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子纂笺卷十

元 詹道传 撰

万章下

凡九章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聴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濵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亷懦夫有立志【治去声下同横去声朝音潮】

横谓不循法度顽者无知觉亷者有分辨懦柔弱也余并见前篇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与音预】

何事非君言所事即君何使非民言所使即民无不可事之君无不可使之民也余见前篇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隠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爲尔我爲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凂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寛薄夫敦

鄙狭陋也敦厚也余见前篇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淅先历反】

接犹承也淅渍【疾智反】米水也渍米将炊而欲去之速故以手承水取米而行不及炊也举此一端以见【形甸反】其久速仕止各当【如字下同】其可也或曰孔子去鲁不税【与脱同】冕而行岂得爲迟杨氏曰孔子欲去之意久矣不欲苟去故迟迟其行也膰肉不至则得以微罪行矣故不税冕而行非速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恵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张子曰无所杂者清之极无所异者和之极勉而清非圣人之清勉而和非圣人之和所谓圣者不勉不思而至焉者也孔氏曰任者以天下爲己责也愚谓孔子仕止久速各当其可盖兼三子之所以圣者而时出之非如三子之可以一徳名也或疑伊尹出处【上声】合乎孔子而不得爲圣之时何也程子曰终是任底意思在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此言孔子集三圣之事而爲一大圣之事犹作乐者集众音之小成而爲一大成也成者乐之一终书所谓箫韶九成是也【见虞书益稷篇】金钟属声宣也如声罪致讨之声玉磬也振收也如振河海而不泄【私列反】之振始始之也终终之也条理犹言脉络指众音而言也智者知之所及圣者徳之所就也盖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若独奏一音则其一音自爲始终而爲一小成犹三子之所知偏于一而其所就亦偏于一也八音之中金石爲重故特爲众音之纲纪又金始震而玉终诎【渠勿反】然也【记聘仪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注诎然絶止之貌】故并奏八音则于其未作而先击镈【伯各反】钟以宣其声俟其旣阕【苦穴反】而后击特磬以收其韵宣以始之收以终之二者之间脉络通贯无所不备则合众小成而爲一大成犹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徳无不全也金声玉振始终条理疑古乐经之言故儿【研兮反】寛云惟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亦此意也【武帝元鼎五年得寳鼎上问封禅仪寛论及此按语录云是时未有孟子之书必古曲中有此语然孟子之书出于文帝而董仲舒亦尝辩孟子性善之説况儿寛又在后乃未详语录之意】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歩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中去声】

此复【扶又反】以射之巧力发明智圣二字之义见孔子巧力俱全而圣智兼备三子则力有余而巧不足是以一节虽至于圣而智不足以及乎时中也 此章言三子之行【去声】各极其一偏孔子之道兼全于众理所以偏者由其蔽于始是以缺于终所以全者由其知之至是以行之尽三子犹春夏秋冬之各一其时孔子则太和元气之流行于四时也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锜鱼绮反】

