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六朝(梁)

【武帝衍】  〔日角,龙颜,重岳,虎顾,舌文八字,身映日无影,有文在右手曰“武”,侯景呼为萧衍老公。〕

武帝在竟陵西邸,早与萧琛狎,每朝燕,接以旧恩,呼为,“宗老”。琛亦奉陈昔恩,以“早中阳,夙忝同,虽迷兴运,犹荷洪慈”。上答云:“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萧彦瑜(琛)尝与御宴,醉伏筵中,武帝以枣投之,彦瑜取栗掷上,正中面,帝动色,言:“汝那得如此!”彦瑜答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报以战栗。”上大悦。

中书侍郎谢览侍武帝坐,受敕与侍中王东为诗答赠,其文甚工。仍使复作,复合旨。乃赐诗:“双文既后进,二少实名家。岂伊止栋隆,信乃俱国华。”又于九日朝宴,独命萧景阳曰:“今云物甚美,卿得不斐然。”乃赋诗,诗成,又降旨曰:“可谓才子。”

张率侍武帝游宴赋诗,武帝别赐率诗曰:“东南有才子,故能服官政。余虽惭古昔,得人今为盛。”率承诏往复六百篇。(率年十六,作赋颂二千余首,虞讷见而诋之,率乃一旦焚毁,更为诗示焉,托云沈约。讷更句句嗟称,无字不善。率曰:“此吾作也。”讷惭而退。)

武帝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时刘孺与张率并醉,辞未及成。武帝取孺手板,戏题之曰:“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阳才。览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孺七岁能属文,叔父常置座侧,谓宾客曰:“此吾家明珠。”)

武帝结好于魏,遣始安王方略入关,送之,作诗曰:“如何吾幼子,胜衣已别离。十日无由宴,千里送远垂。”

萧恪为雍州刺史,委政群下,贿赂公行。客有江仲举、蔡逃、王台卿、庾仲容,皆有蓄积,人间歌曰:“江千万,蔡五百,王新车,庾大宅。”武帝续之曰:“主人愦愦不如客。”帝以示恪,恪大惭,乃折节学问,所历以善政称。

武帝《河中之水歌》曰:“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武帝时,有沙门讼田,帝大署曰:“贞”。有司未辩,遍问莫知。刘显曰:“贞字文为与上人。”帝忌,出之。

润州甘露寺在北固山,榜曰“天下名山第一”。乃天监中武帝御书。寺趾有大佛殿,楹间刻一联云:“北固山,北顾好,北固山,真个好。上林花,上林早,上林花,真个好。”

【昭明太子统】  〔小字维摩。读书五行俱下,五岁读《五经》。〕

昭明在东宫,雅好文学,尝与王纪室筠、刘长史孝绰、陆庶子亻垂、到舍人洽、殷常侍芸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语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昭明与诸名士泛舟玄圃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昭明初无言,直咏左思《招隐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轨惭而止。

昭明集诸名士赋“大言”、“细言”,沈约等并应令为之。昭明大言曰:“观修鲲其若辙鲋,视沧海之如滥觞。经二仪而,跨六合以翱翔。”细言曰:“坐卧邻空尘,凭附螟翼。越咫尺而三秋,度毫厘而九息。”约大言曰:“隘此大泛庭,方知九陔局。穷天岂弥指,尽地不容足。”细言曰:“开馆尺捶余,筑榭微尘里。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王锡大言曰:“欲游五岳,迫不得申。杖千里之木,横海之鳞。”细言曰:“冥冥蔼蔼,离朱不辩其实。步蜗角而三伏,经针孔而千日。”王规大言:“俯身望日入,下视见星罗。嘘八风而为气,吹四海而扬波。”细言曰:“针锋于焉止息,发杪可以翱翔。蚊眉深而易阻,蚁目旷而难航。”张纟替大言曰:“河流既竭,日月俱腾。罗微物,动落云鹏。”细言曰:“遨游蚁目辨轻尘,蚊睫成宇虱如轮。”殷钧大言曰:“噫气为风,挥汗成雨。聊灼戴山龟,欲持探邃古。”细言曰:“泛舟毛滴海,为政蜗牛国。逍遥轻尘上,指辰问南北。”

