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十二

洪武十年五月戊寅朔  上谓侍臣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一主于至公故有功者虽所憎必赏有罪者虽所爱必罚赏以当功上不为德罚以当罪下不敢怨不以小嫌而妨大政不以私意而害至公庶有以服天下之心

○以河南四川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为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河南卫辉府胙城县并入汲县获嘉县入新乡县改怀庆府之孟州为孟县以温济源二县隶怀庆改汝宁府信阳州为信阳县并确山县入汝阳县又并南阳府之镇平县入南阳县开封府之考城县入归德州柘城县入宁陵县改睢州为睢县以仪封县隶南阳四川成都府并新繁县入成都县双流县入华阳县金堂县入新都县崇宁县入灌县复并德阳县入汉州井研县入仁寿县资阳县入简县什邡县入绵竹县改绵州为绵县以彰明县并入之改彭州为彭县以蒙阳县并入之顺庆府并云山仪陇二县入蓬州西充县入南充县渠江县入广安州叙州府并庆符县入宜宾县筠连珙二县入高县保宁府并昭化县入广元州苍溪南部二县入阆中县江油县入梓潼县复并青神县入嘉定州威远县入荣县大邑县入卭县彭山丹棱二县入眉县中江县入潼川州蓬溪县入遂宁县射洪县入盐亭县名山县入雅州重庆府并武际县入彭水县隶涪州新宁县入梁山县隶忠州酆都县入涪州南川县入綦江县夔州直隶布政司湖广并黄州府之随县入应山县应城县入云梦县孝感县入德安州襄阳府光化县并入榖城县枣阳县入宜城县上津县入郧县改房州为房县以竹山县并入之复并荆州府之枝江县入松滋县当阳县入荆门县常德府之沅江县入龙阳县通道县入靖州长沙府之善化县入长沙县新城县入衡阳县山东并济宁之定陶县入城武县莱州府以即墨县隶胶州改潍州为潍县以昌邑县并入之北平以河间府交河县并入献县复以静海县隶河间保定府满城县并入庆都县大名府开州析东明县二乡入长垣县并大名县入魏县广西改浔州府贺州为县复以富川县隶浔州改柳州府融州为县以罗城县及象州来宾县隶本府梧州府改容州为容县复以陆川北流二县属郁林州改藤州为藤县以岑溪县及平乐府怀集县隶梧州府改浔州府横州为横县以永淳县并入之改隶南宁府

○户部奏苏松嘉湖四府及浙江江西所属府州县粮长所辖民租有万石以上者非一人能办宜增副粮长一人从之

○甲申夏至祭皇地祇于方丘

○置宿州守御千户所以凤阳卫官军往实之

○乙酉擢苏州府知府王兴宗为河南布政使兴宗江宁人岁辛丑隶帐前为亲军以材授金华知县历南昌通判嵩州知州怀庆知府改苏州至是升今官

○降河南布政使徐贲为怀庆府知府江西参政李浚文为刑部主事○丙戌高丽世子王禑遣其礼仪判书周谊等贡马六十疋及方物却不受

○丁亥命靖海侯吴祯督浙江诸卫舟师运粮往给辽东军士

○增置河南等处递运所所置车三十辆牛百五十头设大使副使二人掌之

○山西行都司言所辖边民请自备兵械团结防虏寇掠从之

○戊子以户部尚书周斌为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吕本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工部尚书李敏为福建都转运盐使降刑部尚书秦中暠为本部郎中侍郎高万杰为员外郎员外郎李希文及福建布政使郑思先为主事升刑部主事茹太素为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监察御史韩真为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户部员外郎苏鹏翼为扬州府知府刑部主事王庄为南昌府知府张汉为真定府知府 ○辛卯遣使命邓愈发凉州等卫军士分戍碾北河州等处

○敕四川都指挥使司缮治武备

○命曹国公李文忠往凤阳视师

○上念铸铜之工有以罪罚役者日久衣食蔽竭命工部限日遣还乡里俾如期复来仍命量地远近给道里费

○壬辰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平凉府华亭县雨雹

○减秦州茶马司令丞各一人

○遣监察御史王渊等六人分巡各布政使司

○乙未革绥德州以其地益延安府 ○登州卫奏充拓新城请令民筑之上谕工部臣曰凡兴作不违农时则民得尽力于田亩今耕种甫毕正当耘耔遽令操版筑之役得无妨农乎且筑城本以卫民若反以病民非为政之道也其令俟农隙为之