北宫姓锜名卫人班列也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恶去声去上声】

当时诸侯兼并僭窃故恶周制妨害己之所爲也【按周礼司徒之职阙司禄一官三礼辨云孟子曰周室班爵禄之制诸侯恶其害己而皆去其籍此其证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此班爵之制也五等通于天下六等施于国中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逹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此以下班禄之制也不能犹不足也小国之地不足五十里者不能自逹于天子因大国以姓名通谓之附庸若春秋邾仪父【音甫】之防是也【春秋隠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缺春秋缺 附庸凡缺等字者方三十里名缺】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视比也徐氏曰王畿之内亦制都鄙受地也元士上士也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十十倍之也四四倍之也倍加一倍也徐氏曰大国君田三万二千畆其入可食【音嗣下可食并同】二千八百八十人卿田三千二百畆可食二百八十八人大夫田八百畆可食七十二人上士田四百畆可食三十六人中士田二百畆可食十八人下士与庶人在官者田百畆可食九人至五人庶人在官府史胥徒也【周礼天官宰注府治藏史掌书胥徒民服徭役者若今卫士】愚按君以下所食之禄皆助法之公田借农夫之力以耕而收其租士之无田与庶人在官者则但受禄于官如田之入而已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三谓三倍之也徐氏曰次国君田二万四千畆可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卿田二千四百畆可食二百十六人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二即倍也徐氏曰小国君田一万六千畆可食千四百四十人卿田一千六百畆可食百四十四人【笺曰集注三説皆本王制所食人数则皆上农夫食九人之数王制防云以史记云上地畆一钟钟六斛四斗百畆百钟则六百四十斛案周礼廪人云中岁人食三鬴一釜六斗四升其九人之内老防相通不皆人食三鬴故食九人也 大国地方百里者开方法爲方十里者百爲田当九百万畆案汉书班固曰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十爲终终十爲同开方法计之盖地方一里爲井爲田九百畆井十爲通通计积一十里爲田九千畆通十爲成方十里积百里爲田九万畆成十爲终方三十一里大半里积千里也爲田九十万畆终十爲同方百里积万里爲田九十亿畆即九百万畆也是所谓提封万井也封者井之界提者总提封内之大数也万井之中除山林陵麓沟洫城郭宫室涂邑三分去一计三千三百三十三井井之三之一外除三百万畆实有田六千六百六十六井井之三之二毎井九百畆计六百万畆整除公田毎井百畆计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畆此是助法公田内毎井再除二十畆爲八家庐舍该除一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四畆外公私通收五百八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畆畆之三之二私田收五百三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畆公田收五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君禄赋田三万二千畆大国三卿毎卿各赋三千二百畆计九千六百畆大国大夫五人各赋田八百畆计四千畆上士九人各赋田四百畆共计三千六百畆中士九人各赋田二百畆共计一千八百畆下士九人各赋田一百畆共计九百畆已上通赋五万一千九百畆尚余四十八万一千四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以供国家调度丧祭賔客等费余则以备防荒不测之用所谓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矣毎畆所收可食之数再考任土地笺 次国地方七十里者以开方计之爲方十里者四十有九爲方一里者四千九百爲田四百四十一万畆三分去一计爲井一千六百三十三井井之三之一爲田计一百四十七万畆外实有爲井三千二百六十六井井之三之二爲田计二百九十四万畆除公田毎井百畆计三万六千六百六十六畆畆之三之二公田内毎井再除二十畆爲八家庐舍该除六万五千三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公私通实收二百八十七万四千六百六十六畆畆之三之二私田收二百六十一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公田收二十六万一千三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君禄赋田二万四千畆卿田三大夫禄者大夫之田人八百畆三大夫禄则计二千四百畆大夫倍

上士者上士缺百畆倍之则八百畆上士倍中士缺倍之则爲缺百畆中士倍下士

则缺 则二百畆下士与庶人同禄则其缺 制缺侯之下士禄农夫禄足以代其耕缺 制缺三卿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古缺士缺数国皆缺十七人各三分之上九中九下九也次国三卿卿二千四百畆三卿计七千二百畆下大夫五人人八百畆五人计四千畆上士田人四百畆上士九人则计田三千六百畆中士九人赋田二百畆共计一千八百畆下士九人人赋田百畆九人计九百畆已上自君田以下总赋田四万一千五百畆尚余二十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 小国地方五十里者开方计之爲方十里者二十有五方一里者二千五百爲田二百二十五万畆三分去一计爲井八百三十三井井之三之一爲田七千五百畆实有爲井一千六百六十六井井之三之二爲田一百五十万畆除公田毎井百畆计一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畆畆之三之二公田内毎井再除二十畆爲八家庐舍该除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公私通实收一百四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畆畆之三之二私田收一百三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公田收一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君禄赋田一万六千畆卿禄倍大夫者大夫人赋田八百畆倍之则爲一千六百畆大夫倍上士者上士人赋田四百畆倍之则爲八百畆上士倍中士者中士人赋田二百畆倍之则爲四百畆中士倍下士者下士田人赋一百畆倍之则爲二百畆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则人赋一百畆也王制云小国二卿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各三分之上九中九下九也小国二卿毎卿之田一千六百畆二卿则赋田三千二百畆下夫夫五人人赋田八百畆五人则赋田四千畆上士九人人赋田四百畆九人则计田三千六百畆中士九人人赋田二百畆九人则赋田一千八百畆下士九人人赋田百畆九人则计九百畆已上自君禄以下总赋田二万九千五百畆尚余一十万三千八百三十三畆畆之三之一也】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畆百畆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爲差【食音嗣】

