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七、嘉庆中衰

仁宗嘉庆四年,春正月,帝亲政,诏罢贡献,谕中有‘诸臣以如意进者,朕视之转不如意’语。时叶尔羌采解大块五色石,辇至嘉裕关前,令无庸解入,并弛私售叶尔羌、和阗等处玉禁,撤回各卡伦防兵归伍。一时珠玉之价,骤减十之七八云。 谕九卿科道奏事,封章密奏,直达御前,不得另具副封关会军机处。 追赠已故御史大夫曹锡宝副都御史衔。锡宝在乾隆中,尝劾奏和珅家人刘全倚势营私,家赀丰厚。至是珅伏法,查抄全家产,数逾二十万,帝嘉锡宝当日之敢言,特旌之,并令给予一子荫生。 二月,复宗室会试例,并著自辛酉科为始,与生监一体乡试。 夏四月,给降调礼部主事伊壮图给事中衔。帝念前内阁学士伊壮图以陈奏各直省仓库亏缺,降调回籍,深致婉惜,令驰驿来京,将加擢用,至是伊壮图来京,以母老陈情,乞军机王大臣代奏,命给予给事中衔,仍令驰驿回籍侍养,并准其在籍奏事,呈由云南巡抚转递。 禁京城开设戏园。 五月,禁止各省摊扣官员养廉及兵丁月饷。 秋七月,东南滨海大风雨,海啸。 八月,定各省刑具式,有私创及非法滥用者,罪之。 戍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于伊犁。亮吉上书成王永理及朱圭、刘权之,言时事,冀其转奏,书中罗列谄事和珅诸人,现列官中外者四十馀人,末复指斥乘舆,有三四月以来,视朝稍晏,恐有俳优近习荧惑圣听语。王以闻,帝大怒,即日逮狱治罪,寻命免死,发往伊犁交将军保宁严行管束。 九月,江南洪泽河决。 冬十月,绞杀湖北襄阳道胡齐仑,因经手湖北军需,任情馈送,至侵蚀至二十馀万两,逮京讯实,命即处绞。自剿办教匪以来,已历四载,费帑银数逾七千馀万,而各省协济之款尚不在此数。嗣查川省弊端更甚,建昌道石作瑞吞侵帑银至五十馀万两,延诸将帅会饮多在深菁荒蔍间,一席之费,辄至三四百金,赏赐优伶,犒赏仆从,不与焉。福康安初至,作瑞馈珍珠三斛,蜀锦一万匹,他物称是。所侵者固皆荡尽,至死无殓,人争快之。 冬十月,命在京大员密保才守出众人员。 十二月,降国子监祭酒法式善为翰林院编修。式善于春间条奏事宜,折首有“新政维新”语,及论八旗出关屯田一节,大忤帝意,拟京察时罢斥。至是,尚书丰仲济伦,以人才保荐,帝疑有请托,命解任下廷鞠,寻命降调。

五年,夏四月,癸未朔,日食。 以旱,命清狱。 六月,申严赴京越诉罪。 秋八月,命王大臣等于自行陈奏事件,须自行呈递,即各部旗衙门公递事件,亦应专差值堂官一人,亲自到宫门,递交奏事官接受。 谕出差人员,除军机大臣等,准其随带军机章京外,其馀各省率行奏请者,即将该大臣治罪。 九月,申谕各省督抚,毋奏留升任他省人员。

六年,春正月,禁乡会试卷用隐僻子书及书写卦篆字体。 三月,申严匿名文书坐罪例。 夏六月,京师大雨,宫门水深数尺。 永定河溢,桑干河决。诏曰:“自六月朔日,大雨五画夜,宫门水深数尺,桑干河决,漫口四处,京师西南隅几成泽国。村落荡然,闻者伤心,见者惨目。小民何辜,皆予之罪也,拟今秋停止巡幸……”云云。 命清狱。

七年,春二月,云南维西县傈人腊者布、恒乍綳句结傈僳夷人滋事,命琅玕剿之。 夏四月,谕部院大臣简放督抚者,除有兵差审案之事,不得奏请随带所属人员。 五月,琅玕奏,擒获傈首腊者布,攻克康普寨,剿洗北路傈匪。 六月,琅玕奏,兜剿康普叶枝夷匪,西北两路,全境疏通。 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八月,己亥朔,日食。 九月,帝还京师。 冬十月,禁止番役子孙出仕应试。 十二月,安徽宿州匪徒滋事,费浮等讨平之。

