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经部,诗类,毛诗类释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类释卷三

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

释山

岐山

郡县志岐山亦名天柱山在今陜西凤翔府岐山县北十里 雍录邠在岐西北二百五十里自邠而南一百三十里为奉天县有梁山渭水在梁山之南逾梁山循水可以达岐所谓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也太王都岐在今凤翔府西五十里是为岐周岐水之南有周原

名胜志周原在岐山县东四十里东西横亘肥美寛平即诗所谓周原膴膴者也地在岐山之阳故左传曰成有岐阳之搜

终南

一名太白山在今陜西西安府长安县南五十里亘凤翔岐山郿县武功盩厔鄠县长安咸宁蓝田九县之境秦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时襄公仅以兵一至岐而卒子文公立十六年始将兵伐戎戎败走取周余民而有之地至岐岐以西献之周是襄公终身未尝一至终南特以天子之命设言以劝其必取耳【臣】谨案终南一名中南以其据天之中在都之南也昔文王都丰武王都镐皆面终南山以土田则上腴形势则奥区故文王诗曰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成王诗曰信彼南山宣王诗曰幽幽南山幽王诗曰节彼南山皆据朝夕所见而言自终南入秦而西归之好音断矣邹肇敏谓秦能以一国取之周独不能以天下取之乎平王此时已甘弃祖宗百年之基业此匪风之诗人所为叹息痛恨也

阎氏若璩曰诗咏南山其可指实者凡二一为曹南山郡县志在曹州济隂县东二十里曹风南山朝隮是也今为山东曹州府曹县一为终南山郡县志在京兆府万年县南五十里今为陜西西安府长安咸寜蓝田盩厔四县

北山

胡氏渭曰终南之名惟见于秦风而小雅则称南山不一而足又有北山盖南山谓都南诸山终南太一在焉北山谓都北诸山九嵏甘泉嶻嶭等也

【臣】谨案召南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小雅陟彼北山言采其杞不举山名单称南北者主丰镐帝都而言

东山

豳风我徂东山严氏粲曰三监在州之东周公自西徂东以征之军屯必依山为固故以东山言之

梁山

在今陜西同州府韩城县西北九十里大雅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本为韩国镇山晋灭韩其地属晋

【臣】谨案此与太王逾梁山之梁山有别太王所逾之梁山在岐山之西百二十里韩国之梁山在岐山之东北七百里是秦晋接界处近大河公羊传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是也 周之立国以岐山为根本终南为屏蔽梁山为门户韩侯作镇实为国之屏翰诗谓干不庭方以佐戎辟其倚毗可知乃平王东迁晋文侯即灭韩而有之周失其门户之险而晋且代周而兴霸矣

阎氏若璩曰雍州有二梁山一在今韩城郃阳两县境书治梁及岐诗奕奕梁山春秋梁山崩尔雅梁山晋望也皆与孟子之梁山无涉孟子梁山则在今干州西北五里其山横而长自邠抵岐二百五十余里山适界乎一百三十里之间太王当日必逾此山然后可以逺狄患而营都邑改国曰周古诸侯国名虽云受之天子传之祖宗而随在易名初不以为嫌如唐叔虞一传而子燮改国曰晋魏侯防迁于大梁改国曰梁皆是也后秦始皇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甚众弗善亦此干州之梁山

敖山

在今河南开封府郑州河隂县西二十里车攻诗所谓搏兽于敖者也秦于其地置仓名曰敖仓北临汴水先王名山大泽不以封敖山不属列国盖留以为讲武之地宣王时犹行此典自郑灭虢桧而敖遂为郑之山险东都朝防田猎之礼不行矣

泰山

在今山东泰安府城北五十里史记货殖传其阳则鲁其隂则齐诗曰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此鲁之泰山也岳

