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一章 《华鬘》中所出南方弘法世系

迦湿弥罗、南方、拘基等地的王统荟萃成文的没有看到过。把南方地区对教法和众生作了圆满事业的国王等人的史话扼要地总集起来,在摩铙摩底婆罗门所作的《华鬘》一书中有如下的叙述:

南方建志国中叔罗罗阇和旃陀罗输婆俩个国王的时代,收服海岛中大鹏鸟等大部分羽族,那些鸟类供献药物,摩尼宝、海中特产动物。以这些物资供养僧众俩千人,最后为利益诸鸟而建立寺庙,现在海岛中的鸟还经常栖止,因此这座庙称为“邦企底罗他”(鸟祠)。

又,摩醯舍、商羯罗、摩铙罗多三王时代每天对一千座塔各供一伞盖和无量供养资具。

又,菩伽苏婆罗受用妙发工和他的儿子月军,月军的儿子商羯罗僧诃三王时代成就铄金液,无论谁来行乞都给于一个金地那罗,比丘和优婆塞无论谁来,都供献价值五百银巴那的资具。他们出于何地很不清楚,然而显然大部分出现于恭军那。

商羯罗僧诃有三个儿子,长子名毗耶伽罗罗阇,眼睛象虎眼,皮肤有虎纹,领有多罗恭军那,建立二千座寺庙。中子名叫步陀即水曜,他领有优婆罗恭军那和睹卢罗底,恒常供养五千比丘。幼子佛陀戍遮,舍离本国后终于作达罗婆梨国王,延请婆罗门和佛教徒每次各一万人常设法筵。

又,宾陀山区出现六面童子王,成就财流天女的明咒以后,衣食无尽。据说在南方所有地区的一切债务由国王偿还三次,所有穷人各发衣服一件,施与乞丐等贫人约八万人衣食达二十年。

摩梨耶罗国的大海王、遍制王、上胜王、首领王四个世系各立五百处法产,也兴建与之相应的佛寺。

羯拿咤国和毗地耶那伽罗国等地,有大自在摩诃因陀罗王出世,他的儿子是提婆罗阇,提婆罗阇的儿子是毗湿婆。三代之间,敕令国内王族与婆罗门一切等众只供奉三宝,每人各在位三十年,毗湿婆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孺子在位三年,中子叫极炽在位一个月,他俩各建五十座寺庙。极炽发誓说:“若是供奉非佛教的其他教主就把我杀了!”有一次供奉了大自在天的“生支”,于是自行跳进利刀的坑洞中。幼子龙王世尊偕同眷属万人离开本国,乘船往征东方坎地附近的敌人。在那里获得王位,供养佛陀,并对教法作大事业。

国王婆罗婆诃那即婆罗骑乘已见上述。

有生于羯陵迦的婆罗密多罗婆罗门出现。他在两海之间的土地上遍建宝塔。复次,南方国度是具有长尖的三角形,尖端南指,底边与中印度连接。尖端最锐处有罗迷湿婆罗国,从此国到东方等地所有的海叫做摩侯陀提,从此国到西方边界之间的海叫做罗多那耆梨。海底虽然没有疆界的区分,但由于三角形陆地的特点,此国正南长距离之间,海水的颜色呈现不混杂,并有波浪相击的明显界限,因此地在摩侯陀提与罗多那耆梨海相接的中间地区,每一座城中建立一座塔。《文殊室利根本续》中所授记的“地达两海滨”,即此。

此外,婆罗门那伽计都造本师像十万躯,每尊像各以十种特殊供养品来供养。

又有婆罗门伐陀摩罗即增鬘出世,他兴造佛说经卷一万部,每部各以十五种供品来供养。对于研究、听闻、讲说这些经卷的比丘和优婆塞各四千人经常供给生活。

又,一位大乘的阿阇梨,名叫伽伽梨,获得闻持陀罗尼,通一切他心。由他开示优婆提舍,因而有弟子千人获得法忍。

有个名叫鸠摩罗难陀即童喜的瞿弥优婆塞(八戒居士)出世,对五千优婆塞说法使他们所有的人都通达般若波罗蜜多。

有个叫做摩底鸠摩罗即慧童的优婆塞家主出世。由他说法,因而约有一万人,包括该地男孩女孩在内,都在大乘中入于禅定。

又有比丘名叫跋陀罗难陀,即贤庆喜的出世,专说谛实话,息灭城市中一切众生的疾病和一切魔魔障。与最极清净的比丘眷属约二十人同住。据说遭受其他比丘的侵害,因而即身飞往现喜沸土。

优婆塞檀那跋陀罗即施贤和楞伽提婆出世,画如来像一万帧,以石、木、泥、宝所造佛像也各一万躯,造塔也近此数,每座塔还供献十面旛幢。

又婆呼部折优婆塞十五年间以谷物、衣食、金、马、牛等近施四方来乞者,最后舍弃仆婢、妻子、家宅,住在树林中观修,获得无生法忍,为弟子们说法,据说即身前往极乐世界。

又在家大德中道慧出世,他能在各个外道的前面转变成与他们适应的身形,开始时讲说他们各自的论典,以后暗地插入无我、大悲的道次第而作开示。终于在不知不觉间改变宗见、归入佛教,还同时示现多种身,用这样的方法使外道接近一万人归入佛教。

