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十三

洪武十年六月丁未朔命延安侯唐胜宗集军士筑颍上城周三里一百二十七步高二丈五尺趾二丈八尺颠一丈五尺寻召还

○辛亥夜有大星赤而芒自天纪流至天市西垣没

○癸丑命江夏侯周得兴往济宁宜春侯黄彬往沂州理军务

○乙卯吏部奏定各道按察司及各府首领官资格按察司经历秩正七品知事正八品照磨从八品各府经历秩从七品知事从八品照磨正九品其京畿都漕运司经历知事秩与各府同龙江递运所大使秩正九品副使从九品其各盐场百夫长听布政司注授又定六部每科设都吏一人历九年于从七品出身省府台六部掾史令史亦历九年依已定资格出身从之

○丙辰有圬者携孥至京役作病死绳顽司以闻  上闵之命给轊椟与道里费送还乡

○丁巳  上谕中书省臣曰清明之朝耳目外通昏暗之世聪明内蔽外通则下无壅遏内蔽则上如聋瞽国家治否实关于此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所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

○庚申册宋国公冯胜女为吴王橚妃○革磨勘司

○以巩昌府阶文二县为阶州徽州及两当县为徽县革顺德府广宗县以其地分隶平乡钜鹿二县

○辛酉以刑部郎中商暠为太仆寺卿

○壬戌征西将军邓愈遣使来报捷  上遣使召愈班师还京

○癸亥改香泉牧监高丽群属六合牧监

○丙寅命群臣自今大小政事皆先启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上谓皇太子曰人君治天下日有万几一事之得天下蒙其利一事之失天下受其害自古以来惟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于人情周于物理故处事之际鲜有过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临政少有不缪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惟仁则不失于躁暴惟明则不惑于邪佞惟勤则不溺于安逸惟断则不牵于文法凡此皆以一心为之权度苟无权度则未有不失其当今有人指石为玉当辨之曰果玉乎果石乎知其为非玉乃石也如此则的然莫敢吾欺若信其言以为玉则是非之心不明失其权度矣凡人虽有明敏之资自非历练临事率意而行未免有失知悔而改亦已晚矣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常暇逸于诸事务惟恐毫发失当以负  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日有未善寝亦不安此尔所亲见也尔能体而行之天下之福吾无忧矣

○以两淮都转运盐使潘德为太仆寺少卿

○永平府滦漆二水暴发没民庐舍○赐凤阳等卫军士米人一石

○丁卯命平凉侯费聚往陈州理军务

○以汉中府褒城县并入南郑县沔县入略阳县洋县入西乡县汉阴县入石泉县平利县入金州

○壬申以狭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徐本都督府断事官宫敬为大都督府掌判官

○癸酉置开封府鄢陵县彭祖店双泊河二巡检司

○甲戌潞州长子县税课局大使康有孚上言三事其一曰学校乃风化之源兵兴以来因而废弛方今圣朝虽已兴举春秋二祭未复旧规乐器散失致使新学小生未闻礼乐节奏宜敕儒臣考究礼文颁降天下有司即为制备乐器使生徒肄习庶几一代之礼乐明备而后进之士得以养其德性其二曰褒赠忠良足以激劝后世敦厚风俗宜询访元季忠节之士义夫节妇孝子顺孙而旌表之兼恤其后复求名臣大贤之子孙果有才识量加录用以示象贤之意其三曰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今之武官所患不知古今宜于儒官中选年富力强通今博古之士每卫用二人授以参佐之职使之赞画军事闲暇讲明兵法诵说经史久而纯熟文武之材彬彬出矣疏奏  上嘉纳之

○乙亥降山西布政使司参政王连为监察御史升工部员外郎王慥为绍兴府知府礼部主事孟扩为金华府知府

○是月命大臣十八人分祀岳镇海渎韩国公李善长祀中岳魏国公徐达祀北岳曹国公李文忠祀东岳宋国公冯胜祀西岳江夏侯周德兴祀南岳吉安侯陆仲亨祀东镇延安侯唐胜宗祀西镇江阴侯吴良祀南镇济南侯顾时祀北镇平凉侯费聚祀中镇陆安侯王志祀东海营阳侯杨璟祀西海永嘉侯朱亮祖祀南海颍川侯傅友德祀北海宜春侯黄彬祀江渎南安侯俞通源祀河渎中山侯汤和祀淮渎宣宁侯曹泰祀济渎制曰天生民而立君君为民而立命百神之祀乃国家之先务也朕与卿等当群雄角逐之时战胜攻取非天地之昭鉴岳镇海渎之效灵安得至是今孟秋在迩岳镇海渎之祀理在报祭古者人君巡守则祭名山大川于各方岳之下今朕国家新造民生始遂未获亲往特命卿等代朕以行汝往钦哉