【臣】谨案岳吴岳也崧乃高大之称尔雅山大而高曰崧释名云崧竦也所以毛传只说高貌中庸言载华岳而不重华则华山岳即此山也即禹贡之岍山一名吴岳地理志扶风岍县西有岍山汧水所出在今陜西凤翔府陇州南八十里与中岳嵩高无涉阎若璩四书释地云华岳举二山与下河海对周礼豫州山镇曰华雍州山镇曰岳尔雅释山河南曰华河西曰岳确有明据武进杨椿谓【臣】曰申侯系雍州产非豫州产也可谓一语破的况经文明谓维岳降神生甫及申不云崧高降神又何来太室之名乎 又案吴岳亦有五岳之号郑注大司乐云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华在豫州岳在雍州恒在并州是也尔雅及经典羣书言五岳者皆数嵩高不数岳而郑云然者贾公彦周礼疏云周处镐京在五岳外西都无岳故权立吴岳为西岳尔雅嵩高为中岳华山为西岳者据东都地中而言此据西都以嵩与华山俱属豫州雍更无岳名故以吴岳为西岳也 毛郑皆以岳为四岳意以申甫皆姜姓尧时四岳之后岳神福佑其子孙故生申伯与甫侯严缉已非之谓诗主褒扬申伯而逺引周道始衰之甫侯为配非褒扬之意此甫当为仲山甫宣王时为相与申伯均有蕃宣之任况郑氏注礼既以甫为仲山甫何乃笺诗忽异严说是也窃以诗单举岳字自当指雍州之岳山无疑举近地之尊神为言从来神灵降生只是一神之灵气所注无四岳之神皆来降生之理指为中岳者固属譌谬以为四岳者尤为卤莽也唐六典闗内道名山曰吴山亦谓之西镇山肃宗在凤翔改吴山为西岳以祈灵助适与周礼大司乐之注相合

胡氏渭曰古之中岳盖霍太山在山西平阳府霍州东三十里禹贡之所谓太岳也隋开皇十四年诏以霍山为冀州镇歴代因之号为中镇降岳为镇为嵩高所压耳阎若璩云诗崧高维岳谓崧然而高者维是岳山非以太室山为岳名曰嵩高也尔雅撰于三百篇后缘此遂实指嵩高为中岳太史公又出尔雅后并补注尧典曰中岳嵩高也至汉武登礼太室易曰崈高中岳名益显皆由为尔雅所误耳

首阳

在今山西蒲州府城东南一名雷首山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亦曰首山春秋传赵宣子田于首山皆此也诗曰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时当晋献公已属晋案蒲坂本舜都首山在河东蒲坂县南山南曰阳夷齐采薇于此墓在县南三十五里蒲坂今为蒲州府永济县

山

在今泰安府新泰县西南四十里春秋定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隂田谓此山之北田也诗曰奄有蒙盖此时尚未夺于齐

蒙山

在今沂州府蒙隂县西南孔疏曰论语说颛臾云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何楷曰蒙山一名东山孟子谓登东山而小鲁是也

鳬山

王应麟曰郡县志鳬山在兖州府邹县东南三十八里

绎山

绎亦名峄李氏樗曰禹贡徐州峄阳孤桐此绎即峄阳也一名邹山文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哀八年邾众退保于绎杜注鲁国邹县北有绎山在今兖州府邹县东南二十二里郭璞曰绎山纯石积构连属如绎丝然故名诗保有鳬绎明系鲁地而易世之后即为邾都终春秋世没于邾境岂诗系颂祷之词固不必有实耶

徂来

水经注邹山记曰徂来山在兖州梁父奉高博城三县界诗曰徂来之松新甫之栢今其地犹有美松新甫

后魏地形志鲁郡汶阳县有新甫山汶阳故城在今兖州府泗水县东南

景山

商颂陟彼景山松栢丸丸朱子曰景山商所都之山名在今河南府偃师县所谓北亳也

旱麓

地理志汉中郡南郑县旱山池水所出东北入汉 诗缉曰毛氏以旱为山名不知山之所在或取汉地理志汉中郡南郑县之旱山以实之诗人托山川以起兴皆取其在境内者汉中逺于丰镐丰镐之间高山多矣何独逺取汉中之旱山乎既非耳目所及何言瞻也旱山不知所指阙其所不知可也

尔雅山脊曰冈郭注谓长山脊邢疏高山之长脊名冈诗云陟彼高冈是也

冡 崒

尔雅山顶曰冡郭注山巅崒者厜防【音垂怡】郭注谓峰头巉岩也邢疏此二句释小雅十月云山冡崒崩之文也毛传云山顶曰冡郑笺云崒者崔嵬虽音字小异义实同也

尔雅峦山曰嶞郭注谓山形长狭者荆州谓之峦邢疏凡物狭而长谓之嶞山形亦如之周颂般篇云嶞山乔岳是也

鲜原

尔雅小山别大山曰鲜郭注别者不相连邢疏谓小山与大山不相连属者名鲜大雅皇矣度其鲜原毛传引此文解之下文居岐之阳则是岐为大山鲜原为小山与岐不相连属阚骃以为此即周之程邑也孔疏曰太王初迁已在岐山此亦在岐山之阳是去旧都不逺也文王中间徙宅于程后更徏都于丰知此非丰者以此居岐之阳丰则更在岐之东南三百里耳