这样,这些阿阇梨推想是在龙树稍前出世,其余诸人虽然显然决定是在大乘流行以后吉祥法称以前出世,但前述诸人按时代排列的情况则不明显。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三·志磐
  卷第一·佚名
  证契大乘经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下·道通
  卷第四十七·佚名
  卷第五·费隐通容
  卷十六·道世
  新 僧·太虚
  顯揚聖教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在留沪日侨欢送会答词·太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欧阳竟无
  瞋恚品第二十·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一卷·慧远
  新华严经论 第十卷·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五卷·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顾卞·唐圭璋

      虞美人   帐前草草军情变。月下旗旌乱。褫衣推枕惜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鞍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手中莲萼凛秋霜。九泉归路是仙乡。恨茫茫。

  • 韵语阳秋卷八·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苏武李陵在武帝时同为侍中金兰之义素防武拘于匈奴明年而陵始降虽逆顺之势殊悲懽之情异然朋友之谊此心常烱烱也观陵海上劝武使降之言非不切至而武之所以吿陵者不过明吾忠义之心而巳而未尝一语及陵之叛若

  • 卷十一·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一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严中丞枉驾见过【平声 卢氏编在奉酬严公之后今从之 赵曰公自注云严自东川除西川勅令都节制则是未合为一道时故称为中丞当是寳应元年权令两川都节制时作若广德二年武再

  • 致萤火·戴望舒

    萤火,萤火,你来照我。照我,照这沾露的草,照这泥土,照到你老。我躺在这里,让一颗芽穿过我的躯体,我的心,长成树,开花;

  • 卷一·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一       唐 韦庄 撰今体诗凡四十八首 章台夜思 清瑟怨遥夜遶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巳云莫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延兴门外作 芳草五陵道美人金犊车緑奔穿内水红

  • 续词余蕞话卷三·杨恩寿

    原事搪同邑黄幼吾选拔其恕负隽才,酷嗜诗词。尝从事倚声,颇受绮语之累。谱坤灵扇传奇:晋陵周生,读书慧莲尼庵,苦慕韵香女冠才色,不得通缱绻。月老降神,授以坤灵扇。障面而往,人不之见,遂与韵尼成伉俪。词笔虽不脱西厢窠臼,然

  • 外篇 汉书五行志杂驳第十一·刘知几

      鲁文公二年,不雨。班氏以为自文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毛伯赐命,又会晋侯于戚。上得天子,外得诸侯,沛然自大,故致亢阳之祸。案周之东迁,日以微弱。故郑取温麦,射王中肩,楚绝苞茅,观兵问鼎。事同列国,变雅为风。如鲁者,方大邦不足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六·徐乾学

    宋纪三十六【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旃蒙赤奋若十二月凡三年】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讳祯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七年封庆国公八年封夀春郡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万历十五年正月庚寅朔 上御皇极殿受百官朝贺○寅时得风从东北艮方来四方晴明○壬辰发帑金赈宗室充火□于等仍命照数给之先是怀仁王府奉国将军充火□于奏各宗贫窘可悯状 上恻然久之户部因请狭西河南山西山东岁大凶照

  • 卷之九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旨销毁折(缺)·佚名

    二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旨销毁折(缺)

  • ·东槎纪略姚莹(原署“阙名”)·埔里社纪略·丁曰健

    浦里社者,台湾彰化县之归化番社也。其地在彰化东南山内,为社二十有四。府志所载曰埔里、曰决里、曰毛啐、曰猫丹、曰社仔、曰木扣、曰木武郡、曰子黑、曰子希、曰倒咯、曰峦恋、曰田仔、曰猫兰、曰田头、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乡党第十杨氏曰圣人之所谓道者不离【去声】乎日用之间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动一静门人皆审视而详记之尹氏曰甚矣孔门诸子之嗜学也于圣人之容色言动无不

  • 卷一百十四·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四   宋 卫湜 撰祭统第二十五孔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祭统者以其记祭祀之本也统犹本也此於别录属祭祀长乐陈氏曰祭之为道广矣大矣深矣远矣虽载诸文辞莫可得以极其微隐也故有心有志有齐

  • 十 逻辑·林语堂

    再进而谈到中国人的逻辑问题,这问题是基于中国人对于真理之概念的。真理,据中国人的观念,是从不可以证定的,它只能暗示而已。庄子在二千年前,在他所著的《齐物论》里头早已指出人的知识的主观性:即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

  • 第16章&nbsp;大传·戴圣

    按照礼的规定,不是天子就不能举行谛祭。天子举行筛祭,是祭祀诞生其始祖天帝的,并且以其始祖配享。诸侯合祭祖先时,可以上及其太祖。而大夫、士的合祭祖先,要比诸侯简省得多,最多可以及其高祖。牧野之战,是武王伐封的关键战役

  • 卷五百三十八·佚名

    △第四分妙行品第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

  • 尊上经·佚名

    一卷,晋竺法护译。中阿含释中禅室尊经之别译。