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禅要经全文

失译人名在後汉录

△诃欲品第一

行者求道欲修定时。尔时法师应随根相行四摄道。示教利喜广净信戒。净信戒已次除六欲。所谓色欲。形容欲。威仪欲。言声欲。细滑欲。人相欲。著上五欲。令观可得不净之相。著人相欲。令观骨人分分断相。观彼全尸能断二欲威仪欲言声欲。若观坏尸悉断六欲。可得不净有二种观。一即死尸臭烂不净。我身不净亦复如是,如是观已心生厌患。取是相已至闲静处山泽冢间空舍树下。自观不净处处可得。系心身中不令驰散。二者闻法忆想。分别自观身中三十六物。发毛爪齿涕泪涎唾。汗垢肪?册皮膜肌肉。筋脉髓脑心肝脾肾。肺胃肠肚胞胆痰癊。生藏脓血屎尿诸虫。臭秽不净聚以为身。往来五道炽然众苦,犹如浮尸随流东西。所至之处物皆可恶。又念我身以骨为柱以肉为泥。筋缠血浇如疮如毒。皮毛九孔以为门户。肠胃胞膜以为库藏。妒慢恶心谓以为身。贪求无厌犹如溪壑。是故行者除三欲想。受信施时如火毒想。救诸虫想。系死尸想。涎沫齿垢污滋味想。我无空慧坏白净想。贪爱因缘成恶露想。如是思惟惭愧具足。能度生死为世福田。若观骨人二足甲骨。指骨趺骨踝骨胫骨。膝骨髀骨胯骨腰骨。脊骨颈骨头骨颔骨。两手甲骨指骨掌骨。腕骨臂骨肘骨膊骨。胸骨心骨齿骨肋骨。左右思惟皆如目见。所著外身亦如是观。三百二十骨相拄在内。皮囊九孔恶漏於外。如是观身犹如死尸为鬼所起。行来语默常是死尸。即於我身作死尸想。青瘀想膖胀想脓烂想破坏想血涂想食残想虫出想骨锁想分离想腐败想世界众生无可乐想。若心恐怖。应作因缘虚妄空观,犹如幻化无所有观。第一义空清净智观。若心懈怠。当自责言:老病死苦甚为至近。命如电逝须臾难保。人身难得善师难遇佛法欲灭正言似反。如晓时灯虽有无用。恶人出家助俗毁法。贪淫邪浊令道衰酢。恶法增长大闇将至。破定因缘众患甚多。内诸烦恼外魔魔民。鬼疫行灾世间空荒。恶对扬谤诸恼万端。八苦轮回昼夜无舍。我身可哀属当斯祸。於烦恼贼未有微损。於禅定法未有所得。虽服法衣犹思欲味。内实虚空俗人无异。诸恶趣门一切皆开。诸善法中未入正定。於诸恶法未毕不作。我今云何著是屎囊而生憍恣。不能精勤制伏其心。如此弊身贤圣所呵。不净可恶九孔流出。若贪此身与畜生同。死投大黑闇当复何依。今得人身不能出要。若生恶趣解脱何由。如是鞭心还摄本处。又时劝发令心喜悦。解脱法王慧命常住。神通光明恒照五道。直说道教易解易行。既是我师我得归命。香华赞叹心安喜悦。如依天帝游空无畏。诸大菩萨阿罗汉等皆我同伴。以能伏心如猫制鼠。诸根调顺六通自在。我亦如是应自伏心求出生死。如囚在狱四顾牢密。唯有厕孔更无异路。如人中毒唯粪能治更无馀药。思惟是已谛观不净。复作是念。初习行时心多进退。八法恶风吹破我心。我若得道心安若山。上妙五欲尚不能坏。何况弊欲。如大目连得罗汉已妇将伎人盛自庄饰欲坏目连。目连尔时为说偈言:

汝身骨幹立,皮肉相缠裹。不净内充满,无一是妙物。皮囊盛屎尿,九孔常流血。如鬼无所直,何足以自贵。

汝身如行厕,薄皮以自覆。智者所弃远,如人舍厕去。若人知汝身,如我所恶厌。一切皆远离,知人避屎坑。

汝身自严饰,香花以璎珞。凡愚所贪爱,智者所不惑。汝是不净聚,集诸秽恶物。虽服珍妙衣,如庄严厕舍。

汝胁肋著脊,如椽依梁栋。五藏在复内,不净如屎箧。我观汝不净,犹如五色粪。饰以珠璎珞,外好如画瓶。

若人欲染空,终始不可著。汝欲来尧我,如蛾自投火。一切诸欲毒,我今已灭尽。五欲已远离,魔网已坏裂。

我心如虚空,一切无所著。正使天欲来,不能染我心。堕俗生世苦,命速犹电光。老病死时至,对来无豪强。

无亲可恃怙,无处可隐藏。天福尚有尽,人命岂久长。最脆不过命,如风吹浮雲。浮雲坏甚速,形命不久连。

身死魂灵散,当知非我身。勉时力精进,难得不过人。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怒益丘冢,唐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净。如厕虫乐粪,愚贪身无异。虽明在宫中,五欲色味间。志意不甘乐,常思幽隐禅。

