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燕云弃取

〔张觉、郭药师附〕

太祖天辅元年冬十二月,宋使登州防御使马政以国书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掠敌。若克辽日,五代时陷入契丹汉地,愿畀下邑。”

二年春正月庚寅,使索多如宋报聘,书曰:“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有之。”

三年春正月。

夏六月辛卯,索多还自宋。宋使马政及其子宏来聘。索多受宋团练使,帝怒,杖而夺之。宋使还,复遣贝勒色埒、赫噜等如宋。

四年春二月,贝勒色埒、赫噜还自宋。宋使赵良嗣、王晖来议燕京、西京地。

夏四月乙未,帝自将伐辽,克上京,宋使赵良嗣等奉觞上寿,皆称万岁。

五年春二月。

六年春三月,辽秦晋国王耶律聂哷称帝于燕。

夏四月壬辰,遣图克坦乌济、高庆裔如宋。

五月,辽聂哷遣使请罢兵。寻遣杨勉以书如燕京,谕使聂哷降。

六月,耶律聂哷卒,妻萧妃称制。先是,聂哷立,改“怨军”为“常胜军”,擢其渠帅铁州郭药师诸卫上将军。至是以涿、易二州归宋。药师寻以宋兵六千人奄至燕京,甄五臣以五千人夺迎春门,皆入城。萧妃令闭城门,与宋兵巷战,药师大败,失马步走,踰城免。宋人犹厚赏之。

冬十二月,帝亲伐燕京。命宗望率兵七千以先之。都古噜讷出得胜口,尼楚赫出居庸关。罗索为左翼,博勒和为右翼。进次居庸关,辽统军都监高陆等来送款。至燕京,入自南门。尼楚赫、罗索阵于城上,辽知枢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枢密使曹勇义、副使张彦忠,参知政事康公弼,签书刘彦奉表降。辛卯,辽百官诣军门请罪,诏释之。壬辰,御德胜殿,群臣称贺。甲午,命左企弓等抚定燕京。萧妃遁。

七年春正月甲子,辽平州节度使时立爱降,诏曲赦平州。己卯,宋使来议燕京、西京地。

二月癸巳,宋复使赵良嗣来,请加岁币以代燕税,及议画疆与遣使贺正旦、生辰,置榷场交易,并计议西京等事。癸卯,尼楚赫、道拉如宋。戊申,诏平州官与宋使同分割所与燕京六州之地。诏改平州为南京,以张觉为留守。觉在辽第进士,官辽兴节度副使,至是来降,擢留守。

三月戊午,宋使卢益、赵良嗣、马宏以国书来。

夏四月壬辰,复书于宋。癸巳,命实古纳、博勒和监护长胜军及燕京豪族、工匠,由松亭关徙之内地。

五月甲寅,南京留守张觉据城叛。时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等同士民北徙,赴广陵,过平州,觉使人杀之于栗林下。寻以南京降宋,宋人纳之。太祖诏谕南京官吏曰:“朕初驻跸燕京,嘉尔吏民率先率附,故升府治以为南京,减徭役,薄赋税,恩亦至矣,何可辄为叛逆。今欲进兵攻取,时方农月,不忍以一恶人而害及众庶。且辽国举为我有,孤城自守,终欲何为。今止坐首恶,余并释之。”觉兵五万屯润州近郊,欲胁迁、来、润、隰四州。南路军帅栋摩自锦州往讨之,败之于营州。欲乘胜攻南京,以暑雨不可进,退屯于海壖。无何,再击之于楼峰口,败之。复与战于兔耳山,栋摩败绩。觉报捷于宋。宋建平州为泰甯军,拜觉节度使,张敦固等皆加徽猷阁待制,以银绢数万犒军。觉复整军来,乌雅富埒珲绐诸将曰:“敌军少,急击可破也。若入城不可复制。”遂合战破之。

十一月壬子,命宗望问栋摩罪,并代领其军,发广甯,下濒海诸郡县。会觉闻宋犒赏将至,出迎,宗望引兵袭之,战于南京城东,大败之。觉奔燕,宋帅王安中匿之甲仗库。宗望以纳叛责宋,并索觉。安中斩貌类者当之,识其非,乃杀觉,函其首来献。自是,降将卒皆解体,卒用引为兵端。方觉之奔宋也,城中人执其父及二子以献,戮之军中。子谨言后仕世宗,为劝农使,卒,赠辅国将军。壬申,张忠嗣、张敦固降。遣使与敦固入城招谕,复杀使者以叛。是月,诏谕南京,割武、朔二州入于宋。

太宗天会二年春正月壬子,命赏宗望及将士克南京功,赦栋摩罪。命贻宋书索俘虏叛亡。甲戌,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宗望请勿割山西郡县与宋。帝曰:“是违先帝之命也,其速与之。”既而以宗翰言,罢之。丁丑,始自京师至南京每五十里置驿。

二月乙巳,诏南京官僚,大小之事,必关白军帅,无得专达朝廷。

三月己酉朔,命宗望以宋岁币银绢分赐将士有功者。已未,南京将刘公胄、王永福弃家踰城来奔,以公胄为广甯尹,永福为奉先节度使。

夏五月乙巳,栋摩克南京,杀都统张敦固。

三年秋八月壬子,诏有司栋选善射勇健之士以备宋。

冬十月甲辰,命诸将分道侵宋。南京路都统宗望自南京入燕山。至三河,及宋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战于白河,大破之,药师降。燕山州县悉平。诏以药师为燕京留守,给金牌,赐姓完颜。用为乡导,凡宋事虚实尽知之,宗望得悬军深入,约质、纳币、割地、全胜以归者,药师能测宋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及命诸将讨两镇,药师破顺安军营,杀三千人。子安国仕海陵,复姓郭。从南侵,以刑部尚书为副都统,被众所杀。

