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

汉臣

何进【弟苖】 郑泰 何顒 种劭 王允【王宏士孙瑞赵戬】

谨案何进郑泰何顒三传阙

种劭字申甫拂之子也祖暠延熹初为司徒大着名节父拂初平元年代荀爽为司空李傕郭泛陷长安百官多避兵拂挥劔而出曰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凶贼兵刃向宫去欲何之遂战而死劭早知名中平末为谏议大夫大将军何进诛宦官召并州牧董卓至渑池而进意更狐疑遣劭宣诏止之卓不受遂前至河南劭迎劳之因譬令还军卓疑有变使其军士以兵胁劭劭怒称诏大呼呵之军士皆披遂前斥责卓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及进败献帝即位拜劭侍中卓既擅权而恶劭强力遂左转议郎出为益凉二州刺史会父拂战死竟不之职服终徵为少府大鸿胪皆辞不受曰昔我先人以身徇国吾为臣子不能除残复怨何面目觐明主哉遂与马腾韩遂及左中郎刘范谏议大夫马宇共攻傕汜以报其仇战於长平观下军败死之

议曰戚官并为乱本耦伤汉室久矣一旦相更屠并必两毙而後已理势然也故窦武何进倚母后恃元舅握兵柄操大权总揽豪杰登庸名士欲粪除阉秽卒之身死而族灭以乱除乱神明不与也进复愎谏违衆卒召外寇疣溃身殚遂沦鼎命悲夫郑泰之止进召卓不用而去可谓见几而作也及与何顒发山东之谋祗为乱阶亦犹进之召卓也顒卒以忧死泰可谓幸而免矣国之将亡殆如膏肓之疾动之死地虽雷扁和秦【原注雷公扁鹊医和秦越人】莫能善其术也种劭父子死国烈烈凛凛为不死矣

谨案目録王允传附王宏士孙瑞赵戬今止存赵戬一篇其王允王宏士孙瑞传文俱阙

赵戬字叔茂长陵人性质正多谋初平中为尚书典选举董卓数欲有所私授戬辄拒不听言色强厉卓怒将杀之衆为?栗而戬自若卓悔谢释之既收葬允三辅大乱客於荆州刘表厚礼焉及曹操平荆州辟为掾後为五官将司马相国锺繇长史年六十余卒初昭烈袭蜀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徵士傅干曰刘备寛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关羽张飞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畧三杰佐之何为不济卒如干言【原注范晔论曰士虽以正立亦以谋济若王允之推董卓而分其权伺其间而敝其罪当此之时天下悬解矣而终不以猜忤为之衅者知其本於忠义之诚也故推卓不为失正分权不为苟冒伺间不为狙诈及其谋济意从则归成於正也】

议曰尝观燕将之射虎逡巡辟易怒则鞭马而去视其便利以矢殪之王允之图卓射虎之术也方其咆哮肉人不置则纵令足厌一旦置之机上若刲羊豕然宫闱不骇而清大憝可与语权矣故议者谓推卓不为失正分权不为苟冒伺间不为狙诈然昧夫泰定包荒之义【原注泰九二曰包荒】遂成屯难大贞之凶【原注屯九五曰大贞凶】使傕泛犯顺脐火未冷又生数十百卓身死而不能卫君向之权尽为今之迂矣士孙归功不侯有劳谦之吉【原注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保身之智卒为乱兵所杀崑山之烈玉石俱焚吁可畏哉

赞曰进本屠割冯藉椒掖智小谋大身夷族赤自我致寇死有余责公业诸贤匡时济难龙蛇哄起漫为兴叹夺命脱死亟走解散允笃智计汉火复然脐炷未灭颈刃遽连明哲保身士孙独贤终亦不免衆果胜天

 

猜你喜欢
  武帝纪第一·陈寿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十·廖道南
  第七卷 名宦 七·缪荃孙
  卷六中·佚名
  第45章 血口喷人的蒋介石·冯玉祥
  胡村月令:过年·胡兰成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常善传·令狐德棻
  杜让能传·刘昫
  卷三·郭琇
  卷四十五·宋敏求
  卷一名例律·窦仪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谈义·梁辰鱼

    〔外易道服上〕堪笑流离一楚囚。萧萧空自佩吴钩。终天怨气方纔释。向日忠心尙未酬。伍员。自报楚归吴。佐吴入越。窃谓旣甘心于西鄙。必得志于东藩。讵意主公厌恶忠言。听信奸佞。大仇摧于将复。积功毁于垂成。彼之

  • 谷城山馆集卷十八·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絶句四时宫词绣阁春深自卷衣侵阶芳草闭宫扉东风亦惜花零落吹向昭阳殿里飞万戸帘栊下水晶沉沉宫阁夜无声惟怜一片长门月照见啼妆几处明金屋愔愔夜欲长萤流鸳瓦月如霜阶前玉树无情思早送西风入洞房午

