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费穆传

费于之子费穆,字朗兴。费穆生情刚烈,有豪壮之气,涉猎书史颇多,崇尚功名。世宗即位之初,袭承父亲的男爵。后来被授任为夏州别驾,不久加授宁远将军,转任泾州平西府长史。当时泾州刺史皇甫集,是灵太后的长舅,倚仗外戚之亲,干了许多违法的事。费穆严肃地对他进行劝谏匡正,皇甫集对他也感到有所畏惧。费穆转任安定太守,仍任长史之职。回到朝廷后,被授为左军将军,转任河陰令,有治政严明的称誉。

当时蠕蠕部族主帅婆罗门从凉州来归降朝廷,他的部众因饥荒而侵犯抢掠边境城邑,朝廷令费穆前往宣示抚慰,其部众全都诚心归附。第二年,蠕蠕人再次反叛,入侵凉州。朝廷授任费穆为辅国将军、假征虏将军、兼尚书左丞、西北道行台,仍为配合主军作战的部将,前往征讨蠕蠕。费穆率军到达凉州,蠕蠕军逃走。费穆对他的部下说:“夷狄有野兽之心,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遇见强敌就逃走,乘虚就再出来騷扰。如今王师前来征讨,他们虽然惧怕威势而逃遁,但我军归还之后,必然又来侵犯。现在我想用羸弱之军招诱敌人,以求一战,假如不能让他们吓破胆,恐怕终久会使我军疲于奔命。”众将都认为这个计策很好。于是费穆就布置精选的精锐的骑兵,埋伏在山谷之中,派老弱的步兵作为外营用以诱惑敌军。蠕蠕军的骑哨见到这样的情况,以为魏军果真虚弱,不一会就蜂涌而至。费穆的伏兵奋起奔击,大败蠕蠕军,斩掉其部帅郁厥乌尔、大臣十代等人,缴获牲口杂畜非常多。

及至六镇反叛之时,朝廷令费穆为别将,隶属于都督李崇进行北伐。都督崔暹失败,李崇打算班师回朝,召集诸将商议说:“朔州是白道的要冲,贼寇的咽喉,倘若此处不能保全,那么并、肆二州就会危急。现在我想从众将中挑选一个人,让他留下来镇守。不知道谁能担当此任?”众将都说:“没有人能超过费穆的。”李崇就上表请授费穆为朔州刺史,仍为本将军,不久改授他为云州刺史。费穆招聚当地离家逃散的人,颇得人心。当时北部边境的州镇,全都沦陷于敌军,惟独费穆据守一城,四面抗拒敌军。过了许久,援军没有到来,加之道路阻塞,粮草兵器全都用尽。费穆知道势力穷尽,就弃城南走,到秀容投奔尔朱荣。不久他到朝廷请罪,皇帝宽宥了他。

孝昌年间,绛、蜀二地反叛朝廷,朝廷以费穆为都督,率军前往征讨,平定了叛乱。费穆被授任为前将军、散骑常侍,迁任平南将军、光禄大夫。妖贼李洪在陽城起兵叛乱,勾结蛮民,朝廷令费穆兼武卫将军,率领部众讨击,大败敌军于关口南面。费穆迁任金紫光禄大夫,正武卫将军。

尔朱荣入朝,灵太后征召费穆,令其屯军于小平。及至尔朱荣推奉庄帝即位,河梁不能自守,费穆就抛弃部众先降于尔朱荣。费穆一向为尔朱荣所知遇,尔朱荣见了他非常高兴。费穆暗中游说尔朱荣说:“你的兵马不过万人,如今长驱直向洛陽,前面没有军队敢于阻挡,正是因为你推奉主上,顺应民心的缘故。既没有战胜者之威严,群情一向都不佩服。现在京师凭着将士之众,百官之盛,听说你的兵力情况,必然对你有轻视侮慢之心。如果不大行诛罚,建树亲党,你回到北边的时候,恐怕不等到越过太行,内难就会兴起。”尔朱荣内心里同意他的说法。于是就有后来河陰大诛戮的事发生。天下之人听说如此,莫不切齿痛恨。尔朱荣进入洛陽,费穆迁任中军将军、吏部尚书,被封为鲁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又兼夏州大中正。

萧衍派其将军曹义宗进逼荆州,皇帝令费穆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南征诸军事、大都督,率军前往援助。费穆秘密行军径直进取,出其不意,一到荆州就大败萧衍军,生擒曹义宗送到京师。费穆因功迁任卫将军,进封为赵平郡开国公,增加食邑一千户。费穆又迁任使持节,加授侍中、车骑将军、假仪同三司、前锋大都督。与大将军元天穆东讨邢杲,剿灭敌军。当时元颢威逼朝廷,庄帝逃往北方,元颢进入京师。费穆与元天穆平定齐地以后,回师准备攻击元颢。费穆为先驱围攻虎牢,率精锐部队进行攻击。将要攻克虎牢的时候,正逢元天穆率军北渡,既没有后续部队,军情又悖离沮丧,费穆于是就投降于元颢。由于河陰残酷滥杀之事起于费穆,元颢把他带进京都诘问斥责,把他杀掉,费穆时年五十三岁。庄帝还宫以后,追赠费穆为侍中、司徒公,定谥号为武宣。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七·仪卫志四(仪仗)·脱脱
  卷八 晋语二·左丘明
  ●卷六·徐梦莘
  卷之四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催妆诗(都是个听而不闻枉为了绝妙新词)·李定夷
  卷六【十二则】·岳珂
  第一七二切结状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五—八·佚名
  卷二十五·郝经
  一二四三 吏部为知照大学士和珅参奏王燕绪等人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佚名
  浙语五(东山散笔、墨庵补述)·查继佐
  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包天笑
  袁淑传·沈约
  温迪罕缔达传·脱脱
  原序·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彭定求