夕阳

尔雅山西曰夕阳郭注暮乃见日邢疏夕始得阳故名夕阳大雅公刘云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是也

朝阳

尔雅山东曰朝阳郭注旦即见日邢疏山顶之东皆早朝见日大雅卷阿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崔嵬 砠

尔雅石戴土谓之崔嵬郭注石山上有土者土戴石为砠郭注土山上有石者邢疏周南卷耳云陟彼崔嵬又云陟彼砠矣毛传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砠与此相反或是传写之误也

岵 屺【尔雅作峐】

尔雅多草木岵无草木峐邢疏峐当作屺魏风云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又曰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毛传山无草木曰岵有草木曰屺与此相反者当是传写误也王肃解依尔雅

尔雅重甗隒【音严】郭注山形如累两甗甗甑也山形似之因以名云邢疏孙炎云山基有重岸也甗是无底甑大雅笃公刘曰陟则在巘巘与甗同毛云小山别于大山与此异孔疏尔雅説重甗谓山形如累两甑上大下小西京赋曰陵重甗是也与皇矣小山曰鲜义别彼谓大山之傍别有小山也

尔雅山大而高曰崧郭注今中岳嵩高山盖依此名李廵曰山之高大者自名崧本不指中岳今之中岳名嵩高或取此文以立名乎胡氏渭曰盖疑词亦不以诗之崧高为中岳也自刘熈释名云嵩或为崧世遂以降神生甫专归之中岳错解贻误至于如此左传昭四年司马侯曰四岳三涂阳城太室太室即嵩高于四岳外别言之亦可见当时不为岳也尔雅嵩高为中岳盖后人所附益耳

附释丘

旄丘

尔雅前高曰旄丘郭注诗云旄丘之葛兮毛传前高后下曰旄丘李廵云前高者后必卑下

阿丘

尔雅偏高曰阿丘郭注诗云陟彼阿丘邢疏谓丘形四隅有一高而不正在左右前后者名阿丘

宛丘

尔雅宛中曰宛丘郭注宛谓中央隆高邢疏案诗陈风宛丘之上兮毛传云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李廵孙炎亦皆云然而郭以为中央高者以四方高中央下即是上文水潦所止之泥丘又下云丘上有丘曰宛丘非中央隆高而何【臣】谨案中央隆高与宛字义不合经文明言宛中是其中央宛宛然况地形高峻非可游荡之处不如从毛说为长也

亩丘

尔雅如亩曰亩丘郭注丘有陇界如田亩邢疏田亩之垄丘形有界埒似之因名诗小雅巷伯云杨园之道猗于亩丘是也

尔雅絶高谓之京郭注人力所作邢疏言卓絶高大如丘而人力所作者名京非人为之而地自然生者则名丘京与丘相对则是人为之京大雅笃公刘诗乃觏于京郑笺引此文孔疏曰此京是大丘非人为矣李廵曰丘之高大者曰京是京有二等若战胜取尸筑为京观者则人为之此言京者则是丘之高大非人为也

毛诗类释卷三

猜你喜欢
  大学衍义卷四·真德秀
  泰伯篇·王夫之
  提要·杨简
  卷三·毛奇龄
  卷二十六·卫湜
  卷二十一·王鸿绪
  卷耳·佚名
  第8章附录·胡适
  卷三百一十一·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九·唐慧琳
  世法与佛法·太虚
  佛教会是本佛教之慈悲心和智慧心所组成的·太虚
  答罗普悟问(五则)·太虚
  卷八·佚名
  如来生品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琼英·唐圭璋

      琼英,王清惠位下宫人。宋旧宫人诗词载其诗一首。   满江红   题南京夷山驿   太液芙蓉,浑不似、丹青颜色。常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拍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

  • 巻十六·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六宋 邵浩 编东坡和陶拟古九首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栁庭空鸟雀噪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坐谈杂今古不答顔愈厚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酒尽

  • 御选元诗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五言古诗八陈克生送传与砺广州教授三首贫贱苦别离君行在良辰去去何能留徘徊出城闉浮云蔽平野回风动飞尘俯仰重回顾执手含酸辛夙言逺结交绸缪日相亲君今万里去欲去良无因燕马纷北驰越鸟翩南