获得也一夫一妇佃田百畆加之以粪粪多而力勤者爲上农其所收可供九人其次用力不齐故有此五等庶人在官者其受禄不同亦有此五等也 愚案此章之説与周礼王制不同盖不可考阙之可也

【缺地方五百里诸侯缺 百里诸缺 百里诸缺方百里而孟子缺

公侯缺 子男五十里小司徒云上地家七人下地家六人缺 子言上地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此与周礼不同也王制言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而孟子以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爲五等王制言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而孟子则自君一位至下士一位凡六等王制主于分田制禄而孟子主于制地分禄王制言天子之三公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而孟子则言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视伯元士视子男此与王制不同也王制注云此地殷所因夏爵三等之制语录亦非之矣或以周礼兼附庸晦翁亦谓此皆强説先生尝疑左氏所记当时官号职名已详而未尝及府史胥徒则周礼盖亦草定之本未及行者又案王制防云郑答临硕云王制复在孟子后卢植云汉文令博士诸生所作集注所谓其事盖不可一二追复信矣】程子曰孟子之时去先王未逺载籍未经秦火然而班爵禄之制已不闻其详今之礼书皆掇拾于煨【乌囬反】烬【徐刃反】之余而多出于汉儒一时之傅【音附】防柰何欲尽信而句爲之解乎然则其事固不可一二追复矣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徳也不可以有挟也

挟者兼有而恃之之称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乘去声下同】孟献子鲁之贤大夫仲孙蔑【莫结反】也张子曰献子忘其势五人者忘人之势不资其势而利其有然后能忘人之势若五人者有献子之家则反爲献子之所贱矣

非惟百乘之家爲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顔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费音秘般音班】

惠公费邑之君也师所尊也友所敬也事我者所使也

非惟小国之君爲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生食云则食虽防食菜羮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防食之食音嗣平公王公下诸本多无之字疑阙文也】

亥唐晋贤人也平公造【七到反】之唐言入公乃入言坐乃坐言食乃食也防食粝【音厉又音頼又郎葛反】饭也不敢不饱敬贤者之命也 范氏曰位曰天位职曰天职禄曰天禄言天所以待贤人使治天民非人君所得专者也

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爲賔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尚上也舜上而见于帝尧也舘舍也礼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见尔雅】尧以女妻【去声】舜故谓之甥贰室副宫也尧舍舜于副宫而就飨其食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贵贵尊贤皆事之宜者然当时但知贵贵而不知尊贤故孟子曰其义一也 此言朋友人伦之一所以辅仁故以天子友匹夫而不爲诎【曲勿反】以匹夫友天子而不爲僭此尧舜所以爲人伦之至而孟子言必称之也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

曰却之却之爲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爲不恭故弗却也

却不受而还之也再言之未详万章疑交际之间有所却者人便以爲不恭何哉孟子言尊者之赐而心窃计其所以得此物者未知合义与否必其合义然后可受不然则却之矣所以却之爲不恭也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万章以爲彼旣得之不义则其餽不可受但无以言辞间而却之直以心度【待洛反】其不义而托于他辞以却之如此可否邪交以道如餽赆间戒周其饥饿之类接以礼谓辞命恭敬之节孔子受之如受阳货烝豚之类也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餽也以礼斯可受御与曰不可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是不待敎而诛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爲烈如之何其受之【与平声譈书作憝徒对反】

御止也止人而杀之且夺其货也国门之外无人之处也万章以爲苟不问其物之所从来而但观其交接之礼则设有御人者用其御得之货以礼餽我则可受之乎康诰周书篇名越颠越也今书闵作愍无凡民二字譈怨也言杀人而颠越之因取其货闵然不知畏死凡民无不怨之孟子言此乃不待敎戒而当即诛者也如何而可受之乎商受至爲烈十四字语意不伦李氏以爲此必有防简或阙文者近之而愚意其直爲衍字耳然不可考姑阙之可也

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説也曰子以爲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敎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比去声夫音扶较音角】

比连也言今诸侯之取于民固多不义然有王者起必不连合而尽诛之必敎之不改而后诛之则其与御人之盗不待敎而诛者不同矣夫【音扶】御人于国门之外与非其有而取之二者固皆不义之类然必御人乃爲真盗其谓非有而取爲盗者乃推其类至于义之至精至密之处而极言之耳非便以爲真盗也然则今之诸侯虽曰取非其有而岂可遽以同于御人之盗也哉又引孔子之事以明世俗所尚犹或可从况受其赐何爲不可乎猎较未详赵氏以爲田猎相较夺禽兽以祭孔子不违所以小同于俗也张氏以爲猎而较【音敎】所获之多少也二説未知孰是