明山宾七岁能言玄理,十三博通经传,州辟从事史,起家奉朝请,累迁中书侍郎。昭明闻其筑室不就,令曰:“明祭酒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并贻以诗曰:“平仲古称奇,夷吾昔擅美。今则挺伊贤,东秦固多士。筑室非道旁,置宅归仁里。庚桑方可系,原生今易拟。必来三径人,将招三径士”。

初,天监元年,统立为皇太子,民间有谣云:“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按:“鹿子开”者,反语为“来子哭”也。中大通三年,昭明果薨,其子欢时为徐州刺史,以嫡孙次应嗣位,而武帝意在晋安王,犹豫未决。及立晋安王为皇太子,而欢止封豫章郡王还任,谣言“心徘徊”者,未定也。“归去来”者,复还徐方之象。(昭明有一琉璃碗、紫玉杯,皆武帝所赐,既薨,诏置梓宫。后更葬开坟,为阉人携入大航,有燕雀数万击之,因为有司所缚,乃获二宝。帝闻而惊异,诏以赐太孙。封坟之际,复有燕雀数万街土以增其上。坟侧今有湖,后人因名燕雀湖。)

【简文帝纲】  〔武帝第三子,读书十行俱下,六岁便能属文。武帝惊其早就,不信,及于御前面试,叹曰:“此吾家东阿也。”初生时,志公谓帝“此子与冤家同年生”。其年,侯景生于雁门,后乱梁,诛萧氏略尽。〕

简文辞藻艳发,然伤于轻靡,时号宫体。尝有咏娈童诗曰:“娈童娇丽质,践董复超瑕。羽帐晨香满,朱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袖裁连璧锦,笺织细种花。揽裤轻红出,回头双鬓斜。嫩跟时含笑,玉手乍扳花。怀猜非后钓,密爱似前车。定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简文与湘东王游后园,湘东作回文诗曰:“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简文和诗曰:“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简文有咏雪诗,颠倒使韵,以二句衍作四句,云:“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简文七夕宴诸文士,赋穿针诗曰:“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刘孝威和云:“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

简文卦名诗云:“栉比园花满,径复水流新。离禽时入岫,旅谷乍依苹。丰壶要上客,鹄鼎命嘉宾。车由泰夏闼,马散咸阳尘。连舟虽未济,分密已同人。”

简文时,费旭诗有句云“不知是耶非”,殷芸诗有句云“飘扬云母舟”。帝大笑曰:“旭既不识其父,芸又飘扬其母耶?”

朱异蒙幸,在朝莫不侧目,虽太子亦不能平。及侯景乱围城,城内咸尤异,简文为四言诗:“瞻彼阪田,嗟斯氛雾。谋之不臧,褰我王度。”

简文为侯景幽絷,题壁自叙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立身行道,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沈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又作连珠曰:“吾闻道行则五福俱凑,运闭则六极所钟。是以麟出而悲,岂唯孔子?途穷则恸,宁止嗣宗?”(简文既见废,自知不久,指所居殿谓舍人殷不害曰:“庞涓死于此。”后玉伟与彭、王修纂进觞而前曰:“丞相以陛下幽忧日久,使臣上寿。”简文笑曰:“已禅位,何得言陛下?”遂尽酣,谓曰:“不图为乐,一至于此!”既醉而寝,进土囊,遂死。)

简文有寒夕诗云:“雪花无有蒂,冰镜不安台。”又咏月云:“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后人以为诗谶。谓“无蒂”者,是无帝。“不安台”者,台城不安。“轮无辙”者,以邵陵王名纶,空有赴援名也。

【元帝绎】  〔武帝第九子,初封湘东王,攻书善画,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时人谓之三绝。〕

