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婚解第四

孔子侍坐于哀公。公问曰:“敢问人道孰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公曰:“寡人虽无能也,愿知所以行三者之道,可得闻乎?”孔子对曰:“古之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婚为大。大婚至矣,冕而亲迎,亲迎者,敬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则是遗亲也。弗亲弗敬,弗尊也。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公曰:“寡人愿有言也。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下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焉”?鲁周公之后得郊天故言以为天下之主也公曰:“寡人实固,鄙陋不固安得闻此言乎!寡人欲问,不能为辞,请少进。”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言宗庙天地神之次出以治直言之礼,以立上下之敬,夫妇正则始可以治正言礼矣身正然可以正人者也物耻、则足以振之,耻事不知礼足以振救之国耻、足以兴之,耻国不知足以兴起者也故为政先乎礼,礼其政之本与。”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是故君子无不敬,敬也者,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支也,敢不敬与。不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本也。伤其本,则支从之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言百姓之所法而行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以修此三者,则大化忾乎天下矣。气满昔太王之道也,太王出亦姜女入亦姜女国无鳏民爱其身以及人之身爱其子以及人之子故曰太王之道如此国家顺矣。”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行则民作则,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恭敬以从命,若是,则可谓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公曰:“何谓成其亲?”孔子对曰:“君子者也,人之成名也,百姓与名,谓之君子,则是成其亲,为君而为其子也。”孔子遂言曰:“爱政而不能爱人,则不能成其身。不能成其身,则不能安其土。不能安其土,则不能乐天。”天道也公曰:“敢问何能成身?”孔子对曰:“夫其行已不过乎物,谓之成身,不过乎,合天道也。”公曰:“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曰:“贵其不已也。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而能久,不闭常通而能久言无极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公曰:“寡人且愚●,言惷愚●暗也幸烦子之于心。”欲烦孔子议识其心所能行也孔子蹴然避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亲。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此谓孝子成身。”公曰:“寡人既闻如此言,无如后罪何?”孔子对曰:“君子及此言,是臣之福也。”

猜你喜欢
  ●卷上(起建炎元年六月一曰止十二曰)·李纲
  第九十回 济父恶曹丕篡位 接宗祧蜀汉开基·蔡东藩
  卷第二百四十六·胡三省
  庙学典礼卷三·佚名
  周纪·方诗铭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七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九十二·佚名
  附录二·佚名
   八、关于《京华烟云》①·林语堂
  杜易简传(附杜审言传)·刘昫
  永宪录卷二(下)·萧奭龄
  卷一百七十三·雍正
  卷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夏倪·唐圭璋

      倪字均父,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夏辣之孙。宣和中,自府曹左官祁阳监酒、终知江州。卒于建炎元年(1127)。有远游堂集,不传。   减字木兰花   宣和庚子登浯台作   江涵晓日。荡漾波光摇桨入。   笑指浯溪。漫叟雄文

  • 附录·徐志摩

    徐志摩简介徐志摩(1897~1931),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汉族。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谔谔等。曾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三李白庐山謡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緑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屛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

  • 卷三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脱脱

        赵挺之 张商英刘正夫 何执中 郑居中 张康国 朱谔 刘逵 林摅 管师仁 侯蒙   赵挺之,字正夫,密州诸城人。进士上第。熙宁建学,选教授登、棣二州,通判德州。哲宗即位,赐士卒缗钱,郡守贪耄不时给,卒怒噪,持白梃

  • 卷五百十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癸卯朔,降授朝請郎、權刑部侍郎周之道,朝散大夫、刑部員外郎許介卿,宣德郎、刑部員外郎錢蓋並降一官,以參定前秦鳳路提點刑獄劉何辨雪制勘公事不當故也。復命何提點永興軍等路刑獄,

  • 东汉会要卷二十八·徐天麟

    民政上户口汉兴至扵孝平户口极盛及王莽簒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中元二年民户四百二十七万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人永平建初之际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迄扵孝和民户滋殖及孝安永初元

  • ◎运历(下)·徐天麟

    ○天文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东井。三年秋,太白出西方,有光几中,乍北乍南,过期乃入,辰星出四孟。七年,月晕,围参毕七重。十二年春,荧惑守心。孝惠二年,天开东北,广十余丈,长二十余丈。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天欃夕出西南,其四月乙巳,水木火

  • 卷三十·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楚弭兵襄公二十五年赵文子为政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穆叔见之谓穆叔曰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齐崔庆新得政将求善于诸侯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

  • 卷之四·林时对

    明州野史拾遗氏蠒翁纂马阮合交之由阁部史公以四藩防江马士英不知左帅避闯南奔撤江防兵以阻遏南都三疑案蠡城监国王之仁攘夺义饷以致江干溃散阮大铖代草假方国安、王之仁具疏请除东林余孽思文即位于闽端溪滇桂十六载纪

  • 郑余庆传·刘昫

    郑余庆字居业,荥阳人。祖父郑长裕,官至国子司业,死时为颍川太守。郑长裕之弟郑少微,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兄弟俩当时均有名。父郑慈,与元德秀相友善,官至太子舍人。郑余庆少时勤于学习,善做文章。大历年间应举进士。建中末

  • 同治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曾国藩

    黎明起。早饭后写昨日日记。辰初三刻趋朝。在朝房晤旧友甚多。巳正叫起,六额附带领入养心殿。余人东间门即叩头,奏称臣曾某叩谢天恩。起行数步,跪于垫上。皇太后问:“你造了几个轮船?”对:“造了一个,第二个现在方造,未毕。”

  • 卷三十九·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九秋官司寇第五之六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相悉亮反】正义郑氏康成曰出接宾曰摈入相礼曰相以诏者以礼告王【贾疏九仪即大行人九仪命者五爵者四是也出接宾曰摈

  • 卷十一·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一宋 魏了翁 撰洪范【一】武王立武庚为殷后以箕子归镐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不放而杀纣自焚也武庚纣子以为王者后一名禄父以箕子归作洪范归镐京箕子作之正义曰武王伐殷既胜杀受立其子武庚为后

  • 提要·杨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图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图十七卷仪礼旁通图一卷宋杨复撰复字茂才号信斋福州人郑逢辰为江西漕以所撰仪礼经通解续献于朝是书成于绍定戊子

  • 華嚴經十回向品·欧阳竟无

      法之至真實者.其唯回向乎。三界唯心.卽心卽界.普賢行願.卽願卽行.有漏生於識   種.無漏集於心願.誰有智者不修回向。大乘之所以大者.其唯回向乎。一己故小.衆   生故大.故爲人學是大乘學.生心動念唯一切衆生.

  • 玉蟾记·崔象川

    又名《十二缘玉蟾记》、《十二美女玉蟾缘》、《十二缘评话》。章回小说。署“通元子黄石著”,据孙楷第考证疑为清崔象川著。六卷五十三回。叙明嘉靖间大将军张经受严嵩奸党陷害,满门抄斩。其子张昆被家人救出,通元子赠其

  • 观音玄义·智顗

    凡二卷。隋代天台智顗述,门人灌顶记。又称别行玄义、别行玄、观音玄、观音经玄义。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本书内容阐释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玄义,依准智顗于法华经玄义所立释名、出体、明宗

  • 大乘起信论略述·昙旷

    佛典注疏。唐昙旷撰。二卷。敦煌遗书藏本。正文标题下署“建康沙门昙旷撰”。据研究,此处的建康应为唐证圣元年(695)在甘、肃两州之间所设的建康军。本书前有沙门澄漪撰序文一篇,内称昙旷先撰《大乘起信论广释》,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