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事道奚猎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曰奚不去也曰爲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后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与平声】

此因孔子事而反覆辩论也事道者以行道爲事也事道奚猎较也万章问也先簿正祭器未详徐氏曰先以簿书正其祭器使有定数而不以四方难继之物实之夫【音扶】器有常数实有常品则其本正矣彼猎较者将久而自废矣未知是否也兆犹卜之兆盖事之端也孔子所以不去者亦欲小试行道之端以示于人使知吾道之果可行也若其端旣可行而人不能遂行之然后不得已而必去之盖其去虽不轻而亦未尝不决是以未尝终三年留于一国也

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见行可见其道之可行也际可接遇以礼也公养国君养贤之礼也季桓子鲁卿季孙斯也卫灵公卫侯元也孝公春秋史记皆无之疑出公輙也因孔子仕鲁而言其仕有此三者故于鲁则兆足以行矣而不行然后去而于卫之事则又受其交际问餽而不却之一騐也 尹氏曰不闻孟子之义则自好【去声】者爲于【音乌】陵仲子而已圣贤辞受进退惟义所在愚案此章文义多不可晓不必强【上声】爲之説

○孟子曰仕非爲贫也而有时乎爲贫娶妻非爲养也而有时乎爲养【爲养并去声下同】

仕本爲【去声下同】行道而亦有家贫亲老或道与时违而但爲禄仕者如娶妻本爲继嗣而亦有爲不能亲操【仓刀反】井臼而欲资其餽养者

爲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贫富谓禄之厚薄盖仕不爲道已非出处【上声】之正故其所居但当如此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闗击柝【恶去声柝音托】柝夜行所击木也盖爲贫者虽不主于行道而亦不可以苟禄故惟抱闗击柝之吏位卑禄薄其职易称【二字并去声下同】爲所宜居也李氏曰道不行矣爲贫而仕者此其律令也若不能然则是贪位慕禄而已矣

孔子尝爲委吏矣曰防计当而已矣尝爲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委乌僞反防工外反当都浪反乘去声茁阻刮反长上声】

此孔子之爲贫而仕者也委吏主委积【子赐反】之吏也乘田主苑囿刍牧之吏也【委吏乘田笺见论语序説】茁肥貌言以孔子大圣而尝爲贱官不以爲辱者所谓爲贫而仕官卑禄薄而职易称也

位卑而言髙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朝音潮】以出位爲罪则无行道之责以废道爲耻则非窃禄之官此爲贫者之所以必辞尊富而宁处【上声】贫贱也尹氏曰言爲贫者不可以居尊居尊者必欲以行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托寄也谓不仕而食其禄也古者诸侯出奔他国食其廪饩【许旣反】谓之寄公【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注寓寄也如鲁昭公爲季氏所逐二十五年经书公孙于齐次于阳州齐侯唁公子野井曰自莒疆以西请致千社以待君命此即诸侯出奔他国食其廪饩也】士无爵土不得比诸侯不仕而食禄则非礼也

万章曰君餽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周救也视其空【去声】乏则周防【与恤同】之无常数君待民之礼也

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曰敢问其不敢何也曰抱闗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者以爲不恭也

赐谓予【通作与】之禄有常数君所以待臣之礼也

曰君餽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餽鼎肉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盖自是台无餽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亟去声下同摽音杓使去声】

亟数【音朔】也鼎肉熟肉也卒末也摽麾也数以君命来餽当拜受之非养贤之礼故不悦而于其末后复【扶又反下同】来餽时麾使者出拜而辞之犬马畜【许六反】伋言不以人礼待已也台贱官主使令【平声下同】者【左昭七年传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臣僚僚臣仆仆臣台人有十等也】盖缪公愧悟自此不复令台来致餽也举用也能养者未必能用况又不能养乎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何如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爲鼎肉使已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初以君命来餽则当拜受其后有司各以其职继续所无不以君命来餽不使贤者有亟拜之劳也仆仆烦猥【乌侮反】貌

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畆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女下字去声】

能养能举悦贤之至也唯尧舜爲能尽之而后世之所当法也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爲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质与贽同】