昼夜观窗牖,有天叉手言:时至今可行,众伎皆睡眠。世间不足乐,恒与忧恼俱。恩爱正合会,当复之别离。

家室转相哭,不知死所趣。慧人见苦谛,是故行学道。世间欢日少,忧恼甚太多。安由得此苦,自作不由他。

俗人乐恩爱,道以为怨家。富贵是苦本,如鸟堕网罗。人命甚速驶,五马不能追。残命日灭尽,各各自思惟。

恩爱正合会,夫盛当有衰。是故自拔出,得道当来归。

猜你喜欢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二·费隐通容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一(并序)·知礼
  在仰光与宇顶宇爱貌宇峇汉谈话·太虚
  卷第七·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玄奘
  论出家·印光
  维摩经略疏卷第四·智顗
  隱元禪師語錄序·隐元
  卷第四·契嵩
  十地经论 第三卷·佚名
  勒那阇耶缘品第六十五·佚名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五·道忞
  卷三·佚名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智旭
  目录·如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汤恢·唐圭璋

      恢字充之,号西邨,眉山人。或作杨恢,疑误。此从汲古阁抄本绝妙好词,花草粹编卷十一。   二郎神   用徐斡臣韵   琐窗睡起,闲伫立、海棠花影。记翠楫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应

  • 提要·赖良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大雅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大雅集八卷元赖良编良字善卿天台人是集皆録元末之诗分古体四卷近体四卷前有至正辛丑杨维桢序又有至正壬寅钱鼐序末有王逢序不署年月维

  • 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十二·赵尔巽

      额亦都 费英东子索海、孙倭黑 何和礼子多积礼、和硕图、都类安费扬古 扈尔汉   额亦都,钮祜禄氏,世居长白山。以赀雄乡里。祖阿陵阿拜颜,移居英崿峪。父都陵阿巴图鲁。岁壬戌,额亦都生。幼时,父母为仇家所杀,匿邻村以

  • 卷四百六十六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丁亥,樞密院言:「河東經略司奏報西夏深入麟、府州【一】,攻圍城壁。」詔本司丁寧誡勑麟府路軍馬司宜謹重精審,仍張大聲勢,集兵應援,務令敵兵早退,城寨無虞。仍令范純粹審擇便利,如可出

  • 春秋战国异辞卷八·陈厚耀

    晋史晋世家周成王封其弟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字子于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毛诗谱云叔虞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

  • 卷之三百十·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夏四月。己丑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以拏获匪首。予江苏瓜州镇总兵吴家榜等奖叙。  ○庚寅。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记注  ○辛卯。上御黄幄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礼部志稿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部志稿一百卷为明泰昌元年官修首列纂修姓氏自礼部尚书林尧俞至司务顾氏碞等四十人次列批委纂修自东阁大学士前礼部尚书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二职官考三公三师三孤宋宁宗庆元後韩?胄及史弥远贾似道专政皆官至太师【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宋以前三公三孤俱分为二至宋则国初及崇宁罕尝备官迄政和而一变其制今考宋始本纪庆元元年

  • 120.陶侃运砖头·林汉达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接连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抵制王氏势力,王敦起兵攻进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失败,自己病死了。到了晋成帝(明帝的儿子)的时候,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峻起兵

  • 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注无传诸侯五年再相朝礼也例在文十五年【疏】

  • 卷二十·朱公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二十  元 朱公迁 撰 鲁颂四之四 鲁少皥之墟在禹贡徐州蒙羽之野成王以封周公长子伯禽今袭庆东平府沂密海等州即其地也【辑录袭庆府今兖州府东平府今东平州海州今宁海州密州今高密县与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法轮。佛法之大将。怜愍众生故白佛言。世尊如前后经中说。弥勒当下作佛。愿欲广闻弥勒功德神力国土庄严之事。众生以何施何戒何慧得见弥勒。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

  • 咫尺千里·李叔同

    1.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金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观,心里非常欢喜。各方面的布置都很完美,就是地上也扫得

  • 佛说无常经(亦名三启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静奉 制译  稽首归依无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为济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槃安隐处  大舍防非忍无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圆满  故号调御天人师  稽首归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

  • 卷第三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六诸有归依佛法僧者。为归何等。颂曰。归依成佛僧  无学二种法及涅槃择灭  是说具三归论曰。如本论言归依佛者为归何法。谓若诸法妙有现有

  • 卷第一·佚名

    付法藏因缘传元魏 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第一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敬礼无边际  去来现在佛等空不动智  救世大悲尊昔婆伽婆。于无量劫为众生故求最胜道。成就种种难行苦行。舍所爱身头目髓

  • 宋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宋史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中的一部,共有一百回。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宋代的兴亡。经过五代十国漫漫长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聪明一世的他,杯酒释兵

  •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序品第一。佛在宝峰大山宫殿,观自在菩萨说心真言,及头顶眼等,共十五真言。成就事品第二。成就如意宝品第三。疗一切病品第四。一切有情敬念品第五。义利成就品第六。成就轨仪品第七。普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