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六朝(陈)

【徐陵】  〔字孝穆,攡之子。母梦五色云化为凤集左肩,已而生。陵四岁,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目有青睛,时人以为聪慧之相。虞世基一见奇之,谓朝士曰:“此当今潘、陆。”因妻以女。由梁入陈,历迁太子少傅。子俭为郎中,仪为尚书,份为冼马。〕

徐孝穆尝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热甚,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徐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

徐孝穆《长相思》云:“长相思,好春节。梦里恒啼悲不泄。帐中起,窗前咽。柳絮飞还聚,游丝断复结。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萧淳和云:“长相思,久离别。新柳参差条可结。狐关远,雁书绝。对云恒忆阵,看花复愁雪。犹有望归心,流黄未剪截。”

徐孝克,陵第三弟也,亦善赋咏,作《栖霞寺》诗,曰:“戒坛青石路,灵相紫金身。”世以为工。

【阴铿】  〔字子坚,诗与何逊齐名,世称“阴、何”。梁时,为湘东王参军,与宾客宴饮,见行觞者,因以酒炙授之,坐客皆笑,铿曰:“吾侪终日酣醉,而执爵者不知味,非人情也。”及侯景乱,铿为贼擒,或救之得免。问之,乃前行觞者。入陈,为始兴王录事参军。〕

侯安都为侍中,引祖孙登、刘删、阴铿等为客,孙登奉令咏风云:“摇扬楚王宫,徘徊绕竹丛。带叶俱吟树,将花共舞空。飘香双袖里,乱曲五弦中。试上高台听,悲响定无穷。”咏水云:“骊泉紫阁映,珠浦碧沙沉。岸阔莲香远,流清云影深。风潭如拂镜,山溜似调琴。请君看皎洁,知有澹然心。”刘删奉令咏妓云:“石家金谷妓,妆罢出兰闺。看花只欲笑,闻瑟不胜啼。山边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将人当桃李,何处不成蹊?”阴铿同赋云:“佳人遍绮席,妙曲动弦。楼似阳台上,池如洛水边。莺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翠柳将斜日,俱照晚妆鲜。”

文帝尝宴群臣赋诗,徐陵言阴铿善五言,帝即日召预宴,使赋新成安乐宫。铿援笔便就,帝叹赏之。其诗曰:“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迢递翔仰,连翩贺燕来。重栏寒雾宿,丹井夏(一作夜)莲开。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虞寄】  〔字次安,荔之弟,陈宝应尝使人读《汉书》,卧而听之,至蒯通说韩信曰:“相君之背,贵不可言。”蹶然起坐,曰:“可谓智士。”寄曰:“通一说杀三士,何足言智?岂若班彪《王命》识所归乎?”宝应不听。寄恐祸及,乃着居士服,居东山寺。〕

天嘉中,陈宝应据闽中,与镏异潜有异谋,遂起兵反。沙门慧标作五言诗送之,曰:“送马犹临水,离旗稍引风。好看今夜月,当照紫微宫。”宝应甚悦。慧标赍以示虞寄,寄谓所亲曰:“标公既以此始,必以此终。”后宝应败,标从坐伏诛。

【张正见】  〔字见赜,梁太清初,射策高第。属乱,避地匡俗山。入陈,迁散骑侍郎。〕

张正见《星名从军诗》云:“将军定朔边,刁斗出祁连。高柳横遥塞,长榆接远天。井泉含冻竭,烽火照山燃。欲知客心断,危旌万里悬。”

【沈炯】  〔字初明,约之后,仕梁为吴令。宋子仙据吴兴,逼掌书记。王僧辨购得之,酬所获者铁钱十万。后归陈,武帝以为御史中丞。〕

沈炯有《独酌谣》,曰:“独酌谣,独酌独成谣。智者不我顾,愚夫余不要。不愚复不智,谁当余见招。所以成独酌,一酌一倾瓢。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再酌轻许、史,三酌傲松、乔。频频四五酌,不觉凌丹霄。倏尔厌五鼎,俄然贱九韶。彭殇无异葬,夷跖可同朝。龙蠖非不屈,鹏本逍遥。寄语号呶侣,无乃太尘嚣。”