传通也质者士执雉庶人执骛【音木见檀弓】相见以自通者也国内莫非君臣但未仕者与执贽在位之臣不同故不敢见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徃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徃见之何也曰徃役义也徃见不义也

徃役者庶人之职不徃见者士之礼

且君之欲见之也何爲也哉曰爲其多闻也爲其贤也曰爲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爲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徳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爲并去声亟乘皆去声召与之与平声】

孟子引子思之言而释之以明不可召之意

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徃也【丧息浪反】説见前篇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

皮冠田猎之冠也事见春秋传【左昭二十年十二月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然则皮冠者虞人之所有事也故以是招之庶人未仕之臣通帛曰旃士谓已仕者交龙爲旂析羽而注于旂干之首曰旌【旂旌注本尔雅但彼云因章曰旃注以白帛而不画因其文章又案周礼春官司常掌九旂之物日月爲常交龙爲旂通帛爲旜杂帛爲物熊虎爲旗鸟隼爲旟蛇爲旐全羽爲旞析羽爲旌】

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徃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徃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欲见而召之是不贤人之招也以士之招招庶人则不敢徃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则不可徃矣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厎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夫音扶厎诗作砥之履反】

诗小雅大东之篇厎与砥同砺【音厉】石也言其平也矢言其直也视视以爲法也引此以证上文能由是路之义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尝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与平声】

孔子方仕而任职君以其官名召之故不俟驾而行徐氏曰孔子孟子易地则皆然 此章言不见诸侯之义最爲详悉更合陈代公孙丑所问者而观之其説乃尽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言已之善盖于一乡然后能尽友一乡之善士推而至于一国天下皆然随其髙下以爲广狭也

以友天下之善士爲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上同言进而上也颂诵通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旣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爲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去声】也夫【音扶】能友天下之善士其所友众矣犹以爲未足又进而取于古人是能进其取友之道而非止爲一世之士矣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聼则易位

大过谓足以亡其国者易位易君之位更立亲戚之贤者盖与君有亲亲之恩无可去之义以宗庙爲重不忍坐视其亡故不得已而至于此也

王勃然变乎色

勃然变色貌

曰王无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

孟子言也

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财谏反覆之而不聴则去

君臣义合不合则去 此章言大臣之义亲踈不同守经行权各有其分【去声】贵戚之卿小过非不谏也但必大过而不聴乃可易位异姓之卿大过非不谏也虽小过而不聴已可去矣然三仁贵戚不能行之于纣而霍光异姓乃能行之于昌邑【汉元平元年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立昌邑王贺爲皇帝二十七日荒淫无度凡一千二百二十七事光白太后废昌邑王归本邑而立宣帝】此又委任权力之不同不可以执一论也

猜你喜欢
  燕义·戴圣
  寡见卷第七·扬雄
  卷七十三 易九·黎靖德
  提要·子华子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滥·林语堂
  卷七十二·卫湜
  第77章·老子
  卷二十三·朱熹
  (九)新与旧·钱穆
  卷十一·佚名
  卷六·赞宁
  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佚名
  起世因本经卷第九·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一·佚名
  论富强·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空轩诗话 全文·吴宓

    〔近年编辑读书及与朋友通函谈叙之所得,有关于诗者若干条,录存册中,未尝刊布,兹汇为一编,以示同好。予于民国十四年二月重来清华园,奠居学务处西客厅,为题名曰“藤影黄声之馆”,俯仰吟啸,忽满十年。本集卷十三有《空

  • 唐诗镜卷五十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五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晩唐第四 陆龟蒙【字鲁望吴中人举进士不第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性嗜茶置圉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又不喜与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不乘马升舟设篷席齎束书

  • 第三出·徐渭

    【喜迁莺】〔旦冠带,外扮吏,众上〕名魁金榜,拟咫尺天颜从容日讲。忽拜参军来陪司户,付与簿书教掌。青幕蓝衫易着,绿水红莲难仿。班鹭远,纵举头见日,却袖冷炉香。【菩萨蛮】(侍臣牧吏元无二,红莲幕里三年。寄水镜一轮明,朝朝挂讼

  • 卷一四八 梁紀四·司马光

      起旃蒙協洽(乙未),盡著雍閹茂(戊戌),凡四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十四年(乙未,公元五一五年)   春,正月,乙巳朔,上冠太子於太極殿,大赦。   辛亥,上祀南郊。   甲寅,魏主有疾;丁巳,殂于式乾殿。侍中 中書監 太子少傅崔光、