八年,春闰二月,内务府厨役成德犯跸,捕获伏诛。是月二十日,帝进斋戒,将入顺贞门,成德径前行刺,固伦额驸喀尔喀亲王拉旺多尔济立擒之。下廷讯,无供,但云事若成,则公等所坐之处即我坐处而已。命不必深诘,并其子禄儿、对儿磔之,迄不知何人所使也。 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九月,予告尚书彭元瑞卒,赠协办大学士,谥文勤。元瑞天才敏瞻,与纪昀同有才人之目。所作应举文字婉丽清新,人争传诵。 东河、衡家楼河溢。 帝还京师。 冬十月,开衡工捐例。 十一月,申禁上控案件发原审官。

九年,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九月,帝还京师。 冬十二月,大学士刘墉卒,予谥文清。墉父统勋,遇事神敏,性复刚劲,有古大臣风,高宗颇敬惮之。乾隆朝大臣,其始终未未曾一入刑部狱者,勋一人而已,卒谥文正。墉以贵公子为名翰林,书名满天下,继父为宰相,天下呼为小诸城。

十年,春正月,予告大学士王杰卒于京师,予谥文端。杰在相位,与和珅同列,遇所当执,汔不与同。后珅伏诛,其密赞之力为多云。 二月,协办大学士纪昀卒,予谥文达。昀为《四库全书》馆总纂官,每进一书,仿刘向、曾巩例,作提要冠诸简首,时推为大手笔。 夏四月,圈禁西洋人德天赐于熟河厄鲁特营房,因在内地刊书传教也。其代为递送书信及奉教、传教人,广东陈若望等,男妇共六十四人,均发伊犁,给厄鲁特为奴。 六月,永定河溢。 闰月,蚩尤旗见紫微垣,越日,南方大雨。 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八月,御前大臣都统公额勒登保卒,予谥忠毅。额勒登保,初隶海兰察部下,每战辄陷阵。海兰察语之曰:“子将才,宜略识古兵法。”以其不识字,取譒绎《三国演义》授之,遂为名将,尤严操守。用兵久,诸将多蓄货财,凯旋日,过卢沟桥,皆辎重累累,额勒登保独行李萧然,数奇而已。 九月,帝还京师。

十一年,春正月,定免死改遣罪犯,分别年限减释例。 三月,严禁浙江、江苏等省贩米出洋。 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九月,还京师。 冬十二月,大学士朱圭卒,予谥文正。圭为帝师,于大学益利之辩,通鉴治乱之由,反复陈说不倦。尤以好士闻,通人寒士,必扬其名于朝。

十二年,夏四月,以旱,命清狱。 申禁地方官擅造非刑。 五月,定各省奏咨案件达限处分。 秋七月,有火星见于西方,历四月而灭。 八月,甘肃大通县番滋事,讨平之。 帝秋狝木兰。 九月,严禁八旗抱养民子为嗣。 帝还京师。 冬十月,罢武会试内场策论,改令默写武经。 十一月,天坛斋宫灾。

十三年,春三月,命减直隶军流以下罪。 夏六月,江苏荷花塘运河溢。 江南七里沟运河溢。 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九月,试用通判王履泰进呈编辑《畿辅安澜志》,奉旨留览。 帝还京师。 冬十月,癸巳朔,日食。

十四年,春正月,绞杀总管内务大臣广兴。广兴初官给事中,以参和珅著直声,洊擢今职,继以缎库官员串通总管太监孙进忠,挑斥宫中支应绸缎数目不符,革职。帝命山东、河南密查广兴前往该两省审案时劣绩,东抚吉纶覆奏:“广兴与都御史周廷栋同在东省审案,周廷栋全无主持,至民间有‘周全天下事,广聚世间财之谣。’”帝大怒,下廷讯,至是命处绞,子蕴秀等戍吉林。陕督长龄,时在东抚任内,听任藩司邱庭漋动帑办差,遗戍伊犁,庭漋发黑龙江。是案,中外因连获严谴者十馀人。 二月,罚贝子德麟损修河南要工,追论其父福康安生前簠簋不饬罪也。 三月,西安将军公德楞泰卒,予谥壮果。德楞泰奋勇敢战,前在川征教匪时与额勒登保同心戮力,以底成功。 夏六月,弃山阳知县王伸汉于市。伸汉办振浮冒,委员李毓昌将案揭之,伸汉毒毙之以灭口,至是逮京讯实正法,知府王谷处绞,总督铁保革职。 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九月,戍浙江学政刘凤诰于黑龙江,以代办监临,有将应试生徐步鉴用联号情弊也。 帝还京师。 冬十月,左迁山西布政使刘清为刑部员外郎。清前在四川时,招降川东贼二万,与贼大小百馀战,斩馘万计,尤能得民心。王三槐俘至少京廷讯,供言官逼民反,帝问四川一省官皆不善耶,曰惟有刘青天一人,帝立加殊擢,累官至今职,川督勒保深嫉之,奏言清民社有馀,方面不足,遂致左迁,复官至曹州镇总兵。