沈炯《八音诗》曰:“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摇。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木桃底堪用,寄以答琼瑶。”

沈炯以闲、居、有、乐四字作离合诗赠江藻,曰:“开门枕芳野,井上小桃红(离‘门’字)。林中藤茑秀,木末风云高(离‘木’字,‘门’、‘木’合成‘闲’)。屋室何寥廓,至士隐蓬蒿(离‘尸’字)。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离‘古’字,‘尸’、‘古’合成‘居’)。友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离‘’字)。朗月同携手,良景共含毫(离‘月’字,‘’、‘月’合成‘有’)。乐巴有妙术,言是神仙曹(离‘’字)。百年肆偃仰,一理讵相劳(离‘白’字,‘’、‘白’成‘’)。”

沈炯和蔡黄门口字咏,云:“嚣嚣宫阁路,灵灵谷口闾。谁知名器品,语哩各崎岖。”

【周弘正】  〔字思行,侯景乱,元帝以为户部尚书。入陈,位特进。弟弘让、弘直。弘让尝仕侯景,获讥于世。或问三周孰贤?曰:“若蜂腰矣。”。〕

周弘正尝造韦,谈谑尽日,恨相遇之晚。后请至宾馆,未赴,弘正乃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即逍遥公也。为当时所钦如此。

周弘正看新婚诗云:“莫愁年十五,来聘子都家。婿颜如美玉,妇色胜桃花。带啼凝暮雨,含笑似朝霞。暂却轻纨扇,倾城判不赊。”

【谢贞】  〔字元正。晋太傅安九世孙。少有至性,仕始兴王录事参军。〕

谢元正幼便聪慧,八岁为春日闲居诗,从舅王筠奇其有隹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当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矣”。

【陆琼】  〔字伯玉,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八岁于客前覆局,都下号曰“神童”。〕

陆琼饮酒乐云:“蒲桃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春风秋月长好,欢醉日月言新。”唐人破阵乐、何满子皆祖之。

陆琼栗赋云:“四时逸盛,百果玄芳。绿梅春馥,红桃夏香。何群品之浮脆,惟此质之久长。外刺同夫拱棘,内洁甚于冰霜。荐羞则权榛并列,加笾则菱芡同行。金盘兮丽色,王俎兮鲜光。周人以之战惧,大官称于柏梁。”

【伏智道】。〕

伏智道《从军五更转》云:“一更刁斗鸣,校尉连城。悬闻射雕骑,遥惮将军名。二更愁未央,高城寒夜长。试将弓学月,聊持剑比霜。三更夜警新,横吹独吟春。强听梅花落,误忆柳园人。四更星汉低,落月与山齐。依稀北风里,胡笳杂马嘶。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城鸟初起堞,更人悄下楼。”其后隋炀帝效之,作《龙舟五更转》。

【江总】  〔字总持。少孤,依外氏,故杜诗云“江总外家养。”仕陈为尚书令,世称江令。宅在金陵青溪上。刘禹锡诗:“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惟见秦淮碧。池台竹树三亩余,至今人道江家宅。”总为文次,至吟咏得意,则起藁于窗上,不堪示则投置溷中,久而文遂工。〕

江总持,幼便聪慧,神采英拔,甚为琅琊王元礼、范阳张缵、南阳刘之遴所重。之遴尝酬总诗,其略曰:“上位居崇礼,寺署邻栖息。忌闻晓驺唱,每畏晨光。高谈意未穷,晤对赏无极。探志共遨游,休沐忘退食。曷用销鄙吝,枉趾遘颜色。上下数千载,扬榷吐胸臆。”其为通人钦挹如此。

