使朓从幼隆而秘其谋,从遥光而受卫尉卿之命以为内应,于义既已不可,而事败骈诛,又何足以为全身之智乎?呜呼!士之处乱世遇乱人也难矣。若朓者,非有位望之隆足为重轻,干略之长可谋成败者也,徒以词翰之美见推流辈而已而不轨以徼幸者,必引与偕而不相释,夫朓亦岂幸有此哉?无端苦以相加,而进有叛主之逆,退有负亲戚卖友朋之憾,“握粟出卜,自何能谷”。朓之诗曰:“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诚哉其可悲乎!

  夫朓直未闻君子之教、立身于寡过之地而已,非怀情叵测、陷人以自陷之佥人也,而卒以不令而死。夫君子之处此,则有道矣:可弗仕,勿仕也;仕可退,无待而退也;无可退焉,静而若愚,简而若荡;既已为文人矣,山川云物之外,言不及于当世,交不狎于乱人,则庄周所谓才不才之闲者近之。而益之以修洁,持之以端严。乱人曰:此沈酣词艺而木强不知道者,未足与谋也。则虽怀慝而欲相告,至其前而默然已退。荣不得而加,辱不得而至,福不得而及,祸不得而延,庶其免夫!朓之不能及此也,名败而身随之,宜矣。虽然,又岂若范晔、王融、祖珽与魏收之狂悖猥鄙乎?谚曰:“文人无行。”未概可以加朓也。

猜你喜欢
  纲目续麟卷十二·张自勋
  路史卷二十三·罗泌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二十八·佚名
  六三 江苏巡抚萨载奏呈苏州书局续购遗书目录并仍令委员随处谘访佚书折·佚名
  明儒言行録卷九·沈佳
  前集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序·鲍彪
  提要·裴骃
  十国春秋卷一百一·吴任臣
  汉纪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27)·司马光
  ●卷四外篇·何孟春
  卷二百十一上·雍正
  治浙成规卷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九·阮阅

      ●卷四十九·饮食门  唐御食,红绫饼馅为上。光比中,放进土裴格卢延孙(逊)等二十八人,燕于曲江,敕太官赐饼馅止二十八枚而已。延逊后入蜀,颇为蜀人所易,尝有诗云:“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馅来。”其为

  • 存家诗稿卷四·杨巍

    明 杨巍 撰七言古秋日送吕二山人南游兼寄青州陈同年芝巘秋风飒飒吹客衣闻子明朝又南发回首应瞻燕塞云与谁共醉齐门月齐门烟月不胜秋诗句如珠何处投感时可吊田文里懐土休登海上楼君家空楼何处越峤鄞江嵗云暮满眼干

  • 卷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目録【起二十八字至三十四字】南乡子【又一体】欧阳炯【五首】甘州曲蜀王衍乾荷叶刘秉忠九张机无名氏落梅风解缙喜春来张雨法驾导引陈与义上清蔡

  • 卷八十·志第五十六·食货四·张廷玉

        ◎食货四   ○盐法 茶法   煮海之利,历代皆官领之。太祖初起,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既而倍征之,用胡深言,复初制。丙午岁,始置两淮盐官。吴元年置两浙。洪武初,诸产盐地次第设官

  • 卷之七十三·佚名

    洪武五年三月戊申朔应天府言运输官物悉役在京之民其力甚劳 上谕省臣曰京师之民自开国以来皆其供亿劳费倍于外郡今天下太平正当休养之岂可重扰耶凡有差役宜悉免之○己酉 上以将官子弟因年少骄佚故承袭者多不称职乃命

  • 第四十五回 庚子年拳会起迁都陕地·黄士衡

    诗曰:热血时时洒,忧怀字字垂。篇篇皆挽到,句句尽扶危。往往来来惯,凄凄切切悲。忙忙书告竣,恳恳奏丹墀。却说曾国藩因李秀成率大股太平军连陷德州、宁国,因鲍左军未至,正布置戒严,忽接京中八百里排单,催他率兵勤王,但不知北京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三月甲寅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陵寝 升总督狭西三边右都御史贾应春为南京户部尚书户部右侍郎吴嘉会为本部左侍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右副都御史蔡克廉为户部右侍郎狭西左布政使殷学四川左布政使

  • 已疟编·刘玉

    江东门外,洪武间建轻烟、澹粉、梅妍、翠柳四楼,令官妓居其上,以接四方宾客。大贾及士夫休沐,时往游焉。后士夫多以耽酒悦色废事,渐加制限。三山门外有,&ldquo;醉仙楼&rdquo;,以中秋与学士刘三吾、宋濂、董伦、王景、陶安等醉

  • 金佗续编卷九·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__金佗续编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九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八绍兴八年再令除落起复二字省劄检会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往来干办军期事务王敏求状契勘岳太尉先为母亡起复合至今年六月一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九。·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九卷志八职官中零零杂志第八。职官中。三九卷志八职官中零一○内省,[景德王]十八年,改

  • 朵尔直班传·宋濂

    朵尔直班字惟中,木华黎七世孙。祖父名硕德,父名别理哥帖木儿。朵尔直班出生不过百日父亲就去世了,由叔祖父抚育。叔父拜住奏请仁宗降诏书以保护其家。朵尔直班好读书,十四岁拜见文宗。文宗将御驾上都,亲自视察其御衣,命登于

  • 卷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田赋考【三】田赋之制雍正元年谕户部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倘遇荒歉民食维艰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惟开垦一事於百姓最有裨益但

  • 卷三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宋 徐天麟 撰祥异下地震惠帝二年正月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厌一甲反下同】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地震至八月乃止武帝征和二年八月癸亥地震厌杀人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

  • 卷四·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四 明 何楷 撰 殷祖庚之世诗一篇 殷武立高宗庙也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武丁崩子祖庚立祖已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自武丁修政下俱出史记】庙既成始祔而祭之之诗【出

  • 佛说九横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饭饭。四者为不出生。五者为止熟。六者为不持戒。七者为近恶知识。八者为入里

  • 净土十疑论·智顗

    净土十疑论序宋.无为子杨杰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

  • 卷第六(译经西晋)·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六(译经西晋)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西晋录者。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人。魏大将军侍中录尚书相国晋王昭之太子。昭薨炎嗣为王。元帝知历数有归。使太保郑冲奉玺致位。炎垂拱受禅。是为武帝。称晋

  • 临池诀·卢携

    又作《临池妙诀》。唐代卢携编。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谓智永乃王羲之、王献之之后,得其家法,以之传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陆彦远,彦远传携本人。取《翰林隐术》、王羲之《笔势论》、徐浩《论书》、《窦暨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