○丁酉以户部尚书偰斯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升侍郎沈立本为本部尚书

○己亥初置东宫通事司令一人从八品丞一人正九品以赞读荣铉为司令郑肃为司丞

○庚子命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

○辛丑以刑部郎中文辐为衢州府知府 ○癸卯复命户部赈济黄州常德武昌三府并岳州沔阳二州去岁被水灾户六千二百五十户给钞一锭

○征西将军邓愈兵至吐蕃攻败川藏之众追至昆仑山斩首甚众获马牛羊十余万遂遣凉州等卫将士分戍碾北等处而还

○甲辰命给内外军士食盐月二斤

○丙午命各布政使司复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

○诛户部主事赵乾敕中书省臣曰向荆蕲等处水灾朕寝食不安亟命赵乾往赈之岂意乾不念民艰坐视迁延自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五六月之交方施赈济民饥死者多矣夫民饥而上不恤其咎在上吏受命不能宣上之意视民死而不救罪不胜诛其斩之以戒不恤吾民者○是月临淄县丞王基言乞发山海之藏以通宝路及禁在职言事者其言皆缪戾不中理  上召而诘之曰汝云发山海之藏以  通宝路须人力乎自发乎况发之未必得而劳人莫甚焉昔唐太宗罪权万纪为其言利而不进善也汝之言果导人君以善乎汝又云不宜在职言事必须面陈汉宋昌有言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汝必欲面陈何也今汝既见朕又未闻正论则是汝罔朝廷也基无以对遂黜之

○有内侍以久事内廷从容言及政事  上即日斥遣还乡里命终身不齿遂谕群臣曰自古贤明之君凡有谋为必与公卿大夫谋诸朝廷而断之于己未闻近习嬖幸之人得与谋者况阍寺之人朝夕在人君左右出入起居之际声音笑貌日接乎耳目其小善小信皆足以固结君心而便辟专忍其本态也苟一为所惑而不之省将必假威福窃权势以干与政事及其久也遂至于不可抑由是而阶乱者多矣朕尝以是为监戒故立法寺人不过侍奉洒扫不许干与政事今此宦者虽事朕日久不可姑息决然去之所以惩将来也群臣顿首称善

○河间府旱

○永州大水

○番酋也速脱火亦等寇凉州指挥郑遇春率兵击却之获人千余马牛三百

○人有诬山西之民从故元四大王为寇者捕获至京法司以闻  上曰刑罚所以威恶施之必当其罪则刑不滥而人心服彼四大王以元之遗孽窜匿山谷聚逋逃以为民患山西之民边其巢穴者往往被其驱掠迫胁为盗皆不得已岂真为盗者古人云得其情则哀矜勿喜此之类也今民相捕获将延蔓不已是助之立党而激之为乱也其释之各给道里费遣还乡里

猜你喜欢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班固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纪昀
  四五三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饬属访查《字贯》及相类悖逆书籍·佚名
  卷八十四·傅恒
  六朝通鉴博议卷一·李焘
  粤语一(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刘光第传·梁启超
  卢伯源传·李延寿
  耶律陈家奴传·脱脱
  苏天爵传·宋濂
  卷六·佚名
  卷六·长孙无忌
  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吕思勉
  89.迁都许城·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抡·唐圭璋

      抡,字才甫,“全”已见。   满庭芳   寿杨殿帅   威彻冰河,兵严玉帐,济时人在壶天。妙龄谈笑,图画上凌烟。但见勋书鼎鼐,谁知道、名列高仙。风云会,钩陈羽卫,绿鬓影貂蝉。   绵绵。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占盛一

  • 尾 声·老舍

    时间 一九五二年秋初,某日中午。地 点 荣昌厂院内。人物 梁师傅 马师傅 姜 二 刘常胜 张乐仁吕 斌 老 九 周廷焕 老 四 小 王李定国 黄庆元 丁小苹 丁翼平 冯二爷林 辉工人若干名,可多可少。〔幕