梁武帝时,江总舅萧勃据广州。侯景之乱,总往依焉。自此流寓岭南,积岁,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曰:“传闻合浦叶,远送洛阳飞。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江总《自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云:“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金陵城东南十五里有娄湖,吴张昭创以溉田,昭封娄侯,故名。湖上有娄湖苑,江总持秋日侍宴苑中,应诏赋诗,曰:“翠渚还銮辂,瑶池命羽觞。千门响云跸,四泽动荣光。玉轴昆池浪,金舟太液张。虹旗照岛屿,凤盖绕林塘。野静重阴阔,淮秋水气凉。雾开楼阁近,日迥烟波长。洛宴谅斯在,镐饮讵能方。朽劣叨荣遇,簪笏奉周行。”

周司马消难以安陆附陈,宣帝遇之甚厚,以为司空。见朝士皆重学术,积经史,消难切慕之,乃多卷黄纸加之朱轴,诈为典籍,以矜僚友。江总持戏之曰:“黄纸五经,赤轴三史。”

鲁广达为陈将,被执,愤慨而卒。江总抚棺恸哭,题其前和曰:“黄泉虽饮恨,白日自留名。悲君抱义死,不作负恩生。”

【孔范】  〔字法言,后主以为都官尚书,与孔贵人结为兄姝,宠遇优渥。陈亡入隋,文帝暴其过恶,与王差、王仪、沈名为四罪,流之远裔。〕

孔范和后主《咏镜》云:“虎贲愁兴日,龙镜览颜时。怀恩未得报,空叹发如丝。”

【长城公叔宝】  〔字元秀,小字黄奴。史曰:后主以宫人袁大舍等为女学士,文士江总等十人为狎客,尝泛舟乐游于河,忽遇雨,浮沤生,宫人指浮沤曰:“满河珍珠。”因名其河为珍珠河。〕

后主在东宫时,张讥为东宫学士。有玉柄麈尾至隹,后主亲执之曰:“当今虽复多士如林,堪执此者,独张讥耳。”即手授讥。后幸钟山开善寺,召从臣坐寺西南松林下,敕张讥竖义,索麈尾未至,敕取松枝,手以授讥。(讥初仕梁为士林馆学士。)

后主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皆以沉檀为之。临春,后主自居;结绮,张贵妃居之;望仙,孔贵嫔居之。日与十狎客饮酒赋诗。先令贵嫔等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采其尤艳丽者为曲,被以新声。略云:“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君臣酣歌,自夕达旦,以此为常。(张贵妃名丽华,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其光可鉴,聪慧有神彩。每瞻视盼睐,光彩溢目,映照左右。常于阁上靓妆,临轩槛,宫中望之,飘飘若神仙。后葬路旁。有人夜行,闻吟诗声云:“独卧经秋堕鬓蝉,白杨风起不成眠。追思昔日椒房宠,泪湿衣衫损旧颜。”次日阅之,乃一古冢。询访故老,始知为丽华墓也。)

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骊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其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玉树曲云:“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后主七夕宴宣猷堂,座有张式、陆琼、顾野王、褚、傅纬、陆瑜、柳庄、王差等十三人,重咏牛女,各为五韵。后主诗曰:“明月照高台,仙驾忽徘徊。雷徙闻车度,霞上见妆开。房移看动马,斗转望斟杯。靥色随星去,髻影杂云来。更觉今宵短,只遽日轮催。”

孙右军琏亡后,江总为其志铭,后主又题铭后四十字,遣左民尚书蔡徵宣敕,就宅镌之,其词曰:“秋风动竹,烟水惊波。几人樵径,何处山阿。今时日月,宿昔绮罗。天长路远,地久云多。功臣未勒,此意如何!”时论咸以为荣。

沈婺华,后主之后,望蔡侯君理女也。以张贵妃权宠,经年不得一御。后主当御后处,暂入即还,因戏赠曰:“留侬不留侬,不留侬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后因答云:“谁道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我若为留?”