        卷730_1 【上清辞五首】李九龄   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   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楼锁彤霞地绝尘,碧桃花发九天春。   东皇近日慵游宴,闲煞瑶池五色麟。   上清仙路有丹梯,影响

  • 卷六·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六     宋 吕本中 撰初别清源姑才仲弟过楚丘作 前村後村鸠乱鸣梨花点雪柳半青断云忽过楚丘县骤雨已见龙丘亭故人愁绪各南北宿酒别时同醉醒语离情绪乃如此故园可归公不听 宿楚丘怀石子

  • 卷二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九杜甫【六】近体诗重题郑氏东亭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紫鳞冲岸跃苍隼防巢归向晩寻征路残云傍马飞天寳初南曹小司冦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

  •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一元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太初先生以超轶絶世之才游半天下卒卜居於吾湖考其年仅三十有七而当时之伟人杰士无不折节下先生若得交於先生为幸者没之日各分任其平生所属使无复有遗憾非有一段不朽者沁入人心奚以至於斯余生也晩

  • 卷四百二十九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庚子朔,范純仁、王存並出居於外,上章乞罷,皆留中不出,亦不批答,亦不封還,亦不遣使宣押。文彥博同執政入對,遂定議。其夕,鎖院。   甲辰,宣制:以大中大夫、守尚書右僕射范純仁依前官為觀

  • 名山藏卷之八十五·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儒林记(下)◆儒林记(下)王守仁王艮邹守益欧阳德刘文敏徐爱薛侃钱德洪○王守仁王守仁字伯安余姚王晋王览之裔六世祖纲有文武才刘基荐为兵部郎中擢广东参议死苗难五世祖彦达年十六褁尸苗中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编全卷原阙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一

  • 宣宗本纪·脱脱

    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名繤,本名吾睹补,他是显宗的长子,其母为昭华刘氏。完颜繤大定三年(1163)生,被金世宗皇帝养在宫中。大定十八年(1178)年,他被封为温国公,加为特进。大定二十六年(1186),世宗皇帝赐他现名。大

  • 卷三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仁宗皇帝自至和後临朝渊默知谏院唐介言君臣如天地以交泰为理愿时延群下发德音可否万几以幸天下又论宫禁干丐恩泽出

  • 第五节 贞元后边患·吕思勉

    德宗兴元,虽获返跸,然东方犹梗,而边患复滋,真一艰难之会也。边患之亟,莫如吐蕃。《旧书·吐蕃传》曰:贞元二年(786年)八月,吐蕃寇泾、陇、邠、宁,京师戒严。初尚结赞累遣使请盟会定界。九月,遣左监门将军康成往使。与其使论乞陀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 洪武二十六年冬十月癸酉朔。 甲戌,享太庙。 乙亥,大理寺奏:“四川民以输粮违期及移易者,坐法当诛。”上曰:“四川水陆险峻,输挽良难,故有失期,彼移易者,或两取便利,求无逋欠可矣,岂得遽论以死?甚

  • 卷八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九宋 陳祥道 撰祀明堂我將詩序曰祀文王於明堂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月令季秋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

  • 提要·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详解       书提要【臣】等谨案尚书详解五十卷宋陈经撰经字显之一云字正甫安福人庆元中进士官至奉议郎泉州泊干所着有诗讲义存斋语録诸书已佚不是编载于宋史艺文志者五十

  • 卷二十九·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九宋 林之奇 撰酒诰        周书酒诰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史记殷本记曰纣好色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于其

  • 诗传诗说驳义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齐【八条】营诗传齐俗习于田赋营诗说同按诗本作还汉书地理志云临淄名营丘故齐诗曰子之营兮遭我虖嶩之间兮顔师古谓毛诗作还齐诗作营故此亦以还为营但子贡说诗不知所主申培鲁诗宗又袭齐诗何也或曰营

  • 卷七十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六诸侯之孝爱亲【臣】按正义旧问曰【自旧问曰至反相通也皆邢昺作正义时所引经师与时人问答之辞】天子以爱敬为孝及庶人以躬耕为孝五者并相通否梁王答曰天子既极爱敬必须五等行之然后乃

  • 卷第三十九(外道仙人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九(外道仙人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外道立异见原由一&middot;六师共誓伺欲降佛累遣觇观皆从佛化二&middot;六师与佛弟子捔道力三&middot;以鐷鐷腹头上戴火自显雄异四  &middot;智幻国人

  • 佩玉斋类稿·杨翮

    诗文别集。元杨翮撰。杨翮,字文举,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刘仔肩选其诗入《皇明雅颂正音》,又杨基集《悼杨文举博士》诗有“白发苍苍老奉常,乱离终喜得还乡”句,则翮之卒当在明太祖洪武(1368—1398)初。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