元帝母阮修容曾失一珠,元帝时幼,窃吞之,谓是左右所盗。乃炙鱼眼厌之,信宿之间,珠遂便出,帝寻一目致眇,盖鱼之报也。邵陵王纶赋诗戏之曰:“湘东有一病,非哑复非聋。相思下只泪,望直有全功。”(徐妃尝侍帝,以帝眇一目,知帝将至,为半面妆,帝见之,大怒而出。)

刘谅好学,有文才,为湘东王所善。王尝游江滨,叹秋望之美,谅对曰:“今日可谓‘帝子降于北渚’。”王以为刺己,应曰:“卿言‘目眇眇而愁予’耶?”从此嫌之。

元帝初与庐陵王续相谤,帝之临荆州也,有宫人李桃儿者以才慧得进,及还,以李氏行,时值宫户禁重,庐陵具状以闻。帝泣对使诉于简文,简文和之不得,帝犹惧,送李氏还荆州,为诗曰:“秋气苍茫结孟津,复送巫山荐枕神。昔时慊慊愁应去,今日劳劳长别人。”李氏世所谓‘西归内人’者也。

元帝尝作燕歌曰:“燕赵佳人本自多,辽东少妇学春歌。黄龙戌北花如锦,玄菟城南月似蛾。如何此时别夫婿,金羁翠往交河。还闻入汉去燕营,怨妾愁心百恨生。漫漫悠悠天末晓,遥遥夜夜听寒更。自从异县同心别,偏恨同心成异节。横波满脸万行啼,翠眉暂敛千重结。并海连天合不开,那堪春日上春台。惟见远舟如落叶,复看过舸似行杯。沙汀夜鹤啸羁雌,妾心无趣坐伤离。翻嗟汉使音尘绝,空伤贱妾燕南陲。”

武陵王纪称帝于蜀,起兵内伐。元帝与之书,许其还蜀,专制岷方。纪不从。帝遗之诗云:“回首望荆门,惊浪且雷奔。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圆正者,纪之子也。纪僭号,帝下圆正于狱,在狱连句云:“水长二江急,云生三峡昏。愿赦淮南罪,思报阜陵恩。”帝览诗而泣。纪败,圆正号哭绝食而死。

元帝初年,侯景伏诛,传首至江陵,帝命枭于市三日,然后煮而漆之,以付武库。先是,江陵谣言云:“苦竹町,市南有好井。荆州军,杀侯景”及景首至湖东,付谘议参军宗季长,季长宅东即苦行町也。既加鼎镬,即用市南水焉。

洛阳王伟学通《周易》,仕魏为行台郎,同侯景叛,尝在揭阳赋诗曰:“平明听战鼓,薄暮叙存亡。楚汉方龙斗,秦关阵未央。”既被执,送江陵系狱,以诗赠元帝下要人曰:“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何惜江西水,不救辙中鱼。”又上五十韵诗,以希不死。帝爱其词翰,犹欲未诛,左右疾之曰:“前日伟作檄文甚佳。”帝求视之,有云:“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乃大怒,杀之。

【萧范】  〔武帝从子。〕

肃范都督雍州刺史,抚循将士,尽得欢心。时论者谓范欲为贼,又童谣云:“莫匆匆,且宽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已。”然卒无验。

【释宝志】  〔不知何许人,齐、宋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语默不伦。预言未兆,言多玄验。在梁,武帝尤深敬事,天监十三年卒。〕

天监三年六月八日,武帝讲于重云殿,志公大师忽然起舞歌乐,须臾悲泣,赋五言诗云:“乐哉三十余,悲哉五十里。但看八十三,子地妖灾起。佞臣作欺妄,贼臣灭君子。若不信吾言,龙时侯贼起。且至马中间,御悲不见喜。”梁自天监至于大同三十余年,江表无事。至太清二年,台城陷,帝享国四十八年。所言“五十里”也。太清元年八月十三,侯景自悬瓠来降,在丹阳之北子地。帝惑朱异之言纳景,景作乱始自戊辰之岁,至五年帝忧崩。