  • 南岳倡酬集原序·佚名

    南岳倡酬集原序南岳倡酬讫于庚辰敬夫既序其所以然者而藏之矣癸未发胜业伯崇亦别其羣从昆弟而来始闻水帘之胜将往一观以雨不果而赵醇叟胡广仲伯逢季立甘可大来饯云峯寺酒五行剧论所疑而别丙戌至槠州熹伯崇择之取道东归

  • 卷一百二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一荘类【附山房】五言古宿来公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羣壑倏巳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萝迳逰南城韩氏荘     

  • 志第三十 百官下·沈约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郊庙临轩,则一人执麾。《汉百官表》秦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汉因之。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亦无员,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诸王朝见,则引王就坐。应劭曰:“每日莫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

  • 列传第三十三 元法僧 元树 元愿达 王神念 杨华 羊侃子鹍 羊鸦仁·姚思廉

    元法僧,魏氏之支属也。其始祖道武帝。父钟葵,江阳王。法僧仕魏,历光禄大夫,后为使持节、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彭城。普通五年,魏室大乱,法僧遂据镇称帝,诛锄异己,立诸子为王,部署将帅,欲议匡复。既而魏乱稍定,将讨法僧。法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五·苏天爵

    ○国信使郝文忠公(经) 国信使郝文忠公 卷十五之一 公名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召居潜邸。岁己未,扈从济江,授江淮宣慰司副使。中统元年,拜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使,奉使于宋,宋人馆于真州,凡十六年始得归。卒,年五十三。 公幼不好弄

  • 千百年眼卷三·张燧

    子夏《易》说《易》:"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摩之。"相观而善之谓摩,鸣鹤以相和成声,好爵以柑摩成德,子夏《易》说如此。今本作縻,縻,牛缠也,取系恋之义,然不如摩厉之说为长,以韵读之又叶也。儒者说《春秋》之失儒者

  •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六·姚之骃

    珍寳门金得金手中 元史苏格使金不屈金主壮之取金巵饮之饮毕即懐以出复命备以虚实告且出所懐金巵以献太宗喜曰我得金于汝手中矣淘金 元食货志丰城旧有淘金户三百地不产金而岁课转増民死徙且尽揭徯斯言之朝蠲其课不登

  • 卷一·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一 【起戊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尽壬子明太祖洪武五年】凡五年 【戊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是岁闰七月元申帝出奔以後为明太祖高皇帝洪武元年】

  • 涌幢小品卷之二·朱国祯

    庙号太祖庙号与汉祖同。故今尊称曰太祖。曰高皇帝。则得矣。 【 太字是庙号。高字是谥号。】 近见刻国朝一书。曰我高祖皇帝。其于汉祖。亦曰汉高祖。不知原是太祖。非高祖也。亦当有辨。国号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纪昀

    地理略 【三】宋○宋宋初有州百一十一太祖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平湖南得州十五监一干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 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太宗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钱俶入朝得州十三军

  • 绎史卷九十五之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孔门诸子言行【三】史记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

  • 卷一 国统志一·黄遵宪

    外史氏日:环地球而居者,国以百数十计。有国即有民,有民即有君。而此百数十国,有一人专制称为君主者;有庶人议政称为民主者;有上与下分任事权,称为君民共主者。民主之位,与贤不与子,或数年一易,或十数年一易,无所谓统也;君民共主,或

  • 卷十九·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十九春官宗伯第三之三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正义易氏祓曰别言之天神独谓之神合言之人鬼地示皆神案建神位乃小宗伯所专掌故首列之而後及与大宗伯相成之事犹小宰之建宫刑小司徒之建教法小司

  • 卷四十九·道世

    △忠孝灾第四十九(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窃闻孝诚忠敬,高迈董之贤;反慢尊亲,罪过王寄之逆。是以木非亲母,供则响溢千龄;凡非圣僧,敬则光逾万代。理应倾心顶戴,获福无边。何得起慢高心,反生轻侮也。所以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代。终身

  • 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横兴费调为奸臣所害鬼复为王一·感佛闻法得须陀洹道二·波斯匿王后园生自然甘蔗粳米三·波斯匿王请佛解梦四  &middo

  • 佛祖心灯·佚名

      七佛偈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