十五年,春二月,命试办海运,以河工弊坏,漕运阻滞故也。 三月,命严查携带雅片入城。 夏六月,山西大旱。 秋七月,永定河溢。 帝秋狝木兰。 九月,还京师。 冬十月,河南高堰山盱,两厅堤坝决。

十六年,夏四月,以京师及河南、山东旱,命清狱。 六月,西北有星芒,溢三四丈。 八月,白虹见。

十七年,春二月,谕凡军流人犯,有在配所遣人来京呈递封章者,无论是非虚实,均一体治罪。 降御史荣春一级调用,以讹言偷翦发办入奏故也。 秋七月,申谕直省督抚,严查所属私造非刑。

十八年,夏六月,申禁宗室觉罗与汉人为婚。 命赐浙江生员鲍廷博举人。廷博于乾隆间,进其藏书之《知不足斋》,至是复进所刻《知不足斋》从书第二十六集,帝嘉其好古绩学,老而不倦,故有是命。 秋七月,申禁私贩雅片烟,定官民服食罪。 帝秋狝木兰。 八月,定举人每届四科大挑一次,仍照例扣除三科举人。 九月,帝还京师。

十九年,春正月,复开捐例。自十九年四月至明年五月乃止,谓之豫东例。 闰二月,学士蔡之定请行用楮砂,不许。 谕将乾隆年间增设名粮额数,酌议减汰,仍复旧例,寻部议各省统计裁兵一万四千二百四十名,马一千三百五十六匹。 夏六月,庚申朔,日食。 江南旱。 秋七月,江南苏州、松江、太仓各府州县,地生白毛如发。 帝秋狝木兰。 九月,还京师。

二十年,夏四月,颁御制官箴二十六则,宣示内外。 四川中瞻对番酋洛布七力作乱,讨平之。 六月,乙卯朔,日食。 七月,帝秋狝木兰。 八月,复两江总督百龄太子少保衔,晋爵三等男。先是本年春间,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舍获匿名揭帖,上印九龙朱戳,字体诡异,词语悖逆,命各省督抚侦刺,无踪,至是百龄遣人于和州、巢县等地方,缉获严士陇、方荣升等首从百五十人,谳实,抵极法,无漏网者,帝重嘉异之,著赏还官衔、世爵。 九月,帝还京师。 冬十月,山西、河南地震。 十二月,谕饬江南湖北、湖南各督抚,严命茶清茶门教匪。有泺州石佛口王姓,其先世自前明以来,倡立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流传二百馀年,改教名为清茶门,自是为督臣那彦成拿获,帝命依律惩治。其直省传教匪犯,饬各督抚迅速查拿。

二十一年,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八月,谕岁举秋狝,系我朝家法,必当永远遵循。嗣后每遇进哨,大小臣工概不准以雨水寒冷为词,妄生浮议。倘仍造作浮言,希图阻止,必将其人按军法治罪,立正典刑,不稍宽贷。 九月,还京师。 冬十一月,两江总督百龄卒,赐协办大学士,予谥文敏。百龄少负时望,当局争欲延览,而挺劲自异,不屑随人俯仰,至浮沉冷局二十馀年。嘉庆初,始扬历重镇,勲望伟然。

二十二年,春二月,始命大挑人员,分发河工差委。 夏四月,甲戌朔,日食。 以大旱,命清狱。 五月,命新进士朝考,以诗、疏、论命题,裁去拟诏不用,著为令。 六月,革大学士松筠职,因谏阻明年幸盛京也。 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九月,还京师。 绞杀宗室海康、庆遥,俱以学习邪教故。 冬十月,辛未朔,日食。

二十三年,夏四月,戊辰朔,日食。 京师风霾,室中燃烛。予告大学士董诰卒。诰,邦达子也,父子俱以工绘事,久直南书房,至大用。

二十四年,夏四月,革盛京将军松筠、兵部尚书和世泰、侍郎裕恩等职,因兵部遗失行印也。 秋七月,帝秋狝木兰。 帝崩于避暑山庄行殿,遗诏命皇次子智亲王绵宁嗣位,更名旻宁,以明年为道光元年。帝寿六十有一,葬宝华峪,号昌陵,谥曰睿,庙号仁宗。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二 天文下·范晔
  卷三百十九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卷九十六 天禧四年(庚辛,1018)·李焘
  序·刘吉
  第三十一回 漂母进食怜王孙 萧何单骑追韩信·黄士衡
  卷之七百六·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六·佚名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八·王世贞
  第五一红禀光绪七年十一月六日一一二○七-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纪昀
  通志卷八·郑樵
  ·戍兵议·丁曰健
  卷四十一·佚名
  第九章 大唐帝国自此亡·吕思勉
  王承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八·范左青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水;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新月带星,银弹弓加金弹子;长虹贯日,绣球绦系锦球儿。”“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绣鞋低罩绿罗裙,鸳