天监中,志公为诗云:“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帝使周舍封纪之。及中大同元年,同泰寺灾,帝启封,见舍手迹,为之流涕。帝生于甲辰,三十八,克建邺之年也。遇灾岁实丙寅,八十三矣。四月十四日火起自浮屠第三层。“三”者,帝之昆季次也。

天监十年四月八日,志公于大会中作诗云:“掘尾狗子自发狂,当死未死啮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汝阴死三湘,横尸一旦无人藏。山家小儿果攘臂,太极殿前作虎视。”“狗子”景小字。“山家小儿”猴状。景遂覆陷都邑,毒害王家。初自悬瓠来降,悬瓠即昔之汝南也。巴陵有地名三湘,景奔败处。其言皆验。

志公尝画一鹿,负鞍走山中,留语曰:“两角女子绿衣裳,却背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必消亡。”至唐玄宗时,安禄山反,识者知大师寓言。“两角”即鹿,“鹿”即“禄”,“女子”即“安”字,“太行”山名,“一止之月”,正月也。果正月败亡。

【释法云】。〕

法云师《三洲歌》云:“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啼将别,共来长相思。”又云:“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欢将乐,共来长相思。”江左辞人多风致,僧亦如此。

汝南周舍学通内外,兼有口才,尝谓法云师曰:“孔子不饮盗泉之水,师何以捉石香炉?”答曰:“檀越既能戴纛,贫道何为执?”

【陶弘景】  〔字通明。母郝氏梦两天人手执香炉至其所,已而有娠,以宋戊申岁夏至日生。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曰:“仰青天,睹白日,不觉为远矣。”齐永明初,止句容勾曲山第八洞天,自号华阳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晚号华阳真逸,又曰华阳真人。《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修《本草》,遇神仙桓谓曰:“君之阴功极著,以所修本草用蚩虫、水蛭辈为药,功虽及人,而害物命,以此一纪后方得解形。”大同二年卒,香气累日,氛氲满山。诏赠太中大夫,谥曰贞白先生。〕

华阳先生在句曲山,筑三层楼,自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至其所,先生登楼不复下。尝有诗云:“侧闻上士说,尺木乃腾霄。云骈不展地,仙居多丽谯。卧待三芝秀,坐对百神朝。衔书必青鸟,佳客信龙镳。非止灵桃宝,方见大椿凋。”(贞白著《太清经》,一名《剑经》。凡学道术者皆须有好剑、镜随身。尝畜二刀,一名善胜,一名宝胜,往往飞去,人望之如二条青蛇。)

隐居先生谓弟子曰:“予夜梦神光满室,彩云连霄,有金甲神人谓予:‘明日有异人至。’汝当扫门待之。”日午,桓凯真人果至,披发跣足,唱诗曰:“黄花生紫云,日月周天轮。混混太虚中,不与众生群。昆仑十二峰,上帝朝万巡。一日功行满,升空谒元君。(钱妙真二姊妹,依陶隐居诵《黄庭经》。积功修行三十年。至梁普通二年道成,入洞。唐天宝七年奉敕建宫,名燕洞宫,即茅山燕洞也。至今有紫昌蒲、碧桃在焉。其姊披白练衣先入洞,妹后至,洞已扃矣。宋淳化间,夏侯嘉贞与道士五人并游燕洞,是夜雷霆,其洞复开,一吏深入,遇道士与林禽一枚,食之绝粒。田霖题诗云:“燕口龙泓气角清,钱真此处有遗灵。仙兄去后师犹在,女弟来时户已扃。云片尚如披白练,泉声长似诵黄庭。碧桃花发菖蒲紫,留与人间作尽屏。”)

华阳有友人死,以诗哭之,曰:“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华阳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武帝屡以手敕招之,先生画两牛,一散放水草间,一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帝笑曰:“此人欲学曳尾之龟,岂可复致”。一日,以诏问曰:“山中何所有?”先生赋诗答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把赠君。”时国家有大议,必先谘之。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弘景妙解术数,逆知梁祚覆没,题所居壁云:“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不信昭阳殿,忽作单于宫。”大同末,士人竞谈玄理,不习武事,侯景作乱,果居昭阳殿。