○思南宣慰司遣使贡马

秋七月丁丑朔

○戊寅夜岁星犯亢宿

○己卯享太庙

○庚辰以赵晋为东宫文学晋狭西人初以儒士徵为秦府说书后以老疾辞归至是复召用之 ○辛巳夜有星赤色起自渐台流至天市垣没

○壬午以吏部郎中童亨为长沙府知府

○甲申置通政使司设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参议各一人正五品经历一人正七品知事一人正八品掌出纳诸司文书敷奏封驳之事时官制初立  上重其任颇难其人刑部主事曾秉正新擢狭西参政未行遂命秉正为通政使以应天府尹刘仁为左通政谕之曰壅蔽于言者祸乱之萌专恣于事者权奸之渐故必有喉舌之司以通上下之情以达天下之政昔者虞之纳言唐之门下省皆其职也今以是职命卿等官以通政为名政犹水也欲其长通无壅遏之患卿其审命令以正百司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敷陈者无隐蔽当引见者无留难毋巧言以取容毋苛察以邀功毋谗间以欺罔公清直亮以处厥心庶不负委任之意秉正等顿首谢曰臣等驽锐幸蒙  圣眷膺兹重任敢不尽心图报万一

○改承敕监令丞为郎设官二人从七品给事中中书舍人咸隶焉

○以刑部尚书周斌为狭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大都督府经历尹性为刑部尚书司门郎中樊浚为中书省右司郎中

○置四川叙南卫以安陆卫指挥佥事王承署卫事

○乙酉普定府世袭土官女知府适责来朝命给告身○丙戌以各布政使司所举教官之有学行贺原等为东宫王府等官原为东宫侍正李翀为赞读崔讷为吴相府长史彭士敏为录事张浩为齐府伴读王文昭黄祺怡昭马焕并为监察御史

○丁亥以国子助教胡隆成为齐相府长史

○戊子以齐相府长史耿贯为户部员外郎吴相府长史李镐为工部员外郎考功监丞郭傅为监令故诚意伯刘基子琏为监丞  辛卯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癸巳汰汉中府略阳西乡石泉洵阳等县丞簿以其地狭民稀也○戊戌初昏岁星犯亢宿

○庚子以刑部都官员外郎高万杰为凤阳府知府

○壬寅命给内外百司官散官视其品给之若所选官见任职卑而前授散官高者仍前其降除者则照见职

○置保定府唐县周家铺巡检司

○乙巳复以通政使司左通政刘仁为应天府尹

○是月拓筑登州城命兵民合力完之

○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入辞

上谕之曰近日山东王基言事不务正论乃用财利之术以惑朕听甚乖朕意今汝等出巡天下事有当言者须以实论列勿事虚文凡为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汝等当询民疾苦廉察风俗申明教化处事之际须据法守正务得民情惟专志以立功勿要名以取誉朕深居九重之中所赖以宣布条章申达民情者皆在汝等汝其慎之

○北平等八府大水坏城垣

○淡巴国王佛喝思罗遣其臣施那八智上表贡苾布兜罗绵被沉檀速香胡椒等物赐佛喝思罗金织文绮纱罗施那八智文绮袭衣等物有差

○思川宣慰使田弘正上表贡马及方物

○湖广都指挥使周贤卒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 列传一百九十四·赵尔巽
  卷一三三 宋紀十五·司马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四·杨仲良
  ●卷二·邵伯温
  卷四·沈德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六十四·佚名
  ●绎史恤谥考卷二·温睿临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五·佚名
  青燐屑上卷·应廷吉
  第十二章 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林语堂
  卷一百七·阿桂
  卷一百三·杨士奇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芾·唐圭璋

      芾字明可,自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人。生崇宁三年(1104)。绍兴二年(1132)进士。为秘书省正字,以下附秦桧劾罢。后官礼部侍郎,历守数郡,以龙图阁学士致仕。淳熙十年(1183)卒,年八十。谥康肃。   水调歌头   寿徐大参九月二十