  • 第一出至第十二出·佚名

    第一出家门大意 【满江红】(末上)铁砚毛锥,几年向文场驰逐。任雕龙手段,俯头屈足。浪迹浑如萍逐水,虚名好似声传谷。笑半生梦里鬓添霜,空碌碌。酒人中,聊托宿;诗社内,聊容足。惯嘲风弄月,品红评绿。点染新词别样锦,推敲旧谱无

  • 第二十折 万俟造招·冯梦龙

    【南吕引步蟾宫】[丑扮万俟隶卒随上][丑]小人似我真干净,没搀入些儿公正。借将他执拗蠢残生,做我权门薄敬。若要做好官,好人料一边;若要好官牢,好心用不着。我万俟心怀险毒,性赋贪污。但弄得他人有些不祥的机括,便与我无一毫利

  • 古今词话·杨湜

    (宋) 杨湜唐庄宗后唐庄宗修内苑,掘得断碑,中有字三十二曰:曾宴桃源深花草粹编作仙洞。一曲舞鸾歌粹编作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残月落花烟重粹编作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粹编作残月落花烟重。庄宗使乐工

  • 平园续集补钞·吴之振

    访诚斋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岂比赐书华。四环自劚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门外有田聊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却惭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谩夸。陶渊明己酉重九诗一首某以此年此日舟次吉水距永和才一程耳辄用其韵先寄二兄十三

  • 提要·袁华

    【臣】等谨案玉山纪游一巻元顾瑛纪游倡和之作明袁华为类次成帙者也所游自昆山以外如天平山灵岩山虎邱西湖呉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或有在数百里外者总题曰玉山游非一人而瑛为之主游非一地而往来聚防悉归玉山堂也每游必有

  • 董二袁刘传第六·陈寿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英雄记曰: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有三子:长子擢,字孟高,早卒;次即卓;卓弟旻字叔颖。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

  • 列传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阎缵·房玄龄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谴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敛,雄迎丧

  • 卷第五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四十七〔起阏逢执徐(甲辰),尽柔兆敦牂(丙午

  • 卷八十四下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四下下  元 郝经 撰 録第二下下 历象 历法下 魏黄初中太史令高堂隆详议历数更有改革太史丞韩翊以为乾象减斗分太过後当先天造黄初历以四千八百八十三为纪法千二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十·允秘

    传八【贝子】固山贝子务达海传务达海显祖宣皇帝孙追封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第四子天聪八年十二月授骑都尉崇徳三年七月任刑部左防政四年八月封三等辅国将军五年二月任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侦

  • 第二十一章 考验功过·佚名

    功过格曰。女人私奔。守正不染。三百功。完一婢女节。百功。 妓女可染不染。一事为十功。 不二色。十功。 配一子女及时。十功。 配一婢仆及时。三十功。 嫁娶一亲戚故人子女。百功。 毁一部淫书板。三百功。 

  • 卷三百六·佚名

    △初分佛母品第四十一之二复次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实知色。如实知受想行识。世尊云何如来应正等觉。如实知色如实知受想行识。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如实知色如真如如法界如法性不虚妄不变异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一如是已说行择摄。处择摄我今当说。总嗢拖南曰初安立等智同等最后当知离欲等别嗢拖南曰安立与差别愚不愚教授解脱烦恼业皆广说应知由五种相。当知安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六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一有久从生死苦厌苦发心。有得三乘一乘之果。名自觉圣智。亦名佛智自然智无师智。二依先觉者。劝令知苦本方能发心。夫发心者。有此二种。若言要。依先佛发心者。即有常过。即同外道常见。即先觉者。以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四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四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二复次无诤者。谓依止静虑于防护他所应起烦恼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所以者何。住无诤者若欲往诣一

  • 御选语录卷十·雍正

      御制序频呼小玉缘何事。为要檀郎认得声。圆悟勤禅师。因此言下顿彻。斯语也。绮语耶。禅语耶。涂毒鼓边。岂容侧耳。但于绮语禅语。一伫思拟议。则剑去远矣。亘古亘今。亘上亘下亘东亘西。亘南亘北。皆是微尘。一

  • 道德经解·苏辙

    四卷。宋苏辙撰。《道德经解》,又称《道德真经注》、《道德经疏》、《老子新解》、《老子解》。宋以前学者注解《道德经》,或参阅河上公注本,或依据王弼注本,综其要旨,皆述无为养生治国之道,注文多以儒、道家言释经。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