【曹景宗】  〔字子震,右卫将军,谥壮侯。〕

曹景宗目不知书,好以意作字,及破魏军还,振旅凯入。时武帝于华光殿宴饮联句,令沈约赋韵。以曹兜鍪,不烦倡和。曹固请不已,许之。时韵已尽,仅余‘竞’、‘病’二字,景宗便操笔赋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帝深叹赏,朝贤惊嗟竟日。

【何敬容】  〔字国礼,庐江人。尚齐武帝女,拜驸马都尉。入梁,累迁尚书令。武帝朝,尝有侍臣袍服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敬容希旨,每以胶清刷鬓,衣裳不整,伏床熨之。暑月皆为之焦。〕

齐朱雀门灾,武帝谓群臣:“此门制狭,我始欲改构,遂遭天火”。相顾未答。何敬容曰:“此所谓‘先天而天不违’。”时以为名对。

何敬容为尚书令,而拙于草隶,浅于学术。其署名,“敬”字则大作“苟”小为“文”;“容”字大为“父”小为“口”。陆亻垂戏之曰:“公家‘苟’既奇大,‘父’亦不小”。敬容不能答。

自晋、宋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然贪吝为时所嗤鄙。时萧琛子巡颇有轻薄才,因即其名作离合诗嘲之曰:“伎能本无取,支叶复单贫。(离‘亻’字。)柯条谬承日,木石岂知晨。(离‘可’字‘亻’、‘可’合成‘何’。)狗马诚难尽,犬羊非易驯。(离‘句’字。)效颦既不似,学步孰能真。(离‘文’字,‘苟’、‘文’合成‘敬’。)由紊朝典,是曰蠹彝伦。(离‘宀’字。)俗化于兹鄙,人涂自此分。(离‘俗’字,‘宀’、‘谷’合成‘容’。)”

江从简,光禄大夫革之子也。年十七,为采荷调以刺何敬容,其文曰:“欲持荷作柱,荷弱不胜梁。欲持荷作镜,荷暗本无光。”敬容览之,不觉嗟赏,爱其巧丽。

有客姓吉,诣何敬容,敬容问:“卿与邴吉远近?”答曰:“如明公之与萧何。”

张缵与何敬容意趣不协。敬容居权轴,宾客辐辏。有退诣缵者,缵辄拒不前,曰:“吾不能对何敬容残客。”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班固
  大婚解第四·王肃
  卷三百六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七 外篇二·章学诚
  例言·梁溪坐观老人
  卷十上·杨士奇
  卷之五十五·佚名
  跋·沈起
  今献备遗卷二十三·项笃寿
  第十九卷 清道光·缪荃孙
  ·劝捐乡会试公费约·丁曰健
  桂阳王萧铄传·萧子显
  何逊传·姚思廉
  耶律陈家奴传·脱脱
  卷八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卷三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一古今体六十六首【丙寅三】暮春恭奉皇太后建福宫赏花侍膳之作新花回雁报春归韶景长舒爱日晖几个绿筠吟凤管双株红杏舞莱衣酒斟北斗升玫陛夀指南山映琐闱

  • 卷三百五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八 陈枨 题金台宴集 弹冠别乡井欣然际时康都门集簪组展席开华堂笑谈屏声伎贵介辞金张怡怡桑梓会蔼蔼情好长维时属冬叙朔雪飘天芳列坐不惜醉献酬

  • 卷六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九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然襄阳曩事历历在目夫耆旧传所未载者汉阳王则宗杜元勲孟浩然则文章大匠予次而赞之因而寄荅亦诗人无言不詶之义也次韵汉水碧於天南荆

  • 甲乙集卷第九·罗隐

    馀 杭罗隠昭谏诗送顾云下第行行杯酒莫辞频怨叹劳歌两未伸汉帝后宫犹识字楚王前殿更无人年深旅舎衣裳弊潮打村田活计贫百歳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村桥村桥酒斾月明楼偶逐渔舟系叶舟莫学鲁人疑海鸟须知庄叟恶牺牛心