  • 卷二十一·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一嘉善曹庭栋编蠧斋铅刀编周孚字信道自号蠧斋济南人天资颖悟七岁通春秋左氏传既长于书无不闚而尤邃于楚骚乾道二年举进士家素贫乏又所值多蹇登第十年后始为仪真郡学博不数岁卒于官平阳解

  • 卷八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二假山类五言古奉和裴仆射相公假山   【唐】韩 愈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力往语山中人丐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当轩乍軿罗随势忽开拆有洞若神剜有岩

  •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徐志摩

    好的,世界,你没有骗我, 你没有冤我, 你说怎么来是怎么来, 你的信用倒真是不坏。 打我是个孩子我常躺 在青草地里对着天望, 说实话我从不曾希冀 人生有多么艳丽。 打头儿你说,你常在说, 你说了又说, 你在那云天里,山林间, 散播你

  • 列传第四十三 庾亮(子彬 羲 龢 弟怿 冰 条 翼)·房玄龄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也。父琛,在《外戚传》。亮美姿容,善谈论,性好《庄》《老》,风格峻整,动由礼节,闺门之内,不肃而成,时人或以为夏侯太初、陈长文之伦也。年十六,东海王越辟为掾,不就,随父在会稽,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俨,莫

  • 卷一百三十五 志一百十·赵尔巽

      ◎兵六   △水师   水师有内河、外海之分。初,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辖境虽在海疆,官制同于内地。至光绪间,南北洋铁舰制成,始别设专官以统率之。   其内河水师,天聪十年,自宁古塔征瓦尔喀,以地

  • 卷一百四十六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正月盡是年二月   春王正月戊辰,詔陝西都部署司、涇原經略司,罷修水洛城,從宣撫使韓琦奏請也。然劉滬時已興役,鄭戩又遣著作佐郎董士廉將兵助之矣。   庚午,詔京城積雪,民多凍餒,其令三司置場,減價出米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六月庚寅朔武功大夫贵州团练使新知复州李宏引兵入潭州执湖东招抚使马友杀之时韩世忠将至长沙宏遂有杀友之谋是日因其诣天庆观还袭杀之于市其将王进王俊以所部数千人遁去宏屯潭州宏杀马友赵甡之遗

  • 卷第一百五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四〔起着雍敦牂(戊午),尽阏逢困敦(甲子),凡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一·阿桂

    十一月庚午明亮富徳奏言查河南拉约之前地名拉宗官兵十月三十日克取得布甲之后即于是夜鼓勇攻克至次日【臣】等相度拉约一带山梁虽碉卡密排而贼番甫经丧败其气已衰且兵力可以施展随令叅将广着等分带官兵往勦另科玛带

  • 世家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三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穆王。忠穆显孝大王讳昕蒙古讳八思麻朶儿只忠惠王长子母曰德宁公主忠肃王六年丁丑四月乙酉生性聪慧入元宿卫。 忠惠王五年二月丁未高

  • 孙应奎传·张廷玉

    孙应奎,字文宿,洛阳人。正德十六年(1521)中进士。授官章丘知县。嘉靖四年(1525)孙应奎被调进朝廷任兵科给事中,上疏奏言说:“只有忠厚刚直、纯洁坚定的人才能担当辅臣之大任。今朝大学士杨一清虽然练达国体,但向来善于变通

  • 卷十八下·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八下 嘉礼三 东宫朝会 总叙 皇太子受羣官贺仪汉以前无闻唐正旦冬至则於大朝会之明日百官朝集使等皆诣东宫行礼羣官再拜称贺又再拜皇太子有答後再拜之仪宋正旦冬至三公贺前後皆再拜皇太子俱答

  • 卷一百四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三十七存旧礼记正义第四十七【宋板】乐记第十九考异宋板疏其乐元微【一叶右七行】元作尤 故无移法矣【同上】移作遗 其内史承王度传之【九行

  • 卷四十九·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九宋 魏了翁 撰有司彻一大夫既祭傧尸于堂礼尸于室中有司彻第十七 释曰郑目録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祭毕礼尸于室中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有司彻于五礼属吉 释曰言大夫既祭

  • 卷二十一·佚名

    △如来品之二诸有不信佛,如此众生类。当就于厄道,如商遇罗刹。诸有不信佛者,阎浮利地有众多贾客。共相率合入海采宝。正值回波恶风吹坏大船。复有诸人乘弊坏船。顺风流迸堕罗刹界。众多罗刹女辈。颜貌端正众宝自婴珞身前

  •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佚名

    明净现说,净痴等编。四卷。卷一收小参、示众、秉拂、示做工夫要语;卷二收颂古、问答、机缘、杂著;卷三收,室中漫言;卷四收,山居诗、关居诗、十僧诗、杂咏。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