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跋

致初先生辑牧令书稿凡□易阅十数寒暑而成炜受而卒读之谋付诸梓时以庐居之暇潜心雠校幸得备睹我 

朝名卿硕彦章疏文檄条教讽议及各杂录凡百三十有七家而其间本末先后之序错综异同之数繁简常变之宜靡不肌分脉贯以体诸一人之身汇为一邑之事而遂若成一家之言噫嘻先生之为牧令朂者用心勤矣夫圣门从政才皆各眂其所长汉以下循吏代见亦第撮举一二端以垂史册顾安所得不世材以奄有众善哉是书采择精当其大旨归于简要而或一议而迭伸前说一事而胪列众论良以民俗相其地事势相其时器识相其人必得张弛兼衡利病互审然后遇事折衷而推行可不迷于所往输翟以异技而同巧龚黄以异政而同治古人所谓求其是者仕与学非有二也虽然炜尝窃有请于先生矣农桑教化言民事未及回民事汇言祈祷未载祈雨之法因欲以陆朗甫先生论回民启王吴节先生雩说均附于编而未之许谓陆公论回汉通姻其事已格于俗不可行王氏仿春秋繁露言造龙法亦非天人感应之常故宁阙之然则人情即政理也典礼皆治道也 先生但存其大者正者而凡事之稍有所窒碍说之稍近于诞异即不得爽吾权衡而淆吾宗旨此不独治术之精抑亦学术之醇也炜于保甲四卷缀以肤言愧未能表章大箸今全书告竣得至堂中丞为之序凡朝廷所以重亲民之官吾党所以着通经之用与夫是书之与保甲为终始而其得力不始于文法其收效并不止于一邑者悉有以昭示之以益为天下后世信昔欧阳永叔为夷陵令取积年案牍尽阅之因得究知人情物理后亦有禆于相业况是书之体用兼备而皆有绳尺可循与又况贤且智之万万不如永叔者与南山之竹不揉自直器车之轮不自圜苟未逮此而不师前事炜甚愳其为跅弛之士等诮于覂驾也愿共取是书而读之李炜谨跋 

论语治天下为君相言之非为牧令言也牧令亲民莅事条目纷繁非徒总其大纲而巳淳自壮岁令山左十年讲求治谱略观前代循良纪载类多时易事殊至 本朝诸先哲治言亦或时时散见特未有裒辑成编便于涉览允为牧令准绳者及来陕右得读致初先生所集牧令书于吏治无不备与论语相发明皆可实见诸行事两载榆林秉为圭臬矣今幸属隶帡幪晨夕侍从习见先生立身行政知得力于是书者良多书适梓成公诸当世俾读是书者体此以治民则先生之嘉惠牧令即所以嘉惠斯民牧令幸甚斯民幸甚时道光戊申秋八月属吏福淳谨跋 

甚矣吏治之难也子侨郑卿黄霸汉相乃子长孟坚修史不列于卿相而退见循吏何哉想其秉笔时深知循吏之难得无子侨黄霸则传为减色此子长孟坚之苦心不谋而合者也吏治岂易言哉夫至作吏之时始习为吏治其生平所读何书所学何事以古循良自待者当早计之矣今天下制科之文沦入肌骨一第之后所学尽为无用而所用皆非所学非具过人之才鲜不茫然失据况又有声色货利以汨其心即不然溺情文墨肆志风雅其废失时事较好声色货利者有清浊之分无是非之别也使易其所好而讲求实事初虽茫然久则了然且仕且学亦未为晚盖一州一邑之中自钱谷兵刑农田水利蚕□学校捕盗救荒诸大政是六官庶司之所分职而州县独兼之甚矣州县之难也天下者州县之所积牧令得其人则州县治州县无不治则天下治矣顾安所得牧令之贤且多耶世之业医者众矣好奕者亦众矣岂必人人皆扁鹊人人皆奕秋然扁之方为病设病已而方传秋之谱以奕成奕久而谱备人苟以扁之方秋之谱思之思之神明而变化之其于病未有不宜于奕未有不□较私心之创为方与谱者其难易工拙何如耶致初先生潜心吏治数十余年辑成牧令一书采自当代名贤法不拘古言不托空广益集思美矣备矣不以开为不才属参订其用之州县诚为扁之方秋之谱然二子之方与谱虽善苟用违其宜犹将败厥事若此书则随地随时信手展阅皆能益人神智固为牧令之津梁而括而通之天下无余事矣牧令去乎哉 先生可谓不惜金针者矣留心吏治者当铸金事之戊申八月江开跋 

牧令书  

猜你喜欢
  卷四·本纪第四·世祖一·宋濂
  卷十七·毕沅
  ●卷一百七十六·徐梦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二·杨仲良
  ●卷九·徐锡麟
  竹书统笺卷七·徐文靖
  卷之八十五·佚名
  第四二九谕及出示光绪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二一--一·佚名
  卷八十四中下·郝经
  卷十一·胡一桂
  王纟林传·欧阳修
  刘伯林传(附刘黑马传)·宋濂
  目录二·允禄
  礼二七·徐松
  后妃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三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六古今体六十一首【戊申二】上元後一日叠去岁小宴廷臣诗韵保障由来胜茧丝任人偾事愧难怡【台湾地土丰饶福建漳泉广东惠潮等郡民人错处其间各分党与往往以私怨