  • 第一回 百姓逃亡·蒲松龄

    众流民上云孩子饿的吱哟吱哟,老婆待中心焦e,还为钱粮大板敲;宁死他乡不受大板敲!老天呀老天,怎么给真个年景,还给真么个官儿! [耍孩儿]不下雨正一年,旱下去二尺千,一粒麦子何曾见!六月才把谷来种,蚂蜡吃了地干川,好似斑鸠跌了蛋

  • ●玉井樵唱自记·尹廷高

    先君号竹坡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余首丙子家毁于冦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存止此耳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过也廷髙拜书于卷首

  • 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赵尔巽

      兆惠 阿里衮子丰升额 布彦达赉 舒赫德子舒常   兆惠,字和甫,吴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族孙。父佛标,官至都统。兆惠,以笔帖式直军机处。七迁至刑部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镶红旗护军统领。乾隆十三年,命兼领户

  • 三、言志篇·林语堂

    古人言士各有志,不过言志并不甚易。在言志时,无意中还是"载道",八分为人,二分为己,所以失实,况且中国人有一种坏脾气,留学生炼牛皮,必不肯言炼牛皮之志,而文之曰:"实业救国"。假如他的哥哥到美国学农业,回来开牛奶房,也不肯言牛奶

  • 六六 四七与五十·周作人

    四七有一个时期住在后园的“三间头”里。上文已经说及那是仁房所有的房屋,在园的东北角,从大门口进去,要走通五进房子,再通过整个园地,这园里传说有一条大火练蛇,是要扑灯光的,夏天野草长得三四尺高,他于晚间在这当中来去自如

  • 严实传·宋濂

    严实,字武叔,泰安长清人,略知书,性情豪放,不治家产,喜交结朋友,好施舍。在穷困失意时,多次因肇事被捕入狱,一些讲义气朋友死力相救,才得出来。太祖八年(1213)秋,蒙古大兵自紫荆口入金朝境,攻取山东、河北、河东,然后又北归。金朝东

  • 南宫奏稿巻五·夏言

    明 夏言 撰一科举疏仪制清吏司案呈照得嘉靖十三年例该天下开科取士欲预行浙江等布政司及顺天应天二府各照前科事例依期开科乡试及查得嘉靖六年九月内该都察院署掌院事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璁题为慎科目以风厉人

  • 15.曹刿抗击齐军·林汉达

    齐桓公即位后,依靠管仲的帮助,争取霸主的地位。但是,在他对鲁国的战争中,却遭到一次不小的挫折。在齐桓公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进攻鲁国。鲁庄公认为齐国一再欺负他们,忍无可忍,决心跟齐国拼一死战。齐

  • 卷二十三·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三宋 陈经 撰武成【周书】读此篇可以见圣人安天下之规模谓之武成者武功既成则无事于用武矣武功曷为而能成也葢圣人之武不用于残民虐众而用之于禁乱止故凡兵之用皆起于人而不起于我所以

  • 卷十三·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邶五泉水篇泉水蓝田吕氏曰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来注之故曰亦流于淇而竹竿诗言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者

  • 谷梁折诸卷二·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谷梁折诸卷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桓公百姓不能去卫州吁未能和其民百姓去之之故也齐无知弑襄公宋子游弑闵公辄以见杀莒仆弑纪公而出奔非人心之所归难以得国故鲁桓防于稷以成宋乱君子恶之元年有王所以

  •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二·陆陇其

    遇事须从容详审一或急遽不特平时未曾讲究者必至于差即曾经讲究者亦不能无失此圣人所以入太庙每事问而大学知止之后所以又贵能虑也然人亦有知从容详审之善而临事不觉急遽者则以其无主敬之功耳平时无主敬之功则不能知临

  • 受菩提心戒仪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弟子某甲等  稽首归命礼  遍虚空法界  十方诸如来  瑜伽总持教  诸大菩萨众  及礼菩提心  能满

  • 终南家业卷中(本)·守一

    重受戒父予主巾峰坛席。累行重受。今因日本忍师泛舶远来。探阅律藏。明达受缘。微有所碍。戒非增上。自疑先受。力乞重增。世多昧者。輙生疑阻。逆彼高怀。因考律论及诸祖明文。决彼迷情。使教门无拥。大分三段。初引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八·净挺

    弟子元顗智橒编开示示千筠侍者汝婺州人婺州善慧大士出身处菩萨应现盖是寻常汝昨日向我道曾梦见世尊升座天龙八部团团围绕这也不为奇特非但是梦即今释迦老子与百万人天向汝面前森森而立开眼合眼不曾背他在汝分中还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