后主造齐云观,国人歌之云:“齐云观,寇来无际畔。”功毕未几,为隋师所虏。先是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词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

陈初,江东有童谣云:“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其后陈主为韩擒虎所败,擒虎本名豹,“黄斑”之谓也。平陈之际,又乘青骢马,往反时节与谣相应。兵初入台城,后主将走,群臣劝依梁武见侯景故事,后主不从,曰:“吾自有井。”乃挟宫人十余出景阳殿投井。军人窥井,呼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所谓胭脂井是也。杨修诗云:“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仓皇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井在金陵法宝寺,石栏红痕若胭脂。相传后主与张、孔泪痕所染。寺即景阳宫故地也。井又名辱井。唐陆龟蒙诗:“古堞烟埋宫井树,陈主吴姬堕泉处。舜没苍梧万里云,却不闻将二妃去。”)

陈将亡,有鸟一足集其殿庭,以觜画地成文,云:“独足上高台,茂草变为灰。欲知我家处,朱门当水开。”解者以为“独足”盖指后主独行无众。“茂草”言荒秽也。隋承火运,草得火而后灰,及后主至长安,馆于都水台。所谓“上高台”、“当水开”者,其言皆验。

后主入隋,文帝给赐甚厚,每预宴,为不奏吴乐,恐伤其心。监者言:“叔宝与子弟等日饮一石,终日沉醉,罕有醒时。”帝曰:“且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及从东巡,登芒山,侍宴赋诗,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后从至仁寿宫,及出,文帝目之曰:“此败,岂不由酒!”

【徐德言】  〔太子舍人。〕

徐德言尚后主妹乐昌公主,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人权豪家。傥情缘未断,尚冀相见。”乃破一照,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公主果入越公杨素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有苍头卖半照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照合之。仍题诗曰:“照与人俱去,照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相见,仍与偕饮。素令公主赋诗,公主遂口占一绝云:“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难。”素厚遗之,送还江南,竟以终老。

【沈满愿】  〔范静妻。〕

沈满愿《咏竹火笼》诗曰:“剖出楚山筠,织成湘水纹。寒销九微火,香传百和薰。氤氲拥翠被,出入随缃裙。徒悲今丽质,岂念昔凌云。”

沈满愿《残灯诗》云:“残灯犹未灭,将尽更扬辉。惟余一两焰,犹得解罗衣。”唐韦苏州《对残灯诗》云:“独照碧窗久,欲随寒尽灭。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韦诗实出于沈。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一·脱脱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二·律历二·脱脱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庄烈帝一·张廷玉
  卷三十九·谷应泰
  第九十七回 猛姜维北伐丧师 老丁奉东兴杀敌·蔡东藩
  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册立晋高祖 述律后笑骂赵大王·蔡东藩
  序·夏树芳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七·刘时举
  一三一○ 军机大臣奏查《大藏全咒》告竣时间及板片存贮栢林寺片·佚名
  ·上粤督徐仲绅制军书·丁曰健
  §第三章 论无形之瓜分·梁启超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孙中山
  ●皇朝通典卷六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一·彭定求

        卷71_1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刘宪   上林宫馆好,春光独早知。剪花疑始发,刻燕似新窥。   色浓轻雪点,香浅嫩风吹。此日叨陪侍,恩荣得数枝。   卷71_2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 三集卷四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七古今体一百一十三首【乙酉五】驻跸苏州再叠旧韵试言底事重时廵必在恩敷率土滨到处继绳仰圣祖行春追赏奉慈亲迎銮不较晴还雨【是日值雨万姓雨中迎銮欢呼夹道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正德六年八月戊寅朔□ 大社 大稷○监察御史江万实言朝廷凡大事必令会官议拟正欲合众论之公以求事理之当然非素有一定之见岂能决择于立谈之间况窃听于旁者每如堵墙机密重务不免传泄自今凡有会议先具揭帖送与议者至期乃

  • 卷六十九·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六十九附载满洲旗分内之蒙古姓氏宝济氏鄂鼐       顾禄古诺木齐      白第察尔岱      傅尔建阿尔詹满津氏巴