  • ●卷七·潘德舆

      唐人诗“长贫惟要健,渐老不禁愁”,“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客泪题书落,乡

  • 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三喻凫喻凫毘陵人登开成五年进士第终乌程尉诗一卷赠李商隐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月疎吟夜桂龙失咏春珠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元日即事歛板贺交亲称觞讵有巡年光悲

  • 第六场·田汉

    [朱贵在水中挣扎,凫水过场。

  • 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十五·赵尔巽

      额尔德尼噶盖、噶盖子武善、布善、布善子夸紥 达海 尼堪 库尔缠弟库拜 英俄尔岱 满达尔汉弟马福塔 明安达礼   额尔德尼,纳喇氏,世居都英额。少明敏,兼通蒙古、汉文。太祖时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从伐蒙古诸部,能因其

  • 卷二百二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八年六月戊戌朔○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南晖等贡马及方物赐之钞币 命俞询为旗手卫指挥使询交阯故都指挥同知琪之子初琪为府军后卫指挥佥事升四川都指挥同知从征交阯留掌都司事以疾卒询应袭指挥佥事 上念琪殁于外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九月。丁巳。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曾纪泽。据电称、傥不索兵费。津约可照否。乞速谕以便酌覆法之密探者等语。法人肇衅。现踞基隆。惟有力筹攻取。期操胜算。如彼果悔祸。照会曾纪泽转圜。即由该大臣

  • ◎金香炉·李定夷

    宁垣地方审判厅,本系洪杨时之驸马府。当失败时,曾将金器若干,窖诸花园荷花池内。有蔡绥年其人者,云其祖某曾充藏埋之工人。特具图说,及保证金五千元,禀请军民两署,准其开挖。当奉督军省长批准,限期十日竣事。期满卒未见效,惟忽

  • 卷八十一·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八十一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师古曰承音证○宋祁曰集解音证集解盖臣瓒书也】父世农夫至

  • 敬羽传·刘昫

    敬羽,宝鼎人。父亲敬昭道,开元初为监察御史。敬羽相貌丑陋而性喜逢迎谄媚,善于窥测别人的意旨。天宝九年(750),任康成县尉,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时,召引敬羽在他幕府中。到肃宗在灵武即位时,敬羽不久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以苛刻的

  • 王庭筠传·脱脱

    王庭筠,字子端,辽东人。庭筠出生在未时,即十三时至十五时之间,看书识得十七字。七岁学做诗,十一岁能写全题。稍微长大,涿郡王袺一见到他,便期望他成为国内杰出人物。大定十六年(1176),王庭筠考中进士,调到恩州任军事判官,到职主

  • 第五讲·孙中山

    今天所讲的问题,是要用什么方法来恢复民族主义。照以前所讲的情形,中国退化到现在地位的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族精神,所以我们民族被别种民族征服,统制了两百多年。从前做满洲人的奴隶,现在做各国人的奴隶。现在做各国人的奴

  •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七種異本。(一)梵文本菩薩地.住品地品.校註略稱梵本。(二)藏文本   勝友等譯瑜伽行地中菩薩地.全文二十二卷.略稱藏本。(三)北涼曇無讖譯菩   薩地持經.十卷.略稱地持。(四)

  • 卷第二十一·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一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七世上福州玄沙师备禅师法嗣十三人漳州罗汉院桂琛禅师福州安国慧球禅师杭州天龙重机禅师福州仙宗契符禅师婺州国泰瑫禅师衡岳南台诚禅师福州白龙道希禅

  • 宗镜录卷第四十一·延寿

    夫此宗如何投凑。即得相应。答。向之即背。近之即离。取而复失。急而复迟。千圣拱手而无计校。一门深入而忘觉知。此是心中自证法门。非待问答而得。如法华经偈云。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

  • 佛说善乐长者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城。与大众俱。是时有一释种长者。名曰善乐住在本处。而彼长者信重三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信佛法僧不复信于诸余外道。唯求佛法僧

  • 第四十一章 《华鬘》中所出南方弘法世系·多罗那他

    迦湿弥罗、南方、拘基等地的王统荟萃成文的没有看到过。把南方地区对教法和众生作了圆满事业的国王等人的史话扼要地总集起来,在摩铙摩底婆罗门所作的《华鬘》一书中有如下的叙述:南方建志国中叔罗罗阇和旃陀罗输婆俩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