  • 静·刘半农

    心底里迸裂出来的声音,在小屋中激荡了一回,也就静了。 静了!鼠眼在冷梁上悄悄的闪,石油在小灯里慢慢的燃。 他俩也不觉得眼睛红,他俩早陪了十多天的夜了。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 沉寂的午夜,还

  • 卷三百四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九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 述古 图书出河洛羲禹阐幽玄列圣继有作人文日昭宣仲尼感凤鸟至理寓微言自从秦汉来但见枝叶繁寥寥千载後濓洛探其源紫阳

  • 卷六十五·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剑南诗钞【二】蔬圃山翁学老圃自笑一何愚硗瘠财三亩勤劬赖两奴正方畦画局微润土融酥剪辟荆榛尽鉏犁磊块无过沟横略彴聚甓起浮屠【拾园中瓦砾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刘昫

    ○赵隐 弟骘 子光逢 光裔 光胤 张裼 子文蔚 济美 贻宪李蔚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徽 赵隐,字大隐,京兆奉天人也。祖植。建中末硃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三、追查谣言,务必要铲除祸根·雍正

      编者按:岳钟琪虽然引诱张熙供出了指使他投书的曾静,以及有关的一些人姓名。但雍正仍不满足,而下令岳钟琪追查逆书中的一些谣传,是从哪里听来的。至于逆书中说有那些谣传,不得而知,因为这封逆书,始终未被公布。不过,根据《

  • 今献备遗卷二十六·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呉与弼呉与弼字子傅江西崇仁人国子司业溥之子也少读伊洛渊源録心慨慕之遂弃举业絶人事独处小楼日取诸经传语録玩味之不下楼者数年余其诗曰九仭始一篑千里方跬步又曰神当通鬼神志当贯金石久之名闻京师累荐

  • 第四六○禀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六日一二二三四--一·佚名

    大溪墘庄生监、庄耆、结首等,禀举刘兆棠为总理具禀竹北二保大溪墘庄生员廖赞元、黄龙伸、监生徐祥辉、罗如云、林广华,暨庄耆、结首等,为举妥接充,理亟佥叩,恳准给发谕戳,以便奉公事。缘元等大溪墘庄,原

  • 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原文)·范晔

    州郡 县乡 亭里 匈奴中郎将 乌桓校尉 护羌 校尉王国 宋卫国 列侯 关内侯 四夷国 百官奉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诸州,无常官。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

  • 卷七十九学堂二·冯煦

    武备学堂省垣旧有武备学堂一所,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巡抚邓华熙遵旨奏设。常年经费九千余两,逐年递增至一万八千两,由防军支应局及铜圆盈余项下动拨。三十二年,巡抚恩铭遵照练兵处奏定章程,专办陆军小学堂,于是年十月奏明裁撤。

  • 卷第一·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一 文德紀一文德天皇起嘉祥三年三月,盡六月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一、奉葬仁明天皇於山城紀伊深草山陵文德天皇文德天皇,諱道康。仁明天皇長子也。母藤原氏,〈順子。〉贈太政大臣-

  • 卷九·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诗毛诗正义序秦正燎其书【正史记作政徐广曰一作正】谨与朝散大夫【谨与监本误议典】诗谱序大庭节疏而中古谓神农时也【而疑则

  • 外储说右下 译文·韩非

    一君臣共同掌握赏罚大权、法令就不能推行。怎么说明这个道理呢?用造父、王良驾马的事来说明。子罕就像突然窜出的猪,田恒就像田圃里的水池,所以宋君和齐简公终于被他们杀掉了。祸害表现在王良、造父共驾一辆车而无法指挥

  • 佛学院置院舍记·太虚

    佛学院之名,未前闻也。民国第一辛酉冬,始在汉口创议,翌秋即开学于武昌。人或诧其出现于世之突兀,而不知机凑缘会,实非偶然。今就置院舍一端言之,亦大有可纪者在也。先是、诸发起人分任常费,于武汉三镇,数数觅赁屋不得,旋成立筹

  • 卷之三十九·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云门澄禅师法嗣 湖州府苕溪指南明彻禅师 金华应氏子。年廿二。投古卓剃染。卓示万法归一话。令参久之。恨无所入。两断其指。徧参明宿

  • 序·白岩净符

    续藏经 宗门拈古汇集清 净符汇集宗门拈古汇集序德山云。吾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老瞿昙亦云。吾於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则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则机缘。又何从而得之。此举世之所难话会者。自非额堂眼正肘后符灵。

  • 六研斋笔记·李日华

    笔记。明李日华著。四卷,又《二笔》四卷、《三笔》四卷,共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日华工于书画,故是编所记论书画者十之八。词旨清隽,其体皆类题跋。盖锦贉玉轴,流览既久,意与之化,故出笔皆辄肖之也。其他所记杂事,亦楚

  • 春秋年表·佚名

    一卷。撰者不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春秋四二十国年表》一卷,不知何人作。自周而下,次以鲁、蔡、曹、卫、滕、晋、郑、齐、秦、楚、宋、杞、陈、吴、越、邾、莒、薛、小邾。”因此表正二十国,因此《四库提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