  • 卷九十九 上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上·班固

    (王莽)【原文】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语在《元后传》。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

  • 豆卢钦望传·刘昫

    豆卢钦望,是京兆万年人。曾祖父豆卢通是隋相州刺史,封为南陈郡公。祖父豆卢宽,是隋文帝的外甥。隋大业末年(629),任梁泉令。到唐高祖平定关中,豆卢宽与郡守萧王禹率领豪绅大族奔赴京师,由此他被任命为殿中监,并招其子豆卢怀

  • 卷十四·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四圣德【十  文德二】皇上命颁布四库全书诏许士子检录乾隆五十五年复谕翰林院一体遵行御制命颁布四库全书时许愿读中秘者抄录毋靳诗以志事【庚戌】发帑增抄四库书更非捷径为崇儒【前因

  • 卷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帝学中【閲经史】上真宗进经史子集要语  田 锡臣闻古者帝王盘盂皆铭几杖有诫起居必覩夙夜不忘故汤之盘铭曰德日新日日新太公之金匮云武王欲造起居之诫乃铭于几杖曰

  • 卷二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帝系考公主宋理宗一女周汉国公主贾贵妃生景定二年下嫁杨太后之侄孙节度使镇四年薨諡端孝【臣】等谨按通考已载至寜宗女祁国公主今所采止理宗一女而已辽太祖一女济古尔下嫁淳钦皇后

  • 忠贵 第十一·王符

    世有莫盛之福,又有莫痛之祸。处莫高之位者,不可以无莫大之功。窃亢龙之极贵者〔二〕,未尝不破亡也。成天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三〕。〔一〕后汉书本传作“贵忠”。○铎按:本篇叙录云:“位以德兴,德贵忠立。”忠于一人而

  • 卷六 礼乐篇·王通

    子曰:“吾于礼乐,正失而已。如其制作,以俟明哲,必也崇贵乎?”贾琼、薛收曰:“道不行,如之何?”子曰:“父母安之,兄弟爱之,朋友信之。施于有政,道亦行矣,奚谓不行?”子谓:“任、薛、王、刘、崔、卢之昏,非古也,何以视谱?”文中子曰:“帝之

  • 公符·方以智

    圣人因一在二中、阳清阴浊,而立善恶之榜;因人生有好恶,而使知最初之公好公恶;因有名字,因有是非,此有昊之公符也。夜半符隐,昒爽符显,圣人之因符也。有是非而互相是非,此生民之流符也。救者反之夜半,而榜之曰无,此至人之隐符也。

  • 孟子纂笺卷十·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万章下凡九章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聴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濵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亷

  • 卷二十·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二十宋 李明復 撰僖公六年春王正月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謝湜曰文公逃首止之盟故六國伐鄭鄭未服故圍新城盟則違命至於逃伐則距命至於圍著文公背中

  • 卷三·顾栋高

    <经部,诗类,毛诗类释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三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山岐山郡县志岐山亦名天柱山在今陜西凤翔府岐山县北十里 雍录邠在岐西北二百五十里自邠而南一百三十里为奉天县有梁山渭水在梁山之南逾梁山循

  • 卷八·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八宋 司马光 撰陈器轝夫陈器于门外方相在前【丧葬令四品以上用方相七品以上用魌头方相四目魌头两目载以车魌音欺】次志石次椁【二物已在墓所则不陈】次明器次下帐次上服【有官则公服靴笏无官则襴

  •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从本座起。诣安陀林。于一树下。昼日栖止。宴寂而坐。是时诸苾刍众。于其园林。别会一舍。依次而坐。所谓尊者阿难。尊者闻二百

  • 四世同堂·老舍

     长篇小说。包括《惶惑》、 《偷生》、《饥荒》三部。老舍著。写于1944——1949年间。作品以抗战时期北平陷落后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为历史背景,展开北京市民苦难生活与觉醒斗争的生活画卷。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