  • 名山藏卷之一百一·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货殖记◆货殖记太史公传货殖谓本富为上得非勤力治田畆躬行孝弟笃于仁义者耶高帝初定天下征江南诸郡民称大家者悉赴阙既至造于廷亲训谕之凡天地阴阳性命仁义古今治乱纪纲法度赋役供给

  • 卷七史三·何良俊

    余在南都时,张石川通政时已致仕,因倭寇之变,来南都漫游。有一相识内臣适管十库。张往拜之,约余同行。余欲因此以访太祖旧迹,遂相携而往。入西华门,即访丞相府。府在西华门内北向,规模甚宏壮。太祖诛胡惟庸汪广洋后,府遂废。今

  • 卷之四百六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乙酉。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自忻州启銮。  ○上谕、此次西巡。事出仓猝。八旗都统副都统各员。未及扈从者甚多。职事殊形旷废。不得不酌令前来。庆亲王奕劻、

  • ◎所谓“夫人派”·恽逸群

    谈到了“英美派”之后,顺便附带讲一讲所谓“夫人派”,就是靠宋美龄提拔的一批具有若干美国作风、美国臭味,能说流利漂亮的英语的人物,其中主要的就是吴国祯、董显光,还有一个黄仁霖。 吴国祯做过蒋介石的私人秘书,因风致不

  • 卷七·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       宋 萧常 撰列传三上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司隶校尉丰之後也父珪泰山郡丞亮蚤孤从父玄往依刘表亮从至荆州玄卒遂家於南阳隆中少与頴川徐庶石韬汝南

  • 第十九册 崇德元年七月·佚名

    第十九册 崇德元年七月七月初一日,奉圣汗谕旨制定:国君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镶红、蓝、绿各色宝石金顶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镶白水晶金顶,东侧福晋、西侧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素金顶。此等随侍女人,若系无官之女

  • 第八辑·佚名

     杨淮震投献霹雳神策案  山东学政谢溶生折奏 军机处档  山东学政臣谢溶生谨奏为据实奏明事窃东省士习强悍久在圣明洞鉴之中臣出京时跪耹圣训精详固密抵任以来时刻凛遵凡考试各府赴学讲书点名发落接见教官士子之

  • 聂炳传·宋濂

    聂炳字韫夫,江夏人。元统元年(1333)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平昌州事。炳早年丧父,其母改嫁。自平昌还乡后才知此情,便将母接回家中。过了很久,转任宝庆路推官。当时有峒瑶起义,湖南行省右丞秃赤带兵前往镇压,屯于武冈,以炳为分省

  • 卷四·陈继儒

    贾谊负王佐之才而汉文不用,论者惜之。但贾生不知易耳!当汉文帝时,黎民新出汤火,只宜一味清净,清净惟老成人知之,少年不悦也。易革卦后受之以鼎,鼎卦后受之以震,震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故震卦后又受之以艮。秦汉之交,革故鼎新,而天

  • 卷一百二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六  宋 卫湜 撰子曰回之爲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郑氏曰拳拳奉持之貌孔氏曰此一节明顔回能行中庸膺谓胷膺言奉持善道弗敢弃失河南

  • 第十二章 禁挟妓·佚名

    (禁止嫖妓) 昔日贤人有被友人诱骗到娼妓之家的,回家后流泪自责,把所穿过的衣帽都取出销毁。又有在宴会上,正逢有美女舞乐,未尝用眼观瞧,只是用拇指自掐中指,第二天指痕还在。先贤如此对自己斤斤计较,一丝不苟,可知日常起

  • 卷一百五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九飨燕礼蕙田案周礼大宗伯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賔客贾疏飨礼烹太牢以饮賔献依命数在庙行之燕礼其牲狗行一献四举旅降脱屦升堂无

  • 卷二十九·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二十九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既夕礼第十三之一郑目录云士丧礼之下篇也既已也谓先塟二日已夕时与塟间一日凡朝庙日请啓期必容焉此诸侯之下士一庙其上士二庙则既

  •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伏狮义公禅师语录序从来弃荣趋寂超乎尘世之外而不为尘世所囿者幸皆慷慨英伟之士赋性刚烈故能担荷斯道直透本来遂为千古名宿至于香闺绣榻之俦大约婉顺迪躬柔嘉为则欲求其皈依法苑绍续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