  • 卷一百十七 志九十二·赵尔巽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   公侯伯子男 额驸 侍卫处 銮舆卫 骁骑营八旗都统 前锋营护军营统领景运门直班 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总统三旗包衣骁骑营三旗包衣护军营步军统领 火器健锐神机虎枪诸营乡导处、上虞备

  • 卷二十六 志一·赵尔巽

      ◎天文一   历代天文志,自史记天官书后,唯晋、隋两志,备述天体、仪象、星占,唐、宋加详,皆未尽也。至元,景测益精明,占候较密,然疆宇所囿,声教未宏,齐政窥玑,尚多略焉。有清统一区夏,圣圣相承。圣祖亲釐象数,究极精微,前后制

  •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赵晔

      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之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   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谏而死,是天

  • 卷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 汉臣 何进【弟苖】 郑泰 何顒 种劭 王允【王宏士孙瑞赵戬】 谨案何进郑泰何顒三传阙 种劭字申甫拂之子也祖暠延熹初为司徒大

  • ·与台阳属吏书·丁曰健

    我辈出身加民,除莠安良,原分内应为之事。如不能弭患于未萌,以致糜帑殃民,方引罪之不暇,遑曰计功。仰荷圣恩垂念海外宣劳,无不准其请奖;而或因以饰词取巧,清夜实属难安。然得之昭昭,终失之冥冥。仆阅历宦场将三十

  • 卷二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九物异考金异【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金异始於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宋宁宗庆元二年自後考之宋史无可见者辽金元明四朝亦不多有今但据正史书之他书间从附録辽太祖神册元年二月将称

  • 卷01·陈邦瞻

    宋太祖建隆元年,周恭帝宗训元年也。先是,周显德六年十一月,镇、定二州上言,北汉会契丹兵入寇。至是年正月辛丑朔,遣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归德节度使赵匡胤率兵御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时主少国疑,中外密有推

  • 俟解 全文·王夫之

      俟解題詞  所言至淺,解之良易,此愚平情以求效於有志者也。然竊恐解之者希也,故命之&ldquo;俟解&rdquo;,非敢輕讀者而謂其不解,懼夫解者之果於不解爾。其故有三:一者,以文句解之,如嚼蠟然,而未嘗解之。以己反諸其所言、所

  • 卷三十二·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二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疏亦所以富立家【疑】乃召六卿【卿监本误乡】商周虽稍増改【改监本误政】释曰郑义既然【曰监本

  • 左传折诸卷十二·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成公败绩于徐吾氏程子曰王师于诸侯不言败不敢敌王也于夷狄不言战不能抗王也不敢敌不能抗者理也其敌其抗王道之失也桓王伐郑兵败身伤经不书败刘康公邀戎败于徐吾不

  • 哀公·哀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卫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卫侯辄来奔。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传】十六年春,瞒成、褚师比出奔宋。卫侯使鄢武子告于周曰:「蒯聩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晋以王室之故,不弃兄弟

  • 宣劫世品第九·佚名

    佛言:族姓子。乃往过去久远之世。不可计会无能称载。长远悬旷不可议劫。尔乃有佛名栴檀香如来至真等正觉。而出乎世。世界曰香土。劫号上香。其佛寿命千二百六十八万六千岁。其声闻众亦八百六十八万六千人。诸菩萨众不

  • 禅要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在後汉录△诃欲品第一行者求道欲修定时。尔时法师应随根相行四摄道。示教利喜广净信戒。净信戒已次除六欲。所谓色欲。形容欲。威仪欲。言声欲。细滑欲。人相欲。著上五欲。令观可得不净之相。著人相欲。令观

  •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李駉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简称《难经句解》,南宋李駉注。约成书于成淳五年(1269),七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按《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所撰。据近人考证,当为秦汉医家经典,最晚在东汉末已成书。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