猜你喜欢
  卷四 周紀四·司马光
  卷六十三·宋·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七百十七·佚名
  卷之二十二·佚名
  ●革除遗事六·黄佐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佚名
  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 第八·班固
  裴佗传·李延寿
  李东阳传·张廷玉
  甘茂亡秦且之齐·佚名
  卷一百三十·雍正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邵雍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击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七       宋 邵雍 撰代书寄濠倅张都官 多慙吾亦未知音天乐虽闻不许寻惠子相时情自好庄生游处意能深闲来略记一春事老去难忘千里心洛社交朋每相

  • 卷六十五·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剑南诗钞【二】蔬圃山翁学老圃自笑一何愚硗瘠财三亩勤劬赖两奴正方畦画局微润土融酥剪辟荆榛尽鉏犁磊块无过沟横略彴聚甓起浮屠【拾园中瓦砾

  • 卷二十六·唐·蒋一葵

    【王维】 〔字摩诘,善琵琶。岐王使为伶人,引至公主第,独奏新曲,号《郁轮袍》,因献怀中诗,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为之乎!”因命更衣,升之客右,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作解头登第。后官尚书

  • 第四四二佥禀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一二二二五--一·佚名

    大溪墘庄业户、生监等,禀请新竹知县朱:吊销已革总理锺廷英谕戳具佥禀竹北二保大溪墘庄业户曾国兴、徐国和、生员何腾凤、例贡生徐祥云、张裕光、监生陈鸿熙、徐锡荣、童生何鸣凤、徐锡龄、结首锺鸿

  • 第一卷 城池·缪荃孙

    《礼记》云:城郭沟池以为固。《周礼&middot;夏官》之属有掌固,掌修城郭沟池者是也。任其万民用其材器,若有山川,则因之。吴地为东南都会,自昔立二八之通门,带朝夕之浚池,其因川陆之奥,作金汤之固者,规模可以概见。而大江南北峻

  • 一○○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彭元瑞办理四库全书谕旨进呈片·佚名

    一○○一 军机大臣奏拟写彭元瑞办理四库全书谕旨进呈片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据侍郎彭元瑞告称:面奉谕旨,令其办理四库全书。臣等拟写谕旨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卷十六·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丙戌(一六四六)秋七月乙巳朔唐王世子琳源生。群臣表贺,有「日月为明,止戈为武」之语;王大称赏。大赦覃恩,手诏进郑芝龙泉国公、郑鸿逵漳国公,郑氏厮养俱得三代诰;撰敕及织轴者,日不暇给。寻改芝龙平国

  • 同治八年裁兵加饷台澎定额官兵汛塘·佚名

    镇中左道标官兵俱驻郡城,向无分管汛地。城守左军旧章六汛六塘,新章裁去六塘,实存六汛。城守右军旧章七汛十二塘,新章裁去十一塘,实存七汛一塘。南路营旧章七汛八塘,新章裁去一汛八塘,实存六汛。下淡水营旧章七汛四塘,新章裁去

  • 卷十一·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十一议行武举疏【弘治十七年】    刘大夏臣惟武举之设将以揽延英雄广储将帅招徕韬晦之士收拾跅弛之才盖以古今治天下之具惟文武二道天之生才以

  • 尚书地理今释·蒋廷锡

    大学士蒋廷锡撰圣训虞书尧典嵎夷 今朝鲜地 按孔安国传东表之地称嵎夷正义曰青州在东界外之畔为表故云东表之地禹贡锥指援据后汉书以嵎夷为朝鲜地盖朝鲜古属青州与今山东登州府隔海相对正合孔东表之语薛季宣书古文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朱棣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陈雄曰】随顺者。随顺众生而为说也。但说是经一偈之处。则凡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者。举皆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四·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宝积经从五十六尽九十一凡三十六卷经  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胎藏会第十四两卷此下卷)  劫比罗(梵语城名也旧曰迦维或云迦毗罗或云迦毗罗卫皆讹略不正也具足应言劫比罗缚窣睹即

  • 所欲致患经·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尔时诸比丘。明旦著衣持钵。入舍卫城。诸外道异学问诸比丘。沙门瞿昙。何因处患。以何别色痛痒思想生死识字苦。云何于此诸法

  • 佛性论 第三卷·世亲

    佛性论 第三卷天亲菩萨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辩相分第四中总摄品第五复次总摄义应知。摄有二种。一者由因。二者由果。由因摄者。是如来性清净。有四种因。三种法与三譬。相似故取海为喻。三法者。一法身清净因。

  • 摄大乘论释序·世亲

        大唐桑门道基撰摄大乘论者。盖是希声大教。至理幽微。超众妙之门。闭邪论之轨。大士所作。其在兹乎。若夫实相宗极。言亡而虑断。真如体妙。道玄而理邈。壮哉法界。廓尔无为。信矣大方。超然域外。是以王城三

  • 东皋录·妙声

    三卷。明释妙声撰。释妙声,字九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曰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1370),与释万金同被召,总领全国佛事。所作诗文,辑为《东皋集》三卷。洪武十七年(1384),其徒德瓛始刊行。《明

  • 菩萨十住经·佚名

    一卷,东晋只多蜜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

  • 摩诃迦叶度贫母经·佚名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迦叶度最贫之老母,使生于天,天帝释化为贫人,以供养迦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